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0年 > 第5期目录(总第一百六十五期) > 正文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几个问题

作者:西南大学
阅读数:342

来源:西南大学

来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4年第1期 作者:安洪溪 张凤莲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现在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如果说1958年是我国第一次引起广泛探讨教劳结合的话,60年代初高教部发布“高教六十条”后所进行的探讨则是第二次“文革”期间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研究,我们姑且不论。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一问题再次引起教育界的关注,并且展开了前所未有的热烈争论,仅比较集中的进行探讨的时间就有三年多,这可以说是第三次。90年代前后形成的第四次广泛探讨,不仅突破了前三次高潮主要还是在教育专家之间进行讨论的范围,引起大量教育实际工作者的参与,而且吸引了科学界、企业界不少人的关注。讨论问题的范围也突破了以往更多的是理论反思,在理论研究的同时,提出了大量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学习和借鉴了国外有关理论和经验,逐步形成多种多样的教劳结合模式。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一而再、再而三地引起人们关注的本身就说明,这一问题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实实在在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一个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培养人才的质量。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教育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等方面,都与怎样搞好教劳结合关系甚大。

当前探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既是教育改革理论上的需要,也是教育实践中提出的迫切要求。特別是它作为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已经贯彻实施了几十年,应该说,在这一问题上,我们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也有严重失误的教训。据有关部门统计,建国以来,国内报刊上发表的涉及教劳结合的论文就有一万多篇,专著两千多本。问题在于如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从理论、内容、方法、模式等方面不断有新的发展。

从我们过去贯彻执行教劳结合的经验和教训,和当前提出的许多实际问题来看,关键是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原理的理解,以及在贯彻执行时的指导思想等方面。为此,我们有必要搞清楚教劳结合思想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及其在我国实施的经验教训,同时,还应特別注意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正确地结合我国国情,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进行再认识。

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人类产生以话为了生存就开始劳动,并且一代一代传授劳动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因而产生了教育。不过那时的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处在同一个社会现象之中,还没有形成独立的教育过程。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和阶级社会的出现,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离,教育开始形成一个独立的教育过程,表现为有自己的目的、内容、方法等等。

商品生产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私有财产相对更加集中,资产阶级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要求教育培养出有一定熟练技能的劳动者,以便创造出更多的剩余价值,这不仅引起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促发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经过16世纪末的文艺复兴运动和18世纪的思想启蒙运动,到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运动,许多思想家、教育家、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研究了教劳结合问题,有的还做了长期实验。英国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谟耳(1478—1553)是最早提出教劳结合思想的著名思想家之一。16世纪中叶,英国经济学家贝勒斯(1654—1725),最早使用“劳动学校”这一名词。他当时就指出,劳动教育不仅是为了获得劳动的习惯,而且对智育和德育的发展有更大的作用。马克思称赞他是“一个真正非凡的人物”。瑞士民主主义教育家裴斯泰洛齐(1746—1872),特别强调劳动对培养人的作用,极力主张把教学和手工业、农业劳动结合起来。为此,他在新庄创建一所实验学校,进行多年实验教育。

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比起他们的前辈有了明显的进步。他们从揭露资本主义对工人的剥削入手,强烈要求资产阶级给予工人受教育的权利。特别是英国学者欧文(1771—1858),提出了用“工厂法”来限制剥削,并且在新纳拉克设立了实验学校,提出了唯有通过教育,使所有的人都能受到生产劳动和教育的训练,既能从事体力劳动,也能从事脑力劳动。恩格斯对欧文给予了很髙的评价,认为他的学说虽然“含有十分虚幻的空想的性质,但终究是属于这一时代最伟大的智士”。

马克思吸取了这些思想家、教育家思想的合理内核,1848年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了“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后来,又从社会分工和人的全面发展上,指出当时资本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实质,提出了建立在大工业生产基础上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并且指出这是一个普遍规律。

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是在批判资本主义和准备无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提出来的,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正是因为他从社会发展规律出发,以历史唯物主义者的眼光来研究教劳结合问题,从而提出了三个著名论断: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是造就全面发展人的唯一方法”,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

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质

我们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是马克思一百多年前提出来的。今天,现代生产、现代教育和现代科学技术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例如,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显示了它是第一生产力的特征,并且引起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的现代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马克思当年讲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虽然强调它是建立在大工业生产基础上的,但那时生产劳动毕竟还处在手工业性质阶段,体力劳动占生产劳动的绝大部分。现在情况有了很大不同,所以邓小平同志提出,要“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一个动态概念,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的变化,以及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必然会给教劳结合赋予新的内容和方法。

首先,我们看看什么是“教育”。

过去我们一般认为,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向受教育者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的变化。这就是教育(学校教育)的一般定义。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现在看来,如果只讲教育者如何教育受教育者似乎还不够。因为学校教育是一个双向活动,只讲教育者如何“教”,不讲受教育者如何“学”,就很难“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的变化”,很可能出现你怎么“教”我就怎么“学”,缺乏学习者的主动性,或者形成教育者“苦口婆心”,受教育者“刀枪不入”的局面,这都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从理论上讲,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社会现象,它的构成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这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受教育者也应当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活动,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以使自身不断得到提高,达到教学相长。其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图表略)。

其次,再看看什么叫“劳动”。

我们知道,劳动包括生活性劳动、服务性(公益)劳动、经营性劳动、生产性劳动(精神的和物质的)等等。马克思当年讲到教劳结合时,明确是指建立在科学技术基础上的大工业生产时代的工厂劳动。列宁后来虽有发展,讲到了公益劳动,但主要强调的仍然是生产性劳动,而且主要指生产物质产品的工业生产劳动。但我们不能对革命导师的话做教条式的理解。当前我国仍然是一个工业比较落后的国家,仅高等学校每年就有几百万学生要参与教劳结合,更不用说上千万的中学生了。由于没有那么多大工业生产性的劳动基地,过去我们搞了相当多的农业生产劳动、小生产者式的手工业生产劳动和服务性的公益劳动。但不等于说永远就应该这样。持别是理工科高等院校,恐怕应该把基点放在工业性生产劳动上。也就是说,主要应该是结合专业的工业物质性生产劳动,适当参与其它形式的劳动。

但是,我们也不应教条式地把生产劳动理解为就是体力劳动,认为教劳结合就是教育与体力劳动相结合。马克思、恩格斯一百多年提出这一问题时,资本主义大生产产生不久,体力劳动是大工业生产的主要基础。一百多年后的今天,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已经引起、并且还将更快地引起劳动结构的更大变化。即单纯体力劳动者的比例将继续直线下降,半体力劳动者的比例缓缓上升后将相对稳定,脑力劳动者的比例仍将明显上升。现在一些发达国家,脑力劳动者人数已经超过单纯体力劳动者和半体力劳动者人数的总和。由于生产劳动脑力劳动化的趋势日渐明显,强调教育与体力劳动相结合,也会使路子越来越窄。

第三,我们看看怎样结合。

所谓“结合”,并不是把生产劳动列入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必须有一定的学时,甚至要求学生没有取得一定的生产劳动学分不能毕业就是教劳结合了。过去几十年,在有些同志的心目中,实际上认为这样做就够了。其实,这是一种简单化地理解教劳结合。因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不等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简单相加。它除了必须有一套科学的教育管理措施外,重要的是把教育过程与生产劳动过程结合起来。

所谓教育过程与生产劳动过程的结合,是指把二者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教育过程包括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学计划、教师和学生的活动方式、教学效果的分析和鉴定(评估)等方面,根据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都能与生产劳动过程结合起来,二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一个问题的两方面体现。过去我们贯彻教劳结合时,一会儿强调生产劳动,造成主产劳动过多,业务学习质量下降;一会儿又忽视生产劳动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强调对学生的智育培养,把生产劳动当做业务课的理论验证和补充,造成学生整体素质的下降,也达不到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这都是没有把教育过程与生产劳动过程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的结果。

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结合点

那么教育过程与生产劳动过程结合的基础是什么?也就是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结合点是什么?这也是正确理解教劳结合的一个重要问题。

这里必须说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育其结合点也是不同的,没有一个适用于各级各类教育的共同结合点。也就是说,结合点有选择性和适应性。这里仅就理工农医类高等学校教劳相结合的结合点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我们知道,在现代大牛产中,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持征越来越明显。马克思当年就曾指出:“生产力里面也包括科学在内。”马克思逝世一百多年来,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中发挥了巨大威力。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所以现在人们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由于科学技术孕育着的巨大生产力必须通过生产发挥出来,这就要求生产者必须通过教育掌握科学技术。也就是说,现代生产劳动过程的关键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而现代教育过程,也必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培养生产者,这样就形成“生产劳动——科学技术——教育”这一循环过程。其中科学技术处于这一链条的中介位置。二者都必须运用科学技术来武装自己。也就是说,在现代社会里,教育过程与生产劳动过程,建立在科学技术这一共同的基础之上。或者说,是现代科学技术把现代生产和现代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其结合点。因此,我们在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对结合点的选择和确定,并体现在教育过程和生产劳动过程之中。那种以劳动代敎育,甚至以大量简单体力劳动代替专业性劳动,都违背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本意。学校里的教育,应以教学和科学研究为主,学校里的劳动,应以专业性劳动为主,并且都应当建立在科学技术这个结合点上。

这里还应当指出,科学技术是一个相当广泛的概念,总的来说,它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点。不同层次、不同科类的教育,从科学技术中选择与生产劳动的具体结合点时,还应考虑到自身的特点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也就是说,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目标、水平、产业结构的变化,学生就业的实际需要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力求既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教育自身的发展,也能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无论是心理素质、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都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2]张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1975-1982)[M].人民出版社,1983.

责任编辑:康晓卿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