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0年 > 第6期目录(总第一百六十六期) > 正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研究

作者:西南大学
阅读数:188

来源:西南大学

来源:《民族教育研究》2020年第2期 作者:王鉴 胡红杏

摘 要:从世界范围来看,强调国家认同的公民教育已发展成为当前全球多元文化社会治理的核心主题。我国学术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目前集中在两个主题,一是研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多民族国情,二是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既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要产物,也是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指导思想的核心内容。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需要坚持不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宣传教育。首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需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及其相互关系,形成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工作思想体系;其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需要从政治上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中国道路”;最后,从教育路径入手,提出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的治理方略。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不懈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宣传教育,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精髓。这一理论既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要产物,也是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指导思想的核心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话语体系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丰富的过程,从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再到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在新时代背景下,系统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深入分析新时代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的方略,从教育等路径,坚持不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宣传教育,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外研究:从“多元文化主义”到“国家公民教育”

从国际发展的大趋势来看,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因为民族独立运动及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潮流的影响,西方国家倡导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强调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及其价值,认为多民族国家在政策方面要尊重这种差异性,并从社会福利、公共设施、文化教育等政策方面给予多元族群大力支持,因而产生了西方实施近半个世纪的积极差别待遇与少数民族优先政策。21世纪以来,随着民族主义思想的扩张,西方国家民族问题越来越突出,种族歧视与民族分裂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国家的安全。西方各国在反省多元文化主义的弊端的时候,认识到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国家政策便从单一强调多元文化主义转向国家公民教育,其核心思想从强调差异性转向强调共同性。

正如美国多元教育研究专家詹姆斯·班克斯(James A.Banks)指出的那样:要创立和维持一个公平、正义的公民社会,民主社会的教育就应当帮助学生获得采取公民行动所必备的知识、态度和技能,这种公民行为是为了让社会变得更加平等和公正。全球化的多元文化公民教育应当让学生发展一种多元身份认同观,在文化认同、国家认同和全球认同之间建立一种平衡。[1]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多元文化主义开始转向强化国家认同的一体性,即在承认差异性的同时,将社会政策放在公平正义主导下的公民培养与社会认同方面。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在《同一与差异》中指出:“事实上,‘差异’是明显的,承认并尊重‘差异’是形成‘同一’的前提条件”。[2]西方国家关于同一性与公民身份的研究,旨在解决西方民族问题中的分离主义,建构西方多民族国家中的认同,其途径便是公民教育。

西方有关多元文化主义与公民教育的研究对我国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具有重要启发。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与西方因移民风潮影响而形成的多民族国家不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立足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与现实,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思想基础,找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解决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的“中国道路。”因此,既要看到东西方在民族问题及政策上的共性,更要看到其差异性。从学术脉络上看,世界民族关系研究强调从多元文化主义向世界公民教育发展的当代转向,对我国学界当前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也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二、国内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方兴未艾

国内学界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方面已取得了诸多成果,主要集中在两个时期。一是围绕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费孝通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为中心开展的研究;二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

(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第一,中华民族远古传说的口述文化史与考古工作研究。20世纪80—90年代,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的研究成为一个学术热潮,先后有许多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和专门的研究。谷苞从考古学的材料证实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为一个共同体的源头。[3][4]苏秉琦提出中华文明“考古学文化六大区系”[5],从考古史料与方法角度来证实中华文明本土多元起源论。考古工作的深入开展与累累硕果,为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了丰富的原始素材。

第二,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为中心的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研究。1988年,费孝通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6]在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界中引起广泛关注。相关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有马戎的《重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新历史条件》[7],周星的《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学术评论》[8],陈连开的《关于中华民族结构的学术新体系——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评述》[9],谷苞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赖以形成的基本条件》[10],宋蜀华的《认识中华民族构成的一把钥匙——<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读后》[11],徐杰舜、韦小鹏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研究述评》[12],马启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我国的民族政策》[13],赵旭东的《一体多元的族群关系论要——基于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构想的再思考》[14],等等。这些学术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支持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此外,杨建新提出“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的观点,[15]这与费孝通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社会格局”理论有所区别。

第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应用在教育学、心理学界的研究。滕星率先将这一理论引入民族教育研究,他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思想与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16]《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新疆双语教育》[17]等论文中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作为分析中国民族教育的理论基础。笔者也在《如何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18]、《试论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与一体教育观的形成与发展》[19]、《论中华民族多元文化教育》[20]等论文中深入分析了这一理论对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的影响。在心理学界,佐斌的《中华民族认同的心理成分和形成机制》[21]、《青少年中华民族认同、国家自豪感与内群体偏好的关系》[22],王嘉毅的《新疆南疆地区维吾尔族青少年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比较研究》[23]等学术论文,均有效地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支持心理学的认同研究。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

第一,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研究。杨圣敏认为:“中国的56个民族……历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关系日益紧密,逐渐形成了一个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24]陈茂荣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既是各民族的民族命运共同体,又是中华文化共同体,还是经济发展共同体,更是政治生活共同体的“多元共同体。”[25]孔亭和毛大龙分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在结构是多元一体、本质属性是中华民族的命运共同体。[26]笔者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个关键概念的剖析出发,分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内涵及时代意义。[27]高承海从心理意识概念出发,分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的内涵。

第二,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基础研究。方堃从坚持政治前提、夯实经济基础、聚合文化动力、创造社会条件、提供生态保障五个方面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经验进行系统凝练。[29]詹进伟提出应从理论上反思,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基本逻辑。[30]闫丽娟、李智勇提出中国的“天下观”赋予中华民族共同体多元共生的文化思想,民族主义带来了国族一体的政治思想,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确立了多民族国家的结构形式,合力造就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渊源的多层次性。[31]纵观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基础的研究,不难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观是其文化思想,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是其指导思想,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现实是其实践思想。

第三,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策略研究。马旭建议,通过一系列政策设计、制度安排和舆论引导,不断强化各民族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强化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32]雷振扬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拓展三个维度,即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国家制度建设。[33]詹小美、揭锡捷则从文化涵濡的角度,运用“结构—功能”理论分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路径范式。[34]姜永志、高承海、龙金菊等学者分别从民族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构建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进路与策略。[28][35][36]倪国良、张伟军则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法治构建角度,分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法治建构的目标性与功能性两大价值。[37]

综上所述,中国学者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80—90年代,围绕费孝通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在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研究多元一体的内涵、多元与一体的关系、多元与一体的历史发展、多元与一体的现实价值。此阶段的研究尚处在学术理念阶段,有争论、有共识。争论集中在多元一体的社会格局与各民族共创中华两种理论,前者突出了多元与一体之间的关系,后者强调了各民族的共同贡献。共识主要在于都承认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与现实,都承认一体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第二个阶段的研究重点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特点、理论基础、思想基础、政策演变、现实困境、铸牢策略等开展研究,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研究的重心开始转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基础的策略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话语自习近平总书记系统提出以来,成为我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对我国民族政策和民族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当前的研究成果来看,侧重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理论基础、铸牢策略的研究,对其思想基础的研究还比较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是什么?集中到一个问题上就是如何理解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厘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的关系。这既是当前我国民族工作的重点,也是民族理论研究领域需要探讨、发展和突破的重大理论问题。

首先,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需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及其相互关系,形成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工作思想体系。第一,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思想的研究主要通过阅读经典著作,从中整理马克思主义关于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历史观的论述,探析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研究的第二手资料进行归纳和整理,梳理已有研究中有关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的研究成果,从经典著作中内容的对比研究中,形成忠实于原著的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还要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析出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第二,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工作理论的中国化及中国经验,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解决的逻辑关系,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之间的辩证关系,等等。这些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对于当前深化民族工作改革、解决民族地区问题、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平等等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有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工作制度的成熟与定型。

其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需要从政治上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基本思想,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中国道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是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基本思想的系统表述,是当前我国民族工作的重要指南,有利于引导各族人民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中国道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从理论上解决中国特色民族团结的路径与方法,即从全面深入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理论基础、铸牢路径与策略方面,系统提出了我国民族工作领域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先民胼手胝足、披荆斩棘,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共同书写了我们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了我们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了我们伟大的精神。如何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则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共同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和完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理论的重要内容。事实证明,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势,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我们就能形成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书写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崭新篇章。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不仅是我国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也是我国中小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要进入民族团结的教材,进入课堂,进入各民族青少年的意识之中,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最后,从教育路径入手,提出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的治理方略。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的教育策略包括实施民族团结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优秀文化教育等内容。这就需要从国家治理和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角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顶层设计、舆论宣传、文化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需要加强青少年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教育。这可以从教育政策、课程与教学、社会教育、区域教育等方面入手,开展具体的教育教学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需要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建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体系。这可以从民族学、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出发,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社会、文化、教育、心理融为一体,多学科综合开展研究,形成完整的理论互证,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提供充分的多学科理论支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需要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合作教育,逐步完成三个共同体的相互支持及其建构。三个共同体相互联系,共同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团结共同体,就是要奏响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旋律,铸牢中华民族团结共同体有利于国家长期繁荣稳定,一心一意抓建设,齐心协力促发展。铸牢中华民族统一共同体,就是要把国家认同的问题扩大到有效解决港澳台问题方面。十九大报告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均明确指出了关于加强港澳台工作的方针政策。中华民族的成员理所当然地包括港澳台同胞,他们是中华民族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对象。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有利于推进祖国统一。铸牢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尤其是近年来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正发挥着更加积极、主动的作用。

总之,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与民族理论中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展了中国特色民族政策和民族理论中的“四观”思想,成为当前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通过教育等路径,在国家公民教育和学校教育中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并在公民教育和学校教育中把“四观”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尤其是要加强民族地区、港澳台地区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这样才能长远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也才能真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参考文献:

[1]James A Banks. Educating citizens in a Multicultural society[M]. 2nd ed.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2007:25.

[2]海德格尔.同一与差异[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6.

[3]谷苞.论中华民族的共同性[J].新疆社会科学,1985(3).

[4]谷苞.再论中华民族的共同性[J].新疆社会科学,1986(1).

[5]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M].北京:三联书店,1999:35.

[6]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4).

[7]马戎.重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新的历史条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4).

[8]周星.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学术评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4).

[9]陈连开.关于中华民族结构的学术新体系——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评述[J].民族研究,1992(6).

[10]谷苞.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赖以形成的基本条件[J].西北民族研究,1993(1).

[11]宋蜀华.认识中华民族构成的一把钥匙──《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读后[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12]徐杰舜,韦小鹏.“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研究述评[J].民族研究,2008(2).

[13]马启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我国的民族政策[J].求是,2010(23).

[14]赵旭东.一体多元的族群关系论要——基于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构想的再思考[J].社会科学,2012(4).

[15]杨建新.中国西北少数民族通史(导论卷)[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71.

[16]滕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思想与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1996(4).

[17]滕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新疆双语教育[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1,27(1).

[18]何喜刚,王鉴.如何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1999(4).

[19]王鉴.试论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与一体教育观的形成与发展[J].广西民族研究,2002(4).

[20]王鉴.论中华民族多元文化教育[J].青海民族研究,2002(2).

[21]佐斌,秦向荣.中华民族认同的心理成分和形成机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22]张莹瑞,佐斌.青少年中华民族认同、国家自豪感与内群体偏好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1).

[23]王嘉毅,常宝宁.新疆南疆地区维吾尔族青少年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比较研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3).

[24]杨圣敏.多元一体:中国民族关系的历史传统[N].光明日报,2017-02-26.

[25]陈茂荣.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J].广西民族研究,2019(5).

[26]孔亭,毛大龙.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J].社会主义研究,2019(6).

[27]王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及其构建路径[J].中国民族教育,2018(4).

[28]高承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意义与铸牢策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12).

[29]方堃.新中国70年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历史逻辑与基本经验[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10).

[30]詹进伟.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进路与生成逻辑[J].广西民族研究,2019(3).

[31]闫丽娟,李智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渊源探析[J].广西民族研究,2018(4).

[32]马旭.新中国民族工作和民族政策的初心探析——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建为视角[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6).

[33]雷振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需拓展的三个维度[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6).

[34]詹小美,揭锡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涵濡[J].青海社会科学,2019(5).

[35]姜永志,侯友,白红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困境及心理学研究进路[J].广西民族研究,2019(3).

[36]龙金菊,高鹏怀.民族心态秩序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心理路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12).

[37]倪国良,张伟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法治建构:基础、路径与价值[J].广西民族研究,2018(5).

Research on Building Ideological Foundation of a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WANG Jian, HU Hong-xing

Abstract:From a global perspective, the development of citizenship education emphasizing national identity has become the core theme of multicultural society. At present,the research on the sense of community for Chinese nation focuses on two themes: one is the situation of “the pattern of diversity in un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he other is the sense of community for Chinese nation.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Xi Jinping’s thought on ethnic work of the new era to strengthen the consciousness and found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 To lay an ideological found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 in the new era, we need to unswervingly carry out the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of Marxist views on the motherland,the nation, culture and history. It means that firstly we should study Marxist views on them and their relations to form a Marxist ideological system of national work. Secondly, we need to understand the Xi Jinping’s guiding ideology of ethnic work in the new era and firmly follow the “Chinese roa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o solve ethnic problems. Finally, starting from the path of culture, education, and propaganda, we need to strengthen a strategy of the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

Key words:Chinese nation community; sense of community for Chinese nation; The ideological found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

责任编辑:李晓贺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