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0年 > 第5期目录(总第一百六十五期) > 正文

劳动教育:现实困境、本义探寻与教学方案

作者:西南大学
阅读数:348

来源:西南大学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0年第1期 作者:毛菊孟凡丽

摘 要:当下学校中劳动教育存在“脑体二元分立”“劳动与教育分离”“劳动与实践理性分立”的现实困境。从本义上讲,劳动教育应以实践活动为核心引领,以劳动能力为自我实现之基,以劳动育德为社会发展之源。与之相应,以综合实践活动课为抓手与全方位渗透相结合为劳动教育的载体,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性劳动、非生产性劳动相结合为劳动教育的内容主线,以体验式学习与项目式学习为劳动教育的主要方法这一教学方案,为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提供了可行路径。

关键词:劳动;劳动教育;教学方案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劳动”,提出“加强劳动教育,培育青少年深厚的劳动情怀”,“要通过各种措施和方式,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热爱劳动的思想、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为祖国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1]。然而,立足现实,“总体上劳动教育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和问题,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中小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2]。因此,聚焦学校场域,正视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寻优化劳动教育的路径是时代的迫切任务。

劳动教育的现实困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不同历史时期,劳动教育的意涵、形态各不相同,但一直都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劳动教育时常被忽视,在实施中存在随意化、形式化的现象。

(一)劳动教育中脑力与体力的分离

在中国古代就有“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思想,脑体二元对立的观念对社会分工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并延伸到教育中。分数导向的评价标准助长了教育中“身”与“心”分离,一些教师重视脑力劳动,轻视体力劳动,甚至把劳动教育简单地等同于体力劳动。进入21世纪,“在劳动教育的实践形态上,伴随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的来临,劳动教育的技术之维更加凸显”[3]。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就是典型体现。因此,一线教育工作者一谈到劳动教育,似乎都不约而同地默认为是综合实践活动课,从而遗忘了劳动教育应渗透在所有学科中的内涵。劳动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倾向停留在各种动手操作、活动层面,忽视其中不可缺少的脑力劳动,甚至把脑力劳动归为智育之责。这种脑体分离的做法在劳动教育中体现得较为普遍,一方面淡化了劳动教育在“成人”中应承担的使命;一方面把劳动教育仅仅定位在具体课程、特定教师身上,弱化了劳动教育的多维功能。马克思认为,劳动具有物质性与非物质性,体力劳动与物质性劳动对应,脑力劳动与非物质性劳动对应。因此,所有劳动都有二重性,所有劳动都是脑体劳动的统一,劳动教育也不例外。在我国,劳动教育多指体力劳动。而事实上,劳动教育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劳动教育的目标具有多向性。劳动教育中“体”“脑”二分甚至对立的做法失之偏颇,会危害育人实践的全面性。

(二)劳动教育中劳动与教育的分离

回顾新中国近七十年劳动教育的历史轨迹,由于对“劳动”概念存在种种误读,劳动在一定时期内曾被“妖魔化”为惩罚的手段,扭曲为改造学生思想的工具,窄化为培养学生技能的训练,遮蔽了劳动的本真教育意蕴,[4]从而错误地助长了劳动与教育的分离。虽然劳动教育应以“劳动”的各种形式为主展开,然而“教育”才是劳动教育的最终意旨。相反,在劳动教育中,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只顾劳动、忽视教育的现象。一方面,教师往往过于注重在底端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底端层面强调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情感、劳动知识、劳动技能等,实操时则往往把劳动教育混同于普通务工和劳作”[5],缺乏教育的意蕴;另一方面,教师往往用“劳动”的方式来惩罚学生,不经意间会让学生对“劳动”产生厌恶、反感,把劳动与痛苦感相连,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对劳动教育的态度。这颗埋在学生内心的“种子”及人们的劳动价值观会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学生对未来职业的选择,有些学生在盲目追求所谓的体面工作、丢失初心的同时,也难以获得不同劳动带来的“适得其所”感。聚焦学校场域中的劳动教育过程,我们发现教师往往把目光定位在是否习得相关的劳动技能或劳动结果上,而忽视劳动教育本身所承载的人文价值,结果自然无法发挥劳动教育隐形的育人潜能。劳动教育中劳动与教育的分离,实质上是工具理性主导下对“劳动”的单向理解,而忽视了形而上对“劳动”作为“人的存在方式”的关照,更没有理解劳动教育是“自我实现、自我确证、自我发展与完善”的终极指向这一“育人”价值。

(三)劳动教育中劳动与实践理性的分离

在教育实践中,人们往往对劳动、操作、技术、活动等不加区分,从而导致劳动教育的实施注重形式而抽空实质,有时甚至为了活动而活动。这种工具理性的思维方式和做法拒绝了对实践的理性思考,使基础教育阶段开设的实践性课程往往沦为盲目的、无目的的指导,只是为完成任务和增加表面的实践感而进行的活动。[6]忽视实践理性的劳动教育在教学中主要表现为“无目的”、缺少“思考”“反思”等理性规范,其实质是对劳动教育中培养学生高阶能力的遗忘。然而,马克思的实践理性指出,“实践是理性的实践,……人的实践是一种主体性行为,实践中充满着主体的意图、欲求、目的和价值判断,……实践总是在某种理性规范、引导甚至支配下进行的”。[7]因此,真正的劳动教育必须确立清晰的课程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实践理性。此外,在劳动教育中还潜隐着另外一种误解:理性的培育并非需要实践。它具体表现为学校中的劳动教育往往虚假地出现在课程表中,难以实施;即使实施了,教师也会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科课程学习,课堂教学就足以支持学生的理性发展,劳动教育会浪费时间、降低学习效率,进而在学校中以“劳动教育课程”为主要形式体现的活动课程并未被视为是理性发展所必需的。然而,理性是实践的理性,理性是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但学校中学生理性的成长似乎与实践分离了。而对劳动教育的再次呼吁,恰好能够弥补此不足。有学者曾提出“劳动的两大特征——‘实践’和‘行动’,以及学校教育的目标指向——‘实践意识’和‘动手习惯’,这是贯穿、渗透、融汇在所有培养目标和手段中的基础素养”。[8]因此,不论体现为特定课程形式的劳动教育,还是渗透在所有课程中的劳动教育,对学生的理性发展都不可或缺。在劳动教育中对实践理性的忽视,对教育本身而言显然是致命的。

劳动教育的本义探寻

扎实推进劳动教育,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劳动教育、什么是劳动。如此才能在实施中不偏离劳动教育的本义。《汉语词典》对“劳动”的解释是“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9]。马克思对劳动的定义有:第一,劳动是一种有意识、有计划地改变物质世界的活动;第二,劳动被理解为一种对象化的活动,劳动体现并实现在物质对象中;第三,劳动是一种“赋予物质以形式的活动”。[10]可见,劳动是一种实践活动,是具有改造性、创造性的活动,是指向人的自我实现的活动。因此,劳动教育是创造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教育实践活动,它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情感、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思维[11],是促进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活动。

(一)劳动教育以实践活动为核心统领

实践是马克思整个理论体系的核心范畴之一。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劳动就是实践。“实践指的就是在人与自然这种统一的关系中建构出人类的社会关系的‘感性活动’,其革命性、批判性表现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12]概括而言,实践是革命意义的实践、科学意义的实践、社会生活意义的实践。劳动教育的实践也包含这三个层面:首先,劳动教育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实践。当下,革命意义的实践表现为基于中国现实,实现活动、环境和自我改变的一致;劳动教育要基于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所需,立足信息化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遵循“立德树人”“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的基本理论,不断丰富劳动教育的资源、创新劳动教育的实施形式,并在劳动教育中实现学生的改变,从而满足社会所需,并进一步创造良好的外在环境,从而达成活动、环境、自我改变的一致。其次,劳动教育是具有科学意义的实践。当下,最大的社会变化就是信息化、数字化、人工智能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非物质劳动已开始占据主导,劳动教育必须增加对高科技、现代技术等工具、实践场馆的支持,方能使劳动教育在科学、高端的层面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科学意义的实践是指“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的命题”[12]。在劳动教育中,一是要培养学生基于实践的思维能力、研究能力,一是培养学生把从劳动教育中的所得运用于实践中,并在实践中获得确证的能力。因此,劳动教育必须突破一些惯常认知,在进行低端活动的同时,能促进学生高阶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在劳动教育中求真、求善、求美。反过来,日常课堂教学除了关注学生学科思维能力的发展,也要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劳动情感,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劳动教育是具有社会生活意义的实践。社会生活意义的实践是指“无产者革命的实践和科学的实践统一于自己的全部社会生活”[12]。它的核心在于对现实中问题的解决、身体力行地实现现实的改变。因此,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实践活动应是劳动教育的主要实施形式,在劳动中改变自己周围的生活世界、改变未来社会。“批判性思维正成为推动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精神资源和智力保障”。[13]因此,学生在劳动教育中不仅要学会如何“做”,还要学会如何智慧地、创造性地“做”。

(二)劳动教育以劳动能力为自我实现之基

劳动是人之为人的立身之本,人的自觉劳动是区别于动物的关键,在劳动中人不断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克服外在限制而逐渐达成自我实现。马克思认为,“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14]。虽然学校劳动教育不是直接的物质生产,但它仍然是赋形活动,具有劳动的二重特性。当劳动教育培育了学生的劳动能力,学生就能够在对象化的劳动中证实自我存在的力量,从而获得自我实现。劳动能力是基础素养与高阶能力的结合,劳动知识、技能、习惯等属于劳动教育的基础素养,它要与劳动思维、社会情感等高阶能力结合。通过多样的劳动形式,搭建学生与日常生活劳动、社会生产劳动的必要桥梁,使学生获得不同于书本学习的认识世界的方式,培养学生在亲力亲为中提升劳动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形成知识迁移与改变现实的能力。劳动能力让学生从各种赋形活动中投射出自我的能量与潜能,获得成就感、满足感。另外,劳动能力是全面发展之维。德智体美劳一直是我国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规定。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劳动教育都是五育并举中的短板,劳动能力培养的缺位限制了人的全面发展。学校长期对智育的高度重视造成人片面发展,造成学生劳动能力弱化、身体萎缩。劳动教育可以很好地弥补“实验室”人才培养的缺陷,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维度。只有在人健康、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学生的自我实现才有价值。

(三)劳动教育以劳动育德为社会发展之源

劳动教育深耕时代之中。因此,当下劳动教育既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实践的要求,又要为培养未来合格劳动者从多方面夯实根基。“在康德看来,劳动就是人的最高目的,劳动就是人的最高的道德需要”。[15]劳动教育在满足人的劳动需要中蕴含教育性,具有“育德”功效。那么,在劳动教育中所育之“德”具体为何?马克思的劳动伦理主要有以下内容:“对劳动者发展命运的关怀、对社会劳动主体的权利保障的主体伦理”“社会主义社会自主劳动的关系伦理”“追求自由、幸福、平等的劳动制度伦理”。[15]结合我国现实,劳动教育所育之“德”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劳动情怀、培养学生自主劳动的意识与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劳动情怀既是针对部分学生“好逸恶劳”“拜金”“啃老”“享乐”的现实,也是谋学生将来之生存、民族伟大复兴之大业的长远战略。劳动情怀包括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崇尚劳动。劳动情怀就是培养学生对劳动具有某种感情的心境,家庭是劳动情怀的萌生之地、学校是劳动情怀持续发展的场所、社会是劳动情怀持久的重要保障,三者合力方能形成沃土;劳动意识与能力包括积极劳动、主动劳动、创造性劳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是在消灭剥削的基础上的,这是比所有以前劳动伦理更为先进的劳动伦理形式,被称为自主劳动”。[15]自主劳动既是一种新的劳动伦理关系下历史发展的结果,也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它意味着个体是劳动的主人。劳动教育关注学生劳动意识和能力,是符合历史潮流及人的时代发展所需的,是为建立更优质的劳动伦理关系的切实行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每个人的梦想需要奋斗。中国梦是每个人的梦,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奋斗”。这些都需要培养青年一代的劳动能力、实干精神,此乃劳动教育所育之“大德”。确立劳动价值观是劳动教育的核心,劳动价值观包括:获得感、幸福感、自由全面的发展。劳动教育不是形式化的“娱乐走秀”“蜻蜓点水”,而是学生通过身体力行在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后拥有的获得感,体验到超越劳动工具价值之外的享受、愉悦与幸福;劳动教育是学生身心、脑体获得自由全面发展的路径。显然,劳动教育所育之“德”已远超越个人价值而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为建设开放、公平、民主、美好的社会奠基。

劳动教育的教学方案

针对劳动教育的现实困境,依据劳动教育之本义,遵循学生的发展特点,为更加合理、有序地开展劳动教育,这里提出以下教学方案。

(一)劳动教育的载体:以综合实践活动课为抓手与全方位渗透相结合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被界定为必修课,它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16]。劳动教育是以实践活动为统领,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当下基础教育阶段开展劳动教育具体的、最佳的实施载体。虽然,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单列了劳动技术教育,但实质上劳动教育需要渗透在所有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纵观我国的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特点,与劳动教育的本意吻合,为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需要注意的是,以实践活动为主的劳动教育必须高度重视脑力劳动及学生高阶能力的培养,否则将窄化为为了活动而活动。所谓全方位渗透是指,除了综合实践活动课,劳动教育必须融入所有学科的教学中。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课程在以学习书本知识的脑力劳动为主的同时,在相关知识中辅助动手操作、实践体验等劳动教育内容,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还能培养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劳动教育的内容: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性劳动、非生产性劳动相结合为主线

以这三大模块为劳动教育的内容主线有两个依据:一是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幼儿园、小学阶段,劳动教育要注重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以劳动为荣。如幼儿园可以培养儿童自己叠衣被、洗碗、手工、值日等;小学低段,可以培养儿童打扫校园卫生、植树、协助管理班级绿植、烹饪等灵活多样的劳动;小学高段和中学阶段,要注重培养儿童理解、感受、体验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独特魅力。如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了解各行业的主题活动”“体验各行业的工作内容”“实践各行业的具体项目”等。要强调一点,作为现代社会的一员,学生必须学习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感受数字化劳动对人才素质的诉求。让学生在不同行业的体验与实践中收获对劳动的认知、劳动的情感、劳动的思维等,与此同时也是反观自我、理解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的过程,从而为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个人职业理想奠定重要基础。二是依据“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这既是马克思关于教育的基本思想,也在不断中国化的过程中成为我国劳动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并构成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生产劳动在教育及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必要性,是劳动教育提出的基点。劳动教育必然包含生产劳动的内容。然而,“步入信息化、数字化的新时代,传统形式的劳动发展为信息化、数字化的非物质劳动、数字劳动、共享劳动等”[17]。这种新的劳动形式已经全面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极大地影响生产方式的变化,并将主导各行业的发展走向。有学者指出“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区分和联系因为科学、技术、文化和政治等因素的飞速发展和变化而逐渐模糊、不确定甚而颠倒过来”。[18]非生产性劳动的发展趋势要求劳动教育的内容必须体现信息化、时代性。对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学习、认知与体验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都必不可少。

(三)劳动教育的方法:以体验式学习与项目式学习为主

回归劳动教育之本,就要凸显劳动教育的实践性、价值性。体验式学习、项目式学习是符合劳动教育课程及青少年学生特点的学习方式。库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创立了经验学习圈。他认为学习是从具体经验到反思观察、抽象概念化、主动实验的循环过程。“体验式学习是体验的主体介入实践活动,通过认知、体验和感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方法”。[19]可见,体验式学习是以个体的经验为基础去体验、实践,从而在与外在世界的连续互动中,习得知识、适应环境,创造知识、改变环境。劳动教育的内涵、载体、内容无一不以学生经验为基础,以实践活动为渠道。体验式学习应当贯穿劳动教育的全过程,以内容一体验一反思一实践为教学流程,融知识、技能、情感为一体,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项目式学习不仅是以项目为依托,还强调学生主动学习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项目学习是一套系统的教学方法,它是对复杂、真实问题的探究过程,也是精心设计项目作品、规划和实施项目任务的过程”。[20]在劳动教育中,除了培养学生劳动习惯、了解与认识不同行业外,还要让学生真实地体验不同行业的工作,尝试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深入领悟劳动中的艰辛与不易、快乐与幸福,从而逐渐形成自我确认。因此,劳动教育依据项目式学习“确定项目一活动探究一作品制作一成果交流一项目评价”[21]流程,选择与劳动教育相关或来源于不同劳动领域中的问题,在教师辅助或聘请行业专业人员指导下解决具体问题,从而有效地把学科知识与课外内容相融合、让自身特长与未来职业相匹配、使学校与社会相连。体验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是凸显劳动教育独特性、实现劳动教育特有目标的最佳方式。

劳动教育具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亟须一个系统的课程体系加以保障。然而,谁来承担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如何融合在教育活动中,如何监督劳动教育的落实,如何评价劳动教育等问题亟待破解,否则劳动教育难逃只在“课程表”上出现而无法落实的命运。落实劳动教育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劳动教育与其他各育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协同助力人的整体、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李珂.劳动最光荣 奋斗最幸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8/0503/c40531-29962650.html.

[2]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5/201507/t20150731_197068.html.

[3]李珂,曲霞.1949年以来劳动教育在党的教育方针中的历史演变与省思[J].教育学报,2018(10).

[4]徐海娇,刘海民.遮蔽与祛蔽:劳动的教育意蕴[J].湖北社会科学,2017(6).

[5]吕文清.劳动教育需要“四个进化”[N].中国教育报,2018-11-07.

[6]王飞.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价值取向的偏差与回归[J].中国教育学刊,2017(11).

[7]关锋.论马克思的实践理性[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5.

[8]司图南.劳动教育的定位与意义[J].教育科学研究,2018(9).

[9]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815.

[10]哈特,奈格里.帝国[M].杨建国,范一亭,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34.

[11]王殿军.补齐劳动教育的短板[N].中国教育报,2018-10-31.

[12]夏巍.马克思哲学意义域中劳动改变的当代批判透视[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

[13]刘良琼.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批判性思维[J].理论建设,2006(3).

[1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54.

[15]寇准强.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8.

[16]钟启泉,崔允渤,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3.

[17]肖绍明.新时代劳动教育何以必要和可能[J].教育研究,2019(8).

[18]高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生态:迷失与方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99.

[19]张而立,张丹宁.体验学习的哲学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13(3).

[20]巴克教育研究所.项目学习教师指南——21世纪的中学教学法[M].任伟,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4.

[21]王林发.研究型教师培养的“项目学习”教学模式[J].教育研究,2018(8).

Labor Education:Its Realistic Predicament,Meaning Exploration and Teaching Plan

Mao Ju Meng Fanli

Abstract:At present,labor education has realistic predicaments of“opposition between the mind and the body”,“separation of labor and education”and“separation of labor and practical rationality”.In order to resolve these predicaments,based on the meaning of labor education,we put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that tak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grative practical activity curriculum and comprehensive infiltration of other curriculum as the carrier of labor education,taking the integration of daily life labor,productive labor and nonproductive labor as the main clue of labor education,and taking the experiential learning and project-based learning as the teaching plan of the principal methods of labor plan.These suggestions provide new ideas to promote labor education.

Key words:labor;labor education;teaching plan

责任编辑:王明慧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