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1年 > 第2、3期目录(总第一百七十二期) > 正文

劳动教育关照幸福的三重维度

作者:查英 陈鹏
阅读数:131

来源:《教育发展研究》2020年第24期

摘 要:劳动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路径,不仅培养人、规范人,更应关照人、关怀人,让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幸福劳动者。劳动教育之所以需要关照人的幸福,从认识论维度而言,生存性劳动关照人的生理层次的幸福,生产性劳动关涉主客体层次的幸福,交往性劳动关涉人的社会层次的幸福。从价值维度而言,劳动教育是关于人的实践活动,具有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如何使人幸福地劳动是劳动教育的应有之义。从方法论维度而言,应发挥教育者的劳动示范,将教师的劳动幸福与学生的消费性幸福相融合;立足于受教者的主体需求、充分调动各种劳动实践资源,引导学生追求创新幸福与享受幸福的统一,以及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人民幸福的统一。

关键词:劳动教育;幸福;维度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颁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要把握育人方向,要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祖国、奉献社会。[1]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幸福。人们只有自由、自觉地从事劳动才能获得幸福的生活。因为对于人类来说,劳动给每一个人都提供了机会:以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展示自己包括体力和脑力方面的全部能力。所以,当生产劳动成为个体自由意志的实现途径时,劳动就从一种负担变成了一种快乐的活动。[2]劳动是人们获得幸福的唯一源泉,为人的幸福奠基应是劳动教育的应然追求。劳动教育作为立德树人、塑造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工作,是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劳动能力和劳动情感等的关键路径,肩负着引导学生学习和践行马克思劳动幸福观的重要使命。劳动教育如何关涉人的幸福?本文将基于马克思的劳动幸福观,从认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三个维度探讨劳动教育如何对人的幸福产生影响。

一、劳动教育关涉幸福的认识之维

劳动教育是有关劳动的教育,劳动教育之所以能关涉幸福,是因为它不仅是个体正确认识幸福的前提,更是引导个体通过劳动创造幸福、获得幸福的重要途径。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类本质,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的本质力量通过劳动得以实现、丰富和展开。通过劳动,人们不仅改造着自然,还创造出人类社会和幸福生活。劳动不仅创造了极大的物质财富,创造了人类璀璨的精神文化,而且劳动还创造了人本身;[3]人的智力发展和体力发展都是在劳动过程中实现的。[4]更为重要的是,劳动满足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需要,其中包括人类对基本生存物质资料的需要,也包括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智力和体力方面的需要,还包括人类在社会关系中被尊重的需要。劳动满足人的发展需求,给人类带来一种享受,让人体验到一种幸福。从这个意义上说,劳动不仅是手段,而且更是目的本身。由此,劳动教育应关涉并培养人的各种劳动技能,满足人的各种需要,使其真正体验到劳动后的幸福。

(一)关涉生存性劳动技能:确保生理层次的幸福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首先体现为人是自然人,其次才是社会人。人和动物一样是靠自然生活的,饥饿是自然的需要。为了生活,人首先需要吃喝穿住,人需要从自然界获得最基本的生存资料,以维持自身的生命存在。但人与动物最大的不同在于:动物不能把自己与自己的生命活动相区别,而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和自己意识的对象。[5]“使最蹩脚的建筑师与最灵巧的蜜蜂区别开来是这点:建筑师在实际上建立自己的结构之前,他在想象中就创立了它。”[6]换言之,劳动对象在加工之前就已经存在于劳动者的意识和观念中。可见,有意识地、自觉地劳动是人的生命活动方式,也是人的类本质特征,这种有意向性的自由自觉的劳动是生命的表现和确证。人从事劳动并体验劳动幸福的第一源泉在于满足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为了满足自身生存的需要,人必须从事改造自然的劳动,只有通过劳动,人类才能繁衍下去。[7]这意味着,劳动教育首先需要关涉并培养学生的基本生存性技能,使其形成良好的劳动观念和生活习惯,以维持人类自身的生命存在和生理结构,由此来发展人的体力和智力,丰富人的情感,满足人的发展需求,从而确保人的基本生理层次的幸福。

(二)关涉生产性劳动技能:实现创造层次的幸福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批评资本主义异化劳动时,阐述了他的劳动创造幸福思想。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的异化是劳动不幸福的主要根源。当劳动对劳动者产生伤害,劳动者过度劳动、在恶劣的环境下被迫劳动时,其劳动是不幸福的;人只有在自由自觉的劳动中才能体验劳动创造所给予的快乐与幸福。劳动是人类改造外在对象世界的实践活动,人通过自己的劳动作用于客体,使自己的主体本质外化于客体,使客体按照主体的需要发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从而形成人造的对象物。劳动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即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在现实中能动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们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8]在这种改造对象世界的劳动中,人才得以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正是在这种人的潜能和主体性得以确证、表现和实现的过程中,人才获得真正的满足和幸福。由此,劳动教育应关涉和培养人的生产性劳动技能,使人通过生产性劳动,实现创造性层次的幸福。一是培养人的生产性劳动技能,使人能够在劳动过程中体验创造美的幸福感。马克思认为,人的劳动生产就属于一种创造性的活动。[9]当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时,人就会创造出令自己满意的产品,也使自己在创造过程中得到全面提升,实现自身的超越,从而就会获得精神上的极大满足,体验到一种创造的幸福。二是培养人的生产性劳动技能,使其能够通过好的劳动产品产生获得感和本质确证的幸福感。劳动过程实质上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和内在潜质外化于物的过程。当人通过劳动及其劳动产品将自身的内在潜质和本质力量外显于可直观的劳动产品时,人会通过该劳动产品直观自身、确证自身,产生获得感和幸福感。马克思曾说,我在我个人的劳动中,“我直接证实和实现了我的真正的本质,即我的人的本质,我的社会的本质”。[10]

(三)关涉交往性劳动技能:走向社会层次的幸福

马克思的劳动哲学在《资本论》中得到了进一步提升。马克思认为,劳动不仅具有自然物质性,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还具有社会关系属性,人在劳动中不仅生产产品,还生产出不同的社会关系。马克思说,“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11]在劳动过程中,人的内在潜质和本质力量借助于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劳动与劳动对象结合在了一起,人的劳动被对象化了,而对象被加工了。[12]与此同时,劳动过程也是创造社会联系的过程,人在生产物质产品的同时也创造着“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的社会关系”,[13]马克思说过,“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14]劳动的社会性说明劳动不仅是自我劳动,也是一种为他劳动。一个人需要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出劳动产品,而其劳动产品需要与人进行交换,满足他人的需要,从而实现其劳动价值。换言之,一个人劳动价值的实现需要他人参与,他人消费、欣赏其劳动产品的过程就是其劳动价值的实现过程。而劳动价值的实现又能给人带来幸福。这就意味着,劳动教育需要关涉人的交往性劳动技能,培养其为社会服务的意识,使其收获社会交往层次的幸福。如前所述,一个人的劳动幸福要通过他人得以实现,其幸福是建立在为他人提供服务,形成良好社会关系的基础上的。马克思指出,个人享受真正幸福的正确途径就是为人类工作。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可能会成为大哲学家、著名的学者、卓越的诗人,但是他却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暇的伟大人物。因为,历史只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而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15]马克思认为,为人类劳动是最幸福的,因为这种劳动是和千百万人联系在一起的,这种幸福是建立在千百万人幸福之基础上的。而劳动教育通过劳动使得人类通过与社群之间的交往增长劳动意识、交往技能、服务态度,进而提高交往的幸福感。

二、劳动教育关照幸福的价值之维

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幸福,个人只有将自己的职业同人类的幸福相联系,即把个人的幸福建立在为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上,个人才会收获人生幸福。这样的幸福是属于千百万人的,这样的事业将默默地、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16]站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劳动教育,其根本目标是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和建设者,满足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需求,关涉学生个人幸福和人民幸福的生成。

(一)关照个体幸福:劳动教育价值的逻辑起点

幸福是个人的终极目标,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马克思指出,人人都在追求幸福,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类不断奋斗、不断追求幸福的发展史。劳动实践是幸福的动力和获得的唯一途径,人类只有劳动创造,付出汗水和智慧才能得到幸福。马克思说,“在每个人的意识和感情中都存在着这样的原理,他们是颠扑不破的原则,是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是无需加以论证的”,“例如,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17]这说明,追求幸福是人类生活的内在动力和价值追求。幸福是人们通过劳动创造的,劳动教育作为一项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实践活动,应不断改造和建构人的主观世界,不断提高学生创造幸福、体验幸福的能力,劳动教育对于实现人之幸福应该有所为。幸福不仅要成为劳动教育的题中之义,更应成为劳动教育的价值追求。首先,劳动教育应关涉人生理层次的幸福。实现生理层次幸福的第一来源是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为了生存和发展,人需要从事改造自然的劳动,通过劳动创造大量的劳动产品供人类消费。这种改造自然的劳动不仅为人类生存提供了物质保障,而且还能给人带来满足感和幸福感。其次,劳动教育还应关照人的生产性幸福。生产性劳动是人的自我价值的体现,生产性劳动使人的本质得以确证,使人达到自我实现。人正是在这种确证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获得真正的快乐,体验真正的幸福。换言之,劳动教育理应具有人文关怀,不仅要关照个体的物质幸福(满足生理层次需要的幸福),更应关照个体的创造性幸福和精神幸福。劳动教育应将个人的劳动意识、劳动能力、劳动情感等与价值和幸福相联系,要让每个人都能成为具有创造幸福能力、具有幸福品质和能够体验幸福的人;让每个个体都能明白:要获得幸福,需要依靠自己的勤奋和努力,需要积极从事各类劳动,通过劳动实现自身价值,在实现自身价值中体验幸福。

(二)关照社会幸福:劳动教育价值的应有之义

正如马克思所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主要依赖于人们的劳动,劳动创造社会财富和精神文化,劳动创造幸福生活。每个人的劳动汇聚在一起,构成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创造社会需要的各种物质产品,促进社会发展,造福人类。所以,马克思指出,幸福不仅体现为个人的幸福,还体现为个人自由联合的社会共同体的幸福,真正的幸福是个人的幸福和社会的幸福甚至是全人类幸福的真正统一。马克思说,那些为共同目标而劳动的人变得更伟大,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真正幸福的人。[18]这说明,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休戚相关,只有能够促进社会发展、提高社会幸福的个人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可见,个人幸福是社会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反之,个人幸福又建立在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上,社会幸福保障着个人幸福。因而,劳动教育在关照个人幸福时,还需关照社会幸福。劳动教育不仅要引导学生通过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获得个人幸福;还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个体幸福与社会幸福之间的辩证关系,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发展,创造社会幸福。幸福不仅离不开个人的劳动和奋斗,幸福也离不开社会的发展。个人幸福有利于促进社会幸福,反过来社会幸福也影响着个人幸福。个人幸福依靠整个社会的发展和支持才得以实现,个人需将自己的发展投身到社会发展中,在社会交往中将自己的幸福投入到整体社会幸福的提升中,并在提升社会幸福的过程中体验自身价值实现的真正幸福,因而,社会整体幸福的提升过程也正是个人体验自身幸福的过程。“好的教育应增进个人与公共幸福”,[19]因而,作为培养人的劳动教育,应发挥教育的启发、引导和规范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幸福高于个人幸福,个人应为创造社会幸福而积极努力,将社会幸福的要求内化为个人劳动的内在修养和外在动力,使个体将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有机结合,实现劳动在创造个人幸福的同时,也促进社会进一步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三)关照人民幸福:劳动教育价值的终极归宿

马克思从中学毕业开始就一直心系人民,他在青年时代就将为广大人民的幸福而奋斗作为自己的远大志向,将实现人民幸福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人类幸福的基础上,反对狭隘的个人幸福观和阶级幸福观。[20]由此可见,在马克思看来,个人幸福应以人民幸福为判断标准,只有达到人民幸福的个人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马克思在指导青年选择职业理想时曾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受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21]马克思在其劳动幸福观中,将实现人类幸福作为自己劳动的目标和任务,其个人幸福建立在为千百万人谋福祉之中,他把个人幸福与整个人类的幸福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快乐。马克思的劳动幸福观应成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个体的科学理论和主要依据,劳动教育不仅要关照个体的幸福,关涉社会的整体幸福,也应关心人民的幸福。开展劳动教育工作,就是要使学生坚定:幸福是创造出来的,每个人都应为创造美好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强起来”,使人民具有更加充实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劳动教育要教给学生劳动创造幸福的深刻内涵,明确“个人幸福、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的要义,教育学生将个人奋斗的青春梦与实现民族复兴的国家梦和谐统一,将个人幸福与社会和谐、人民幸福有机结合。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社会和谐需要每个人的参与、每个人的劳动和每个人的奋斗;每个人都应树立正确的劳动幸福观,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为奋斗目标,将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人民幸福高度统一。

三、劳动教育关照幸福的方法之维

劳动教育之所以能对人的幸福产生影响,是因为人的幸福是靠劳动创造出来的。劳动教育在以幸福为价值指向开展教育时,不但要满足学生对当下的物质幸福的适度追求,还要培养学生对长久的精神幸福的不懈追求力。马克思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2]的教育方法。劳动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与实际劳动相结合,且劳动教育是最能体现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换句话说,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本身就是广义的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活动有教师、学生、资源等各种要素,因此,劳动教育的实施应充分考虑这些要素,把握好劳动的内涵与外延,立足于主体的需求,充分调动各种实践资源和平台,为学生提供最直接的劳动教育体验,让学生从切身劳动中体验到幸福。

(一)与教师劳动相结合:实现师生劳动幸福的统一

劳动教育之所以能够关照幸福,是因为它不仅是使学生感知幸福、在受教过程中体验幸福的重要途径,更是劳动教育者通过亲身劳动创造幸福、体验幸福和传递幸福的重要过程。劳动教育者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和指导者,其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幸福观、塑造较好的劳动品质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其本身的实践性劳动就对学生起着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劳动教育者自身的认识程度决定着劳动教育的高度,他们劳动的强度决定着受教者学习的努力度。为此,劳动教育者应发挥劳动榜样的示范作用,做到言传身教、润物细无声。

对教育者来说,劳动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其培养学生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生产劳动过程,教育者通过自身的劳动作用于受教者,使受教者能够获得成长和发展。而对受教者而言,他们所要消耗的恰恰就是教育者的生产劳动,只是这种生产劳动与消耗劳动是同时进行的。因而,劳动教育者想要成为学生幸福的引路人,其自身必须首先成为幸福之人。每个教师对学生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什么样的教师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学生身上映射着教育者的影子。作为教育者,要注意自身创造劳动与学生消费劳动的有机结合。从其自我认知而言,教育者需“吾日三省吾身”,提高自身的认识,确证一己之长,并善用己之长,做到扬长避短,做到行为世范,润物细无声;教育者应将个人的劳动幸福与职业幸福相统一,做到幸福育人、育幸福之人。教育者需将自身的劳动情感、劳动技能和劳动意志统一于育人的劳动过程中,将劳动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知行合一、言传身教的劳动带头人和引导者。教育者应以自己的劳动热情,做真抓实干的幸福典范,发挥“教书匠”的工匠精神,通过自身的努力奋斗和享受劳动过程的实例向学生证明“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是劳动创造出来的”,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感染学生、熏陶学生和带动学生。另外,教育者还需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内在诉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动教育工作,从而使教育者的劳动创造都能被学生所消费,使得教育者劳动创造的价值都能通过学生的消耗转化为学生的内在能量,助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使学生在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的过程中体验到教育者生产劳动带来的幸福与快乐。

(二)立足学生主体需求:引导创造幸福与享受幸福的统一

人有不同需要,劳动是为了满足人的各种需要而产生的。马克思认为,人的幸福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物质需要和精神满足,两者缺一不可,两者同时达到满足,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物质与精神相分离的幸福观会降低人对幸福的感受,更不能激发人的劳动创造热情。幸福是以一定物质生活资料为基础,只有人在基本吃穿住行等生存资料得到满足之后才谈得上幸福。但幸福不等于物质享受,人的幸福还在于精神满足,比如,伟大的抱负、艺术文化修养、珍贵的友谊、美好的爱情等都是精神幸福的内容。因而,劳动教育要合理引导学生追求创造幸福与享受幸福的和谐统一。

一是引导学生通过劳动满足自身的各种需要,体验创造幸福与享受物质幸福的统一。物质资料是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直接影响着人的精神需要和整体幸福。劳动教育要合理引导学生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使学生明确物质资料的获得是要通过自身劳动所得,明确“无功不受禄”、“不劳无获”的道理;还应引导学生产生更高的需求,激发学生爱的需要,包括对自身的爱、家庭的爱、社会的爱和人民的爱,劳动教育要激发为了所爱而努力奋斗、辛勤劳动的意识,提升学生为了所爱而开展劳动的能力,获得因爱而开展创造性劳动的幸福生活。劳动创造人类财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正如习近平所说,“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23]“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24]劳动教育的开展,意味着要将劳动请进课堂,将劳动实践作为必修课,以劳立德、以劳强体、以劳增智、以劳达美。劳动教育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传授基本的劳动知识,开展丰富的劳动实践,形成良好的劳动氛围,指导学生通过创造性劳动,创造出好的产品,提供良好的服务,满足他人和社会的发展需要。

二是引导学生体验创造性劳动的重要意义,体验创造幸福与享受精神幸福的和谐统一。劳动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所在,尤其是自由自觉的创造性劳动更是人的本质体现,也是获得幸福的动力之源。劳动教育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创造性劳动实践,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等转化为行动,运用于劳动中,从而创造出更具社会价值的劳动产品,造福社会。应借助专业开展生产性劳动实践,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依托实习实训等专业平台开展各具特色的劳动实践,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利用“技术研发”、“技能大赛”等,培养学生将理论转化为技术、将技术转化为产品的劳动实践能力;通过前沿讲座、“工匠精神进校园”等,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通过协调创新各种平台建设,联合学界、业界、家庭和社会各种力量,建立多功能综合性劳动平台,矫正学生不良的劳动观念和生活习惯,将劳动意识、劳动情感等融入创新劳动的方方面面,让学生体验不同劳动带来的不同价值,体验不同劳动具有的不同意义,体验创造幸福与享受精神幸福的统一。

(三)偶联社会实践:追求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

当前,美好生活成为人们追求的方向,也成为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劳动教育要以社会实践为平台,以现实需要和现实问题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实现从劳动理念到劳动实践的转化,把个人发展融入到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并与为民谋福的伟大实践相契合。劳动教育不仅引导学生追求个人幸福,还应引导学生追求社会幸福,为社会和人民创造幸福,将个人幸福与社会的、人民的幸福相统一。

一是通过校园学习性劳动,促使学生体验全面发展的幸福感。学生在校园内的学习本身就是一种脑力劳动,各项学生活动可以算是体力劳动。劳动教育应重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转变学生观念,提高对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认识,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并积极参与各项体力劳动,通过劳逸结合,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在全面提升过程中体验到自我发展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二是通过公益服务性劳动,促使学生将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相统一。公益性劳动是个人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自愿性劳动,通过公益性劳动,学生的蓬勃朝气和青春活力能得到很好的释放。劳动教育应积极开展公益性劳动,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公益性劳动,通过走进社会、参与社会,走进群众、服务群众等,体验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幸福感。通过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助力社会发展;通过开展助学、助困、助老、助贫等公益活动,引导学生帮助他人、感同身受,传递社会正能量。劳动教育应在公益性劳动实践中引导学生树立自觉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理念和意识,形成良好的劳动观,使学生在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从而促进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和谐统一。

三是通过生产实践性劳动,促使学生追求个人幸福与人民幸福的统一。劳动教育应积极寻求与企业的合作,建立各种劳动实践基地,引导学生走进企业,参与生产劳动,使学生在生产劳动实践过程中,理解和认同马克思主义劳动史观,促使学生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的过程中,体验真切的劳动人民生活,深入学习各行各业劳动者杰出代表的思想和事迹,学习工匠精神,努力做到精益求精、追求极致;通过生产产品交换,使学生的生产价值在与他人交往中得以实现,从而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个人劳动与为民造福的和谐统一;通过全过程劳动体验,让学生真正感受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25]劳动教育应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和劳动精神,激励学生将“为个人谋福”与“为民创福”相结合,以青春之我投身于建设青春之国家、青春之事业中,将自己的青春梦想与国家发展与人民幸福密切相连,实现个人幸福与人民幸福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EB/OL].(2020-03-20)[2020-06-01].http://www.gov.cn/zhengce/2020-03/26/content_5495977.htm.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33.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4.

[4]王永章.马克思劳动幸福观的三个层次[J].思想理论教育,2019(09).

[5][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2,210.

[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08.

[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53-54.

[9]高海清.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18.

[10][1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7,373-374.

[11][1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7-208,211.

[13]鲁品越.鲜活的资本论--从深层本质到表层现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168.

[1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1.

[15][18][2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7.

[1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59-460.

[19]班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10.

[20]张月林.马克思的劳动幸福论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3:25.

[2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70.

[23][24]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4-29.

[25]文新华.论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观为指导深入推进劳动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18(21)

Labor Education Taking Care of Happiness from Three Dimensions

Zha Ying Chen Peng

Abstract:Labor education,as the key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workers,should not only train people and standardize people,but also should take care of and care for people,so that students can become well-developed happy workers. The reasons why labor education needs to take care of people's happiness are:From the epistemological dimension,consumption labor takes care of people's happiness at the physiological level,productive labor is concerned with the happiness at the subject and object levels,and communicative labor is related to people's happiness at the social level;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alue dimension,labor education is about people's practical activities,with personal value and social value. How to make people work happily is the inherent meaning of labor education;From the dimension of methodology,the labor demonstration of educators should be brought into play,and the happiness of teachers' labor and students' consumption should be integrated. Based on the subject needs of the students,it fully mobilizes various labor practice resources to guide the students to pursue the harmonious unity of create happiness and enjoy happiness,of individual happiness and social happiness,and even people's happiness.

Keyword:labor education; happiness; the dimension

责任编辑:李晨程

010-123456 jiaoyuxuezaixian@163.com

北京市教育学在线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