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0年 > 第5期目录(总第一百六十五期) > 正文

70年来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政策的反思与改进建议

作者:西南大学
阅读数:683

来源:西南大学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 作者:郝志军 王艺蓉

摘 要:70年来,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政策走过了探索和重建(1949-1956)、强化和偏执(1957-1976)、调整和改进(1977-2000)、深化和创新(2001-2019)四个阶段,体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也存在劳动教育课程政策和体制机制不健全、劳动教育的主体过于单一、没有把劳动教育实施效果及考核评价纳入整体的评价机制、劳动教育基础理论的研究比较薄弱等问题。在新的时代,深化劳动教育政策的对策建议是:强化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着力增强劳动教育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充实和创新内容形态,着力增强劳动教育的科学性和时代性;坚持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着力增强劳动教育的适宜性和广泛性;坚持动态开放、多方联动,确保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和长效性;总结经验,树立榜样,着力增强劳动教育的示范性和引领性。

关键词:劳动教育政策;问题反思;对策建议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受不同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劳动教育的发展演变呈现出阶段化的样态。本研究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劳动教育政策的梳理,分析劳动教育在中小学实施的演变路径,以期廓清劳动教育政策的发展脉络及阶段性特征,反思问题,揭示演进规律,提出改进建议,为深化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提供有益借鉴。

一、劳动教育政策的演进历程与阶段性特征

(一)探索与重建阶段(1949-1956):以课外活动为主,配合学科课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明确了建设新中国教育采用继承老解放区的教育经验和借鉴苏联经验的路径,就是十分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955年以前,劳动教育未列入中小学教学计划。从1950年后颁布的《教育部关于颁发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及《中等学校暂行校历(草案)的命令》《中学暂行规程(草案)》《小学(四二制)教学计划(草案)》《小学暂行规程(草案)》等一系列文件中可以看出,劳动教育主要包括生产劳动、家务劳动和实验实习,注重培养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教育等,是作为课外活动内容之一,有计划地配合学科课程进行的。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年的恢复与发展,到1953年我国中小学毕业生数明显增多,与1949年相比,小学生增加了1倍,中学生增加了185%以上。[1]但是仍然不能满足初中和小学毕业生全部升学的需求,有些地区甚至发生了毕业生因不能如愿升学而游行的现象。对此,教育部、宣传部、青年团中央等部门就组织不能升学的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参加生产劳动的工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组织了多样化的劳动教育活动。1955年,教育部颁发《小学教学计划及关于小学课外活动的规定》,规定小学阶段正式设立手工劳动科,每周1节,并要求“和有关学科的教学密切联系起来”,“充分结合当地生产的实际,并争取当地著名技术家的协助,尽量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2]同时,将“生产劳动”作为“课外活动”的重要内容,提出分组进行栽培活动等,每周活动一次或两次。1956年3月教育部颁发《1956-1957学年度中学授课时数表》又规定,“初中三年级增设工农业基础知识课,每周2小时”,“初、高中各年级增设实习课,每周时数除初中三年级为1小时外,其他各年级均为2小时。初中进行教学工厂和试验园地两种实习,高中进行农业实习、机器学实习和电工实习。”[2]

总体上讲,在这一阶段中,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原则要求正式写入教育方针,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开始得到重视和开发,并加强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的设置,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把培养人的劳动品质和劳动技能提到重要位置。这个阶段的劳动教育政策明显的特征之一是学习苏联的教育经验,按照苏联的教育思想、制度和发展模式,确立了劳动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服务的目的,制定了相关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教学计划。其二,将劳动教育作为缓解中小学毕业生升学压力、动员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手段。为缓解当时初中和小学毕业生不能全部升学的需求,教育部、宣传部、青年团中央等部门专门组织不能升学的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参加生产劳动的工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组织了多样化的劳动教育活动。[3]其三,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目标是养成劳动习惯,培养劳动观点,掌握一定的劳动技术知识。通过劳动教育鼓舞民众从事劳动创造的热情和积极性,表扬和普及劳动事业中的发明和创造。1955年以后,中小学课内开设手工劳动课和生产劳动课,除了注意培养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外,增加有关学科劳动教育的内容,使学生掌握工、农业生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更好地为参加生产劳动准备条件。初步构建了系统的生产劳动技术教育体系。[3]

(二)强化和偏执阶段(1957-1976年):生产劳动列为正式课程,时间和强度逐步增大

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明确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4]自此,劳动教育成为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1958年,教育部颁布《1958-1959学年度中学教学计划》,在初高中正式设立生产劳动课,并大力扩充劳动教育的内容和时间,每周设置2节生产劳动课,每学年14-28天的体力劳动。1959年《国务院关于全日制学校的教学、劳动和生活安排的规定》中明确规定,课程设置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特点做出不同的安排,初中每周的劳动时间为6-8小时,高中每周的劳动时间为8-10小时。劳动时数和强度的增大,在实践中影响了学科教学计划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从20世纪60年代起,党和国家及时调整教育方针,总结经验教训,并于1963年出台《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和《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旨在使学校明确办学方向,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这两个《条例》丰富了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如生产常识课、生产知识课、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等科目),减少了劳动教育课程的授课时数,开始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不同年级制定不同的规定和要求。但“文革”开始后,试行工作被迫停止。“文革”期间,把劳动教育作为改造思想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内容窄化为单一的体力劳动。

这一阶段劳动教育政策的特点是:摆脱苏联模式,开始结合中国国情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学校的劳动教育政策,劳动教育政治性、工具性进一步加强。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正式确立“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劳动教育课程政策内容要求更加具体和细化,对劳动教育的内容、课时安排、课程设置等都做了详细的说明。

(三)调整与改进阶段(1977-2000年):以劳动技术教育为主,多渠道多方式推进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1981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五年级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在三个草案的内容中,开始重视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明确提出劳动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劳动技术教育,为解决就业和人才输送问题提供保障,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82年教育部印发《关于普通中学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试行意见》,对成绩考核、培训提高师资、劳动场地、加强领导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意见。1987年,国家教委先后印发了《全日制普通中学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试行稿)》和《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关于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颁发的指导性独立文件,对新时期劳动教育的目的、内容、途径等都做了明确的规定。1998年,教育部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强普通中学劳动技术教育管理的若干意见》,在明确中学劳动技术教育的组织领导责任和师资队伍建设要求的同时,明确要求“各级教育督导部门,在进行教育督导评估时,要把劳动技术教育纳入督导评估内容的指标体系”,“把是否开设劳动技术课,是否重视劳动技术教育,作为评选教育先进单位和先进学校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作为考核教育部门、学校、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之一。”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5]后来对这个方针的表述经过文字上修改完善后被列到1995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中。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影响下,劳动教育比较注重对学生劳动技术知识的培养。2000年1月,在教育部发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把必修课中劳动技术课的单独设置,调整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成部分,劳动技术教育为每学期1周。

这个阶段劳动教育政策的特征是:1.更加重视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课程内容的设置,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人的品质培养渗透到劳动教育课程中,注重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2.突出科学技术在劳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重视劳动技能培养,如1981年4月开始在中学开设劳动技术课,进行劳动技术教育,并在1987年的《全日制普通中学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试行稿)》中加以明确。3.劳动教育的政策引导和制度保障进一步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评价保障方面都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一方面,以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导向,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另一方面,依据中小学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段特点,分学段安排课程内容,在开设专门的劳动课程、学科中渗透、参加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和生产劳动、自我服务劳动和一般家务劳动等多途径、多渠道实施劳动教育。

(四)深化和创新阶段(2001-2019年):构建“五育并举”全面发展育人体系

进入21世纪后,我国迎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2001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6]。同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出台,标志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纲要》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自此,劳动技术教育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通用技术课程成为劳动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实施的主要课程形态。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劳动教育窄化为劳动技术教育的倾向。为解决“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的现实问题,切实加强劳动教育,2001年8月,教育部联合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基于现阶段基本实际,从国家战略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高度阐明了劳动教育的重大意义。认为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切实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劳动兴趣、磨练学生意志品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对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意见》对课程设置及实施提出明确要求,“通过落实相关课程、开展校内劳动、组织校外劳动和鼓励家务劳动,完善劳动教育的保障机制”,“用3-5年时间,统筹资源,构建模式,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7]但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这种倾向没有根本扭转。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8]将劳动教育列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体系,把劳动教育从一般原则要求层面提升到全面育人的重要内容层面,真正确立“五育并举”育人格局,成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

这个阶段劳动教育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目标出发,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逐步破解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窄化、异化的问题,充分发挥劳动的树德、增智、健体、育美的综合育人功能,把劳动教育纳入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构建起五育并举的新时代育人格局。值得指出的是,劳动与技术教育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劳动教育课程深度融合,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劳动精神,以适应21世纪对未来人才科技素养的基本需求,是这一时期劳动教育的新的实践导向。

二、劳动教育政策的过程反思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劳动教育政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一是高度重视意识形态的价值引领,确保劳动教育的政治方向。二是劳动教育课程化、活动化,并与相关的学科相融合,重视学生的实践和体验,是劳动教育政策落实的基本方式。三是以学校劳动教育为主导、以家庭劳动教育为基础、以社会劳动教育为支撑的三位一体的实施架构,是劳动教育政策有效实施的基本途径。四是相关配套的制度和资源开发,特别是劳动教育基地建设,是劳动教育政策实施的有力保障。这些经验,也是新时代劳动教育应当借鉴和吸收的。

劳动教育政策演进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劳动教育课程政策和体制机制不健全,各地实施过程中缺乏统一管理,比较分散。二是劳动教育的主体过于单一,主要依赖学校教育,而家庭对学生的劳动教育严重缺位,没有形成全社会协同推进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三是没有把劳动教育实施效果及考核评价纳入整体的评价机制。四是各地的实践经验有待于进一步总结提炼。新课程改革以来,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推动下,各地在劳动教育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尝试和探索,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实践案例。有益经验的有效总结与提炼,对全面深化劳动教育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五是劳动教育基础理论的研究比较薄弱,没有为劳动教育政策制定和落实提供有力的学理支撑。其根本原因在于对劳动教育的本体定位、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认识存在偏差,对此,需要认真分析,深刻反思。

(一)劳动教育的本体定位:两极与中道

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劳动教育政策,在两极与中道之间出现过偏差,特别是在劳动教育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上存在极端化倾向,出现过和课程改革进程相类似的“钟摆现象”。劳动教育在整个育人体系中处于何种位置?何种程度的劳动教育是适度的?如何兼顾不同地域、不同学段的实际需要和发展特点?诸如此类的问题是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必须研究探讨的。从新中国成立之初以课外活动为主,开展劳动教育,到后来以生产劳动教育为主,逐步增加劳动强度和课时,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再到新时期的坚持学校以教学为中心,调整劳动教育政策,突出技术教育,直到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把劳动教育纳入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确立“五育并举”育人格局,才使劳动教育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可以说,我国劳动教育政策走过了一条曲折的路子,这表明对劳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一个艰巨漫长的过程,也在不断地深化发展之中。要真正明确劳动教育在整个育人体系中的地位,还要认真探讨以下问题:如何正确处理劳动教育与其他四育的关系,如何正确处理统一要求和灵活多样的关系,如何正确处理劳动教育实施中的目标、内容、途径、方式和条件等方面的关系,仍然是新时代劳动教育推进中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二)劳动教育政策的价值理性:社会与个人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认为,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式,是创造社会文明成果的根本手段,无论对个人价值实现还是促进社会进步发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即劳动教育兼具促进个体和社会发展的双重价值。马克思指出:“正如我们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可以详细看到的那样,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9]陶行知先生特别强调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主张手脑并用,知行合一。“手脑并用的教育,才能培养创造的能力。唯独贯彻在劳力上劳心的教育,才能造就在劳力上劳心的人类,才能征服自然势力,创造大同社会。主张教育的内容方法必须改革,使科学的教育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生产劳动相结合,改造现实,创造未来。”[10]

从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进程看,在劳动教育的价值定位和功能发挥上也出现过偏差。曾经一个阶段过分强调劳动教育的社会价值,个体无条件服从集体,对个体自身发展重视不够,甚至把劳动教育异化为改造人的思想和世界观的手段。正确认识劳动教育的价值理性,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发展,和谐进步,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应然走向。

(三)劳动教育的工具理性:技术与观念

劳动教育重在培养人的劳动技能,还是重在培养人的劳动价值观?是注重技术,还是注重观念、精神?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理解和认识直接关系到劳动教育的实施重心和推进方式。新课程改革以来,把劳动教育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之一,窄化为劳动技术教育,一些学校甚至以为在教室里进行手工,就是劳动教育的全部。劳动技术固然必要,这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但劳动观念和精神的培养更为重要。一些青少年不爱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淡化同普通劳动者的感情等现象,就是与不注重对学生进行劳动价值观和劳动精神教育直接相关的。我们重视技术教育,但不能“技术至上”;我们重视劳动技能培养,但不能忽视劳动价值观教育。应该说,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对人的影响和作用更持久、更深刻,是劳动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劳动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具备劳动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弘扬中华民族勤劳、奋斗、奉献的优良品格。

三、深化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政策的对策建议

(一)导向要明:强化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着力增强劳动教育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劳动教育是按照新时代全面发展人的总体目标,指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社会生产和社会服务实践出发,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多种途径和方式,在做中学、做中思、做中知、做中获,培养学生形成劳动观念和精神、劳动能力和习惯的实践活动。其目标是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必备的劳动能力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具体而言,劳动教育在育人导向上,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导向,坚持育人为本,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劳动教育全过程、各方面,深入挖掘劳动过程中的育人因素,充分发挥劳动的综合育人价值,着力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加深对劳动人民的感情,以诚实劳动、合法劳动和创造性劳动报效祖国、奉献社会,成就自我。

(二)内容要实:充实和创新内容形态,着力增强劳动教育的科学性和时代性

坚持以体力劳动为主,手脑并用,知行合一。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按照学生年龄特点和学段特点,合理选择劳动内容和劳动类型,引导学生身体力行,亲力亲为,注重实践过程,强化实践体验,注意安全适度,在劳动实践中增强体质、增长才干、塑造品格。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教育等方面。日常生活劳动主要指个人生活自理和家庭生活事务处理等与衣食住行直接相关的活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基础,伴随每个人的一生,要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让学生懂得劳动自立,体验持家之道,养成劳动习惯;生产劳动主要指农业和工业生产活动,它是直接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是强国富民之根基,为学生积累劳动经验,练就劳动本领,养成劳动素质,为未来就业创业奠基;服务性劳动指利用知识、信息、技能、设备、工具等为他人或社会提供服务的行动,是学生社会责任感、社会公德形成的必要基础。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劳动做起,从身边事做起,积极参加校内外生产和服务性劳动。劳动教育要在手工、家政、园艺的技艺基础上,结合乡村振兴、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重大战略以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时代需要,积极探索适应当前环境和条件的劳动教育内容和形态,鼓励基于探究、基于项目、基于数据的创造性劳动,实现劳动中线上与线下的交互、体力与脑力的结合、科学与艺术的融通、规范与创造的统一,使劳动教育“香起来”“活起来”“亮起来”“强起来”。

(三)方式要活:坚持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着力增强劳动教育的适宜性和广泛性

我国幅员辽阔,差异较大。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到人口、地域、经济水平、城乡之间的差异;另一方面,也要考虑不同阶段学生的年龄、心理成熟度和发展需求的特点和差异,因此,劳动教育的途径、方式和侧重点也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决不能搞一刀切,大一统。必须根据不同地域和学生的实际,采取多渠道、多方式、多层次推进劳动教育实施,让不同需求、不同地域、不同学校的学生都有机会参加劳动,接受劳动教育。要把劳动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生活、社会生活各方面,融入到政治思想教育、科学文化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全过程,融入到大中小学和普教职教全过程,并融合到专业课程、实习、实训、社团活动、志愿者服务以及创新创业活动等任务中去。充分利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综合实践基地和其他社会资源,结合研学旅行、团日队日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要紧跟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步伐,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技术支撑,创新劳动教育方式,适应时代新人培养需求。

(四)体系要全:坚持动态开放、多方联动,确保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和长效性

劳动教育不仅仅是教育系统内部的事,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协作、合力推进的系统工程。要充分利用和开发校内外劳动资源,构建以家庭为基础,学校为主导、社会为支撑的劳动教育格局,形成合力推进劳动教育的育人体系和长效机制。学校要发挥劳动教育的主导作用,建立健全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并以多种方式吸引各行业专业人士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开展教师劳动教育全员培训,强化劳动教育责任意识,提高教师组织和引导劳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家庭和社会要密切配合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劳动实践场所,特别是企业应当为学校组织的劳动教育活动提供帮助和便利。全社会要为构建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尽心尽力,共同激活“德智体美劳”五大要素、“生师家校社”五大主体和“人财物时空”五大条件,形成上下一条心、左右一盘棋的劳动教育育人体系。

(五)典型要立:总结经验,树立榜样,着力增强劳动教育的示范性和引领性

新课程改革以来,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推动下,很多地区在劳动教育方面形成了适宜地方实情、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经验,如上海、北京、江苏、浙江等几个省市坚持在必修课中单独设立劳动课和劳动技术课不变,而且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不断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学校也涌现出一批新时代开展劳动教育的优秀案例,许多地方的中小学开发了富有地方和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以来,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推动下,各地在劳动教育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尝试和探索,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实践案例。对此要系统总结新时期劳动教育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新任务,不断总结经验,提炼各地、各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有益做法和典型案例,示范引领劳动教育蓬勃开展。各地在实践过程中要注重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经验的收集和提炼,促进区域内外的交流和学习,形成并推广有价值的经验做法,集中宣传推广劳动教育优秀成果,树立劳动模范和劳动标兵,大力弘扬新时代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和劳动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劳动、敬业奉献、团结奋斗的生动局面。同时,中小学要集中开展劳动实践,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等节日开展劳动主题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加强崇尚劳动、崇尚奋斗、崇尚创造、弘扬劳动精神的教育。设立校园劳动节,举办劳模报告会,开展校园劳动技能、劳动成果展示交流,营造浓郁的校园劳动文化氛围。

(六)评价要真:客观真实反映学生劳动教育的表现,增强劳动教育的针对性和功能性

将劳动教育内容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学生综合素质评定中加大劳动素养的权重。建立健全学生参与劳动情况方面的活动记录,将学校、家庭和社会劳动教育方面的活动表现作为劳动教育的评价内容,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实际情况。要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督查,提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对劳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须制定具体的劳动教育实施细则,并将劳动教育纳入督导评价的范围。学校应该制定具体的劳动教育评价考核方案,并认真按照方案组织实施。评价要以写实记录、综合考察为抓手,增强劳动教育的实效性与操作性。劳动教育主张过程考察和综合评价,要求突出评价劳动对学生的发展价值,充分肯定学生参与劳动过程的真实性、多样性,客观记录学生劳动实践的所获、所感、所悟,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与同伴间的合作交流和经验分享。提倡多采用质性评价方式,避免将评价简化为分数或等级。要将学生在劳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成果作为分析考察劳动教育实施状况与学生发展状况的重要依据,确保劳动教育的育人实效。

(七)研究要强:加强理论政策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增强劳动教育的学理性和指导性

理论研究的不足,一直是我国劳动教育的短板,制约了劳动教育政策的科学性,助长了实践中的随意性。要深入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形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中国化成果,深刻阐明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特征,明确劳动教育的时代新要求及实施的具体路径等。一是系统梳理和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有关劳动教育的政策文件,明确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劳动教育主要内容、途径和策略包括教学计划或课程标准中有关劳动教育等相关规定,把握各学段劳动教育特点,为提出符合各级各类教育特点的劳动教育实施策略奠定基础。二是开展国外劳动教育实施情况比较研究。重点分析国外主要国家开展劳动教育特别是对开设劳动教育课程、路径、方式等提出明确要求的国家(地区)进行深入研究,把握劳动教育目标、内容要求及相关政策规定等,获得有益于我国劳动教育的启示和借鉴。三是开展中小学、普通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实践案例研究。收集整理中小学、普通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优秀案例,提炼总结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好的经验做法,为提升劳动教育质量提供实施指导和参考。四是开展劳动教育情况调查研究。真实了解不同类型学校劳动教育开展情况,了解劳动教育实施部门、管理部门、协作机构的意见建议,为研制相关文件提供真实可靠的一手信息和资料。

参考文献:

[1]卓晴君,李仲汉.中小学教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426-428.

[2]吴履平.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课程(教学)计划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32,247.

[3]李珂,曲霞.1949年以来劳动教育在党的教育方针中的历史演变与省思[J].教育学报,2018(5).

[4]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725.

[5]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91-1997)[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1952.

[6]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98-2002)[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887.

[7]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5/201507/t20150731_197068.html.

[8]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9/10/c_1123406247.htm.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56-557.

[10]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五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681-682.

Reflections on Labor Education Policy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China in the Past 70 Years

HAO Zhi-jun WAND Yi-rong

Abstract:In the past 70 years, labor education policy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in China has gone through expl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1949-1956), strengthening and being bigoted(1957-1976), adjustment and improvement(1977-2000), deepening and innovating(2001-2019). These four stages have accumulated rich experience.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imperfect policy of labor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system mechanism, the single subject of labor education, the failure to incorporate the effect of labor education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into the overall evaluation mechanism, and the inadequate research on the theory of labor education.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deepening the policy of labor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are as follows:strengthening the goal-oriented and problem-oriented policy; enriching and innovate the content form; adhering to the principle of adapting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being flexible and diversified; adhering to the principle of dynamic openness and multi-party linkage; summing up experience and setting an example.

Key words:labor education policy; reflection; countermeasure

责任编辑:徐德欣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