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1年 > 第2、3期目录(总第一百七十二期) > 正文

学校治理现代化:意义探寻与实践推进

作者:郑金洲
阅读数:916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年第1期

摘 要:学校治理现代化是学校改革发展的一次深刻变革,要准确理解学校现代化的涵义,认识“治理”与“管理”的联系和区别尤为必要。与其他领域的治理相比,学校治理现代化有着综合性系统性强、公平公正要求高、治理成效显现慢、治理环节转化多等特点。学校治理现代化从不同角度分类,可以呈现出多种不同形态。新时代之所以大力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需要,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是实现立德树人办学目标的需要,是探索形成学校治理“中国经验”的需要。要把学校治理现代化落到实处,需要把握治理领导权、治理体系现代化、治理能力现代化三个基本问题。

关键词:治理;学校治理;学校治理现代化

学校治理现代化,是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课题,也是学校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由之路。《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在2019年颁布后,伴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学校治理现代化也日益提到议事日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一些地区和学校也已开始大力进行学校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探索,并取得了一些经验。但在实践中,对学校治理现代化涵义、特征等的理解还有不小分歧,对学校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意义的认识还有待深入,对学校治理现代化实施的把握还不甚明了,所有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校治理现代化的深入推进。

一、何谓“学校治理现代化”

什么是“学校治理现代化”?这一问题的回答,是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的逻辑前提。如果认识上有偏差,理解上不正确,也意味着“学校治理现代化”可能并没有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而要形成对这一概念的准确理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中涉及一些基本术语的认知和辨析,如“管理”“治理”“现代化”等。

“管理”与“治理”,一字之差,含义区分度不小。“管理”的概念使用范围很广,在管理学等学科中更是最为基本的范畴,是指一定组织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相对于“管理”,“治理”一词出现的时间要晚得多,真正确立其“独特”位置,是在上世纪90年代之后。全球治理委员会在1992年发表的《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也译《天涯若比邻》)中对治理的定义,一般来说被认为是“治理”引起广泛关注的源头,治理是或公或私的个人和机构经营管理相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1]。发展到现在,正像有研究者指出的,“今天的国际多边、双边机构、学术团体及民间志愿组织关于发展问题的出版物很少有不以治理作为常用词汇的”[2]

相比管理,治理是一种优化、良性、多元化、多角度的管理。管理多表现为命令和控制,而治理更多的是在多元行为主体之间形成密切、平等的网络关系,把有效的管理看作是主体之间的合作过程;管理多表现为自上而下,管理者出自自身主观意愿实施管控,而治理更多地强调发挥多主体的作用,鼓励参与者自主表达、协商对话,并进而达成共识;管理多强调权力来源的单一性,而治理更多强调合法权利来源的多样性,任何一个单一主体都不能垄断规范和管理的实践过程。

“管理”与“治理”,虽然都有规范、指导和控制的含义,但两者在着眼点、着重点、出发点上都有较明显区别。“学校治理”,是就“学校治理”谈“现代化”问题,而不是围绕“学校管理”来进行分析。这也意味着,学校管理者需要首先从“管控”“管理”的理念中挣脱出来,学会从“治理”的角度看问题,从“治理”的立场分析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和思考“现代化”。实现由“管理”向“治理”第一重“转化”,再由“治理”向“治理现代化”迈进,实现第二重“转化”。这也是我们不少教育行政管理工作者和中小学校长面临的挑战。在教育系统中,“管理”已经有了几千年的传统,近代所产生的现代意义上的学校,当以整齐划一面目出现的时候,就带有非常浓郁的“管理”痕迹。基于对“管理”与“治理”区别与联系的认识,学校治理是基于现代政治学和行政学理论和发展要求,政府及相关主体运用一定的管理理念和方式进行学校公共事务管理、进行利益调整的行为方式,是一个有制度、有执行、有效果、有评价的完整的事务管理体系[3]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深刻变化,也是社会变迁的过程。其含义难有一致的认识,但大体说来,是指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具有现代特点、适合现代需要的变化历程,包括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等各个方面的转变[4]。现代化一般以国家为基本地理单元,以西欧及北美地区等地国家许多近现代以来形成的价值为目标,试图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其中包括了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社会生活上的城市化,文化上的人性化等。学校治理现代化,可以理解为在现代化观念的引领下,学校制度体系、治理模式、治理能力等方面的成熟与完善,是学校从传统治理向现代治理转化并产生积极效果的过程。它包括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两方面,治理体系主要表现为基本制度,是治理的基础和延伸。能力是治理体系效果的具体表现。“治理体系现代化”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两者是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也可以说是硬件与软件的关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是要把治理体系的体制和机制转化为一系列能力,发挥其功能,彰显治理体系的优势。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学校治理现代化与其他事业或领域的治理现代化相比,有其自身的一系列特征。这些特征恰恰彰显了学校治理现代化的内在属性,也使得学校治理成为与其他领域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治理形式。这些特征大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综合性系统性强。任何治理活动都有综合性系统性,但学校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与其他机构相比,体现得更为充分。这是由学校自身的特性所决定的。学校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它以教育培养学生为目的,以正在成长发展的青少年为工作对象,与社会方方面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确确实实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学校的任何治理行为、模式的变更,都可能引发预期不到的连锁反应。这就要求在学校治理现代化进程中,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影响和因素,统筹谋划学校内外的应因变化,尽量避免因治理导致的“失衡”或重大振荡。

第二,公平、公正要求高。教育不公影响人一辈子,学校尤其是中小学是实施教育的基本机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更是社会公平的显示器,也是推动社会公平的平衡器,受关注程度极高。学校治理现代化本身就是不断推动社会公平向前迈进的过程,也是现代化实现与否的重要衡量标准。在这个过程中,各治理主体在设计治理方案、实施治理行动、评价治理效果时,都需要始终关注公平、公正的问题,把是否公平、公正作为基本原则来看待。

第三,治理成效显现慢。治理活动是讲成效的,需要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产生具有显示度的效应,从而使治理主体或其他人员获得直接反馈,进一步推动治理向深度广度扩展。学校治理现代化在实施中,有一些成效是比较容易显现的,比如学校内部因治理带来的组织机构调整、教师行为变化、校园环境优化、设施设备改造,但有一些成效特别是其最终的也是最重要的成效——学生的成长发展,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显现出来并被甄别评判的。学生的理想信念、意志品质、个人操守、品德修养,这些作为社会成员必要的素养,是在其日后的教育或社会活动中才能慢慢体现出来的。

第四,治理环节转化多。学校治理现代化包括两个基本的组成部分,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体系形成后,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转化成治理能力,把治理体系转化为治理效能。学校治理在不同层面有不同主体,国家层面的学校治理主体是党和国家的有关机构,区域层面的学校治理主体是地方党委政府或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具体到每所学校,治理主体是校长、教代会等。无论哪个层面提出的治理要求,真正要转化为学校的实际行动或举措,都需要经由若干个环节。尤其是涉及学生身心发展的治理举措,即使是学校自身提出的治理方案,也需要为教师认同认可,才能真正与学生产生联系,而且学生接纳并内化后,才能切实产生预期的合目的性的变化。这个转化过程有时是难以把握,也是难以实现的。

学校治理现代化,从不同角度区分,可以呈现出多种不同的形态,而这些形态也是治理过程中需要关注的范围。学校发展阶段不同,面临的情况不同,依托的条件不同,整理的形态以及形态间的整合情况,也就相应有了差异。

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这是按照学校治理指向所做的区分。内部治理是调节学校内部各利益主体间关系的一系列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总和,涉及内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及组织行为规范体系。外部治理涉及学校与学生家庭、政府、社会之间的关系[5]。学校治理现代化要做的主要工作,就是协调学校各种利益关系的一系列制度安排,通过学校权力的配置和运作机制来达到学校内外各种关系的平衡。

刚性治理与柔性治理,这是按照学校治理的“力度”所做的区分。刚性治理是学校在治理现代化过程中,把法律法规、制度约束放在突出位置,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的教育教学行为,实现依法办学、依规办学的过程。柔性治理,也被称之为软治理,在学校治理中,不只是完全依靠“硬制度”,而且要充分发挥思想引领、校园文化、师生自治等方面作用,使学校内外各种利益关系达到协调状态,减少或消除学校中所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存量治理与增量治理,这是按照学校治理的“针对对象”所做的区分。针对学校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用的资源情况区分治理类别,常见的类似说法有“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存量治理是对学校已有资源进行的调整,涉及学校已有的利益关系。增量治理是对学校新增加的资源或者新出现的利益关系等进行的治理。

规范治理与精细治理,这是按照学校治理的发展阶段所做的区分。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当规范尚未建立健全、运行体制机制有待完善、职责体系有待建立的时候,主要采取规范治理的方式,使学校各项公务事务建立在一定的规范要求之上。但当规范或者标准建立起来以后,还需要进一步推进精细治理,以精细、精准的方式对学校运行流程进行再梳理再建构,在原来规范化的基础上,对学校的每一个细节进行“雕琢”。规范管理建立起来的是制度体系,精细管理是制度体系框架下的学校细节“再造”。

专项治理与综合治理,这是按照学校治理的复杂程度所做的区分。专项治理是学校在治理过程中选择一个或几个专项进行的治理活动,比如集体备课、教研组活动、基础设施改造、校园文化、学校周边环境整治。这样的治理可以是学校自身进行的,也可以是学校联合政府或社会有关组织一起进行的。综合治理是学校在治理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考虑多种因素,对学校进行的较为系统的治理活动。综合治理一般比专项治理复杂,需要多方面的协同配合。

层级治理与互动治理,这是按照学校治理的“动静状态”所做的区分。层级治理的对象是学校组织架构中的科层体制,常见的学校领导层、中间管理层和基层,治理主要是围绕层级关系的理顺、体制机制的健全、职能边界的清晰、运作方式的改变等展开。很大程度上,是学校的一种纵向治理,构建起的是一套学校运行的规范体系。互动治理,也可看作是一种横向治理,意味着学校各利益相关者通过参与到决策过程的不同阶段,在治理规划、执行和操作过程中发挥比以往更大的作用。这种治理方法使决策过程变得更加具有可融入性和强参与度。互动治理有三种不同形态:自上而下治理(Top-down Governance)、自我治理(Self-Governance)、合作式治理(Co-Governance)。其中合作式治理由于面临人人参与带来的责任困境,在涉及问责的时候会出现责任不清晰、缺乏责任主体的情形。同时治理主体数量的增加虽然有利于实现对各治理主体行为的立体调整机制,但也带来制约过多、优先秩序混乱、行动迟缓和效率低下等问题[6]

以上分类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在学校治理实践中,这些治理的类型更多情况下是以一种两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的。这些分类的存在,提醒学校管理者或其他治理主体,学校治理现代化可以有多条路径、多种方式,需要从学校实际出发,分析学校发展阶段存在的问题,选用不同的治理类型,或实现多种类型的综合运用。还有一种方式,那就是“元治理”。这是一种“治理”之上的“治理”,一定程度上是超越具体治理的“治理”。强调的不是解决单一具体的行动或制度,而是改善治理条件和规范框架,澄清和协调价值冲突,聚焦于治理主体如何通过法律法规、组织结构、制度策略、技术手段等促进和引导治理学校组织体系建设和完善[7]。元治理并不是要建立一个统摄一切、至高无上的制度体系或治理方式,而是致力于对学校各种制度设计和战略构思进行省察和透视。它是在系统回顾学校治理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学校业已形成的治理体系进行研判,分析学校在治理理念、治理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优长和不足,并对学校下一步治理发展提出建议和意见。应该说,在学校发展的不同阶段,这样的元治理都是必要的。

二、“学校治理现代化”何以必要

(一)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需要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未来发展实现三步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205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并且就现代化强国的内容作了勾勒,提出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制造强国、海洋强国、贸易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等,可以说,这“12强”是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标志。在这些领域强国中,教育强国又居于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地位。没有教育强国和强国的教育,无论是文化、科技、人才,还是其他方面,要真正强起来,是不可能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教育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重要贡献。在此基础上,再经过15年努力,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教育强国之所以是其他各领域各方面“强起来”的基础,根本的就在于它是以人为对象的,所有现代化理论和实践都离不开人来实施,人的现代化是全部现代化的核心。人的现代化的实现形式有多种,历程也不会一蹴而就,但一定是和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等有着密切的关联。培养造就现代化的人,需要培养的场所——学校在治理等方面实现现代化。学校充盈着现代化的治理理念,采用现代化的治理方式,治理主体是具有现代精神的人,学校治理环境现代感强,诸如此类,大概才有可能让身处其中的学生感受现代化的浓郁气息,向现代化的人的方向迈进。换句话说,在落后、传统、陈腐的学校是不可能培养出现代化强国所需要的“现代人”的。

(二)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

党的十九大对我国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做出一个重大的新的判断,那就是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求温饱到求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先富带后富到共建共享;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诸如此类的要求都是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表现。对于这种矛盾变化,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从人民需要看,新时代人民的需要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从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变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表现在教育上,就是人民群众不再满足于自己的子女“有学上”,而是“上好学”的问题,是要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而且是“优育”“优教”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从发展状况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教育领域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指的是发展起来后的发展现象,突出体现为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校际之间发展差距大、学校办学质量还不够高、改革创新力度还不大、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适应等。解决这些矛盾,使教育日益接近甚至达到人民群众的需要,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尤其是推进学校治理的现代化,提升学校的“优质率”,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上好学”。

(三)实现立德树人办学目标的需要

学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学校的办学目标在于立德树人,检验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根本标准也在于立德树人的实现程度。从学校现有情况来看,虽然不少学校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学校状态、面貌有了一定的改进,但离立德树人的办学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8]学校要建立立德树人的落实机制,推进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在教学中形成新型师生关系,科学规划课程体系,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关系,构建一体化的德育体系,所有这一切,其实都是与学校治理现代化息息相关的,是学校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现代化学校治理理念指导下开展的一系列学校改进活动。

(四)探索形成学校治理“中国经验”的需要

中国现代化进程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有着很大的差异,我们是在改革开放、挖掘内潜、平稳发展、内外结合中发展起来的,没有西方国家现代化中的殖民和对外扩张。这条现代化道路,为全世界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新选择。在教育发展改革以及学校治理中,我们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从实际出发,采用渐进式变革的方式,推动学校逐渐从近代向现代转型,推动教育大国逐渐向教育强国迈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学校治理现代化的进程已经开启,未来的学校治理现代化会结出更丰硕的成果。我们坚持走自己的学校现代化治理之路,比如,坚持和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持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办学目标,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改革创新,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要的基础工程,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学校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这些做法,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但也正是学校治理“中国经验”的重要内容。这些方面虽然并不见得完全适用于其他国家,也不能为其他国家照抄照搬,但无疑为国际范围内探索教育现代化、学校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参考和借鉴。

三、“学校治理现代化”何为

一般来说,有效的治理涉及三个基本问题,即治理主体是谁、依靠什么样的治理机制以及达成什么样的治理目标,也就是治理主体、治理机制和治理效果三个基本问题[9]。在学校治理现代化过程中,这三个问题都会涉及到,而且包含的要素比这三个方面更为复杂。作为从传统治理向现代治理转化的过程,学校治理现代化主要表现为在明确学校治理领导权的基础上,推进学校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学校治理现代化的领导

治理领导权问题,是一个关键性的前提问题,事关学校治理的性质,事关学校治理的全局,直接影响学校治理的整体发展与未来变化。在我国学校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强调治理领导权归属于中国共产党。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党对教育事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时代判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和本质要求,关系到学校的政治性质,关系到党在学校中的领导地位。党的领导体现在学校治理现代化上,主要表现为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政治领导,主要是指在学校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要始终从全局高度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党中央关于教育工作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教育和引导师生严格遵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并带动形成良好的社会生态。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所有的领导活动中,思想领导是第一位的。学校治理现代化的思想领导,就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当代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和意志,把习近平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工作指南和基本遵循。组织领导,就是要在学校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学校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把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将党建工作与学校事业发展同部署、同落实、同考评;注重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学校建设与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扎实的人才支撑。

(二)学校治理体系现代化

学校治理体系现代化表现为学校的管理体制机制、课程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学校与社会各方面关系等相互联系,构成为一个整体的过程。这一体系围绕办学目标展开,是学校各组成部分的有机链接。

治理理念现代化。治理理念是对学校治理的基本判断和认识,支配着学校治理活动的展开,也直接影响着学校各种制度体系的建立。现代化的学校治理理念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依法办学。现代化进程其实也是法治化过程,学校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其间会涉及各种利益的重新分配,各种资源的重新配置,在这其中,以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为依据,是基本要求也是基本特征;第二,标本兼治。现代化治理活动常常表现为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治理者要善于从源头上把握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在治理次序上,把“治本”放在突出位置;第三,综合施策。学校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有时是多因一果,有时是一因多果,有时是多因多果,情况复杂,因果关系相互交织,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系统设计、周密安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手段解决问题。

治理目标现代化。学校治理目标就是培养人、造就人、塑造人,就是以立德树人为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治理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这里,“立德”“树人”两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不能把两者理解为并列关系,也不是递进关系,或者说是手段与目的关系,或者认为两者完全是同一回事情。“人无德不立”,“立德”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学校治理现代化,在中国语境和背景下,其目标指向就是立德树人,其成效检验的标准也是立德树人。离开这一目标,学校治理就失去了方向,失去了重心,失去了意义。

治理规划现代化。学校治理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因素多,过程复杂,且需要持续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治理规划是治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治理规划制订,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近中远结合,总规划与子规划协同,战略治理、发展治理、运行治理相结合。治理规划形成后,在实际治理过程中,要注意形成具体治理方案。明确各项治理任务的目标要求、范围重点、治理措施、工作步骤、组织保障等。

治理模式现代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名称中,非常突出的就是“人民共和”。这其实已经彰显出了国家的治理理念和模式。“共和”体现在经济、社会、政治等领域中的人民性特征,而且体现在经济、社会和政府治理的方方面面,体现在所有、所治、所享的各个环节。我国有很强的“人民所有”和“人民所享”的传统,学校作为一个社会机构,作为人民共和国的组成部分,一方面承担宏观的责任,以培养人才为己任,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另一方面在学校内部融入“人民共和”的政治理念,把学校真正变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场所。让教职工感受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产生与学校休戚与共的感觉。每个教职工不仅自己能够积极努力地工作,而且主动监督别人的工作,“为立德树人而奋斗”成为自己内在的动力,而不是外部刺激下的动力。在“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核心理念下,只强调治理主体的广泛参与很可能会带来比较低效的治理,如此一来,就需要用“民主集中制”来解决这一难题。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是围绕着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其中最根本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过上幸福生活的目标。这种制度在微观层面,具体到学校就是要有效地将校长和学校领导班子的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自主运作,尤其注重集体决策。有的学校校长谈到在建立成熟的领导团队的过程中,对自己个人的作用不断做减法,基本明确为两项领导:一是思想的软领导,二是否决的硬领导。前者是经常性的、连续性的,后者只是在重大问题上偶尔运用。

治理体制机制现代化。推进学校治理体系现代化,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学校运行的体制是重要的途径和方法。在完善和发展学校治理体制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几个方面。一是协调性。学校不少领域的体制机制变革影响着全局,引发其他方面的一系列变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因而,学校在治理过程中,要在明确不同领域体制机制间相互联系的基础上,注重各领域间的综合协调,保障不同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目标、步骤、手段以及资源之间的协调一致。二是动态性。在学校治理现代化的历程中,特定治理体制机制是历史的和动态的,过去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治理机制可能无法适应新时期学校治理的需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与现代、单一与多元、封闭与开放、生存与环境等多重矛盾交织在一起,导致新的治理问题层出不穷,因此也必须不断改革创新学校体制机制,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和方法解决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努力做到治理体系、治理手段、治理方法的时代化,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学校的需求。三是差异性。学校治理体系服务于特定学校阶段性发展目标,并不存在普遍适用或者唯一的治理模式。所以,各学校需要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在长期的探索中构建自己的学校治理体系,其他学校的作法充其量只具有参考借鉴的价值。治理体制是学校的制度安排,而制度运行过程中常常需要有相应的机制保障。从多元治理的角度讲,三个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必要的,即协同机制、协作机制、协商机制。协同机制是校长和学校领导班子按照法律规定和学校章程,对学校各方面的工作进行的总揽和协调,使学校方方面面协调一致,共同向办学目标的实现迈进。协作机制是学校与社会力量的良性互动,与政府、家庭、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建立协作关系,实现对学校事务的共建共治共享,实现对学校的协作治理。协商机制是学校不断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治理手段现代化。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深度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给学校治理带来了新挑战,也提供了新方式。在学校治理现代化进程中,要因应大数据时代社会变革的新要求,大力推进治理手段变革,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先进技术与学校治理深度融合,打造集动态监管、预警提醒、数据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学校治理大数据平台,努力实现学校治理扁平化、信息化、精准化。首先,校长要强化大数据思维。大数据不仅是一种新兴的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也是对传统治理模式的深刻变革。应充分理解大数据的意义,加强对大数据的学习研究,增强运用大数据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的意识和本领。其次,构建学校数据整合共享机制。学校在运行过程中,教学、科研、德育、管理、后勤、团队活动等都可能收集各种各样的信息,要改革各自为政的数据资源管理模式,明确数据资源采集、存储、管理、使用等各环节的责任分工,理清权属关系,广泛汇聚、整合数据,实现学校治理领域大数据资源的全面汇聚、共享和应用。再次,运用大数据提升学校治理效率和水平。传统的学校运作模式受技术条件限制,往往基于总体情况开展决策、实施行动、监督检查等,这容易造成决策不够科学、执行不够有力、监督不够细致等问题。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学校工作过程可以实现全流程数据化记录,为深度分析、过程回溯、事后监管、优化决策等提供可靠依据,并为快速落实责任,及时发现、处置问题提供便利条件。同时,传统的学校治理模式中存在多元主体有效参与程度不足、情况发现和处置不及时等问题。运用大数据,可以让更多力量参与到学校治理过程中。对学校运行中产生的数据进行挖掘分析,也有助于更全面、快捷、直观地了解学校运行情况,从而使学校治理更加精准、更有预见性。大数据技术使精准化、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成为可能,通过分析学生的个人属性数据、网络行为数据、以往学习数据等,可以判断学生的个体特征,进行精准化和个性化教育,更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三)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

学校治理体系现代化,主要表现为制度体系,即学校治理活动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这些制度体系真正转变为治理优势,转变为治理效能,必须经由一个中间环节,那就是学校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也就是把制度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把制度体系的潜能充分挖掘出来,成为学校治理的现实形态。学校治理能力是学校制度、政策的创制与输出能力以及学校内部治理、调控的功能强度、营运状况和实际绩效[10]

通俗来讲,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学校治理各主体要懂治理、能治理、善治理。

懂治理,意味着要掌握学校治理的主要知识,掌握学校治理的基本规律,是学校治理的“行家里手”。学校治理也是一门学问,是一种专业本领。其中涉及多门学科知识,如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历史学等,治理者要学习这些知识,用这些知识关照学校运行和治理;涉及多项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颁布的行政法规等,这些法律法规是学校治理的基本依据,是进行学校治理的基本前提;涉及对学校内外组织架构及其运行的娴熟运用,学校外部的行政管理序列及运作方式,学校内部的组织机构及相互联系,一项治理措施如何出台、如何实施、如何监督、如何检验成效,这些行政运行程序和规则也是学校治理过程中必须要予以高度重视和关注的。

能治理,意味着具备学校治理的基本能力,能够把学校治理由理念转化为行动,进而体现为治理成果成效。对学校治理现代化来说,治理主体需要具备多方面能力,从当下来看,以下7种治理能力尤为重要。持续学习能力,好学才能上进,一个教育行政管理人员要上进,一个校长要上进,一个教师要上进,一定会大兴学习之风,在持续学习中改进知识结构、克服本领恐慌、掌握新知识新本领;政治鉴别能力,从本质上说,治理也是一种政治活动,是“学校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治理者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非常重要,要主动把学校治理放在教育格局中去分析,放在党和国家大局中去定位,缺乏政治判断力和鉴别力,对学校治理来讲是灾难性的;科学决策能力,每项治理措施的出台,都是一次决策行为,决策水平的高低,能不能做到科学决策、依法决策,直接影响着治理的成效,可以说,在学校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最大的失误是决策上的失误,给学校造成最大的损失是决策失误做成的损失;沟通协调能力,治理活动尤其是复杂的治理活动头绪多、复杂性强,作为治理者需要统揽全局、协调各方,也需要多方沟通,建立起学校内外的和谐关系,使治理在稳定、向上的氛围中推进;团队建设能力,治理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治理者需要打造学校治理的核心团队,形成治理活动的骨干力量,也需要团结动员校内外各方面人员积极投入到学校治理活动中来,只有团队的力量,才能推进治理向深处运行;狠抓落实能力,学校治理贵在落实,明确岗位职责,抓紧抓细抓实各运行环节,才能使学校治理现代化从理念转化为现实、从决策转化为操作、从计划转化为行动;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我们所处社会越来越成为一个风险社会,风险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一系列突发事件也可能随时降临学校,在学校治理中,要防患未然,善于抓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把风险、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当危机到来时,也能够迅速决策、当机立断,控制事态的蔓延和扩展。

善治理,意味着善于化解学校治理现代化中的难题,善于为解决学校治理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提出解决方法,成为学校治理的“高手”,具有很高的专业水准。学校治理者要达到“善治”水平,具备以下7种治理思维是必要的。战略思维,治理者要善于谋全局、看大势、出大策,自觉主动把学校治理放在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上来考察,放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来分析,放在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趋势上来把握;辩证思维,治理者要善于用普遍的、联系的、动态的眼光看待学校治理问题,注意把握学校治理现代化中的主要矛盾、区分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把握重点难点问题,用“两点论”而不是“一点论”考察学校治理的困境或优势;创新思维,治理者要开阔眼界、打开思路,善于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来分析解决学校治理现代化中的矛盾和问题,既注重消化吸收创新,把他人的做法作为借鉴结合学校实际提出新思路,也注重集成创新,汇总多个不同的创新点形成新方法,同时也注重原始创新,见他人之所未见,提出全新的战略和洞见;底线思维,在学校治理过程中,增强风险意识、危机意识,做到防患未然,同时对一件事情做最大努力,也做最坏打算;法治思维,坚持用法治方式法治思维解决问题,依法办学、依法治教、依法执教,把学校治理行为放在法律法规框架下衡量;历史思维,任何治理行为都有其历史发展过程,既不能操之过急、一蹴而就,也不能无限期推迟、一味坐等,用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用长程的视野分析治理带来的影响;精准思维,治理过程中注重突出精细化、精益化,不搞“一锅煮”“大呼隆”“一刀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精妙设计,精准施策,推动治理向高质量高水平迈进。

参考文献:

[1]金灿荣,石雨松.习近平的全球治理理念[J].太平洋学报,2019(10).

[2]法辛西娅•阿尔坎塔拉.“治理”概念的运用和滥用[J].国际社会科学(中文版),1999(2).

[3]许弘,马丽.新时代学校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J].体育学研究,2020(3).

[4]何传启.什么是现代化[J].中外科技信息,2001(1).

[5]胡玲丽,张继恒.高职院校治理结构研究——以构建学生主导下的治理结构为视角[J].职教论坛,2012(19).

[6]Vigoda E. “From Responsiveness to Collaboration: Governance, Citizens, and the Next Generation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2002(5).

[7]Whithead M “In the Shadow of Hierarchy: Meta-Governance, Policy Reform and Urban Regeneration in the West Midlands”[J].Area, 2003(1).

[8]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

[9]俞可平.现代治理体系本质特征是民主[EB/OL].(2013-11-25)[2020-06-12.http://www.cctb.net/zjxz/.

[10]谢敏,郑哲.大学治理六要素模型[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5(8).

Modernization of School Governance: Meaning and Practice

Zheng Jinzhou

Abstract:The modernization of school governance is a profound change in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schools.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school modernization,it is particularly necessary to see the connection and difference between“governance”and“management.”Compared with the governance of other areas,the modernization of school governance is more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with high requirements for equality and justice,slowly shown effectiveness,and many procedural phases.School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can be classified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thus presents different forms.We promote it in the new era in order to provide satisfactory education for the people,realize the goal of educating people by virtue,thus explore the“Chinese experience”of school governance and build a modern and powerful country.To realize it,we need to answer three basic questions:governance leadership,governance system modernization and governance ability modernization.

Key words:governance;school governance;modernization of school governance

责任编辑:王雪婷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