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0年 > 第4期目录(总第一百六十四期) > 正文

主动应对疫情等突发事件的教育体制机制构建

作者:西南大学
阅读数:78

来源:西南大学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2020年第3期 作者:薛二勇 李健

摘 要:教育关乎现代化治理能力的提升和体系的建设,面对疫情等突发事件,停课不停学等政策引发讨论,学习方式变化带来冲击。在线学习虽然是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但需要多方协力才能完成。基于政策分析和调查研究发现:延期开学是必须的,要用系统视角看待整体性的教育教学时间;停课不停学是必要的,但要做好渠道、内容、监测、补救等保障;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是可能的,依然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应急教育管理是需要的,建立健全应急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教育供给方式调整是紧迫的,以学习为中心改革教育供给结构;改革公共卫生、应急人才培养体系是长远的,培养一专多能人才。

关键词:疫情应对;突发事件;教育治理;教育体制;教育机制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关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现在和未来,关乎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学校是人群最集中的场所,关乎现代化治理体系的建设和能力的提升,学校、学生、家庭、社会的关联是社会基本网络。当前突发重大疫情(COVID-19)虽为新情况,但历史上类似情况曾多次出现,非典(SARS)之后本次疫情之前,发生过五次国际关注公共卫生紧急事件(PHEIC,分别是H1N1流感大流行(2009年)、脊髓灰质炎疫情(2014年)、埃博拉疫情(2014年西非)、寨卡病毒疫情(2015年至2016年)、埃博拉疫情(2018年至2019年刚果),如果再加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2015年韩国),突发性、高传染的病毒疫情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难题,这些对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治理的冲击巨大。根据当前疫情的发展和中央的有关部署,我国教育领域迅速出台了系列“停课不停学”“在家学习”的政策措施,以尽量减少对学生、教师、家庭的影响。网上调查发现,这些政策措施虽然短时间内引发了社会热议,但随着更多精准、有效政策的及时部署,教师、学生、家长对新的在家学习方式的逐步探索,网络渠道、平台保障的快速跟进以及智库专家对有关政策的迅速解释和舆论引导等,很多问题得到了及时解决。面向当前和未来,需要思考的问题是,教育如何面对不可避免的疫情等突发事件,做到主动应对、未雨绸缪,提升教育现代化的治理能力。

一、停课不停学政策引发讨论,学习方式变化带来冲击

延期开学、停课不停学、在家学习等政策措施于2020年元月底发布之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说明教师、家长、学生等教育利益相关者对有关政策高度关注、对学习方式的变化及其带来的冲击尚未做好应变的准备。后续政策陆续制定和发布之后形成第二轮波峰,但相对于第一轮关注度而言,已经明显低了很多,说明教师、家长、学生等教育利益相关者对有关政策的理解开始增多,对新的学习方式开始逐步探索和适应。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具有高度的人口聚集性特点,因此人口大省地区对于教育政策变化、学习方式革新的关注度更高,对有关问题的讨论也更多。

文献、在线、连线访谈综合调查发现:应对疫情的教育政策措施以网络传媒传播为主,微信、自媒体公众号、微博的关注、转发和评论量最多,官方媒体的介人相对较少,对有关政策的解释不够密集,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发挥不够。相比而言,关注教育的自媒体公众号十分活跃,甚至主导了社会对有关问题的讨论,但有些自媒体碍于能力所限,对有关政策的解释、社会的发声存在定的偏颇之处,甚至错误地引导了社会舆论。新的政策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部分地方组织教师录播课程,照搬线下教学模式、开上新课;部分家长十分慌乱,涌人各大在线教育平台;部分教育机构、网络平台趁机扩容,扩大市场份额。此次政策变化,对教师、家长、学生的影响巨大,有老师直言“寒假过得比暑假还忙”“老师都成了主播”;家长为网课带来的配套工作四下忙活,对新技术手段的利用不知所措;部分学生在寒假作业、辅导班网课、学校网课的三重夹击下显得颇为狼狈。教育舆情分析发现,对于新的教育政策变化关切的代表性观点主要有“线上课程开课了,到底谁在上课,家长还是孩子?”“线上学习,上课前母慈子孝,课后辅导鸡飞狗跳”“估计孩子没多久要戴眼镜”等,可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家长对线上上课设备、渠道的忧虑;二是教师面对停课不停学的忧虑,主要包括对线上直播和教学材料准备、学习过程管理、教学平台使用的问题等;三是线上上课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忧虑,包括视力保护、身体发育、运动锻炼等的影响;四是对网上学习、在家学习的效果、教育公平的忧虑等。

二、在线学习是学习方式重大变革,需要多方协力完成

新的背景之下,在线学习(网络学习)是必要而可能的,是停课不停学的核心政策议题,也是在家学习的基本形式。但调研发现,在线学习看上去很美、用起来比较残酷。在线学习对于我国部分发达地区、优质学校和条件优越的家庭能够发挥较大的作用,也易于利益相关者接受;而对于农村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等,则发挥的作用有限,甚至无法操作,当然也不易于利益相关者接受。若要求所有学生进行在线学习,显然不太现实,政策实施会失真,导致新的网络学习鸿沟;若政策不提出在线学习,显然政策抓手不明确,造成政策无法或者较难实施。经综合多个媒体的调查发现,在线学习面临的突出实际问题及其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网络不够通畅,这在有关部门和平台采取了多种措施之后依然存在,网络经常卡住、瘫痪,需要下载软件、链接网络、输人密码、多次验证等,而且图画不清楚、交互不及时、效果打折扣。此外,春节时期很多家长带孩子回到农村,由于隔离无法回城,而农村网络条件相对更差,很多地区没有无线网络,只能用手机流量,但信号较差,收看直播、在线交互无法完成。二是很多在线课程教学看不懂、听不透、不引人。由于我国不同地区采用不同版本的课程教材,虽然课标一致,但课程编排并不一样,导致很多优质的网络教育资源出现地区适用性问题;而且网上有关机构的教育资源良莠不齐,不知道如何选择,再加上时长限制,教育内容、教学节奏、话语风格等差异,导致很多学生不爱收看、学不进去。三是在线学习终端设备准备不足。直播视频、电子书本、网上交互,有时需要多个终端设备,无论是教师授课还是学生上课等,有关终端设备的支撑条件跟不上,影响部分学校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四是家长不会操作、顾不上,能力有待提升。很多城市孩子和祖父母生活,其祖父母对网络还不熟悉,很多农村家长对在线教育也不熟悉,再加上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的在线教育问题,很多学生无法熟练地切换不同的网络教育资源,导致在线学习无法进人、无人监督、效果缺失。

既然重大疫情等突发事件不可避免,教育要做的就是主动应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创新体制机制,形成制度化的反应机制,以完善、灵活的机制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为此,我们提出主动应对疫情等突发事件的六个判断和有关建议,助力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提升教育治理能力。

三、主动应对疫情等突发事件的六个基本判断以及建议

(一)延期开学是必须的,要用系统视角看待整体性的教育教学时间鉴于疫情等重大突发事件往往不可能短时间结束,学生到校上课可能常常需要较长时间;虽然在线学习理论上可行,但实际效果却很难评价;再加上地区、家庭、学校、群体之间的基础设施、网络环境、学习方式等条件的巨大差异,在线学习准备不足、学情和教情不一,容易导致教育不公平问题,影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为此,建议机动灵活开展在线学习,等待疫情等突发事件结束后,以加强学校学习为宜。我国平时的学期最长22周、最短18周,学习任务能够如期完成,本次疫情发生的学期本来稍长,由22周减到20周或18周,并不会影响教育进度。例如,此次疫情时间持续比较长,可以系统考虑教育教学时间的安排,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补救:一是缩短暑假时间,将日常教育教学时间延长,暑假缩短的时间弥补因为疫情耽误的课时;二是如果延长暑假不够,可以将部分双休日改为单休日,甚至缩短部分假期时间,从而基本保证整体的教育教学时间。

(二)停课不停学是必要的,但要做好渠道、内容、监测、补救等保障停课不停学的关键是学,虽然在线学习是信息时代学习的重要方式,但并不是全部,而且也不是所有学生都有条件、所有课程都适合上网课,因此不能用在线学习代替真正的学校学习,真正需要做的是围绕学习,开发多种渠道、提供多样内容、进行实时监测、学校进行补救等。

第一,提供多类别、多学段、多学科的简便易得的教育教学资源获取渠道。一是网络渠道,二是电视渠道,三是广播渠道等,甚至根据需要刻录光盘分发至学生家中,确保贫困地区、边远山区、落后地区学生可以接触到有关教育资源,并借此机会在有条件的地区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缩减学生之间的数字鸿沟。

第二,做好内容甄别和编排,中央指导、省级统筹、以县为主,重点在于健康教育、生命教育、科学教育、劳动教育的内容等,音体美内容根据条件适当安排。在家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更加凸显,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育内容。一是目标驱动式学习,教师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任务,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开展学习,以目标的达成度判断学习的效果,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方案、解决问题、表达结果的能力。二是家长伴随式学习,教师指导家庭进行高质量亲子活动,如共读一本书、讲讲家庭故事、学会几项劳动技能、帮助孩子了解突发事件情况并记录所思所得等。三是专题统合式学习,不同学科的教师共同设计教学专题,以问题为核心,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点,如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等,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四是小组合作式学习,将同一区域、不同水平的学生编成小组,通过线上形式开展学习,教师在线答疑、引导等。同时,由教育部门主导,编写高质量的家庭指导建议,真正让家庭成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成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让家庭、社会、他人都成为孩子的老师,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第三,利用信息化手段、基于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度、家长(监护人)的评价等方式,加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过程性监测和阶段性评估。开学进入学校后,学校对学生在家学习效果进行全面评估,根据平时评估和开学后评估结果决定学校教育的内容、进度和安排,对学生提供补救性措施,降低在家学习形成的学习效果差异。第四,充分发挥各个学校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要搞一刀切、不要打卡签到、不要截图留据、不要重复表格等,根据各校情况和资源条件,由学校确定统一的线上平台、资源、渠道、内容等提供给学生和家长;对教师进行在线教学技术培训,解决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发挥集体教研优势,鼓励一个地区(区县)同上一节课,由优秀教师代表录制网上课程,任课教师进行网上答疑。

(三)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是可能的,依然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学生是教育教学的双主体,其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在家学习的新情况下,学生本身的主动性、能动性将会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可以学习的内容变宽了、学习的方式更灵活了;但是教师的作用依然是主导作用,教学的内容、形式、评估变得更加多元、多样了,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应对学生在家学习的挑战。

第一,教师应该提高认识,理解特殊时期的政策意图,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应该主动落实关于停课不停学的有关政策规定,根据各级各类教育部门的部署,充分利用国家、省级、市级、县级网络教育资源,在资源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开展切实可行的网络教学,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教师应该积极缓解学生及家长对“在家上学”的焦虑。结合自身的学科知识、专业素养等,开发适合学生实际的在线学习内容,指导学生在家学习疫情防护、生命教育、心理健康、健康教育、劳动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通过在家上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同时,教师应该与学校、家庭全面合作,发挥网络优势、整合优质“互联网+”教育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第二,教师应该主动提高信息技术素养,提高在线教学能力,有效开展师生网络学习。信息素养是教师必备的素养,趁此时机,教师应该主动提升信息素养,积极融人在线教育。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甚至在线教育机构组织的网络教学技术培训,积极参与并快速适应线上教学的组织形式、条件要求、呈现节奏、评价手段等。同时,教师需要大力加强网络教育资源的甄别、提取、呈现能力,科学选择符合本班学生学习特点和发展水平的网络课程,提髙优质网络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和网络教学的实效性。

第三,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网络、渠道等学生在家学习的基本条件,构建多种形式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应该对本班学生的网络教学、有关硬件设施进行摸底调查,充分考虑到农村、郊区、城市等不同家庭的网络状况,认识到网络教学的地区、群体局限性,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互动。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状况和条件,帮助他们建立学习共同体,对不能及时获得网络教育资源的学生,特别是农村地区、偏远贫困地区、郊区无网络服务的学生,构建多样选择、远程可控的学习共同体,解决个别学生在家无法在线学习的难题。

第四,教师应该和家长合作,鼓励家长监督学生在家学习,构建家校合作共同体。引导学生、家长及时关注国家教育政策的变化,鼓励家长陪护、监督孩子开展有效的自学活动。特别应该关注双职工家庭、一线医护家庭、二胎家庭等,根据不同家庭实际情况,积极指导家长鼓励、督促学生的在家学习活动。同时,发挥教育智慧,以疫情等突发事件作为教育材料,引导家长开展亲子教育活动、线上教学活动,提供必要的在线学习指导,指导学生进行时间管理,养成良好的在家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果。

(四)应急教育管理是需要的,建立健全应急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

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要义是针对教育系统内外出现的突发、紧急、重大问题做好制度设计,形成制度化、常规化的反应机制。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1]通过建立健全应急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使特殊时期的特殊政策更为可预期,更容易为社会所接受,保持教育系统的稳定,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一,完善应急教育的管理体制,由教育部门牵头,联合卫生、应急、财政、工信、发改、环境、国土等部门,建立跨部门、跨领域、跨组织的应急教育管理机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负责教育领域应对疫情等突发事件的统筹、协调事宜,研究并制定应急教育管理条例;突发事件发生时,根据管理条例规定,对内外部重大风险点进行预判,对突发事件进行研判,据此形成科学的教育对策意见。

第二,制定应急教育的领导、管理、评估、监测机制,使其制度化、常态化。针对突发事件对学生开学、学校教育民办教育、出国留学、来华留学、中考高考、升学就业、考试安排、家庭教育等形成系列政策规定,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有序启动有关的反应机制,提出相对可预期的政策举措。

第三,建立资源协调机制,特殊时期应对特殊问题时,教育部门协调其他部门调配教育需要的资源,优先保障教育。学生在线学习时,要保证网络的畅通;学生错时开学时,要保证交通设施的畅通;学生出行时,要保证基本防护资源的供应;学习内容上,要保证丰富、多元、易操作、可选择性;学校教学时,要保证安全和健康的学习环境等。

第四,加强研判,及时发布教育对策建议,引导社会舆论。发挥多部门、多学科、多领域、多组织优势,研判突发事件的性质、情况、趋势等,建立教育领域针对所有学生(或家长)的发布机制,提供准确的信息,提出适切的建议,指导教育实践,同时引导社会舆论,科学地认识、应对突发事件。

(五)教育供给方式调整是紧迫的,以学习为中心改革教育供给结构

我国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国民教育体系。长期以来,通过学校提供几乎所有的教育,对具体的学习时间、内容编排、考试形式等都有统一的规定。这些制度设计在遇到重大灾害、突发事件时,会遭遇到无法克服的问题,而且这些制度设计不利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不利于学习大国的建设、不利于终身学习。为此,应在教育领域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多元、多样、灵活、个性的教育需求。

第一,超越学校,建立学校之外的教育资源体系。制定教育资源提供的标准、学习者学习的标准、学习成果的评价标准。学习者通过这些资源达到有关标准时,获得学历学位方面的认可,而不一定非要到学校接受有关教育。

第二,义务教育阶段的在家上学,需要尽早在顶层设计上作出安排。从国外情况看,大都在政策安排上允许在家上学。义务教育阶段的强制性在于强制就学而非“在学校上学”,学习地点不是关键的评价标准,关键是做好对学习效果的监测和评估,如果学生达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成就、思想品德要求,则应该认可其义务教育效果。

第三,尽快开展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的国家试点工作,可以采取县级试点、省级统筹的机制,利用人工智能解决重复性的教育内容、作业批改、课程讲授、学习咨询等问题,教师则重在提供个性化、情感性、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教学;同时打造适合地区发展、学生需要、家长认可的优质课程,扩散优质教育资源,提供便捷学习途径。

第四,改革国家的学历、学位制度,逐步取消对于学习地点、学习时长、学习方式等方面的规定,主要依据学习达到的水平而非其他因素授予其学历证书、学位证书,不同学习途径获得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不应该有任何差别。

(六)改革公共卫生、应急人才培养体系是长远的,培养一专多能人才

要从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纳人国家安全体系,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髙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2]我国3000余所高校中设有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专业,设立公共卫生学院的仅有80余所,其比例较低,而且有关专业、学院的学科设置往往重预防、轻应急;而应急在我国虽然有专门的政府管理部门,但高校中并没有设置相关专业,仅在个别院校公共管理学科之下设有应急管理研究机构。应急涉及文、理、医、工、经等多领域的融合,涉及政治、经济、管理、交通、环境、医疗等多个学科的交叉,人才培养中缺乏专门的应急反应素养内容。再加上我国大众科学素养偏低,导致社会对疫情等突发事件的反应容易出现偏颇。公共卫生、应急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大力提升大众的科学素养是应对突发事件的有效法宝。

第一,在双一流建设高校、传统的文理工科强校、有条件的科研院所,设立高质量的公共卫生学院,而不仅仅是在医学院校设立,在有条件的公共管理学院设立应急管理专业。教育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给予专项支持,快速培养一批既懂得公共卫生,又懂得系统防疫、应急响应的人才,补充到各地疾控、防疫、政府应急管理部门等。

第二,适时筹建中国公共卫生大学,建立生物安全研究和人才培养体系。通过专门院校,培养公共卫生、生物安全、微生物学、疫情防护领域的高水平人才。逐步建立公共卫生、疫情防护、生物安全等领域的实验室体系、研究体系等,汇集全球高端人才,承担中国乃至全球生物安全的前沿科研项目。不仅仅研究中国发生的病毒,也要研究世界其他国家发生的病毒,让中国在生物安全领域走在世界前列,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

第三,把应急管理列为大学教育的通识课程。根据开设条件和专业要求,针对有关专业将其定性为必修或选修课程,培养大学生针对疫情等突发事件的基本应急知识、能力;把应急管理列为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专题内容,可以由专兼职教师讲解应急的基础知识,培养基本的应急反应能力,提升人文素养。

第四,大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虽然第十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具备科学素质的公众比例达到了8.47%[3],但与加拿大42%(2014年)、瑞典35%(2005年)、美国28%(2018年)相比,仍有比较大的差距,而且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芬兰均在2005年之后达到了10%以上,与我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科技大国和教育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疫情等突发事件发生时,需要基础知识和能力进行科学应对,而科学素养是其中的基础。为此,应有意识、逐步地提升大学生、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加对突发事件的科学认识和有效反应能力。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9-01/21/content_5359898.htm.

[2]新华网.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强调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李克强王沪宁韩正出席[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0-02/14/c_1125575922.htm.

[3]喻思南.发展更均衡、机制更合理、手段更多元、效果更明显,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科学素质更高了[J].人民日报,2018-09-19(12).

责任编辑:桑尔璇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