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加快建立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学科评估体系,是提升我国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助力器。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即将开始之际,学科评估应更加突出其诊断功能,突破评价标准单一、偏重学术导向、加剧马太效应的三重制约,引领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学科的特色发展。应转变学科评估在服务师资队伍建设中呈现出的量化倾向、行为主义倾向以及行政化倾向,引导新时代的学科评估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应寻求学科评估工具价值和理性价值的融合,关照不同发展阶段学科的主体需求,构建和谐共生的学科评估生态系统。应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彰显新时代学科评估中本科教育的使命与责任,以更精细的分类、更民主的参与、更科学的价值判断、更合理的评估标准,进一步发挥学科评估对高校尤其是西部高校学科发展的引领作用。
关键词:学科评估;学科建设;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弱势学科;本科教育
学科发展是现代高校安身立命之根基,是所有层次和类型大学的共同责任[1],地方高校亦不能例外。长期以来,国内对学科发展的探讨常囿于研究生教育专门议题,甚至将之与本专科教育对立,窄化和扭曲了学科建设的真实内涵[2]。这一取向也映射于现行的学科评估中:地方高校被以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为典范的评价指标体系所遮蔽,不仅很难有“出头露面”的机会,更难以得到学科评估及其发展的有效指导。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明确指出,要统筹兼顾不同类型高等教育,分类设计评价标准,并明确要“改进学科评估”。这些无疑为今后学科评估更好地兼容地方高校学科发展诉求释放了政策空间,也为新时代学科评估改革进一步促进地方高校学科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现行学科评估之于地方高校学科发展的三重制约
(一)评价标准单一,地方高校依附性被动跟随
作为一种水平评估机制,学科评估的本质属性从内部规定了其在反复比较中实现“选优”的使命。这一“优”的标准,基本上以那些在高等教育学术金字塔中居于塔尖位置、在评估评比中占据绝对优势的精英大学或研究型大学的办学标准及其倾向为参照系,进而将这种标杆扩大和泛化到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以此作为衡量所有高校办学水平和学科质量的统一标准。这样的标准具有相当高的显示度和区分度,把全部高等学校划分或归结到不同的层次和等级,人们可直观认识不同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学科实力。如教育部前三轮学科评估中实行的绝对分数式,通过获得分数多少将高校学科水平高低程度进行了明确区分。由于具体分数量化很难做到精准,无法反映分数相近高校实际情况,容易造成误导和结果攀比,因此,第四轮学科评估作了改进,变绝对分数为相对的A、B、C类分档式,共有9个级别。一方面,统一标准的学科评估模式,尽管有利于区分出不同高校的学科质量和水平,看似坚持了能力和水平导向的平等评价观,但实质上却是一种不公平的评估机制,它固化了以学科为基准的高校等级,维护着少数尖子大学的利益,却损伤着绝大多数高校,特别是居于金字塔基的数量庞大的地方高校。这些高校无疑成了学科评估的落伍者、后进者和失败者。这与长期以来片面追求升学率、唯分数论英雄的统一高考制度一样,在造就少数成功者的同时,造成了大多数失败者。另一方面,等级化的学科评估,使所有的高等学校努力在外部给定的单一标准中向上一个阶梯攀登,办学模式和目标是趋同的,不管什么样的高校,都只能选择外部标准而放弃“自我”价值和目标追求,最终都变为一个模式,走同一条道路。这就是长期以来高校办学中之所以存在大量地方高校、新建高校向综合大学看齐、向一流大学看齐,攀高求全现象的根本原因[3]。学科评估评比指标的单一化,宛如“奥卡姆剃刀”,既是典型的平均观和等级观,又是典型的依附性不公平发展观。广大地方高校丧失了平等发展、差异发展和特色发展机会。
(二)偏重学术导向,与应用型学科发展目标背离
学科生态建构是一个有机的生命历程,受内外部多元因素的共同涉入,不同类型大学的学科发展模式纷繁各异。就地方高校而言,其学科发展与所在地的区域生态及其产业需求休戚相关,走地方性、应用型办学道路和学科建设方向,是其安身立命的本钱。而现行学科评估中,不仅标准存在刚性和一致性,而且标准偏重学术性和理论性。一方面,在学科发展成果及贡献认定上,多以面上或纵向级别为参照,那些重大基础性研究课题、国家级项目及其成果占据评估优势,那些面向地方、面向生产建设实际的横向课题、应用型项目及其成果,往往被视为低水平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造成地方高校不再愿意眼睛向下、扎根本地寻找资源,而是目光向上,脱离地方实际,走高大上路线,将应用型发展抛在一边。另一方面,学科评估存在着划一的管理主义和技术主义倾向,过分关注“人才帽子”、学术头衔、国际化程度、核心期刊论文发表等外在标签,而这些标签,恰恰是一流大学的长项,地方高校多不具备。地方高校为了在评估中取得进步或者追求学科评估政绩,往往将本来就十分有限的资源不得不投入到学术人才的引进、科研设备购置、纵向课题申报、标志性成果获得等竞争中,从而强化了学术导向,突出学术性,与其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和学科发展目标相背离。
(三)加剧马太效应,促使地方高校边缘化
从“精确计算,淡化排名”到“精确计算,聚类统计”,再到“精准计算,分档呈现”。虽然,学科评估的量尺不再简单追求“精确”刻度,而是尽可能反映不同层次高校实际。但即便如此,也未能改变学科评估分等、排名和优劣定位功用,并且学科排名等级直接催生“掐尖投资”现象,即越好的排名等次,就越会得到诸如好的生源、师资、资金、声誉等有形无形资本汇集,从而加剧“马太效应”,使得本已积贫积弱的地方高校更加艰难。近年来,国家985工程、双一流大学计划,总体上与学科评估捆绑在一起,学科评估与一流大学建设互为依靠,学科评估结果的杠杆作用被放大,引发了一系列无序竞争。为了在学科评估中抢占先机,赢得一席之地,或者不被边缘化和牺牲利益,有的地方高校不乏“丢车保帅”,围绕优势学科关停并转;有的“削足适履”,为排名凑并成果、扰乱院系整体规划;还有的搞“数字游戏”,在人员、成果等方面弄虚作假[4]。这些都对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二、以学科评估改革促进地方高校学科发展的应然取向
(一)矫正学科评估导向:回归质量内涵、立德树人
回归质量保障属性,着眼“立德树人”成效,扭转不科学的评估导向是学科评估改革的第一要务。在评价主客体关系方面,应进一步推进管、办、评分离,维持评估主体中立性客观性,将学科发展从政绩锦标赛中解放出来,落实“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特别是合理引导地方高校科学定位,聚焦区域需要,突出优势特色,形成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在评估重点部署方面,应坚决破除“五唯”顽瘴痼疾,打造全面、立体、科学的综合评价机制,克服“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的错误倾向,着重评价“立德树人”成效,引导学校五育并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评估方式优化方面,探索增值评价,更加关注进步幅度,扭转“以结果论英雄”的局面,提高地方高校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过程的显示度,营造你追我赶、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在评估结果运用方面,应合理引导预期,增进党政部门、高校、教师、学生、社会用人单位等各方利益主体的高等教育质量共识,激发学科评估对地方高校学科发展的导向、鉴定、调控和改进作用。
(二)分类设计评价标准:引导错位竞争、服务地方
分类设计评价标准,统筹兼顾不同类型高等教育特点,引导高校错位竞争。地方高校服务并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办学的主要方向,也是学科评估改革需关注的重要内容。首先,应统筹兼顾不同主体、学段、类型教育,分类设计各级各类学校评价标准。打破以综合型研究型大学学科发展质量标准为统一的范式,建立多赛道、多标准、多形式的评估指标体系,给地方高校办学和学科发展留出足够的空间,鼓励地方高校明确学科自身优势与目标,在服务地方、特色办学上争创一流、办出水平。其次,在学科发展成果认定上,探索以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影响力、贡献度和典型性来替代单一纵向式条块结合成果门槛,注重对校地互动、服务地方成效的评价,鼓励地方高校走出“象牙塔”,主动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高学科的本土社区粘性,积极参与竞争,在市场中淬炼公众认同的学科品牌。再者,应落实教师成果按署名单位认定,不随人走,鼓励高等教育发展人才支撑相对薄弱地区高校的人才称号入选者与学校签订长期合同,为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保有战略性人才资源。此外,应进一步完善同行评议机制,平衡长期扎根地方高校学科发展研究和实践的专家、学者所占比重。
(三)淡化数量评价指标:鼓励实践应用、产教融合
淡化数量评价指标,鼓励实践应用、产教融合,学科发展对接产业需求是学科评估改革的时代使命。其一,逐步阻绝片面以学术头衔和论文收录、引用等数量指标评判学术水平的不合理做法,更加注重对学术成果应用转化实效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科发展过程中专业与产业的耦合程度。其二,应尽快探索建立应用型本科的学科发展评价标准,鼓励校企联培,共建共评,凸显应用型人才的专业素养、实践应用和职场适应能力。一方面,加强实习(实训)参与情况考核,保证在校生足额、真实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做实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引入用人单位参与评价,着重考察毕业生首次入职后的能力-岗位匹配度和职场竞争力。其三,针对性地完善“双师型”教师评价指标,突出实践技能水平与专业教学能力考核,关注学科发展人才梯队的产教融合程度。其四,还应积极扩展学科评估指标的全球视野,主动接轨国际职业教育发展标准,紧随产业要素升级,适应经济全球化。
三、新时代学科评估改革下地方高校学科发展因应策略
(一)落实以评促建,发挥学科评估的指挥棒作用
落实以评促建,发挥学科评估的指挥棒作用是地方高校学科发展的基本策略。在认知上,地方高校应主动拥抱新时代学科评估改革的政策蓝图,科学认识并充分发挥学科评估对学科发展的“指挥棒”作用,明晰学科发展的地方性本色与应用型特色,科学定位、找准赛道,树立起与自身现实条件、发展优势和服务面向相匹配的学科发展质量观。在行动上,一是建立健全以自我评估为核心的内部质量问责机制,以对接水平评估,同时做好对自我评估的“元评估”。二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挖掘来自教师、学生、校友、行业、公众等校内外多方主体的相关反馈,探索建立常态化、专业化、立体化的学科数据库,为学科发展咨询奠定信息基础。三是应注重自我评估指标的真实性[5],在日常的自然情境中收集证据,兼顾结果数据和过程数据、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既关注基本面,也关怀特殊个案,注重“差异公平”[6]。
(二)深化校地共建,凸显学科发展的地方性本色
深化校地共建,彰显学科发展的地方性本色是地方高校学科发展的核心策略。首先,以学科共建为契机,全方位铺开校地协作网络,充分把握
《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等政策利好,积极申报开展地方建设急需、对口的专业研究生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战略发展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和公共治理人才。其次,应积极参与区域应用型大学联盟等交流平台,通过专业集群共建,教学资源共享等方式,推进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再者,应积极探索校地共建“双师型”队伍建设,鼓励青年教师到在地社区和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在职称晋升,评奖评优时,放宽对为地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高校教师在论文发表上的限制性要求。鼓励教师承接事关地方发展战略的课题研究,积极为地方社区治理献言献策,发挥区域智库作用。此外,还应积极参与区域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实现校地深度融合。
(三)强化产学协作,打造学科发展的应用型特色
强化产学协作,打造学科发展的应用型特色是地方高校学科发展的关键策略。首先,探索校企办学集团化,邀请业界力量参与课程开发,开展委托、定向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增进学科发展与“企业实验室”的交流碰撞[7],提高专业对产业的衔接性。其次,促进教学主体多元化,建立校企合作教学指导委员会,引入业界高层次技术与管理人才,以优化学科带头人梯队结构,凝聚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教学设备、实践基地、协作平台、基金项目合力[8]。再者,注重学生能力应用化,特别是在教学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上,结合国情、校情、学情,有针对性地借鉴德国“双元制”、美国CBE能力本位教育模式、澳洲职业教育培训包等产教融合实践经验,探索工学结合、能力本位的模块化教学等。此外,还应主动参与全球对话,接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教育目标,积极探索开展与德、美、法等国产学协作办学经验丰富的应用科技大学、州立大学或工程师学校的师生交流、学科共建,以期在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学校标准、社区标准、行业标准的交相激荡中,走出一条具有中国地方高校特色的应用型学科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别敦荣.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J].大学与学科,2020(1):37-40.
[2]谢桂华.关于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2(5):46-52.
[3]E·格威狄·博格,金伯利·宾汉·霍尔.高等教育中的质量与问责[M].毛亚庆,刘冷馨,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97.
[4]陈学飞,叶祝弟,王英杰,等.中国式学科评估:问题与出路[J].探索与争鸣,2016(9):59-74.
[5]刘振天.从象征性评估走向真实性评估——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反思与重建[J].高等教育研究,2014(2):27-32.
[6]靳玉乐,胡建华,陈鹏,等.关于当前学科评估改革的多维思考[J].高校教育管理,2020(5):1-14.
[7]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徐小洲,陈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73.
[8]杜卫,陈恒.学科交叉: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战略选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1):127-131.
责任编辑:安庆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