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脱离社会经济生活及其带来的价值观、道德观的变化,是学校德育缺乏社会基础的基本表现,也是德育成效不彰的重要原因。经济发展是个体道德发展与社会道德进步的首要前提。经济生活是制约学校德育变革进程及成效的重要变量。学校德育应主动反映并合理观照经济生活及其带来的价值观、道德观的变化,充分考虑社会经济生活及其价值需求,在德育课堂教学中辩证分析经济生活对道德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知晓适应市场经济生活的道德规则,学会在参与经济生活中体会道德生活,最终形成适合社会经济生活的道德观。
关键词:学校德育;德育变革;经济基础;经济生活;社会支持
学校德育不能充分有效地观照社会现实生活及社会变革的进程,囿于教育论教育、拘泥于德育谈德育,是目前德育成效不彰的重要原因。脱离社会经济活动与经济生活及其带来的道德观、价值观的变化,不能与社会经济发展及经济生活相适应,是学校德育缺乏可靠社会基础的一个基本表现。学校德育要有所作为,就应主动反映并合理观照经济发展、经济生活及其带来的价值观的变化,积极融入社会发展与社会生活之中。这既是提高学校德育实效的重要举措,亦是彰显学校德育的经济功能、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社会经济生活愈益成为影响学校德育变革的要素
在经济发展依然是世界各国优先采取的发展战略之时代际遇下,经济改革的效率、经济发展的质量无一例外地浸入并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尽管一切为了经济发展的观念已不再为人们所持守,但一切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理念却被人们广泛接受。全球范围的经济改革浪潮深刻地影响着教育改革的进程。教育变革必须紧密地与社会的经济发展相合拍,因为,“巨大的经济运动总是伴随着教育上的扩展”“任何着眼于刺激国家经济的活动事先也要在教育方面作出相应的努力”。[1]疏离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教育变革,其所取得的成效也是微乎其微的。“教育的演进与社会经济的演进是紧密相联的。因而,只有当教育政策经常和国家的愿望、需要和资源的整体联想在一起时,它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1]经济发展对教育变革的深刻影响也在学校德育变革中得以体现。学校德育必须合理反映经济发展、经济生活及其价值变化,方可获取坚实的社会基础,如愿取得教育成效。
(一)经济发展是个体道德发展与社会道德进步的首要前提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和现存的社会关系状况是道德存在与发展的最终基础。“物质生产作为道德的起点,构成了马克思道德理论的前提。”[3]马克思指出:“人本身是他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基础,也是他进行其他各种生产的基础。因此,所有对人这个生产主体发生影响的情况,都会在或大或小的程度上改变人的各种职能或活动,从而也会改变人作为物质财富、商品的创造者所执行的各种职能和活动。”[4]道德作为人们把握世界、参与生活的一种方式,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结构中,总是依赖于特定的经济关系。“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一切以往的道德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5]一定的社会经济状况及其经济关系,决定了人们的经济利益,而道德恰恰是在特定的经济关系中调节人们利益关系的社会规则与生活准则。
道德的产生有其经济条件的规定性,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道德状况是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反映,是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特别是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反映。即是说,社会的道德状况是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反映,它“归根结底受经济基础的制约”[6]。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经济关系是道德产生的源头,而且,经济活动本身就是道德活动。“经济活动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道德活动,因为人们总要对生产什么、消费什么进行价值判断。”[7]“主体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在物质层面以利益需求为核心,在意识层面则以人的精神需求为核心。”[8]因而,经济活动、经济生活绝不仅仅是经济因素、市场因素在起作用,而且同时也是社会价值取向的表达。经济活动,说到底就是一种文化活动、道德活动。因为人类的经济活动、经济行为自始至终都以人内在的精神活动、道德自我而成立、而存在,“都直接、间接以人类之自觉或不自觉的道德理性为基础”。[9]
道德是人类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一种独特的方式,这种把握世界的方式是以社会意识形式存在并活动的;而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道德源于、受制于、表现于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经济制度与生产方式,“这就意味着可以通过研究特定时期的生产方式来认识人们关于真理与谬误、善与美的基本概念”。[10]道德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道德表现。建立在和谐、文明、进步的经济基础之上的道德,就会形成促进经济良性发展的道德;反之,就会迟滞经济的良性发展。因而,必须放眼经济发展、经济生活的状况与性质及其对道德发展、道德教育的要求,才能正确评价社会的道德状况与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才能合理设计学校德育变革的路线图。
当代中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的道德价值取向也发生了不同以往的深刻变化,经济利益、经济诉求以及个人权利、自我个性成为人们价值选择与行为方式的判断标准。道德的世俗性得以空前张扬,其利弊也不断显现出来。“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变迁归根结底是由中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所决定的。”[11]市场经济体制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主体性、创造性,人的利益主体地位得以确立,利益关系也随之成为人们适应经济生活行为的主要依据,与经济生活相适应的道德规则,如互惠互利、等价交换、合法经营、公平公正、勤劳致富、合法竞争、诚信经营等逐渐得以确立与普及,这是中国道德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大变化。与此同时,追名逐利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物质主义、享乐主义以及道德冷漠、个性膨胀、庸俗下流、低级趣味等不良道德取向也快速发展起来,各种缺德、败德行为屡见不鲜。这些源自市场经济生活的道德变化,对学校德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学校德育必须正视这种挑战,主动观照经济发展、经济生活状况及其价值需求之于学校德育的影响。那种不顾社会经济发展与经济生活及其价值需求、道德变化的德育变革,只能成为一种自得其乐的自我陶醉,断然不可能有所作为。
(二)社会经济生活对学校德育成效的影响不断增强
社会的经济发展制约着个体的道德发展与社会的道德进步,也制约着德育活动与德育变革的实际推进过程。就其显性影响而言,经济发展直接影响学校德育变革的规模及推进的速度。经济繁荣可为学校教育变革、德育变革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从而为改革的深入推进提供必要的经济保障,而经济萧条则难免使教育改革陷入无米之炊的困境。[12]如果学校德育的变革无视社会发展的条件,得不到相应的社会资源的物质与制度保障,那么,毫无疑问,这种变革是不可能存续的。“任何时期的学校德育都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才能赖以生存和发展。在经济上,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决定着学校德育的产生及发展程度。”[13]就其隐性影响而言,由于经济活动与道德活动、文化活动的一致性,也由于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性,故而,经济发展状况间接但深刻地影响师生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与生活观念,进而影响学校德育的成效。学校德育如果不充分认识并合理获取这种隐身于经济发展之中的道德观、价值观、生活观的支持,不能反映或适应这种新的道德观、价值观,就很难取得与社会发展相契合的教育成效。
在经济变革持续推进、经济发展依然是社会发展之中心的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的经济生活状况,成为制约、支配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道德水平的首要前提。这一点,马克思的观点仍然具有时代生命力:“一切理论观点,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14]就中国社会变革的现实而言,毫无疑问,经济建设、经济发展、经济改革仍然是压倒一切的任务,“过去是政治压倒生活,现在是经济压倒生活,至于中国人的GDP崇拜则兼而压倒之”。[15]这种情势,需要我们的学校德育必须在经济发展的适应与超越中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其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生活法则,对整个社会文化和公民的价值选择、道德行为取向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也必然对学校道德教育产生重要影响。当前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如何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就成为学校德育不得不面对的时代课题。[16]比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诸如效益观念、效率意识、时间观念、竞争意识、平等观念等,不仅反映了市场经济的特征与需要,也同样符合社会发展、文明进步、个体发展的时代需求与历史趋势。因而都是应该进入学校道德教育观念、目标与内容之中的。惟此,教育促进社会发展与学生社会化的功能才得以实现。然而,必须同时承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文化、市场价值对包括学校师生在内的广大民众的价值观、道德观也产生了一些令人担忧的负面影响,道德失范现象呈蔓延之势。“强权、贪污、腐败、欺诈,假冒伪劣产品、有毒食物、见死不救等现象充斥社会的每个角落,似乎具有传统美德的文明古国突然遭遇道德崩溃,人与人之间没有了信任,只剩下麻木和冷漠,人们所追求的只剩下金钱,严重威胁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17]社会公德、社会责任、社会义务、社会理想以及公共精神、公共伦理、公共道德的弱化,已成为一种令人揪心的社会事实。此种情形也不时反映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在一些学校,“不管教师在讲台上宣扬的是什么道德精神和行为规范,作为学校德育重要阵地的学校文化、师生关系也已实际上遭受到市场文化的侵袭。一切以利己、金钱、物质利益为行为准则的意识正在以种种隐性课程形式,对下一代产生着巨大的熏染作用”。[18]这不能不令人担忧。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尽管道德产生于经济关系并反映利益关系,但并不直接决定于经济关系和利益需求,不然就会陷入庸俗的唯物主义。同时,道德的能动性又能超越当下,展望未来,通过新与旧、善与恶、先进与落后的斗争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19]事实上,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出现的诸种道德危机,都有着深厚的经济根源与经济基础。“与每种社会经济形态相对应都有自己的道德规范体系,道德危机就是由社会经济形态的转变所引发的。”[20]源于社会经济形态转变进程中的道德危机,必然成为学校德育无可回避的社会背景。脱离了这一社会背景,任何学校德育变革都难以取得真实有效的成果。
正因为社会经济生活存在的这种不利于人的道德发展的不良影响,所以,学校德育活动与德育变革,无论是观念层面的变革还是课程、方法等微观层面的变革,都不能把市场文化、经济观念、经济逻辑作为赖以建立、运转的全部基础。因为,经济与道德、经济生活与道德生活有着对立统一关系之中的“对立性”。经济、经济生活的逻辑基础是利己,是追求利益、利润的最大化;道德、道德生活的逻辑基础是互利基础上的利他,是追求利益的双赢、共赢。“道德不排除互利、不排除利他与利己的统一,但是,道德行为中的互利是以利他为前提和逻辑起点的。”[18]学校德育必须合理反映社会的经济生活状况,但这不等于依附于经济生活而亦步亦趋。否则,学校德育自身的存在价值就无从确立。
二、学校德育变革如何观照社会的经济发展及价值变化
社会经济生活是认识、把握、推进社会道德发展与学校德育变革的前提,惟有合理观照社会经济生活及其对学校德育的影响,使学校德育置身于社会经济发展与经济生活的现实中,合理吸收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价值需求与道德变化,才能使学校德育适应社会现实,反映社会生活。
(一)观念更新:学校德育必须基于社会经济生活
当代中国的社会变革,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综合改革。经济改革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经济利益的丰裕、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经济发展格局的调整,更重要的是人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的变革以及由此带来的价值观、道德观的深刻变化。学校德育必须树立适应经济发展、经济生活的理念,及时并合理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及其带来的价值观的变化。“随着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德育的变革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经济的内容。因此,我们在关注德育变革的社会环境时,其中的经济因素尤其值得我们重视。”[22]无视社会经济发展给人们带来的道德交往方式的重大变化,学校德育就会因脱离道德生活实际和学生的道德需求无功而返。“德育如果对经济发展无能为力,甚至与之对立,它只能是被边缘化。德育必须发挥其经济功能。”[23]因为,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学校德育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受制于社会的经济生活、经济发展的。
学校德育必须充分认识到,当代中国社会的经济转型正在对学校德育产生着广泛而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德育价值、德育目标、德育标准、德育内容、德育网络等五个方面的“转向”:一是学校德育价值取向转向“人本”,以学生为出发点的德育价值观开始显现;二学校德育目标转向“公民”,更注重学生主体意识、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及责权利统一意识的公民素质的培育;三是学校德育价值标准转向“多元”,道德实践主体的多元存在及道德实践的多样性景观不断出现;四是学校德育内容转向“丰富”,生态伦理、科技伦理、经济伦理、网络伦理等内容进入了学校道德教育内容;五是学校德育网络转向“开放”,社区教育、生活教育、文化教育等德育途径不断得以拓宽。[24]这些转向,程度不同地影响着学校德育课程与德育进程。在思想观念上,学校德育必须正视经济转型对师生道德观、价值观、生活观的影响,在辩证分析、充分吸收、合理借鉴、实践创新中提高学校德育的实际效力与社会适应力。
学校德育变革首先体现在观念层面的革新。学校德育要适应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就必须首先树立德育的经济决定性与基础性观念,将其视为学校德育变革必须持守的理念。无视真实的社会经济生活及其价值变化而进行的德育变革,不仅没有任何活力,而且也不可能取得何种成效。因为,“把教育与其他社会力量割裂开来考察教育的变革,完全是过于假设性的”。[25]“只有当教育系统为实现充分民主地参与社会生活和平等地分享经济活动成果而培养青年时,它才可能是平等的和自由的”。[25]学校德育变革必须充分考量社会经济发展及经济生活的价值需求,方能构建起可行性策略;否则,如果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不建立在“对经济体制全面的认识之上”,德育变革也肯定是“站不住脚”的。[25]
经济变革及其带来的经济生活的变化必然引发人们价值观、道德观的变化,学校德育必须充分正视这种变化,引导学生形成与经济生活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最大限度地激活了个体潜能,满足了个体需要,促进了个体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了主体意识的觉醒,开拓、进取、创新的现代意识,不畏风险、突破陈规、求真务实的现代观念得以确立。”[28]因而,将市场经济所孕育并产生的诸如效益观念、价值观念、时间观念、平等观念、创新观念等道德观念纳入学校德育的内容,并通过德育过程将其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观念与行为,就成为学校德育适应社会发展、担当社会责任的必然选择。因为,在终极意义上,社会经济发展与学校德育有着共同的人性追求与目标指向,“社会经济与学校德育都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实践活动,都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人性。社会经济运行模式的改变能够对人性造成深刻的影响,而学校德育是以培养和提升人的道德品质为己任的”。[29]
(二)内容拓展:引导学生知晓与市场经济生活相适应的道德规则
如前所述,社会的经济发展及其引发的经济生活方式的变化会催生新的道德观,而新的道德观又会反过来促进市场经济的发育与完善。学校德育课堂与德育活动必须及时吸收、利用这些新的道德观,并引导学生在批判性分析中了解、知晓适合市场经济法则与经济生活的道德观。
学校德育应当引导学生合理理解市场经济与道德规则之间的相互制衡、互为促进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形成适合市场经济法则的新的道德观。我们知道,经济生活不仅需要充分的经济知识、娴熟的经济技能,同样也需要与经济生活相适应的道德品质。“与认知技能的要求相比,在生产过程中,雇主更重视的倒是劳动者是否具有合适的个性品质,如能否遵章守则,能否服从命令,能不能将企业规范、准则内化,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25]这些与经济生活相适应的规范、准则,实质上就是一种经济道德。经济道德就是市场经济社会的“人格财产”。“像友谊、谦恭和善良这些人性品质都被改造成商品,改造成有利于在人格市场上获得高价钱的‘人格财产’。”[25]经济道德的存在价值,进一步说明了学校教育在培育学生具有与经济生活相适应的道德品质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学校中形成的社会关系模式不是非理性的或偶发的,相反,教育经验结构巧妙地适应于培养与未来劳动力相一致的态度与行为。有助于从事合适工作的各项品质与课堂上获得高分的个性品质之间,存在着统计上可证实的共轭性。”[25]
不仅如此,市场经济的健全发展所遵循的一系列规则,有些本身就是一种道德规则。这些道德规则也理应是道德教育需要传授、讨论的内容。“德育规则的产生基于人们的利益和生活需要,其中,如果没有社会规则,则利益和生活都无法实现。”[23]比如,学校教育所传授学生的诚信意识、合作精神,就是建立在经济活动、经济利益基础上的道德价值观,它既是一种社会资本,也是一种道德规则。学校德育必须将这些适合经济生活的经济道德、经济文化与经济价值观纳入德育体系之中,这对培养学生形成适合经济生活与经济行为的价值取向,意义甚大。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道德经济,德育对于培育时代所需要的经济观念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也是德育作为文化发挥其对经济作用的作为所在”。[23]
然而,也应当承认,不同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状况产生并滋养不同的经济生活方式,滋生、孕育着不同的道德观、价值观乃至教育观。“经济情势的荣枯直接影响到教育发展的重点。”[35]学校德育在引导学生了解适应市场经济生活所需的道德规则方面,要遵循辩证分析、理性判断、合理取舍的态度,不可照单全收。比如,经济至上的发展理念与道路会导致特定时代民众强烈的、压倒性的经济诉求,而道德需要、公共伦理则自然而然退至次要的或边缘的位置。这种价值观的变化又反过来对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道德教育的侧重点产生影响,使得教育体系中的德育成为事实上的辅助性、帮衬性成分,道德教育的侧重点也不再是基础道德、核心道德的内容,而变为效率观念、时间观念等与经济至上理念契合的价值观。显然,这对道德教育的良性发展、对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产生有害无益、且难以在短时间内弥补的不利影响。必须让学生学会对单一的经济主义价值取向进行批判性分析与辩证取舍。正如台湾学者谭光鼎教授的认识:“教育和经济体系之间的关系是相当自私的。教育的目的是把学生‘塑造’成符合企业需要的劳动力,亦即努力教导学生接受合乎企业伦理的价值观念,学习符合经济生产所需要的技能,学习顺从企业领导所需的知识。结果,学校就如同现代工商企业的媒介,保护并产生延续这些工商企业的主宰和支配地位。”[35]
(三)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辩证分析经济生活对道德发展的影响
社会经济发展对人的生活方式产生着巨大影响,生活方式的变化又必然引发人的价值观、道德观的变化,而这些源自社会生活的价值观、道德观以特定的方式制约着学校德育的内容、过程与方式。学校德育不能被动接受这种影响,而应主动采取措施迎接这种挑战,将生动的、鲜活的、真实的经济发展、经济生活状况及其之于价值观、道德观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纳入师生的道德讨论与课堂教学,以增强德育课堂的现实性与生机活力。这也是学校德育欲求获得坚实的社会基础之必由路径。
德育课堂的生命活力离不开对道德由以产生的社会经济生活的辩证分析与批判性阐释。学生的道德世界也离不开沸腾的社会生活特别是经济生活的熏染与锤炼。因而,德育课堂教学必须善于从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寻求道德建构与道德批判的资源,把经济生活中发生的典型道德案例作为道德讨论的资源,把正在发生的焦点性社会道德事件纳入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对社会生活的洞察力。这样的德育课堂,才不会因游离社会现实生活而蜕变为枯燥干瘪的价值派发与道德灌输,才不会因失却社会事实与社会逻辑的支持而丧失生命活力与教育效力。这也正是时下不少德育课堂缺乏生机活力与实效的主要原因所在。
结合社会经济生活实际与需要的德育课堂教学,对学生道德发展与德性成长的影响最直接、最务实。因为,置身于经济生活中的人的利益冲突与利益关系表现得最为充分。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们归根到底是从自己所处的经济关系中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的。“一切理论观点,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14]人们的经济活动是以利益最大化为诉求的,但人们的利益诉求又须遵循基本的经济准则与道德规则。“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利益关系体系,它本身就内在地包含着‘经济人’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互关系的特定结构模式,因而也就为市场行为的道德要求预设着客观根据。”[24]作为一个社会动物、一个道德动物,人的道德生活处于社会现实生活特别是经济生活中,社会经济状况、经济方式、经济行为客观上规定着人如何生活、如何道德地生活。市场经济的完善程度特别是经济道德的发育程度,对人的价值观与道德观产生着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市场”本性催生着诸如创新、效率、质量、勤奋等优良道德观;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价值”本性与法则又会引发精于谋算、功利至上、投机钻营、行为失信等不良道德观。这就需要在德育课堂教学中,借助真实的正、反两方面的鲜活案例,辩证分析经济生活之于人的道德世界、道德生活的双重影响。这既是提高学生道德判断力的有效教学方式,也是学校德育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学校德育对社会经济生活的适应又表现为静态适应与动态适应两个方面。“静态的适应要求学校教育告别羞于言利的陈腐思维,直面经济生活的实际需要,提供充分、全面的经济(学)教育;而动态的适应则要求学校教育同时注意开展‘富的教育’、自觉承担德育的超越使命等。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互相诠释、缺一不可。”[39]引导学生学会对经济生活的静态适应与动态适应,都是德育课堂教学应该承担的任务。
(四)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在参与经济生活中体会道德生活
在经济变革日新月异、高质量经济发展持续推进的时代际遇下,经济生活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力不断凸显。任何社会系统都难以规避经济发展的强势影响。不同时代的经济发展战略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道德面貌与价值世界,也因此影响着学校教育与学校德育。学校德育必须主动适应并积极迎接经济发展带来的人的道德世界的复杂变化,在适应与超越、建构与批判中实现学校德育的新作为。而无论适应与超越还是建构与批判,都必须首先使学生了解正在进行的经济变革及社会的经济生活图景。最可行的途径便是组织学生深入厂矿企业及各类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一线,通过观摩考察、现场教学、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方式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参与社会经济生活,并在其中感知、体会真实的道德冲突、道德抉择与道德关系,进而学会构建真实的道德世界。而这恰恰是各级各类学校德育普遍忽视的问题。
对经济发展状况及经济生活缺乏基本的了解,是存在于青少年学生中的普遍现象。只有创新教育方式,组织学生参与经济生活,才能使其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势,才能形成真实的经济道德、社会道德。学校教育必须调动儿童的主动性,引导其学会在社会生活、经济生活中揣摩生活,思考道德。杜威就曾如是说:“我们的儿童一定要生活——不是那种强迫他们在各种不同条件下压制和阻碍他们的生长的生活,对那种条件的最长远的考虑是与儿童现在的生活联系起来的。”[40]他认为,“在儿童的经验和需要加以利用和阐明的商业状况之间有大量真实的联系。儿童应该学习他的商业算术和商业地理,但不是作为被它们孤立开来的东西来学习,而是与社会环境联系起来学习。青少年必须知道作为现代生活中的一个因素的银行,知道它做什么,怎样做,然后有关的算术方法才有意义。”[40]因而,“准备社会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环境,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地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40]学校教育绝不能以安全问题、经费问题为借口,切断学生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通道。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带来的生活方式的变化,学校德育“必须高度重视‘经济教育’这一时代课题,并对其予以正面、切实的回应。如果我们的孩子对社会经济发展、个人经济生活一无所知,‘财商’低下,那么,他们的幸福生活能力怎么可能是健全的”[39]。对学生进行诸如银行、股票、债券等经济学基本知识的教育,进行诸如就业、流通、生产、分配等经济学的宏观伦理教育,进行诸如理财能力、讨价还价能力、互利共赢能力等有关个人经济生活的伦理教育,也应该成为学校德育实践活动的常规内容。
退而言之,即使在学校教育场域内,也可以通过设置助学岗、勤工俭学、劳动课甚至虚拟经济生活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道德规则,构建真实的道德关系。因为,从经济学的视域看,学校是一种进行有偿劳动的工作场所,本身就是经济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教育机构在很多方面都是经济的一部分,而非经济之外的事务。”[44]经济生活是各类生活的基础。学生早晚都会进入经济生活场域的。引导学生以观摩、见习、实习的方式参与经济生活、感受经济生活,是促进其道德成长之十分现实而有效的方式。在这一方面,学校德育的创新空间是十分广阔的。
参考文献:
[1][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11,83.
[3]魏传光.马克思道德理论的历史生成[J].南京社会科学,2019(06):34-4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C].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00.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C].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9.
[6]朱汉国,等.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4.
[7]陈根法.德性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40.
[8]杨文华.论“经济人”的伦理定位[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3(05):85-88.
[9]唐君毅.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58.
[10]沃尔特·范伯格,乔纳斯F·索尔蒂斯.学校与社会(第四版)[M].李奇,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46.
[11]刘卓红,钟明华,等.开放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64.
[12]吴康宁.社会对教育改革的制约[J].教育研究,2016(03):34-38.
[13]檀传宝.宏观社会环境因素与学校德育[J].江苏高教,1995(01):44-48.
[14][3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C].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26,526.
[15]熊培云.重新发现社会[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83.
[16]冯永刚.学校制度文化育人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11.
[17]姬超,颜玮.市场经济、道德危机及道德的可持续性[J].当代经济管理,2012(03):11-14.
[18][21]鲁洁.德育社会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54,53.
[19]《教育哲学》编写组.教育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166.
[20]刘军奎.社会转型与道德危机——社会学理论视野中的道德危机[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3(03):13-15.
[22]郭峰.当前学校德育变革路径探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05):36-38.
[23][33][34]郭凤志.德育文化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29,61,130.
[24][38]杜时忠,等.社会变迁与德育实效--转型期中小学德育实效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49-53,70.
[25][26][27][30][31][32]S·鲍尔斯,H·金帝斯.美国:经济生活与教育改革[M].王佩雄,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75,19,80,前言5,109,13.
[28]许瑞芳.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46.
[29]周小李.注意力经济下学校德育面临的挑战与行动[J].教育学报,2019,(12):3-9.
[35][36]谭光鼎.教育社会学[M].台北:学富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16:144,144.
[39][43]檀传宝.经济教育与道德教育——兼论学校德育如何适应市场经济[J].中国教育学刊,2012(07):73-75.
[40][41][42]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51,59,141.
[44]迈克尔·W·阿普尔.教育能够改变社会吗[M].王占魁,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35.
How Does School Moral Education Adapt to the Economic Life of Society and Its Value Change
Tang Aimin Wang Jiaqi
Abstract:There are two reaons for the lack of social founda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school moral education reform that are dissociation from socio-economic life and the changes in values and morality. Economic foundation is the primary prerequisite for individual mor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moral progress; and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variable that restricts the progr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school moral education reform. The reform of school moral education should actively reflect and reasonably observ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changes in values.It fully considered that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ts value demands dialectically analyze the economic basis of moral development and moral rules in moral educ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guid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life to perceive and construct the moral world, and thus form a moral values suitable for the laws of the market economy.
Keyword:school moral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 reform; economic base; economic life; social support
责任编辑:唐家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