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1年 > 第4期目录(总第一百七十三期) > 正文

为什么劳动教育是人生第一教育

作者:徐长发 张滢
阅读数:161

来源:《中国民族教育》2020年第6期

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了帮助民族地区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基础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实施《意见》,本刊对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党委书记、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徐长发进行了专访。

本刊记者: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能否请您为我们的读者解析一下,2015年7月,教育部曾联合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印发过《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此次为何要以党中央、国务院的名义进一步强调加强劳动教育,而且劳动教育的范围扩展到了大学阶段?国家现在提出要全面加强的劳动教育和大家原来熟知的劳动技术教育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

徐长发:2015年7月,教育部曾联合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促进劳动教育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文件出台后,各地贯彻落实的跟进程度不平衡,有的地方宣传不够、措施不力,没有引起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视,文件的要求没有得到充分落实。总体来看,文件的落实效果不突出,喜忧参半。回头总结,主要原因在于文件的法理性、政策刚性不够强,倡导性成分多,文件的适用范围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督导督查落实的力度不够。

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以后,党中央对加强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新要求,进一步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弘扬劳动精神,以劳动托起中国梦,开启全党全民加强社会主义劳动文化建设行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与前者相比,后者在文件的层级上提升了,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意志与要求;法理性增强了,这是形势发展的需要,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及时的。从细节来看,两个文件的内容相互衔接,提出的要求具有连续性。今年颁布的《意见》作用范围覆盖面增大,劳动教育的内涵更丰富,要求更直接、更全面,力度更大了;劳动教育的课程地位进一步确立,要求更全面、更系统。“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意见》鲜明地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的目的要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劳动知识、劳动技术素养、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里所说的“劳动教育”是个大概念,它包含了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教育的课程可以通过劳动技术课来实施。

本刊记者:您曾经说过,“新时代劳动教育再发展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需要,是进入小康社会后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是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需要”。党和国家在2020年这样一个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节点,提出全面加强劳动教育,构建“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在您看来,具有怎样的意义?

徐长发:2020年是具有重要标志性意义的年份,这是我国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重要节点。小康社会的建成只是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一个小台阶,只是新长征的第一步。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以后的路会更长,更艰难,更具挑战性。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历史任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任务在等待着我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广大青年要坚持艰苦奋斗,不贪图安逸,不惧怕困难,不怨天尤人,依靠勤劳和汗水开辟人生、事业前程。以劳动托起中国梦,青少年一代将担负着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中华民族前进的步伐要想不停止、不松劲,那一定取决于青少年一代劳动精神面貌的阳光塑造,取决于公平正义诚实的劳动价值观的确立,取决于精益求精的劳动技能的淬炼和高水平提升,取决于艰苦创业、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取决于“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劳动文化的建设,取决于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优良健康文化场域的建设。青少年一代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教育程度、劳动潜能的发掘决定国家的未来,这是毋庸置疑的铁律。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需要新的国家人才战略的落地,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需要具有能劳动、会劳动、想劳动、爱劳动、自觉劳动、创造性劳动的习惯和品质,需要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深厚滋养,需要先进的劳动文化的熏陶和养化。“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的重要特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实践经验的结晶。劳动本身的元教育特质,决定了其在教育体系中的独特育人作用和地位。“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是落实新时代国家人才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石和根本载体。

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中国必须有自己的实力,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制造2025”建设的需要,“世界工厂”建设的需要,世界产业供应链建设的需要,小康社会建设成果的巩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持续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都离不开“最草根”的劳动,也离不开“最草根”的劳动教育。

世界之大,中国之大,劳动无处不在,劳动教育无处不在,劳动教育是人生第一教育,劳动教育是生存教育,这是“最草根”的识见,这是全社会需要形成的最基本的共识和常识。我们需要弘扬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勇敢”的优秀劳动文化以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这次世界抗击新冠疫情的斗争,已显示了“中国制造”的力量,联合国为确保抗疫物资供应链的延续,在我国设立全球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就是最好的例证。青年人担负着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这一切都离不开对青少年一代的劳动教育、劳动精神的培养。为实施劳动教育扫清障碍,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把劳动教育做起来,因地制宜,主动开拓创新。

本刊记者:《意见》中提到,“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在您看来,要在全社会加强劳动教育,会遇到哪些现实阻碍?其中哪些阻碍可以通过改革体制机制来化解?最难破解的又是哪一类阻碍?

徐长发:在现实社会考试文化之中,落实《意见》,加强劳动教育,会遇到多种阻碍是不言而喻的。

第一,学校劳动教育保障条件落实到位的困难。《意见》在指导思想、法律法规、物质条件、师资队伍、操作制度、评价激励机制、安全保障机制、组织领导等八个方面作了制度安排。从学校层面看,主要是保障水平、保障能力问题。学校劳动教室怎么建,校园劳动依托什么条件开展,现有条件以及未来配备的条件,能够适应选择哪些劳动教育内容,是低阶的还是高阶的内容等问题都需要细化。

第二,统一认识、形成共识的困难。主流媒体宣传的带头效应非常关键,需要“两微一端”(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呼应。如何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共识,一直是困扰学校办学机制的大问题。在我看来,需要先统一学校师生的思想,再统一家长的思想认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建立家校之间的紧密联系,保证渠道畅通。思想意识的改变是一个长期的功课,需要春风化雨,慢工出细活。

第三,薄弱学校劳动教育资源无本之木、无水之源的困难。由于历史原因,农村和贫困地区,尤其是山区、革命老区的物质基础条件差、底子薄,教育资源内生能力比较弱。义务教育均衡化、公共教育资源的供需平衡虽然带来了一些基本保障,但仍要引起高度关注。在城乡劳动教育资源的建设上,也还需要继续开展扶贫工作,以减少乡村学校的“掉队率”。

第四,劳动教育师资缺乏,特别是有劳动素养、劳动技能比较强的教师缺乏问题。当前,师资的培养渠道、培训机制、业务提升机制等制度化建设亟待加强。对那些具有培养劳动教育师资能力的师范院校,相关课程怎么设计,所有的要求都应具体化。《意见》出台了,深化细化的工作还有很多,需要密切跟进。

第五,学生、家长、教师动力不足的困难。应试教育的惯性作用力还很大,因为其与学生及家庭利益的相关性大。职业社会、职业生活的现实很“骨感”,除了升学,人们很难有更好的前途预期。另外,还涉及如何激发和解决学生内在需求与动力的问题。《意见》里三个“作为”的评价机制是一个撬动杠杆,我们的教育形式怎样才能适应和引领学生本质需求的正确取向,还需要在实践中深入探索。

第六,政策制度供给的困难。实际上,已经有一些社会劳动教育、家庭劳动教育的非主流创新实践走在了理论的前面、政策的前面,这反映了一种潜在的社会要求和发展趋势。当下,政策关注社会实践进程的敏感度还不强。在课程改革的大领域,实践一直在等政策。长期轻视劳动教育科研,缺乏前瞻性预研和预判,也导致了政策滞后性。一些决策环节不敢负责,协商难、环节多、调研不深入,以偏概全、权力任性的现象也是存在的,决策的拖延主义也需要治理。

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一是要建立有效的政策供给机制。健全管理机构,办事有门进,难处有人问。从学校层面看,《意见》颁布了,政策环境有利了,但是“放管服”问题的深度解决,学校办学自主权的确认,还需要经历一个过程。

二是要建立政府物资条件保障机制。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经验值得借鉴,该市教育局常设装备处基地建设劳动技术科,下属区、县(市)设有专门的管理科室或专人负责,对全市劳动教育工作进行行政指导。机构配备几名干部专职负责全市劳动教育工作,保证了劳动教育常年有人抓,工作能落到实处。

三是要建立社会资源支持开放共享机制。社会资源的统筹协调使用问题,可以恰当地利用市场机制来解决,尊重市场规律,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兴教助教。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服务,向改革要办法,在改革中解决问题,在治理中解决问题。

四是要建立行政、法规、社会舆论监督机制。政府部门对劳动教育的落实情况要定期进行督查督导,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我建议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写入加强劳动教育的要求,依法治教。同时,依靠社会舆论监督净化社会思想文化环境,防止劳动教育实施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产生,促进劳动教育高质量高水平实施。

五是要建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文化建设长效推进机制。要全面梳理总结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劳动文化的精髓,加以传承弘扬。在继承发展传统优秀劳动文化的基础上,创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劳动文化,将其纳入中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办公室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范围,纳入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范围。

本刊记者:《意见》中提到“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其实,在实际工作中,已经有一些劳动教育模式存在。基层教育工作者怎样才能更好地判断自己原先的努力是否符合发展趋势,以及怎样把原有的劳动教育实现形式整合到新的劳动教育体系之中呢?

徐长发:多样态、多样式的劳动教育模式,决定着不同的保障条件和不同的问题解决机制以及融合发展机制。

目前,学校劳动教育的开展主要有这样几种形式。一是城区劳动技术教育中心模式。上海、北京、天津、哈尔滨等城市实施效果比较好。如,天津市和平区劳动技术教育中心主动送课入校,在区内中小学设立教学基地,全区统筹,组建专业化教师队伍,发挥师资和技术优势,服务全区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教学需要。中心帮助各校弯道超车,快速提升学校劳动教育水平。这种模式优势比较大。二是普通学校与职业学校结对模式。职业学校可以帮助普通学校解决师资、场地、实践教学、教材建设等问题。三是城乡结合模式。这种模式属于区域之间优质学校对口支援模式,资源共享,交换交流,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取长补短,借势发展。四是联盟校模式。五是教育集团校模式。六是独立校模式。一般都是地方传统的优质名校,自身资源雄厚,动员社会资源能力强,自我发展能力强,社会力量支持力度大,一般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和课程设置特色。七是校企合作模式。八是与社区机构联手合作模式。九是政府购买服务分配劳动教育资源模式。

对于各地区来说,要遵循劳动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结合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使命,把一些具有前瞻性、先进性、引领性的劳动教育典型学校选出来、树起来。成功的做法和经验要深入总结,成功模式要加以推广,以点带面,形成一个良好的学先进、赶先进的社会氛围。对于教育部门来说,要率先组织引导教师、家长深入学习宣传《意见》要求,提高认识,形成最广泛的社会共识,加强校园劳动文化建设,以减轻社会对开展劳动教育的压力,减少社会对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阻力。在学校内部,要加强制度建设,改变传统的课程文化观念,为开展劳动教育创造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学校工作推进机制要创新,考核评价监督要跟进,发挥好考评结果的作用。

现在,当务之急是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把劳动教育做起来,因地制宜,主动开拓创新,消除“等靠要”消极思想的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发展不平衡,保障条件千差万别,主观努力也起着重要作用,有时候先要自力更生,自己找米下锅。劳动教育的开展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但是基本的要求不能变。实现、实施的措施各种各样,殊途要同归。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如何实现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发挥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主渠道作用。

本刊记者:在您看来,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关于劳动与劳动教育的论述,对于我们在今后加强劳动教育有着怎样的启发?

徐长发:自2013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时段、多个时节、多种场合反复宣传和强调劳动的重要性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在2018年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郑重地把“劳”字纳入全面发展教育理念,坚定地把劳动教育纳入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这是党中央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的新要求,从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内涵,丰富了马克思的劳动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价值观、劳动教育观的新境界。这为我们更系统、更全面地实施劳动教育提供了理论遵循和指导。

我们要从劳动创造人本身、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世界、劳动不分贵贱等方面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要从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等方面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观;要从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劳动教育功能方面来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教育观的理解;要从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深刻内涵中把握劳动精神;要从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三种劳动表现中,去深刻理解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这三种精神;要从国家长远发展战略上去深刻理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面培养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战略意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政治站位,开阔视野,加强对劳动教育的新认知,才能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把劳动教育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发展下去,有效地实现其历史使命。

本刊记者:能否请您为基层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者实施《意见》提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徐长发:劳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劳动教育,硬件和软件建设是前提。劳动教育的开展要着力落实学校的主体责任,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发挥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主渠道作用。要坚持精准实施,突出六个原则:一是坚持课程化原则。课程是教育内容的载体,防止在劳动教育实施中泛化、虚化、去课程化、图省事、敷衍应付的惯性偏向。二是坚持项目化原则。防止劳动教育的随意性、碎片化,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提高动手实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三是坚持劳动技能结构化原则。防止劳动技术、技能、技艺逻辑链条的断裂,为学生初步打下技术素养基础,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四是坚持劳动内容教育化原则。要选择具有教育性的劳动主题,防止为劳动而劳动,为活动而活动,使劳动教育更聚焦,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五是坚持实践操作规范化原则。培养学生的程序意识、规则意识、技术路线意识、安全意识。六是坚持成果评价可视化原则。把科学的想法做出来、物化出来、呈现出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效率意识、成果意识、成效意识和劳动精神。防止做事不认真、不计成本,图热闹、大呼隆、一窝蜂、无果而终。

要建立宣传学习认同机制。加大对劳动教育的宣传力度、讲好中国的劳动故事,比如新中国的劳动故事、改革开放的劳动故事、学生身边的劳动故事、劳动成果等。鼓舞人心,适时开展校园劳动教育大讨论,积极参与社会媒体的有关讨论。

要建立学校领导干部责任担当创新工作机制。学校在政府治理体系中,是基层单位、执行单位,主要承担上级部门赋予的职责和任务的落实工作,有一定的治理自主权。只有健全组织、明确职责、层次分解、压力传导,才能有效治理。

要建立劳动教育规范化机制。抓好课程、教材、学材、教具、学具的研制,抓好教研、科研机制的建设,抓好劳动教育的基础能力建设,有效促进教育教学的规范化,不断提高劳动教育的科学化、精准化、高质量发展的水平。

要建立劳动教育在大中小学各学段的贯通机制。保持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情感、劳动习惯、劳动品质、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辩证统一,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价值观、劳动教育价值观在学生的劳动教育中落地,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要建立劳动教育在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贯穿机制。关于学习掌握系统的劳动技能,《意见》要求学生每年要学会1-2项劳动技能。那么问题来了,12年20多项怎么落实?这就需要统筹设计,构建好劳动技能体系和框架。与学校紧密相连的社区、社会各方面,需要真情联络,真诚协调,真诚合作。

本刊记者:您曾经说过,“知识经济时代的劳动教育,要关注创意经济、互联网思维、创客思维、大数据、云计算服务、个性化学习、个性化定制生产等的发展趋势”。对于学校来说,在操作层面,以信息化教育、创客教育作为劳动教育的实现形式是否可行?或者说,怎样才能更好地将这些新的发展趋势与劳动教育更好地结合?

徐长发:劳动教育能够用到信息化手段,也能与创客教育结合、相融合。劳动教育是多样化、多元化的,载体也会多种多样。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施要与时俱进,特别要关注创造性劳动的开展,要关注新技术、新形式、新业态的发展。《意见》明确指出:“劳动教育要体现时代特征。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深化产教融合,改进劳动教育方式。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一切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尊重和鼓励;一切创造,无论是个人创造还是集体创造,也都值得尊重和鼓励。知识经济时代、数字经济时代、信息化时代,市场经济的作用力越来越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越来越高,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都将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因此,创造性劳动将会不断适应和满足人们个性化需求。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是《意见》的一大亮点,这也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新时代劳动教育新的切入点和增长点。创客教育也是创造性劳动的一种表现形式,随着劳动教育的开展,我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载体、平台和劳动教育形式的出现。

面对劳动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新形态,各有关部门、各级各类学校需要在责任落实上下功夫。行政部门需要走出大楼、走出大院,到基层去,到学校去,到教师中间去,到学生中间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指导工作,现场办公,帮助基层寻找路径,解决困难。困难与解决困难的方法、机制是同时存在的。只要真干,只要实干,办法总会有的,困难是会被克服的。众人拾柴火焰高。我坚信,全体教育工作者的齐心努力,必将带来劳动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责任编辑:安庆媛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