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0年 > 第5期目录(总第一百六十五期) > 正文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

作者:西南大学
阅读数:3234

来源:西南大学

来源:《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 作者:付瑶

摘 要: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意义重大,既是满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必然选择,也是对我国劳动教育缺位现象进行重新审视的内在要求,更是补齐我国“五育”教育中劳动教育短板的有力措施。新时代劳动教育观的形成离不开中国传统的劳动教育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劳动教育观、中国共产党的劳动教育观的滋养和支撑。贯彻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的不懈努力、共同参与和相互协作。

关键词:新时代;劳动教育;现实意义;理论基础;实践路径

在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1]。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国际和国内形势下,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更高要求,从战略高度认识劳动教育重要性的集中体现。重视劳动教育,重塑劳动教育观,推动实施劳动教育,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一、不断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现实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标准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劳动教育的当代价值,深刻认识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全面深化劳动教育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新时代劳动教育是满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实现以“中国梦”为核心的“强起来”成为我们下一发展阶段的奋斗目标。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实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离不开全体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和智力的支持。教育的使命就是努力培养出更多更好能够满足国家和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既要掌握相关领域的专业技术知识,又要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既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又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这就对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中国经济进入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正处于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离不开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和劳动力内生动力的进一步激发。在新时代,劳动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引导全社会认同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理念。只有人的内生发展动力被充分激活,进入社会后才能“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2]。劳模精神就是在正确认识劳动价值的基础上人的内生发展动力充分被激活的体现,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要弘扬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使劳模精神成为人人向往的崇高追求,并融入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品德修养之中。

(二)新时代劳动教育是对我国劳动教育缺位现象进行重新审视的内在要求

劳动观念的正误、劳动技能的高低,不论是对青少年的影响还是对国家和民族的影响都是深远的,必须重新审视和更加重视我国劳动教育缺位现象。

首先,随着互联网和数字电视等新媒体带来了多元文化冲击,我国大中小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念出现了不容乐观的问题。由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正之风的盛行,“不劳而获”“好逸恶劳”等腐朽思想正在毒害着青年学生;由于社会分工中体力劳动者的收入普遍较低,使人容易把劳动狭隘地理解为“单纯的体力劳动”,并产生“劳动者是没有出息”的错误观念。

其次,虽然国家一再提倡素质教育,但是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内容之一的劳动教育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成绩依然是教师衡量学生好坏的最高标准,分数至上体现在学校的劳动教育课时难以得到保障,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场地和资源被占用,学校专门负责劳动教育的教师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专业课教师更是忽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

最后,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绝大多数的孩子在不愁吃穿的优渥环境中长大。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参与劳动活动会耽误学习时间,所以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孩子做一些本应该由孩子自己来完成的事情,久而久之使孩子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其他方面的劳动能力。这种家庭教育与劳动相脱节的状况,使学生在思想上轻视劳动、在实践中逃避劳动。

(三)新时代劳动教育是补齐我国“五育”教育中劳动教育短板的有力措施

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必须充分认识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指出:“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3]综合素质的提升需要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共同推进才能取得切实效果,因为人的全面的发展要求我们的教育也必须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五个方面的缺一不可。

德、智、体、美、劳五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从区别来看,劳动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为“劳动本身就是面向‘事实’去‘求是’的实知、实做”[4];从联系来看,劳动可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如果用五句话来概括即“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5]。当前,五育全面推进中劳动教育是短板,只有尽快补齐短板,才能使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育并举。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2]。《意见》为贯彻落实这一新要求指明了具体方向。

二、深入研究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础

新时代劳动教育观是在我国的教育实践中,随着对劳动教育认识的深化而逐渐发展完善的,它的发展完善离不开我国传统的劳动教育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劳动教育观、中国共产党的劳动教育观的滋养和支撑。

(一)我国传统劳动教育观的滋养

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劳动教育的诗歌和典故,也有许多文人学者关于劳动教育的论述和思想,其中所蕴含的思想精华对于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首先,我国传统劳动教育观体现出正确的劳动价值取向。古代的神话故事和神话传说中,有很多都是歌颂那些通过个人的辛勤劳动最终造福社会、造福人类的故事。女娲经过辛勤的劳动和拼搏,为万物的生存创造了必要的自然条件;神农不顾自身安危和艰辛尝遍百草,为黎民百姓找到医病的草药;大禹通过自己竭尽全力治理洪水的劳动和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奉献,为民众解除水患的痛苦。这些都是造福百姓的伟大劳动实践活动,我们要学习古人为多数人谋幸福和奉献社会的劳动价值取向。

其次,我国传统劳动教育观对劳动实践活动的重视和赞颂。古代的物质生产水平有限,人们普遍注重对生产劳动的推崇,并且强调应该通过劳动而获得必要的物质生活资料。《孟子·滕文公上》中指出,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强调贤君应和百姓一起耕作而取得食物[6]。汉代的民间谚语“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就是动员全社会都要从事生产劳动,这样才能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左传》里的“民生在勤,勤则不匮”[7],告诫人们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不会缺衣少食。

最后,我国传统劳动教育观主张将知识与劳动紧密结合。《墨子·修身》中指出,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8],强调要把学问付诸生产劳动实践。西汉晚期,知识与劳动的结合更加紧密,出现了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全过程进行全面描述的第一部农学专著《氾胜之书》。随着劳动工具的进步和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唐朝还开创了传授专门的劳动生产知识的机构。明末思想家、教育家颜元倡导“习行”教学法,即要获得真正有用的知识必须通过亲身的“习行”,主张将知识与劳动、教育与实践相结合。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劳动教育观的启示

1876年,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的著名论断,使人们对教育起源和人类起源问题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劳动既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也使教育的发展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所必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劳动教育观的核心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9]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之所以能够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是因为受教育者通过教育获得生产劳动的必备知识和技能,再通过生产劳动获得实践技能,最终实现用所学知识指导生产劳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既造就了全面发展的人,也促进了现代社会生产的发展。“因为在按照不同的年龄阶段严格调节劳动时间并采取其他保护儿童的预防措施的条件下,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10]。因此,劳动者的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就成为一种必然要求。

列宁继承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他指出:“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11]因此,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根本目标就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并实现未来社会的理想,同时防止生产劳动与教学和教育相互脱离又从实施途径上将无产阶级教育与其他阶级的教育划清了界限。

(三)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观的传承

在汲取我国传统劳动教育观精华并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劳动教育观的基础上,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逐渐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劳动教育观。

毛泽东认为,“教育与劳动结合的原则是不可移易的”[12],同时提出了“知识分子劳动化,劳动人民知识化”的方针[13]。一方面,知识分子要参加劳动实践,才能更好地从事研究活动;另一方面,劳动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才能更有效率地从事生产劳动。这是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原理中国化的集中体现。邓小平同样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他指出:“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的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14]这里“新的条件”是指经济建设已经成为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心,因此,“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14],指明了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原则。1999年,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15]党的十六大将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确立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2010年,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加强劳动教育,着力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要求[16]。同时,胡锦涛十分重视对广大青少年的劳动教育,他指出:“一定要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弘扬劳动光荣、知识崇髙、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让全体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都懂得并践行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伟大的真理。”[17]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劳动教育观必然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的劳动教育观也必然进一步中国化。

三、全面谋划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劳动教育意义重大,事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应该从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全局出发,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的思想,努力探索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目标模式和有效路径。

(一)加强政府对劳动教育全过程的统筹规划和管理

2014年5月,习近平在接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先进人物代表时指出:“要通过各种措施和方式,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热爱劳动的思想、牢固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为祖国培养一代又一代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18]。针对当前劳动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实施主体单一、缺乏评价机制等问题,政府应从整体上加强规划,在过程中统筹管理。

从我国教育方针的发展历程看,国家一贯重视劳动教育,体现在国家领导人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劳动教育的文件中。2020年颁布的《意见》,就是有关劳动教育的最新文件和最新部署。文件针对当前教育实践中的劳动教育缺位和德智体美劳五育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从整体上加强规划,明确劳动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基本内涵、总体目标和评级制度等,着力提升劳动教育的组织领导能力和支撑保障能力。地方政府应在国家文件的指导下,制订适合各地实际的劳动教育实施细则。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劳动教育的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一方面,各级政府必须以法律制度形式规定劳动教育主体,明确各级各类主体责任,设计劳动教育内容,建立健全评价督导机制等。因为制度具有强制性,所以以制度形式规定劳动教育,就会在全社会范围内逐步形成重视劳动教育的文化。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要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加强对社会、学校和家庭实施劳动教育情况的监督管理,并根据实施情况出台指导意见和大纲,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立体化劳动教育实践体系,把劳动教育任务落到实处。

(二)充分发挥社会在劳动教育中的引领和支持作用

劳模精神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我国一贯重视劳模和劳模精神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19]通过大众传媒大力宣传劳模精神和劳动光荣的思想,使“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价值观深入人心,从而营造出崇尚劳动的社会氛围。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还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劳动文化的精华。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宝库中,不仅有从理论上对劳动价值的充分肯定,也有从实践层面对辛勤劳动的大力倡导。通过大力表彰劳动模范、弘扬劳动精神,可以使人更深刻地体味劳动的尊严和意义,体现出整个社会对于劳动教育的强烈关注。

新时代开展劳动教育,既离不开社会的精神引领,更离不开社会的资源保障。劳动教育要跳出原有的模式限制,拓宽教育渠道。劳动教育的场所不仅仅是学校的教室、公寓、报告厅等校内场所,还应面向社会加大劳动教育活动中心、素质教育培训基地等劳动教育专门场所的建设,以及教学科研实践基地、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等校外劳动实践场所的建设。最近几年在高校广泛开展的大学生创业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使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社会,为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中小学可以与校园周边的商场、社区、少年宫、福利院等单位联系,搭建活动平台和参加志愿服务;高校可以与工厂农场、企业公司等单位协调,利用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参与生产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社会各类单位都要为劳动教育提供场所和资源支持,保障劳动教育的实施。

(三)各级各类学校切实承担起劳动教育的主体责任

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是各种教育活动开展的主要场所。在劳动教育中,学校依然要发挥主导作用,并承担实施教育的主体责任。

首先,通过理论课程建设强化劳动观念。课程是落实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必须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不同学习阶段开设相应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一样,劳动教育应融入大中小学学生学习生活全过程,劳动观作为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贯穿不同学习阶段学习的始终。劳动观教育既是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还应渗透到其他专业课教学中去,无论是文科专业还是理工科专业,都可以找到劳动观教育的切入点。

其次,通过实践课程建设掌握劳动技能。劳动观是在劳动实践中形成的,劳动实践活动是进行劳动教育的重要手段。劳动教育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并在劳动过程中掌握到更多的劳动技能。“组织学生实实在在地劳动”是《意见》中要求劳动教育要突出的重点。不同阶段的学生应开设不同内容的劳动实践活动,同一阶段的学生也可以开展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满足学生的多方面需要。

最后,通过校园文化熏陶培养劳动品质。校园文化对劳动品质的熏陶可以从多角度、多层次着手,主要原则是贴近学生实际。例如,在“五一”国际劳动节邀请劳动模范到学校作报告,同时表彰学生中的劳动先进分子;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海报、校报等载体进行劳动教育宣传,同时校园网、校园公众号也可以开辟劳动教育的专栏;学生社团、班集体可以通过社团活动、班会活动开展劳动主题教育等。通过开展这些活动营造“辛勤劳动光荣,好逸恶劳羞耻”的氛围,增强劳动教育的感染力。

(四)重视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和习惯养成作用

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础,决定孩子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家庭教育开始于学校教育之前。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持续时间较长,与孩子成长关系更直接。

首先,转变家长的劳动教育观念。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劳动的态度会影响孩子正确劳动观念的形成。所以,开展劳动教育,首先需要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可以通过学校举办劳动教育讲座、社会弘扬劳动光荣主旋律的方法,使家长在家庭中重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家长也要配合学校实施家庭劳动教育活动。

其次,培养孩子基本的劳动技能。“90后”和“00后”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习惯于将家务劳动大包大揽,导致很多孩子连基本的生活技能都不具备。其实,看似简单的家务劳动同学校开设的劳动课一样,也能达到培养孩子多方面素质的目的。一些家长舍得花钱让孩子参加夏令营、冬令营的锻炼,却不舍得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实在是舍本逐末。家务劳动不仅能够培养孩子基本的劳动技能,还能使他们在劳动中学会感恩、懂得尊重。

最后,重视孩子劳动习惯的养成。家庭是人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家庭劳动教育并不是家长简单的说教,而是家长指导孩子劳动,并与孩子一起劳动、享受劳动的过程。家长要检点自己的行为举动,给孩子做好榜样示范作用,用自己对待劳动的态度感染孩子,父母的言传身教会在一定程度上逐渐内化为孩子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所以,无论是劳动技能训练还是基本家务锻炼,目的都是使孩子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总之,新时代劳动教育不能仅仅依靠学校去完成,而要依靠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不懈努力、共同参与和相互协作,才能实现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不断提升育人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0-03-27(1).

[2]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9.

[4]卢晓东.劳动,在人工智能时代意味着什么?[J].中国高等教育,2018(21).

[5]卓晴君,徐长发.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育美[N].光明日报,2018-10-09(13).

[6]孟子[M].王常则,译注.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76.

[7]李索.左传正宗[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233.

[8]墨子[M].毕沅,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5.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30.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77.

[11]列宁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463-464.

[12]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98.

[13]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514.

[1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7.

[15]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32.

[16]胡锦涛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421.

[17]胡锦涛.在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2.

[18]习近平在乌鲁木齐接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先进人物代表,向全国广大劳动者致以“五一”节问候[N].人民日报,2014-05-01(1).

[19]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1.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Approaches of Labor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Fu Yao

Abstract: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rengthen labor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It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for high-quality talents, an internal requirement by reexamining the absence of labor education in China, and also a powerful measure to make up for the shortfall of labor education in China's "Five Education". The ideology of labor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is developed from Chinese traditional labor education ideas, the views of labor education by Marxist classic writers and the nourishment and support of the labor education concept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implementation of labor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requires the unremitting efforts, joint participation and mutual cooperation of the government, society, schools and families.

Key words:the new era; labor education;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oretical basis; practical approaches

责任编辑:徐德欣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