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1年 > 第4期目录(总第一百七十三期) > 正文

回归乡土:校本课程建设的重要路径建设

作者:卢兆旭 刘颖
阅读数:301

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年第5期

摘 要:校本课程建设可以通过多个路径来进行,其中,回归乡土是课程建设的重要选择,这一点由学校功能、课程特点、乡土文化、学生需求等因素共同促成。但是在实践中,校本课程建设回归乡土还存在一定困难,如课程建设者乡土意识不足、乡土价值认识欠缺、乡土融入缺乏动力等。要使校本课程建设真正回归乡土,学校及管理部门必须要从多方面共同着手:建立具有乡土素养的课程建设队伍,奠定乡土回归的基础;明确培育学生乡土情怀的课程追求,形成课程建设的清晰导向;突出乡土文化的课程价值内涵,促成回归乡土的动机理由;提出契合乡土的课程考核标准,生成乡土融合的动力支撑。

关键词:校本课程;乡土文化;回归乡本;乡土情怀;乡土知识;课程考核标准

乡土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传承乡土文化是学校的重要使命。乡土文化是长期生活在特定地域中的个体应有的文化根基,能够使其在其他文化冲击中明确自身的角色和定位。另外,个体必须要了解和掌握乡土文化,才能对乡土文化有感情,反哺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建设的目的是发展差异化课程,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校本课程建设必须要乡土化,回归乡土是课程建设的重要路径选择。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很多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并未重视这一点,或者忽略乡土文化的融合,对于乡土文化的融合浅层次化,直接影响了乡土对课程建设的路径意义发挥。

一、回归乡土是校本课程建设的重要路径

校本课程建设给予学校更多的课程自主空间,其可以在自身可以支配的资源范围内,选择更为合适的课程建设路径来建构课程框架,达成课程建设目的。校本课程建设路径有多种选择,其中,回归乡土是课程建设的重要路径。从校本课程建设的目的来说,校本课程建设的目的是补充现有课程的不足,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培养。特定乡土有特定的文化资源,这些资源能够在赋予当地学生特有文化色彩的同时,使其形成和其他地区学生不同的文化样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助于学生培养的差异化目标实现。从学校本身来说,学校的功能是文化传递和传承,不仅承担着大众文化的传承功能,更承载着乡土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但是在实践中,学校往往很少有机会传承乡土文化,而校本课程建设为学校传承乡土文化提供了契机。就学生而言,不同地域的学生应该表现出不同的风貌,要以地方文化为根基,才能使自身在其他文化的融入中保持文化自信,获得文化归属感,在众多文化冲击中形成强大的文化定力[1]。另外,乡土文化也是个体的文化根系,学生必须要具有乡土情怀,才能保持文化清醒,反哺乡土文化的发展。同时,学生的个性能力发展也有赖于乡土文化的支撑。由此可见,学生情感的归属、乡土情怀的孵化以及自身的个性化发展都离不开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建设需要回归乡土才能弥补当前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培育学生之不足。

校本课程建设有回归乡土的必要。乡土文化是乡土中发展起来的文化,学生本身就生活在乡土之中,乡土文化触手可及,已经成为学生习以为常的存在。这和其他相对陌生的文化有很大的不同。乡土文化具有亲和性,容易被学生理解,也容易使学生产生熟悉感,拉近学生的心理距离,有助于学生的课程学习和掌握。另外,乡土文化比较丰富。校本课程建设需要系统化建设才能对学生形成深远影响。乡土文化是复杂的文化体系,包括特定地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学校可以从多方面来开发课程,增加课程内容的丰富性。文化教育必须要符合受教育者的基本情况,满足受教育者的文化需求。乡土中的学生生活于乡土文化之中,已经形成了和乡土文化一致的文化特征,同时也因实践生活需求,对乡土文化有学习需要或兴趣。在此情况下,乡土文化的教育适切性也比较突出。同时,校本课程建设需要在学校现有资源范围内开展,对于外来课程资源的引进必然会增加学校的负担,同时借助外来资源建设课程也存在文化融合等各种问题。而乡土文化散布于特定地区,各种文化资源很容易获取,这为之后课程的持续推进提供了便利。整体来看,乡土文化是指特定地域的人文、自然、历史等方面的文化综合,各种文化形式形成于民众生活,发展为民众的文化习俗,具体体现在各种生活实践中,是比较具象的存在。这种文化的现实实践性使得乡土文化的表现往往比较生动,易于理解,比较符合校本课程的建设需要[2]。乡土文化不仅具有各种课程建设便利,同时也有文化传承发扬的需要。一般情况下,乡土文化主要依赖于民众的社会实践承袭,随着传统生活的转变,乡土文化的发展难以持续,而校本课程能够为乡土文化的弘扬提供新的路径。

二、校本课程建设回归乡土的现实困境

校本课程建设中所指的回归乡土是指课程建设从乡土出发,融合乡土文化资源,使课程具有乡土文化色彩,服务于乡土文化传承发展。无论是从乡土文化本身还是课程建设需要来看,回归乡土都对校本课程建设有重要的路径意义。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各种原因影响,现有的课程建设往往并未能充分体现乡土的路径意义,课程乡土性缺乏。校本课程建设脱离乡土,或者融入较少,亦或者浮于表面的表达,等等,很难促成学生的乡土情怀培养。回归乡土是校本课程建设的路径,也是校本课程建设的重要目的,因此,校本课程建设必须要向乡土化靠拢,才能使当下学生的培养既具有现代精神,又具有乡土情怀。

第一,师者缺乏乡土情怀和知识。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完善学生的人格,是校本课程乡土化的重要目的。教师是校本课程建设的主体,教师的乡土意识对课程的乡土化至关重要,教师本身必须要具有乡土情怀,才能重视课程的乡土化,使课程建设指向乡土化。而从现实来看,由于社会变迁及教育等因素影响,很多教师本身也缺乏乡土情怀,缺乏浓烈的乡土意识,这使得课程的乡土化缺乏最基本的思想基础。另外,校本课程建设回归乡土的本意是把乡土资源融入课程,借助乡土文化建构课程知识体系。为此,课程建设者必须要具有一定的乡土知识素养,既需要相对系统的乡土知识,也需要对乡土知识的深刻感悟,更需要深厚的乡土知识底蕴。而在实际上,很多教师本身也缺乏乡土文化教育和实践,他们所拥有的乡土文化知识大多是碎片化的,这些知识很少和实践结合起来。校本课程建设需要师者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系统的文化经验,当下教师的知识文化素养欠缺,使得其很难在现有知识基础上建构起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第二,乡土价值认识不足。乡土文化是基于特定地域及其他环境条件而形成的知识经验体系,是当地民众长期以来的智慧创造,和当地社会有较高的契合度,也能够有效解决当地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促成当地民众的情感归属。校本课程建设要得到学生的认可,必须要使其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才能促成其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乡土文化在当下社会生活中的逐渐淡化使得师生很少有机会感受乡土文化的魅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乡土文化课程的兴趣,也直接影响了课程建设者对乡土文化的重视[3]

第三,乡土融入缺乏动力。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体系的补充,有助于学生更为全面的培养,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社会化发展。校本课程建设对于学生的人格完善、特长发展都有重要意义,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融入本土社会,使其形成明确的文化立场。但是,当下教育考核评价体系主要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发展,而对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涉及较少。因此,大多数学生、家长及教师更为关注的是学生能够借助校本课程建设更好地促进其通过教育评价考核,并侧重于以上内容的课程建构,而乡土文化的功能与教育考核的差距使校本课程建设者缺乏把此类文化融入课程的动力,学生、家长的消极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课程建设者促使课程回归乡土的积极性。

三、回归乡土的校本课程建设推进策略

(一)明确培育学生乡土情怀的课程追求,形成乡土结合的清晰导向

校本课程建设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更为全面地发展,这里所指的全面发展也包括学生的乡土情怀培养。个体必须具有乡土情怀,才能有精神归属和慰藉,才能有对乡土的反哺和维护,才能有乡土特质的持续和传承。而在当下,社会变迁带来的人口频繁流动,以及学习任务的重重压力、个人主义思想的泛滥等,都使得学生的乡土情怀孵化缺少必要的环境条件,以致乡土情怀不足成为当下学生发展的重要问题。校本课程建设要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必须要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只有在这样的目标导向下,才能使校本课程建设走向乡土化实践。乡土情怀关系学生的人格完善,影响学生的情感发展,甚至从多个方面影响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但是由于乡土情怀的作用发挥相对隐匿,有的学校往往忽略学生乡土情怀培养的必要性。要使乡土情怀进入到校本课程建设目标体系中,学校首先要认识到学生乡土情怀培养的重要性,使其成为校本课程建设的重要问题。在此基础上,要把培育学生乡土情怀纳入课程任务。学生的乡土情怀培养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实现,相对而言,校本课程在内容、方式等方面都有促进学生乡土情怀培养的便利,但是这些领域的关联仅仅依靠课程建设主体的自觉,很难使乡土情怀问题切实落实到课程建设中。基于这一点,学校方面要在校本课程建设中促进乡土情怀的目标追求,必须要将该问题纳入课程建设中,使其成为课程建设的重要任务。同时,学校还要形成培养学生乡土情怀的明确表达。校本课程建设承担着多项任务,既要实现促进学校课程多样化、差异化的目标,也要补充学校现有课程的不足,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化培养。在特定目标的明确规定下,课程建设者会因为以上目标导向而在实践中重视该目标的实现。学生的乡土情怀培养是校本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校本课程建设管理者必须要形成关于乡土情怀培养目标的明确表达,才能对课程建设形成清晰化的导向意义,引导建设者对该目标的实践促进。乡土情怀是一种特殊的思想心理或精神状态,当把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作为校本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时,由于该目标的不确定性,也很难切实引导课程建设实践的有序推进。为了使这一目标得以实现,并有效引导课程建设的推进,学校需要把学生乡土情怀培养的目标具体化,形成明确的任务要求。

(二)建设拥有乡土情怀和乡土知识的师资队伍,奠定回归乡土的前提基础

教师是校本课程建设的主体,其对课程建设乡土化的看法和认识直接决定了其在课程建设中的乡土化作为。但在实践中,有的教师本身缺乏乡土情怀,乡土意识淡薄,也缺乏基本的乡土知识,其在课程建设中很难把乡土化作为课程建设的必要选择。为了使校本课程建设真正回归乡土,必须建设一支具有乡土素养的课程建设队伍。这里所指的乡土素养主要是指课程建设主体要具有乡土情怀、拥有乡土知识、富有乡土情感,保持正确的乡土文化价值观。为此,首先要选拔具有乡土情怀的教师。乡土情怀是指特定地域的人群对于个体生活成长地域的思念和依恋。具有乡土情怀的教师在情怀引导下,会主动在课程建设中糅合乡土文化知识,更多地把乡土情境引入到课程中,通过课程建设弘扬乡土文化。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制约,有的教师关于乡土并无更多情感投入,学校要促进课程建设的乡土化,就要选拔具有乡土情怀的教师作为课程建设的主体,促成课程回归乡土的主体自觉,为课程回归乡土奠定基础。其次要确保教师掌握足够的乡土知识。教师必须要具备关于乡土的认知和体验,了解乡土生活知识、历史知识、民俗知识、地理景观知识等,才能把各种知识融合到课程建设中。而在实际上,很多教师缺乏必要的乡土知识经验,即便有心把乡土知识融入课程中,也很难组织合适的乡土内容进入到课程。为此,学校需要通过合适的方式确保教师的乡土知识素养培育。为了确保这一点,一方面可以引进拥有丰富乡土知识经验的人员进入课程建设中,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加强教师乡土知识的系统培训,使其有机会掌握更多的乡土知识。再次要激发教师的乡土情感。乡土能够使个人情感得到归属,为个体的社会适应和发展提供更多的精神动力和慰藉。有的教师缺乏乡土情感,这和其对乡土缺乏深刻体验和全面认知有重要关系。为了激发教师的乡土情感,学校可以为教师的乡土实践创造和提供机会,使其从多个层面了解和感知乡土,从而萌生对乡土的依恋,对他人的乡土情感产生同理心。在以上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参与校本课程建设的教师还要秉持正确的文化价值观,这样才能在课程建设中重视乡土文化的存在和融合。为此,学校还需要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乡土文化价值观,使其认识到乡土文化的重要性,以合理的观念引导其以合适的方式融合乡土文化[4]

(三)突出乡土文化的课程价值内涵,促成回归乡土的动机理由

乡土文化具有重要的课程价值,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能够从多个方面促进学生的发展,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化。但是在课程建设实践中,课程建设主体往往缺乏对乡土文化的价值发现,难以为课程建设回归乡土找到价值支撑。因此,要促进课程建设回归乡土,学校需要全面发掘乡土文化的课程价值,促进课程建设者对乡土文化的重视,为乡土文化的融入提供价值依据[5]。乡土资源对课程建设有多种价值,各种价值的深浅程度不等,表现形式也各有差异,由于各种因素制约,很多课程建设者关于乡土资源的价值理解往往不够全面深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对乡土资源的价值认同。学校需要组织课程建设者从多角度多层次探讨乡土资源的课程价值,帮助课程建设者更加全面认识乡土资源的课程价值。另外,乡土文化是在乡土生活中发展起来的文化体系,蕴含着乡土精神,凝聚着乡土情感,包含着乡土生活智慧。但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有的课程建设者在自身的生活实践中缺乏乡土生活经历或体验,难以感受和体会乡土文化的魅力,缺乏对乡土文化的价值认识。为此,学校及其他管理机构可以通过社会实践、田野调查等方式促进课程建设者深入乡土生活,深刻感受乡土文化的价值意义。在乡土实践基础上,学校要组织各方面探讨乡土生活体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乡土情结,乡土是所有人的共同话题,众多人共同的感受和体会有助于激发个体的乡土兴趣和价值理解。有的教师有丰富的乡土生活经历,关于乡土文化的价值意义感受深刻;而有的教师缺乏乡土生活经验,缺乏乡土文化的价值认识。为此,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活动,让各方面参与其中探讨和分享乡土生活体会和乡土文化经验,促进课程建设者对乡土文化的价值理解。在加强课程建设者的乡土认识之后,还要使其对课程建设和乡土文化结合有所理解。乡土文化丰富多样,在课程建设中的合理融入不仅能够为课程建设提供深厚的文化支持,也能够使学生发展得更加全面。有的学校在课程建设实践中已经形成了成功的乡土化实践,这些学校在此方面的成效用事实证明了乡土文化的课程价值,同时也提供了课程建设回归乡土的成功模板。学校可以通过提供课程建设回归乡土的成功例证,彰显乡土文化的课程价值意义,促进课程建设者对乡土文化的重视。

(四)提出契合乡土的课程考核标准,生成乡土融合的动力支撑

校本课程建设是学校自身的课程探索实践行为,很多实践并无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课程建设行为往往比较盲目,不够规范,或者难以切中要害。为了使校本课程建设真正取得成效,真正实现课程建设的目标,学校往往会制定课程建设的基本标准,形成课程建设的明确依据和导向。但是,这些课程标准往往是基于现有课程标准要求提出的,并不完全符合校本课程的特点。不同学校所在区域不同,课程建设必须要具有地方特色,才符合学校的地域特征,才能形成自己的课程特色。为了使校本课程建设回归乡土,学校需要制定契合乡土的课程建设标准,形成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这里所指的契合乡土主要是指该课程要具有乡土特色,符合乡土精神,满足乡土生活需要,发展乡土生活,即课程要从乡土中来,到乡土中去,满足乡土需要,促进乡土发展。符合乡土特色主要是指课程的内容和形式都能够在乡土生活中找到原型或对照,旁观者可以通过课程找到乡土生活的痕迹,由特定课程联想起乡土生活的某个方面。每种乡土生活都有自己的特征,或者是地方方言,或者是特殊的地域环境,校本课程和乡土生活某个方面的照应自然会体现出与乡土生活的契合。就符合乡土精神而言,乡土生活由多个具有乡土特色的情境建构而成,在这里生活着的人群会形成与其他地域不同的乡土精神,这种乡土精神决定了当地人的精神面貌,影响乡土生活的方方面面。校本课程建设不仅要从外在形式上乡土化,也要诠释不一样的乡土精神。从满足乡土生活需要来说,校本课程建设与乡土生活的融合有延续乡土文化之意,同时也有促进学生适应乡土生活的目的,因此,课程内容必须要传递给学生在乡土生活中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满足乡土生活需要。同时,乡土生活的发展有赖于各方面的共同促进,在社会转型发展过程中,乡土生活的一切也需要因时而变,找准自身在新时代的角色定位,找到新的发展契机。

学校生存和发展于乡土之中,校本课程的发展必然不能脱离乡土。学生生活成长于乡土之中,必须要接受乡土文化的教育,才能更好地发展自身的乡土特质,孵化出乡土情怀。乡土文化是校本课程建设的根基和沃土,校本课程建设必须要回归乡土,才能形成学校、学生、课程和乡土等多方共赢的格局。

参考文献:

[1]王可,纪德奎.破解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困境:走向区域[J].当代教育科学,2017(9).

[2]范涌峰.校本课程与特色学校关系的断裂与重构[J].中国教育学刊,2018(5).

[3]邵忠祥.少数民族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民族教育,2019(6).

[4]张金凤,马岳勇,段萌萌.我国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研究的现状、特点与趋势——基于CiteSpaceV的可视化分析[J].课程教学研究,2019(9).

[5]邹晓抒.城市化进程中乡土文化的道德价值[J].人民论坛,2017(24).

责任编辑:王雪婷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