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1年 > 第2、3期目录(总第一百七十二期) > 正文

论教育哲学的常识化追求

作者:任凤芹 郭祥超
阅读数:32

来源:《当代教育科学》2020年第12期

摘 要:教育哲学常识化是教育领域反思态度、批判精神、创新意识、历史的辩证的价值态度和高品位生活境界的自觉化和普遍化,促使人们以反映时代水平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去理解教育,使教育哲学成为教育世界中人们普遍认同和遵循的教育常识。有限回归教育常识、尊重而不迷信教育常识、理性批判教育常识、自由创造新的教育常识,是教育哲学常识化的理性态度。教育哲学常识化的实现需要教育哲学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通力合作、共同努力、相向而行。

关键词:教育常识;教育哲学;教育哲学常识化

教育哲学的发生和发展须臾离不开教育常识的作用,教育哲学的功能和价值的发挥也需要和教育常识保持合理的张力,甚至教育哲学自身也有追求常识化以致成为教育常识的理论冲动。因此,深入挖掘教育常识的意义,密切关注教育哲学和教育常识的关系,自觉明晰教育哲学常识化的理性态度,努力推动教育哲学常识化,对教育实践的改进具有重要影响,也成为教育哲学进一步发展过程中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教育哲学何以要常识化

要明晰教育哲学常识化,首先应从教育常识的意义、教育哲学和教育常识的关系、教育哲学常识化的实践意义三方面探明其缘由。

(一)教育常识及其意义

教育哲学常识化源于对教育常识的理解,其基础是对常识的合理理解和充分重视。常识作为人类一种最基本和最普遍的把握世界的方式,包括寻常事实、寻常道理、自然而然的理解和基本的判断力等具有递进关系的四个层次内容。[1]教育常识作为人类把握教育世界的最基本和最普遍的方式,也相应包括关于教育的寻常事实、寻常道理、自然而然的理解和依此生成的基本的判断力四个层次的内容。据此可知,教育常识是人类为了把握教育世界,基于教育寻常事实和寻常道理而形成的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理智方式与理解能力。教育常识虽然比较素朴且尚未形成体系,仍然为教育世界中的人们提供经验性的世界图景、朴素的思维方式和经验性的价值规范。这些不仅构成人类教育智慧、教育价值、教育理想和教育精神的直观层面和原初形态,更是成为更高层次、更为合理的教育智慧、教育价值、教育理想和教育精神持续生成的源头活水。

教育常识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教育常识作为教育哲学发生和发展的根基,为教育哲学提供了开启思考的丰富资源和供其进行思想操作和观念选择的基本原料,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甚至评判着教育哲学的思考路径、致思空间和思想景观。正如杜威曾经说过的:“凡是我们不经研究或思考而视为当然的东西,正是决定我们有意识的思想和决定我们的结论的东西。这些不经思考的习惯,恰恰是我们在和别人日常交际的授受关系中形成的。”[2]第二,教育常识对教育实践者的重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实践者,其教育观念和教育行动背后往往是数量有限的某些教育常识,因其表达的精练和操作的方便在发挥着根基性作用。因而拥有健全的教育常识对教育实践者形成合理的教育观念,进而在教育实践中采取合理行动是不可或缺的;反之,则会对教育实践者教育观念和教育行动的状况和效果产生种种不利影响。

当然,教育常识自有其局限性,因而必须对教育常识有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而不能迷信教育常识。教育常识包括的寻常事实、寻常道理、自然而然的理解和基本的判断力,以及带给人们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无不具有经验性、表象性、有限性和非批判性。这既决定了教育常识主要适用于日常经验范围,也限制了教育常识发挥作用的范围、程度和方式。进而言之,超出教育的日常经验范围,盲目夸大教育常识的作用,不切实际地扩大教育常识的作用范围,都有盲从甚至迷信教育常识之嫌。这些作为对教育常识局限性认识不够导致的结果,都不能成为对待教育常识的理性态度。

(二)教育哲学对教育常识的超越

哲学超越常识,常识哺育并校正哲学,这就是常识与哲学的辩证关系。[3] 教育常识是教育哲学的根基,教育哲学是对教育常识的超越,因此教育哲学来自教育常识而又高于教育常识。在人类历史上和现实中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中,无视教育常识、遗忘教育常识、违背教育常识、扭曲教育常识的现象普遍存在,致使教育常识的重要意义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处于未能充分显现的遮蔽状态,而其意义的进一步彰显和澄明需要教育哲学源于教育经验而又超越教育经验、源于教育常识而又超越教育常识的反思和构思。教育哲学是对教育常识的超越,而不仅仅是教育常识的自然延伸。这意味着教育领域的整体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从经验的转化为超越经验的,从零乱的转化为系统的,从朴素的转化为辩证的,从非批判的转化为批判的;还意味着在教育中寻常事实、寻常道理、自然而然的理解和基本的判断力转化为不寻常的事实、不寻常的道理、自觉自由的理解方式和更高水平的理解判断能力。当然,教育哲学对教育常识的超越离不开教育常识的滋养和来自教育常识的朴素而充满原发智慧的启迪,对此不可不察。

(三)教育哲学常识化的实践意义

教育哲学常识化对于教育实践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确保教育实践价值和目的的坚守和不走样。明确合理的教育价值和目的是教育实践的首要问题。在日常教育实践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往往是教育价值和教育目的变形乃至异化的反映,而要克服和消解教育价值目的的畸变,就要在教育实践中持续澄清教育价值、坚守教育理想。教育哲学常识化可以深化对合理的教育价值和理想的理性认识,提升坚守和维护正义的教育价值理想的自觉程度,揭露和批判错位的教育价值理想,弥合教育价值和教育事实、教育理想和教育现实之间业已形成的鸿沟。第二,改善教育实践的理论品质。教育实践原本是富含理论因素的,具有向理论性。和教育理论疏离,既是现实中诸多教育实践层次不高的重要原因,也是制约教育实践层次提升的重要因素。教育哲学常识化有助于提高教育实践对教育理论的接纳度,营造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有机互动的良好生态,超越现有的教育理论并创造新的教育理论,促进教育实践向高品位的本真状态发展。第三,引发教育实践主体的实践智慧。实践智慧是教育实践能够持续改进的重要的主体条件。现实教育实践中比较关注实践者的知识和技能,对作为知识技能的合金、处于更高层面的教育实践智慧重视不够。教育哲学常识化预示着教育领域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的变革,预示着教育实践主体反思态度、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普及和自觉,这些成为教育实践智慧创生和发展的基础和表现。上述三个方面的优化和完善能够增强教育实践过程、机制和策略的合理性和吸引力,有效克服现实中部分教育实践背离教育常识的趋势。

二、教育哲学常识化的理性态度

当前,人们对教育哲学有着多重理解,大致梳理有以下诸种:从哲学的高度研究教育根本问题或基本问题;从哲学的角度批判和反思教育中的任何一个具体问题;研究教育中的哲学问题,研究教育价值问题,澄清教育语言的用法和意义;对教育思想前提进行反思,对异化教育、异化生活进行批判和对理想教育理想生活进行确证和辩护,重建教育中的生存本体等。上述理解虽然哲学观不同、研究的方式方法各异、研究风格和旨趣分殊,但对教育哲学研究任务功能的体认和研究的价值追求呈现出相通之处,可以概括为追求教育智慧、澄清教育价值、引领教育理想、塑造教育精神。教育哲学追求常识化,最大程度发挥观念的力量和智慧的魅力,很有必要在直面复杂的教育常识之时秉持理性的态度。这是因为带着严肃、认真和尊重的态度,找回和确立常识、倾听和理解常识、再思并创造新的常识,成为我们时代教育的重大任务。[4]这也是教育哲学担负的义不容辞的使命。

(一)有限回归教育常识

哲学作为现实的思的活动就是以自身特有的思考方式促使人回归寻常的知识和道理以及日常理解,力图真正达成对寻常事实和道理的日常理解和基本判断。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日常的、直接的往往也是最真实、最深刻的。教育哲学虽然具有超凡脱俗的精神气质和高贵的理论品质,但是不能忘却对教育的现实关怀,不能远离火热的社会生活和教育生活而孤芳自赏,不能拒绝从寻常的事实和道理以及相应的日常理解和基本判断中寻求教育智慧、教育价值、教育理想、教育精神生发的灵感和契机。有限回归教育常识不是无条件无意识地回到既成不变的教育常识,而是对教育常识的变化始终保持必要的惊异、敏感和反思状态;有限回归教育常识意味着自觉克服对教育常识的无视、拒斥、遗忘或者敬而远之的态度,努力正视遭遇无视的教育常识,欣然接纳遭遇不合理拒斥的教育常识,积极唤醒被遗忘的教育常识,尽力亲近处于疏离状态的教育常识;有限回归教育常识还意味着坚守而不轻易放弃必要的有价值的教育常识,遵循而不故意违背正在发挥合理作用的教育常识。总之,有限回归教育常识就是善于接近教育常识,乐于做教育常识的邻居,勇于守护教育常识并且虚心向教育常识学习。

(二)尊重而不迷信教育常识

有限回归教育常识的教育哲学必然是尊重教育常识的。尊重表征着教育哲学研究者对教育常识的敬畏之心、信任之感和顺应之势,是对教育中寻常的事实和道理及相应的日常理解和基本判断的景仰和认同,也是对人类教育智慧、教育价值、教育理想和教育精神质朴的原初形态的真诚向往。尊重教育常识意味着对体现不屑、怀疑和扭曲教育常识态度的观念和行为宣战。这正是对人类真实的教育生活自身逻辑的敬重和呵护。尊重召唤着用心倾听和真切理解教育常识;尊重既是倾听和理解的前提,也是倾听和理解的结果;尊重促成了倾听和理解,倾听和理解也强化了尊重。尊重教育常识不是迷信教育常识,不是对教育常识一味盲从,而是自觉地以哲学的理性眼光看待和区分教育常识。这就要求人们对教育常识由于自身原因和时代、地域及个体限制而造成的局限性保持清醒的认识,奋力破除不合理的教育常识及其影响,积极抵制对教育常识的盲目信从。

(三)理性批判教育常识

依附于教育经验的教育常识自身具有非批判性,无法进行自我批判和自我反思,但是始终成为教育哲学批判和反思的对象。这为批判教育常识提供了可能性。教育常识是教育中的“熟知”而非“真知”,而在“熟知”中极有可能隐含着对教育的“无知”。[5]其“真知”有待检验,这为批判教育常识提供了必要性。教育哲学是观念批判的思想活动,教育常识和教育科学一样都在教育哲学的批判之列。有学者指出,当前哲学的任务是以理性态度从事经验反省和概念考察,以期克服常识的片段零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更为连贯一致的理解。[6]教育哲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以理性态度凭借概念分析对教育常识进行反思和批判,以克服教育常识的碎片化,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关于教育事实和道理的一致理解。在某种程度上,教育哲学并不增加人们对教育世界的了解,而是以反思和批判改变和深化人们对教育世界的理解方式和程度。这是教育常识陌生化的过程。在其中,教育常识对于人们而言经历了由熟变生的历程。如同哲学批判是理性批判一样,教育哲学的批判也是理性批判,讲求批判的有理和合理,而非脱离道理和常理的批判。脱离道理和常理进行的对教育常识的批判也会带来无知甚至本身就是一种无知。

(四)自由创造新的教育常识

教育常识是变与不变的统一。其中既有变化的部分或者层面,也有不变的部分或者层面。对那些永远不变的教育常识或者层面,我们需要珍视和敬仰;对出于自身原因或者时代、地域及个体原因而处于变化之中的教育常识或者层面,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及人的发展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推陈出新、自由创新。教育哲学需要对创造新的教育常识承担起应有的责任,某种意义上,教育常识的变化才是教育真正的变化,教育常识的创新才是教育真正的创新。在新的教育常识自由创造中,鲜活体现对群体和个体教育智慧的追求、对时下教育价值的澄清、对人类教育理想的引领、对时代教育精神的塑造。对于人们而言,新的教育常识创造过程就是教育常识由生变熟的过程。教育哲学对教育常识的创造,实现于其多种研究范式之中,包括批判和反思教育具体问题、反思教育思想前提、研究教育价值、澄清教育语言、确证和辩护理想教育等。由于任何一种研究范式都有其自身局限性,以宽广的视野、宽容的心态和整合的思维努力寻求教育哲学多种范式的有限相通和优势互补,更能有助于新的教育常识的创生。

三、教育哲学常识化的实现

教育哲学常识化作为教育哲学不断实现自身价值、确证存在合理性的重要路径,既是教育哲学超越教育常识的更高层次追求,也是教育哲学合理面对教育常识的内在要求之反映,其实质和根基是哲学常识化。哲学常识化就是以哲学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去变革和更新常识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使哲学成为人们普遍认同的和普遍遵循的常识。[7]教育哲学常识化是反思态度、批判精神、创新意识、历史的辩证的教育价值态度和高品位教育生活境界的自觉化和普遍化,促使人们以反映时代水平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去理解教育,使教育哲学成为教育世界中人们普遍认同和遵循的教育常识。教育哲学常识化既是把对教育智慧的追求、对教育价值的澄清、对教育理想的引领、对教育精神的塑造变为教育生活中的寻常事实和寻常道理,使之成为人们普遍自觉的观念和行为,也是促使所追求的教育智慧、得以澄清的教育价值、引领的教育理想、塑造的教育精神成为教育生活中的寻常的事实和道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人们对教育相应的日常理解和基本判断。当代教育哲学承担着从教育学概念建构到教育理论创新和教育实践变革的学术使命。[8]教育哲学的常识化有助于真正担当这一使命。教育哲学常识化不是自然而然的,而是一个自觉的过程,其实现需要教育哲学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通力合作、相向而行。

(一)提升教育哲学的理论品位

教育哲学研究者要着力提升教育哲学的理论品位。第一,理论追求的日常化。研究者自身真正做到身体力行,将爱智热忱、反思心态、批判精神、创新意识、价值态度、理想追求及其成果转化为自身品性,融入日常生活,跨越知行相分的鸿沟,努力达到知行合一之境。以此施行不言之教,以潜移默化方式对他人发挥榜样示范和整体引领的功用,弥补单纯理论说教的不足。第二,理论姿态的大众化。研究者在不忘初心、心系超卓的同时,自觉放低身段,主动走出抽象的象牙塔并积极走向大众,尽力拉近和日常教育生活的距离,努力实现一定意义上的返璞归真;真切关注和回应教育生活中的真实的具体的问题,以接近常识的思考和体悟形式尽可能满足教育中普通人的理智需要,形成个人知识和公共知识的良性循环、理性之知和体知之知的相得益彰,“思”的教育哲学和“做”的教育哲学的相辅相成,进而实现专业教育哲学、公共教育哲学和个人教育哲学三种教育哲学形态的良性共生。第三,理论语言的通俗化。研究者以教育日常生活的交流需求为导向,自觉改造教育哲学的语言表达方式,积极从教育生活的语言中提炼概念、术语和命题,将哲学味道浓厚、专业性强、抽象程度高、理解难度较大的理论化语言转化为贴近生活逻辑、情理交融、具体形象、易于理解的生活化语言,形成为教育实践者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既方便教育实践者接受和运用,也方便教育实践者与研究者的实质性交流。

(二)提升教育实践者的教育哲学素养

教育实践者要努力提升自身的教育哲学素养。一方面,养成参与教育哲学思考的热忱和习惯。实践者在日常教育行动中将反思意识、批判精神等融入自身的教育工作,超越日常的表层,以刨根究底的心态从多角度、多层次探究深层甚至终极的意义,形成不懈追问教育智慧、教育价值、教育理想、教育精神的热情和渴望。另一方面,提高从事教育哲学思考的能力。实践者结合教育实践经验自觉开拓理论视野,锤炼理论思维,学习和掌握教育哲学理论思考的方法,增强从教育哲学角度对实际问题的透析力度。这些可以通过研读哲学和教育哲学经典名著、和教育哲学研究者共同研究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参与教育哲学研究者的学术活动等具体途径达成。通过提升教育哲学素养,教育实践者自觉反思并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教育思维方式和教育生活态度,进而积极影响同事、学生和社会公众的相关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同时对教育哲学研究者提出新的课题。

当然需要注意,成为教育常识的教育哲学要自觉走出教育常识,常识化教育哲学要自觉追求非常识化。这是教育哲学通过杜绝自我封闭而持续实现自身的陌生化。这一理论姿态意味着教育哲学不仅始终保持和创造着被自身或者更新的教育哲学超越的可能性,而且还会欣然接受、热情拥抱这种可能性。

参考文献:

[1]陈嘉映.常识与理论[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7(05):61-68.

[2]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4.

[3]俞吾金.精神现象学:哲学对常识的扬弃[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06):30-35.

[4]李政涛.教育常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代序5.

[5]陈建华.教师要超越经验层次上的教育常识[J].教育研究,2012(10):130-135.

[6]陈嘉映.哲学·科学·常识[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17.

[7]孙正聿.哲学通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79.

[8]郝文武.当代中国教育哲学研究:从概念建构到理论创新和实践变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5-14.

责任编辑:张小刚

010-123456 jiaoyuxuezaixian@163.com

北京市教育学在线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