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1年 > 第5期目录(总第一百七十四期) > 正文

全面加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笔谈)

作者:刘向兵 柳友荣 周光礼 卢晓东 孙振东 张有奎 廖辉 王岩 蔡文浩
阅读数:379

来源:《中国高教研究》2021年第4期

劳动强国 劳动圆梦 劳关天下

刘向兵(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

首先应当充分肯定的是,一年来高校劳动教育取得了很大进展、很多成绩。但只有强化问题意识,我们才能做得更好。当前高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3点:

一是“混同化”“浅层化”,对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区别研究不够。大中小学都要教育学生爱劳动、会劳动、懂劳动,但这三方面培养的要求应该一体化地逐级深化、逐级提升。在“爱劳动”上,大学应该是在中小学强调劳动自立的基础上拓展到服务社会、担当奉献;在“会劳动”上,大学应该在中小学掌握基本劳动技能的基础上,向专业性劳动能力、创新性劳动能力提升;同时,大学生的劳动教育要特别强调“懂劳动”,因为高等教育阶段是学生“三观”的形成期,是走向职场的最后一站,大学生格外需要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真理性意义、有关劳动的知识政策法律,准确把握劳动发展的未来趋势与劳动者素质要求,全面做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认识上的准备。因此,高校的劳动教育要特别强调“专业报国”“治学报国”,其主要途径是建立专业学习与劳动教育的内在关联,包括充分体现脑力劳动、创造性劳动的价值。

二是“有劳动、无教育”,将劳动和实践活动等同于劳动教育。高校通过实习实训、勤工俭学、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产教融合、创新创业等实践活动开展劳动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检验课堂上所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提升学生劳动技能、培养劳动品德,这些都具有明显的劳动教育功能属性,但劳动和实践本身并不是劳动教育的全部目的,在劳动和实践基础上的劳动价值观、劳动伦理、劳动知识教育等,对大学生来说极为重要。

三是“一招鲜”“单打一”,对劳动教育的系统建构不够。对照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教育部发布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高校劳动教育有四条途径: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在课外校外活动中安排劳动实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在四条路径上都要有设计,既要“盘活”“存量”,又要推进“增量”,这样才能把劳动教育真正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出现上述3个问题,根源可能还在于我们对劳动教育的思想认识有待提高。2021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的讲话中指出,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必须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诚传人。除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密切联系群众、永远艰苦奋斗,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等,也应该是接班人应该传承的优良作风。如果我们培养的大学生与劳动人民没有感情,“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未富先娇、未贵先奢”,成了对劳动世界无知的“何不食肉糜”者,成了一夜暴富、享乐安逸的崇尚者,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的践行者,成了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伦理、劳动法律、中国特色劳动关系等不了解、不理解的“劳盲”,他们怎么能成为未来合格甚或优秀的接班人或建设者?马克思曾经指出,“只要社会还没有围绕劳动这个太阳旋转,它就绝不可能达到均衡”。大学生是否真正相信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相信劳动是整个社会的太阳,相信劳动创造幸福、劳动强国、劳动圆梦、劳关天下,直接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两个一百年”的宏伟蓝图能否终成现实。劳动教育事关立德树人、事关强国富民、事关治国理政,全面加强劳动教育,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大战略部署,高校要站在这样的高度上来认识劳动教育,总体谋划、系统建构、整体推进。

高校劳动教育的三“非”倾向须关注

柳友荣(池州学院校长、教授)

中央《意见》和教育部发布的《指导纲要》在高校推进一年来,育人成绩令人瞩目,但也存在显而易见的问题,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3个方面:

一是劳动教育“非教育化”倾向。劳动教育是劳动、劳动能力、品格的教育,因此,要确保劳动教育具有教育元素。“教育”是什么?克鲁普斯卡娅关于教育的定义是,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人的活动。目的、计划、组织就成了教育应该遵循的基本法则。劳动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劳动教育的本质目的应该是人格的养成。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对劳动教育的阐述,首先讲的是“弘扬劳动精神”,要求劳动教育关注劳动在人格品质养成中的作用、在个性完善中的作用。在劳动教育中要紧盯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劳动精神、劳动情怀等目标,而不是简单的技能形成。劳动教育的“非教育化”倾向,甚至以劳动代替劳动教育、以劳动成果代替劳动教育效果的现象在高校可能更加严重。

二是劳动课“非课程化”倾向。劳动课“非课程化”倾向可能是高校当下表现最明显,也是最应该要解决的问题。劳动课的实施自由度过大,一门课程如果它的自由度过大的话,科学性就有待考证,其起到的育人作用就微乎其微。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课程是一个“跑道”,它有三个要素——课程的目标、内容的组织、方法的运用。一个课程要高效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像“跑道”的特征:有清晰的方向、两条平行线限制的活动区间。劳动教育,尽管中央现在很重视,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还出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大家不知道该把什么内容放进这个课程里,进入“跑道”中,这是内容的问题;不知道如何去开展,这是方法问题;不知道开展劳动教育的真实育人目标,这是方向问题。

三是劳动教育实践“非专业化”倾向。高校劳动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应具有比较强的“专业”性和“职业”性。因此,存在如何与专业实践活动相融合的问题。大学生都有自己的专业,其专业就是指向未来职业的基础,能做好这一点就是融合得好,还能培养出对专业的情感,这也是劳动情怀。所以,大学的劳动教育要突出强调与专业相融合。马卡连柯强调,劳动要强调对学生人格的培养,这是终极目标。劳动教育的人格培养目标如果没实现,反而容易养成学生的双面人格,这样所谓的劳动教育就不能达到真正的育人效果。

当前高校劳动教育中存在的四个突出问题

周光礼(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

目前高校劳动教育存在4个突出问题。

对高校劳动教育的理解不透彻、不到位。高校劳动教育主要有3个特性。一是高校劳动教育是面向职场的教育,职业性很强。《指导纲要》里,中小学劳动教育比较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劳动,而高校劳动教育比较侧重于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二是高校劳动教育具有学术性。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最大的一个区别就是高校是建立在高深学问基础上,学术性是高等教育区别于中小学教育的一个突出的特点。三是创新性。中小学劳动教育也强调创新性,但没有高等教育这么强的创新性。中小学教育是简单的知识再生产,而高校的教育是扩大化知识再生产。劳动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一个主要支撑,主要是由内而外地培养劳动的品质,塑造价值观。高校劳动教育的目的是通过生产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激发学生的知、情、意,实现真、善、美。当劳动教育有自己的目的了,就可以解释其与德育、智育、美育、体育之间的关系了。

当前高校劳动教育的课程定位不是很明确。高校劳动教育在满足国家教育标准之外,具体的实施过程应结合学生的特点开设有背景的课程。应考虑2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高校的定位是什么?不同高校的定位是不一样的。为实现这个定位,高校的劳动教育应该做什么?再一个问题就是在培养各个专业的人才中,劳动教育课程的定位是什么?能不能支撑高校、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因此,各高校开展劳动课程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背景。

高校劳动教育的方式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专业教育,主体是专业教育,因此劳动教育要有效果,要能够实实在在落地,就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所以核心问题是高校劳动教育如何在专业教育中渗透?如何用劳动教育的理念对专业教育的一些环节进行再设计?尤其是实践教学。第二个方面,劳动教育侧重于培养一种内在的精神和灵魂,再加上培养能力,主要不是知识的传授,因此劳动教育的主要载体一定是实践,脱离实践的劳动教育意义不大。

第四,高校劳动教育评价体系还没有建构起来。国家相关文件规定的只是一般性原则,各个高校要结合自身的状况,根据自身的人才培养定位,依照国家的有关文件来细化劳动教育的具体目标。只有具体目标细化了,才能够建构起评价体系。劳动教育主要是一种过程性评价、综合性评价,是一种落实在行为、落实在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东西,不能用应试教育的方法来落实。

需加强劳动教育配套制度建设

卢晓东(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要尽快成立“高等学校劳动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其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非常谨慎地对不是劳动教育或者有问题的劳动教育给予说明,制止各种“跑偏”现象;二是对劳动教育中的积极探索、优秀教育教学案例,从专业委员会的角度倡导、鼓励和推广。与此同时,对全国高校劳动教育丰富多彩的多样性保持悬搁态度。这一委员会的成立应尽早列入高等教育司的工作日程。

要尽快研究劳动价值观导向如何与制度导向保持一致,促进学生参与真实劳动。如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本科生毕业时少有真实劳动经历。为促进他们参与真实劳动,制度应该鼓励学生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甚至变换工作,在不同的真实劳动中了解世界、了解自己。与此同时我们注意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推荐免试研究生对象如果具有两年真实劳动经历,上手的经验也会使他们后期学习更有目标,更容易在研究中“上手”。因此,需要在研究生保送环节,让已经有真实劳动经验的学生能够和应届生一样,平权地具备保送资格。强调劳动教育的制度设计才能够促使学生本科毕业后不那么着急考研,而是加入到积极、踏实、真实的劳动过程中,把真实劳动中的体悟带入研究生学习过程中。

是劳动教育与高考。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已经做了以特殊渠道招收劳模入学的积极探索。高校既然能破格录取体育、艺术特长生,也需要对劳动的人、参与真实劳动的人予以鼓励,以此促进高校生源具备多样性,使高校学生不仅仅是一些从校园中来的、缺乏真实劳动经验的稚嫩的学生群体。高校在保持高深学问严格学术要求的同时,可以适度降分,让少数优秀劳动者根据其愿望和学习能力进入不同专业、不同大学,展开其未来新的探索。这其中的关键,一是保持严格的学术要求,二是提供更多的院校选择、专业选择,三是丰富高校由生源多样性形成的重视劳动的隐性课程。在劳动教育课程之外,劳动教育要求我们在制度层面不断反思和改进。

劳动教育的基本理论研究亟待加强

孙振东(西南大学劳动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

加强劳动教育必须加强基本理论方面的研究。如老一辈专家学者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研究有很多,建议要恢复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再如关于“五育并举”和“五育融合”。本来“五育”指的是培养目标意义上的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不应该是哪一个培养目标服从于哪一个培养目标,哪个是一级的,哪个是二级的,它们是平等的,五个方面都是重要的。

“教劳结合”与劳动教育的关系。“教劳结合”不能理解为学生在受教育之余再参加生产劳动,这是以前的看法。以前我们把它理解为学生下厂下乡,让学生参加劳动,学校组织劳动。1978年4月22日,邓小平在教育系统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到“教劳结合”,是指教育事业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然后再考虑学生下厂下乡。在1985年,教育体制改革,调整教育层次、结构,实际上也在认真贯彻邓小平的讲话精神。围绕邓小平的讲话展开的“教劳结合”的研究是很深刻的,但后来这方面的宣传、学习和研究就淡化了。一直到现在,我们都没有完全弄清楚“教劳结合”实际上就是教育与生产劳动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渗透。

在具体贯彻教劳结合原则时有很多形式,其中就包括劳动教育。劳动教育中又分“爱劳动”的教育和“会劳动”的教育。“爱劳动”的教育主要作为德育的一个内容,培养学生劳动的观念,包括劳动价值观、劳动态度、劳动习惯。改革开放以后,就提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五育并举。那个时候叫劳动技术教育,它实际上是有道理的。现在搞劳动教育的热情很高,有些做的有价值,但是有些又回到了以前错误的做法。我觉得,首先要学习,然后要加深研究,在此基础上,才能够科学地去实施劳动教育。

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教育

张有奎(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高校劳动教育的核心在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目前社会上出现的各种各样关乎劳动的问题之根源在于,对劳动的理解出现偏差和误解。在大学阶段,劳动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懂劳动”上,让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是对人们的劳动活动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包括劳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是人的本质需要,劳动解放是人的解放的根本尺度等。大学生们对劳动的理解往往不够透彻、不够到位,不能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角度解释一些新的劳动现象,在社会上常常受到各种各样错误的劳动观的误导。

围绕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应该从3个角度去把握。第一,对劳动现象的正确看法。今天的很多新情况,如网红的直播、人工智能和无人工厂、无人驾驶等,在挑战我们以前理解的劳动价值观。如何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角度给出一个很好的解释,说服学生,这是劳动教育的关键。

强调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它是人的本质性活动。这一本质性活动有两个维度,即工具性维度和目的性维度。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劳动是工具性和目的性的统一。纯粹把劳动变成一种谋生的活动,也就是说,把劳动的目的性维度失掉,就容易引发出很多问题。在劳动教育课程中,怎么样能够真正把劳动和人的本质的关系说清楚,把劳动者的不同类型、劳动的不同类型分清楚,不要混为一谈,这非常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更好地进行劳动价值观教育。

强调劳动解放。人的解放除了思想解放、政治解放、经济解放之外,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劳动解放。一个人钱多了之后就达到经济自由,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会逃避劳动,他逃避的仅仅是异化劳动,即那种外在的、谋生性的工具化劳动。闲极无聊的时候,人们就有劳动的冲动,原因在于劳动是人的自我价值实现之所系。这里的劳动是一种自由劳动,是从被迫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之后,自觉地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创造性活动。高校劳动教育告诉大学生要热爱劳动,劳动是第一需要,这里实际上有一个错位。我们没有说清楚,这里的“劳动”究竟是何种意义上的劳动,它是异化劳动还是自由劳动,是工具性劳动还是目的性劳动。正是这种混乱,造成大学生认知上的谬误和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偏见。

总之,高校劳动教育最重要的是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惟有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确立之后,大学生们才能真正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我们才能把按劳分配的原则贯彻得更好一些。

推动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化实施的有效路径

廖 辉(重庆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当前在高校推进劳动教育当中,存在诸多问题与矛盾亟待解决,其中劳动教育课程化实施是面临的核心问题。高校推动劳动教育,要明确主要依托课程,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要思考如何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不足,很多研究都是基于经验判断,尚缺乏深度学理分析,而且存在“中学顾不上、大学看不上”现象。按照课程发展的一般逻辑,课程不仅是一条跑道,更要强调在跑道上跑的体验,是两者的有机统一。因此,全面加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课程是载体,实施是保障。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化一体化协同实施,有利于实现劳动的教育价值和教育的劳动价值,从而优化课程结构,发挥课程的整体功能,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强调综合性。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化实施必须体现“五育融合”,避免“五育”之间的割裂、分离,注重以贯通、融合的方式实现“五育并举”,构建“全方位”“全流程”“一体化”的课程化实施体系。

加强选择性。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化实施应基于学校实际充分发挥创造性,杜绝以统一尺度对课程实施加以界定,应遵照学生未来发展方向和学习水平有效实施劳动教育课程。

确保均衡性。均衡性是根据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素质教育的精神提出来的,其宗旨在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与均衡发展。因此,要严防劳动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五育”失衡现象发生。

实现开放性。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化实施,需密切关注大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创造性表现,其评价标准应具有多元性,充分体现课程实施的开放性。

重视主体性。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为其自主性充分发挥拓展空间,学生可自主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形式等,教师只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必包揽学生的全过程。

大学劳动教育的责任与实施

王 岩(清华大学党委常委、中华全国总工会第17届执行委员会委员)

在高校设置劳动教育,我的理解有两方面含义。第一,大学中的劳动教育首先是有利于人才培养的,是学生品格养成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塑造有社会责任感、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合格建设者非常重要,对于整个民族、对于国家的永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二是大学的社会责任,就是大学除了完成自身人才培养任务外,还有引领社会风尚、传播优秀社会文化的责任。所以,劳动教育不能只在校内,只注重同专业教育的结合,也要延伸至校外,使我们的学生、教师在就业后、在校园外也能够自觉地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践行劳动价值观。在这一点上劳动教育很像体育,绝大多数情况下,它虽然不是与专业教育结合得很紧,但已融入到教育的各个层级,成为文化的一部分和教育质量标准的一项内容。就像体育教育,不论是大学还是中小学,国家都有对操场面积要求,有课时、课程内容的要求,有专业教师配备的要求,有经费保障的要求等,方方面面都有具体要求、有标准。所以,劳动教育也需要像体育教育这样,国家在一些方面有明确标准要求,这是非常有必要、非常有意义的。

目前高校对劳动教育的理解确实还需深化。很多高校对劳动教育的实施比较多的是在学工和后勤系统来完成,应加强这些系统间的互动。将现有的后勤志愿服务、到贫困地区支教、学生三创大赛等具有劳动教育属性的工作,上升到更高的管理层统筹起来,而不只是作为一个个单独的教育任务去完成。

财经类大学劳动教育的规律性与特殊性

蔡文浩(兰州财经大学校长)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中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都指出,必须要崇尚劳动,重视劳动教育。财经类大学劳动教育的规律性和其他大学的一样,都要强调按劳分配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整个社会都是按劳分配,参加劳动、接受劳动教育是得到正向激励的,是有好处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人做的事都是对自己有利的事,这个不需要去促进,不需要强迫或者鼓励,利益会激励人们去做某件事。但在按要素分配和按劳分配并存的情况下,分配机制更加多元,分配方式更加灵活,由此就更需要加强劳动教育,帮助大学生理解现代劳动的本质和规律,热爱劳动,积极劳动。而这就需要高校进一步加强劳动教育,构建体现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积极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大学劳动教育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交换经济。等价交换、不劳者不得食、不劳而获可耻是财经类各专业都应认同的基本劳动观。在财经类大学专业课教学中,要把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与社会财富增长的一致性,与劳动观念的培育结合起来,潜移默化促使学生养成热爱劳动、尊重创造、公平交换的价值观。

大学劳动教育要深入挖掘各类课程中蕴含的劳动元素,把劳动要素有机融入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课外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中。财经类专业各类课程有丰富的劳动元素,如政治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等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具有系统而深刻的阐述,教师要主动发掘、加工和利用,并运用好社会实践活动,将“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相结合,最终让所有专业和课程都体现出“劳动味”。

大学劳动教育应把劳动教育和创造性教育结合起来。因为劳动是实现人的发展的实践活动,体现着人自由创造的本质。物质财富越充沛,科技越发展,越需要审视人的创造价值,越需要尊重人的智慧成果。财经类大学学生创新思维活跃、创业能力强,在劳动教育中,一定要把劳动的创造属性突出出来。

责任编辑:王云霄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