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马克思的劳动理论是我国在新时代开展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的劳动观方面,本文从人的现实生存、人的自由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三个层面阐释了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及其对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启示。在马克思的劳动教育观方面,本文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两个方面阐释了马克思的劳动教育理论对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劳动理论;劳动教育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明确将“劳动教育”和“德智体美”列为一体,上升为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劳动教育”重新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当劳动教育重新成为热点话题时,我们发现争议不少。比如,劳动是否单指体力劳动?进行劳动教育是否就是要学工学农?学生以学业为重,劳动教育是否仅仅是点缀的花瓶?等等。这些争议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对劳动本质认识上的差异,认识上的不同导致了学校劳动教育实践中的差异。如何在新时代开展学校劳动教育?一方面,我们要紧扣时代脉搏,及时回应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和挑战,另一方面,也需要不忘来路,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我国的劳动教育实践,究其根源来说,来自于马克思的劳动理论。所以,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应该不忘初心,从马克思劳动理论的经典论述中寻找智慧,让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既立足于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现实和实践,又能扎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马克思的劳动理论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劳动概念的多角度阐释,另一方面是对劳动教育的阐释。本文从这两个方面入手,探讨马克思劳动理论对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启示。
一、马克思的劳动观及其启示
劳动在马克思唯物史观中具有重要地位,通过“劳动”这一概念,马克思实现了唯物史观的重大变革。在马克思之前,许多西方思想家都关注过劳动问题,但基本上是轻视劳动。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劳动是会说话的工具即奴隶具有的职能,劳动者是一个低贱、庸俗的群体。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由于经济迅速发展,学者们开始较多关注劳动问题,形成了丰富的、具有开创意义的劳动思想。在亚当·斯密等人看来,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手段,财富增长是劳动的根本目的。黑格尔第一次把劳动概念由经济学领域提升到了哲学领域,赋予劳动以哲学内涵,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是一种抽象的精神活动。真正对劳动做出正确理解的是马克思。在马克思那里,劳动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的、人类学的或生物学意义上的概念,而是从哲学层面来加以理解和把握,从人的生命活动、人的存在方式来理解。用哲学家汉娜·阿伦特的话来讲,“马克思是19世纪唯一使用哲学用语真正叙说了19世纪的重要事件———劳动的解放的思想家”,[1]是“现代最伟大的劳动理论家,他为这类讨论提供了一种衡量标准”。[2]在其之前和同时代的思想家中,“只有马克思以极大的勇气,坚持不懈地认为,劳动是人类创造世界的最高能力”。[3]恩格斯曾把马克思和自己称为“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匙的新派别”。[4]
马克思的劳动观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初露端倪,经由《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两本唯物史观的奠基之作,最终在《资本论》中得以形成并完整呈现。
经过阅读马克思的上述著作,我们会发现,马克思的劳动观大致可以分成以下三个层面,从而对我们新时代的学校劳动教育具有相应的启示意义。
1.人的现实生存层面的劳动观及其启示
从人的现实生存层面,马克思认为,“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本身”,[5]“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6]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提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7]从上述阐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从最基本的意义上讲,劳动在实然上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前提,劳动首先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一方面,劳动是一种对象化的活动。劳动是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劳动的对象。另一方面,劳动是一种外化的活动。当劳动不是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是满足自己生存以外的那些需要时,劳动就是外化的活动。
在这个层面上,学校劳动教育可以通过相应的劳动观念教育和劳动技能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需求,学以致用,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掌握一技之长,将自己打造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同时,学校劳动教育还要教育学生反对不劳而获、好逸恶劳,既能够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合法劳动自食其力,同时也能尊重他人劳动成果,不浪费、不非法侵占他人的劳动。
2.人的自由发展层面的劳动观及其启示
马克思对劳动的理解,没有停留于人的现实生存的层面,而是认为应该超越这一层次,在人的自由发展层面认识劳动。马克思在《手稿》中阐述,劳动应该“是自由的生命表现”。[8]透过对人类社会生活变迁的考察,从应然上,马克思明确指出人类劳动理应成为自己生活的目的,成为生命自身的目的,而不应成为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包括不应成为资本家增殖资本的手段和工人活命的手段。但是,工业时代的劳动形式“使工人畸形发展,成为局部的人,把工人贬低为机器的附属品,使工人受劳动的折磨,从而使劳动失去内容”。[9]马克思把这种情况称为“异化劳动”。在《手稿》中,围绕异化劳动,马克思批判了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与劳动过程相异化、类本质同人相异化、人与人相异化的社会现实。[10]进而指出,劳动只有摆脱资本的奴役,才不至于沦为资本增值的工具,只有自由、自为地劳动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当“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的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这样,生产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因此,生产劳动就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11]由此,我们可以认为,马克思关于劳动的全部哲学,都在于人可以通过劳动达到自我实现的意义。[12]
在这个层面上,学校劳动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将劳动精神提升到更高水平,在尊重劳动的基础上,认识到在劳动和奉献中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做到崇尚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同时,引导学生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树立正确的创业观,乐于承担社会责任,养成热爱劳动、勇于创新、精益求精、勇争一流的品质,通过创造性、高品质劳动,打造健全人格,实现全面发展,创造人生价值。
3.人类社会发展层面的劳动观及其启示
超越人的个体,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层面,马克思论述了劳动之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伟大意义。在《手稿》中他认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13]
在这个层面上,学校劳动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将个体劳动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站在人类社会命运的高度思考个体使命,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在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创造中的决定作用。进而将个人劳动与社会发展、人类命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等等联系起来,达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层面上的劳动自觉。
二、马克思的劳动教育观及其启示
我国劳动教育的权威阐释,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察。一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其完整表述见于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实施学校劳动教育的主要法律依据。二是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提出了新的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把“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并列,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中的“劳”,包括三个维度:一是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并列的劳动教育,劳动教育能够在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生产劳动是塑造品德、培育智力、锻炼体质、提升审美的重要途径,融合与贯穿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四个方面之中。无论是与德智体美教育并列的劳动教育,还是融合与贯穿于德智体美教育之中的劳动教育,都是在教育领域内强调五育并举或者五育融合的问题。第三个维度是生产劳动与整个教育事业相并列,是在全社会的整体范围内,强调教育事业与社会生产劳动相结合。[14]
无论是“五育并举”还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党和国家的政策,其理论来源都可以从马克思对劳动教育的相关论述中找到依据。
1.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启示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的理论来源是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我们可以说,马克思理论的全部旨趣在于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所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成为马克思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认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15]“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6]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社会条件和社会制度保障。所以,他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异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在《手稿》中,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17]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说,共产主义“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8]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19]
马克思主要是从宏观上阐释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性,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哪些具体维度和标准,没有进行系统论述。但他的主张为我们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后人做的事情主要是研究人的全面发展需要重点关注哪些维度的内容,需要把哪些内容纳入全面发展教育体系。比如,马克思指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是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20]在这里,马克思就强调了实践,尤其是生产劳动在自我塑造中的重大意义。在保护童工受教育权的时候,马克思主张“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并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21]在这里,马克思强调了生产劳动与智育、体育的结合。在马克思的论著中,多次提到生产劳动与智育、体育以及综合技术教育的结合。虽然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劳动、智育和体育,其内涵与我们当下构建的全面发展教育体系中的“智体劳”不完全一样,但是,却是其重要的思想来源。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于学校劳动教育有哪些启示呢?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劳动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德智体美劳五育是缺一不可、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整体,劳动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有人认为,“劳,主要指劳动技术教育,则劳动教育实属德育范畴;技术教育是发展学生的劳动技能,则也可包含在智能的范畴”。[22]也有人依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运用的科学抽象方法,将五育划分为三个层次,认为德育、智育、美育属于心理发育层次,体育属于身心和谐发展的层次,劳动教育中的劳动技术教育属于培养创造性实践能力的层次,进而认为劳动技术教育是前四育所培养与获得的各种知识和能力在个体实践活动中的创造性运用。只有在培养创造性实践能力的第三层次中,才能将前两层次的目标与要素综合起来,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内在统一。[23]
如何发挥劳动教育在五育中的作用,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除了要重视劳动技术教育以外,还要对劳动教育的内容做全面理解,重视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教育。比如,文新华教授认为,劳动教育包括劳动态度、劳动能力(技能)和劳动习惯等要素。[24]黄济教授认为劳动教育包括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习惯的教育。[25]我们大体可以把劳动教育的内容分为“认识”与“行为”两个方面。其中,“认识”是对劳动的认知、情感和态度,这是学校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基于学校教育的现实和特点,对于中小学而言,劳动教育的重心并非让学生掌握多少劳动技能,而是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以及一定的劳动习惯。正如2015年7月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所言:“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使他们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培养他们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他们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行为”是劳动技能。其中基础性的生活自理能力、家务劳动等等属于中小学教育的主要内容,专业性的劳动技能主要通过职业教育和在职培训完成。
2.马克思“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及其启示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我国的教育方针的组成部分,是1958年提出来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思想理论来源是马克思的劳动教育观。马克思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阐述,总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鉴于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童工受到残酷剥削,失去了受教育的权利,为了保护童工,马克思提出限制童工的劳动时间,强调童工应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的重点在于使儿童有受教育的机会,而不是让儿童整天参加劳动。另一类是对未来教育(共产主义社会的教育)的设想,是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能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结合起来的人。[26]
在童工受教育问题上,马克思指出:“尽管工厂法的教育条款整个说来是微不足道的,但还是把初等教育宣布为劳动的强制性条件。这一条款的成就第一次证明了智育和体育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可能性,从而也证明了体力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的可能性。”[27]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将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上升为改造社会的手段。他说,“因为在按照各种年龄严格调节劳动时间并采取其他保护儿童的预防措施的条件下,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28]
在对未来教育的设想方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毫无疑问,工人阶级在不可避免地夺取政权之后,将使理论的和实践的工艺教育在工人学校中占据应有的位置。”[29]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还提出了综合技术教育思想,使得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具有了实质性内涵。[30]马克思说,“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劳动将和教育相结合,从而保证多方面的技术训练和科学教育的实践基础。”[31]马克思还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提出,“在再生产的行为本身中……生产者也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需要、新语言。”[32]这些阐述共同表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未来社会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对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启示表现在多个方面。一方面,在高等教育中,普通高等院校要结合社会需要设置专业和课程,将劳动教育渗透在专业教育课程中。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职业技术院校则要紧扣时代脉搏,关注职业发展需求,通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塑造具有专业技能的劳动者。总体来说,就是通过高等教育事业为全社会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另一方面,在基础教育中,要加强劳动教育具体载体、渠道、方式、措施、手段的研究,开展全方位多渠道劳动教育,提升学校劳动教育的效果和质量。比如,可以通过生涯规划、职业体验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感受各行各业发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与用相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以劳树德,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同时,也需要将劳动教育融合到各门学科教学中,构建全学科劳动教育体系。比如,教育部统编《思想政治》教材必修2就明确写进了劳动教育的相关内容。一是第四课第一节第一目“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二是综合探究“践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进步”中的探究一“弘扬劳动精神与投身创新创业”以及“理论评析”。教材的这两部分都明确包含了当前我国劳动教育的核心内容———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的教育。
参考文献:
[1][美]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12.
[2][3][美]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68,74.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58.
[5][6][19][21][27][2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01-202,190,649,530,529,53.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07-208.
[8][1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84,92.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743.
[10]刘泓颉.马克思劳动概念解析---《资本论》向《手稿》的回归[D].长春:吉林大学,2018:39-41.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18.
[12]张自永.马克思“劳动”概念的历史性生成---《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中心的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6):7.
[14]郝清杰.教育要始终与生产劳动相结合[J].北京教育(德育),2019(4):29.
[15][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6,123-124.
[17][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8,486.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6.
[22]顾明远.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应该成为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与肖宗六同志商榷[J].中国教育学刊,1991(5):14.
[23]桑新民.对“五育”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哲学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1991(6):159-166.
[24]文新华.论劳动、劳动素质与劳动教育[J].教育研究,1995(5):10.
[25]黄济.关于劳动教育的认识和建议[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21.
[26]萧宗六.怎样理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J].教育研究,1999(6):53.
[28][3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4,360.
[30]石佩臣.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引论[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90:53.
[32]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编.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139.
责任编辑:董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