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1年 > 第2、3期目录(总第一百七十二期) > 正文

民族地区小学生劳动教育途径探究

作者:朱云霞
阅读数:60

来源:《知识文库》2021年第6期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也是人口大国,在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水平,目前相较于西方国家的发展,还具有一定的差距。民族地区是我国经济与科技发展的重大瓶颈,这些地区的环境相对偏僻,信息相对闭塞,无论是在对外交流与沟通,还是在本地的经济发展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其他城市地区。然而一个国家的综合经济和科技等方面的实力,需要每一个地区,每一个民族的共同努力,才能得到提升。因此,我们需要更加注重民族地区的教育问题,通过教育来培养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人才,进而让这些人才转化为合格劳动力,服务于国家综合水平的提升,促进中国的现代化。

目前民族地区所面临的教育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教育资源匮乏。一些民族地区的学校,甚至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学生的教室和学习条件都十分简陋。连基本的物质条件都难以满足,那么目前我们对民族地区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劳动素质等方面的要求,要想达到也是非常困难的。俗话说得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需要从娃娃抓起,所以本文也将从民族地区的小学生劳动教育方面着手,探索有助于提升民族地区小学生劳动素质的可行方法,希望能够为从根本上改善民族地区的经济状况,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作出自己的积极贡献。

一、民族地区小学生劳动教育得以推行的前提条件

(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民族地区的经济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随着我国脱贫攻坚战的展开,国家对民族地区这类经济落后的区域,进行了大力的经济扶持和补贴。因为这类政策的扶持与补贴,使得大多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水平都到了一定的改善,这样一来,学校的基础设施也能够得到相应的改善,为学生提供好的劳动教育也就具有了可行的前提。此外,我国在2020年,也开始进入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时期,能够进入全面小康,也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也得到了明显的增强。这对于民族地区的小学生劳动教育来讲,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契机。因为这样的社会环境,首先为民族地区带来的就是经济方面的补助和扶持,另外还有教育科技等多方面的帮助。

(二)国家发展对劳动人才的大量需求,决定了民族地区小学生劳动教育必须推行

从本质上来讲,我国一直是一个人口大国,而且以往很长一段时间内的经济发展模式,都是以农业为主。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转变成科技的竞争,也就是说,科技力量成为了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而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向,想要朝着更高质量,更高附加值的方向转变,就必须要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素质,培养专业化的劳动人才,改变以往以劳动为主的劳动力要求。而民族地区,虽然经济发展长期落后,但是劳动力总量是非常丰富的,最大的局限就在于这些劳动力的劳动素质较低,一般都是以比较简单的体力劳动为主,这样的劳动者在当今国家经济发展方面,不再能够适应国家的现实需求。所以说,对于民族地区的劳动力培养,要从小学时代抓起,只有从小学阶段就注重小学生的劳动教育,才能够增强民族地区的总体劳动素质,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培养辛勤的劳动人才。

二、民族地区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一)民族区域的固有特征限制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所以很难达成统一的教育标准。再加上一些民族地区由于长期经济发展落后,很多当地居民对于学生的教育并不重视,甚至还存在着许多落后的思想观念,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到劳动教育在民族地区的顺利推行。再加上国家大力推行乡村振兴战略,这些战略所需要的人才都是高素质的劳动人才,所以部分民族地区虽然展开了小学生劳动教育,但是在教材的选择方面还是存在很多缺陷。比如,一些民族地区关于劳动教育的教材,还是由教师自主编写,但是由于民族地区的环境相对闭塞,由教师主观编写的教材仍然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还有的地区,由于教学资源匮乏,所以关于劳动教育的教材通常只是在互联网上寻找的一些零散化,浅显化的内容,这些内容运用到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既不能起到多大的实际作用,而且学生的学习困难也相对较大。

(二)受民族语言差异的局限

我们知道,不同民族之间的语言也是存在非常大的差别的,而且很多民族地区的教育还没有完全普及普通话教育,不像一些汉族地区或者是经济发达地区,以普通话为最主要的语言,所以教材编订以及教学的推进都能够达到统一的标准。可是在民族地区就不同,一些民族地区的民族语言甚至无法编写出来,这些民族使用的语法也和汉语有很大的差异。这样一来,其实想要统一编订小学生劳动教育教材,工作难度也是非常大的。至少在目前看来,还没有效果十分显著的方法能够解决这一现实问题,突破民族语言差异对于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局限性。

(三)民族地区学校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仍然非常狭隘

提到劳动教育,很多人自然而然的就会想到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在民族地区更是如此。当你劳动教育的时候,甚至会有很多人认为没有必要,因为民族地区的小学生,在年龄较小的时候都能够参与到体力劳动当中,所以无论是小学生自身还是家长,都会认为劳动贯穿在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必要在学校教育当中再次进行强调。部分民族地区学校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也是如此,由于受到环境的局限,民族地区的学校可能无法像经济发达地区那样,开展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参与一些现代化、有一定技术难度的劳动实践。很多学校对于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出于考虑到学生安全等诸多因素,也只会简单的让学生进行一些扫地、整理教室等劳动。虽然这些大部分是需要依靠体力的劳动行为,也能够称之为劳动。但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是不一样的,传统的体力劳动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现实发展的需要,我们现在所需要的劳动人才,是能够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大部分需要用脑的劳动。然而从目前民族地区的劳动教育推行状况来看,大部分民族地区的学校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仍然非常浅显,没有能够结合时代的发展需求、立足于国家社会环境的变化,这种狭隘的意识还需要进一步转换。

三、如何加强民族地区的小学生劳动教育

(一)从民族地区自身来看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的劳动教育意见》明确指出:在落实劳动教育方面,一定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立德树人,要紧密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无论是民族地区的学校,还是家长以及学生本身,对于劳动教育都应该有一个全新的认识。首先,民族地区的人们对劳动教育的看法,一定要从国家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通过现代化的视角来审视劳动教育。其次,学校在开展小学生劳动教育的过程当中,一定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立足点,着重增强学生的劳动素质和劳动技能,培养适应国家新时期发展需要的劳动性人才。最后,民族地区的家长对于小学生的教育问题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一定要用宏观视角来审视孩子未来的发展与成长,要尽一切可能为学生提供劳动教育的机会和资源,帮助学生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专业性劳动人才。比如学校可以开展一些植树造林、小小志愿者等公益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劳动过程当中体会劳动的内涵。

(二)注重因地制宜,不可一概而论

前文当中已经提到,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着语言,宗教和风俗习惯等多方面的差异,所以在民族地区推行劳动教育,不能用统一的衡量标准和方法措施,否则,民族地区的劳动教育质量是没有办法达到预期效果的。所以,教育部门在进行劳动教育教材编订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具备因地制宜的主要思想,结合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以及语言使用特征,编订适合不同民族的劳动教育教材。要把教材编订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技术学习意识、专业素养提升等方面。最需要注重的一点是,一定要培养学生的民族观念和民族意识,充分结合国家所推行的民族政策,让教材体现一定的时代性以及民族性,进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过程当中,以促进民族区域发展和国家综合实力提升为己任。

四、从国家层面来看,需要加强对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补充

很多民族地区虽然有推行劳动教育的意识,但是由于民族地区的现实困境,劳动教育很难达到预期效果。也就是说,很多民族地区在推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经济困境始终是阻碍劳动教育推行的一大绊脚石。因此,国家在推行一些民族政策或者乡村振兴战略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将重心调整到教育资源的补充方面,单单强调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给予一个地方经济补贴,却忽视该地区的教育问题,是不能使该地区得到长足发展的。所以,针对民族区域劳动教育资源匮乏的现实状况,国家可以采取优秀教师调配的策略和方法,将一些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教师,调任到民族地区,指导民族地区的劳动教育推行。或者完善民族区域的网络设施,构建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在民族地区开展劳动教育线上课程,组织各类优秀教师进行线上公益教学活动,为民族地区的学生提供更加现代化,更加具备科技感的劳动教育。还可以从学校教学资源的补充和完善方面着手,为民族地区的小学配备相应的实验室等场所。虽然小学生并不能独立完成一些实验,或者独立完成一些有技术性的劳动,但是小学生却能够在这些实验和劳动当中,逐渐培养对于某一方面专业的兴趣和爱好。通过自身兴趣爱好的驱动,小学生也更加能够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在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当中,小学生也将更加具备方向感,进而成长为具有某一方面素质的专业性劳动人才。

总而言之,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我国所推行的社会主义制度,本着平等发展和共同富裕的主要理念,希望每一个民族的人民都能过上幸福生活。而民族地区,又因为长期的发展滞后,成为了我国发展过程当中较大的阻力,民族地区以及部分经济落后地区,如果不能顺应时代潮流,朝着更加现代化的方向发展,那么也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进而影响到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所以说,无论是出于民族地区发展的需要,还是出于我国综合实力提升的需求,民族地区的劳动教育都必须要落到实处。就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人才,才能够满足现阶段我国推行的各类政策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促使我国经济朝着附加值更高的方向发展。在对民族地区推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也需要本着因地制宜的主要思想,尊重每一个民族的民族特色和宗教信仰,制定符合各个民族的教育方式和教材,才能够确保民族团结,并且促使劳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谭紫薇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