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1年 > 第5期目录(总第一百七十四期) > 正文

职业流动问题与综合技术教育思想——兼论职业教育改革

作者:张学敏 刘承升
阅读数:81

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摘 要:职业流动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已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如何让未来的社会成员面临可能出现的职业变动,适应多种社会职业的要求,这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必须关注的问题。马克思曾就资本主义大工业发展和个人全面发展问题提出的综合技术教育思想,不仅具有历史意义,也具有现实意义。因此,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不应强化单一的职业训练,而应研究和实施综合技术教育,为未来的社会成员适应职业流动的趋势奠定基础。

关键词:职业流动;综合技术教育;职业教育改革

迅猛发展的现代经济社会对人们生活的一个重大影响,便是人们的职业流动性越来越强。总的来看,职业流动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积极意义。问题是,从教育的角度认识这一社会现象,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教育来为学生将来可能出现的职业流动奠定基础?为此,职业教育应向什么方向改革?

一、职业流动及其成因分析

职业流动是指由职业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引起的职业转换,是劳动者放弃原有职业岗位而获取另一种职业岗位的劳动角色的变换过程。社会学家们研究认为,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越快,劳动者职业岗位的转换速度也就越快。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过程足以说明这一点。瑞典职员的年流动率为5%〜10%,工人流动率为20%〜25%;在美国,大多数人一生中一般有8次〜10次职业流动;在匈牙利,1964年期间,国营企业职工的流动率为41%,在1973年,职业流动的达20%,而1986年又上升为23%[1]。如此高频度的职业流动现象有着多方面的社会原因。

其一,科学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各产业部门的职种数以及每一职种的职位数都越来越少,过去并不过剩而现在剩余出来的劳动者不得不去谋求其他职业,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职业转换而引起的流动。这种情况在我国一些现代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已开始出现。

其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先进生产工具、生产手段及其生产方式被广泛应用于生产领域,以往落后的生产工具、生产方式及生产手段不断被淘汰,导致新职业的不断产生和旧职业的不断消失。从旧职业岗位上游离出来的劳动者必然流向新职业岗位。

其三,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的产业部门和职业岗位又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资源。这样的新旧更替也引起不少人的职业流动。比如,在我国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过程中,相当数量的人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中分离出来,流动到第三产业的行列中去。

其四,劳动者为追求和实现更高职业特权,也促进了职业流动。对于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来说,职业作为谋生的必要手段和承担社会责任、实现自我价值的连续性社会活动,具有很强的市场价值并决定着人们的社会地位。所以,人们希望能够获得更高的职业特权的职业。职业特权包括职业报酬、晋升机会、工作环境、劳动强度及复杂程度、工作稳定感、福利待遇等内容。一般来说,劳动者总希望在职业报酬高、工作条件好、劳动强度低、福利待遇高的职业领域里工作,而从事职业特权较低的劳动者就愿通过各种途径(包括受教育)设法进入较高职业特权的职业领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职业流动频度增强。我国80年代出现的“孔雀东南飞”现象多属此情况。

其五,就我国而言,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劳务市场的兴起,人们的职业观念发生改变,也为职业流动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和广阔的前景。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下,我国劳动力资源在各产业部门的分配和再分配完全靠国家统一调拨,劳动者职业的获得完全取决于国家以行政手段分配和偶然的就业机会。职业选择与职业流动的可能性小,且带有终端性,即劳动者长期甚至一辈子被固定在一种职业、一个岗位、甚至一道工序上。现在,我国市场经济的目标已经确立,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则要求劳动力资源和生产资料按经济规律和竞争原则在社会各产业部门优化配置,这为劳动者的职业选择和职业流动创造了条件。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劳动合同制”和“职务聘任制”的实施,迫使劳动者必须考虑职业流动问题。“双向选择”和“三结合”的就业方针使劳动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职业选择和流动,劳务市场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为劳动者职业流动提供了最基本的渠道和场所。而人们职业观念的转变也为职业流动创设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最后,由于劳动者职业选择不免带有一定盲目性、不确定性及不完善性,也容易导致日后的职业流动。

上述表明,在科技水平日益提高、市场经济建立并完善起来的现代经济社会,人们的职业流动已是大势所趋。那么,作为承载职业培训的职业教育应该作何反应?笔者认为明智的选择是改革单一的职业教育,即改革那种局限于某一种职业培训的教育模式,在我们连续的教育活动中推进“综合技术教育7以培养学生日后可能出现的职业流动的能力。

二、综合技术教育的深远意义和现实作用

综合技术教育是马克思在探讨个人全面发展问题的同时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马克思详细考察了机器大工业的技术性质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使用机器所造成的后果,他认为,机器大工业与工场手工业有着根本区别,后者建立在手工工具和手工操作技艺基础之上,根据历史形成的常规进行生产,相对于大工业生产来说,它是保守的,某种特殊技艺一旦形成,世代相传,历久不变。就个人来说,从事手工业劳动时间越长,经验越丰富,技艺越纯熟。因此,手工业生产倾向于使人长期从事一种职业。这种在手工业生产基础上进行的旧分工“人为地培植工人片面的技巧”,使工人“成为某种局部劳动的自动工具讨”[2]。与之相反,机器大工业是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结果,它把生产技术从工人身上转移到机器上,机器生产的效率主要不是靠工人的手工技巧,而是靠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运用。正因为这样,机器大工业生产的技术不是保守的,而是革命的。机器本身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由于机器的不断变化,就产生了劳动的变换、职能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这样,机器大工业打破了使人终身束缚于一种职能的旧分工,在客观上需要“用那种把不同职能当作相互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只是承担一种社会局部职能的局部个人”[2]。这种现代机器大工业的特性,使过去那种专精一艺的工人已不能适应大工业生产的客观需要,它要求工人必须掌握全面技术以适应大工业不断变更职能的需要。因此,这就要求现代生产者必须掌握具有综合性的技术。另一方面,由于机器大工业简化了劳动的职能,使劳动者只服从对机器的简单操作,而不懂生产的基本原理,从而失去全面发挥生产才能的机会。一个人长期从事这种劳动,如果不进行“必要的教育”,他就会因不适应机器大工业劳动的变换和职能的更动而被抛到生产过程之外,成为失业者。

这种“必要的教育”便是马克思曾就此提出的“综合技术教育”。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要让青少年学习“生产各个过程的基本原理”,二是让他们掌握“运用各种生产的最简单的工具的技能”[2]。大工业的发展使生产部门越分越细,然而生产的技术基础则越来越综合统一。因而不管人的手的活动形态如何不同,从工艺学方面看却仍是在为数不多的重大基本运动形式上活动。不管生产部门如何不同,都无非是动力系统、机械系统和控制系统等等的组合运动过程。在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上,具有共同性。大工业的这一特点不仅需要所有劳动者学习共同的基本原理,而且劳动者若能全面了解、学习各个生产过程中的共同基本原理,就为他们在各个生产过程中的流动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提供了全面流动的可能性。又如,不管社会生产部门何等复杂,“电”的应用却是共同的;机器的应用也是现代生产的共同特征,而机器又无非是发动机、传动装置和工作机三部分,现代化的机器系统增添了自动控制系统。可见,要让未来的劳动者了解和学习各个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是可能的,因为现代大工业生产既向劳动者提出了要求,也为他们提供了实践基础和条件。综合技术教育的第二方面内容是让青少年获得运用各种生产的最简单的工具的技能。从马克思的论述看,当时所说的“最简单的工具”主要是指最基本的机器。马克思时代的机器体系包括发动机、传动机构、工具机和工作机。其中核心是工具机和工作机,在机器体系中工具机是最基本的生产工具,不管其具体形态如何,都是各个生产过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部分。所以,在马克思时代,获得运用机器,特别是工具机的技能,就是综合技术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各个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当前,现代化生产过程已不限于机械、化学等运用,而且更增添了生物工程、微电子技术以及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等现代科学的运用。在基本生产工具方面同样也在不断变化,当前现代化生产的最基本的工具也不单是一般的机器。机器人的出现,电子计算机的发明,都使基本生产工具发生了新的革命。在很多现代化程度高的生产企业,电子计算机已代替了人脑和手直接对机器体系的控制。而且电子计算机已逐渐成为各个生产过程所共同运用的基本生产工具之一。所以,获得运用电子计算机的技能,也就成为综合技术教育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提出综合技术教育思想在当时顺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并且,纵观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其综合技术教育还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避免片面发展,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培养新人的重要条件。综合技术教育在人类自身解放、个人全面发展等更高层次上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3]

当然,从现实情况看,职业流动在世界范围内已远远超过马克思时代的具体内容和形式,也没有达到共产主义个人全面发展所要求的程度和具体内容。但是,马克思所提出的综合技术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对我们仍有现实意义。

首先,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现在越来越占重要地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在实践中产生了巨大作用。这就从根木上决定了所有从业者必须掌握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在多种职业群里安身立足。同时由于职业流动的不可避免,所以每个人都必须接受最起码的技术教育,“了解生产各个过程的基本原理”,“获得运用各种生产的最简单的工具的技能”,也即接受综合技术教育,以不变应万变,谋求最大限度地适应职业流动的能力。所以,马克思在100多年前提出的综合技术教育在我国应该说正是需要努力探索实践的新的教育形式和内容。

其次,我国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对很多人尤其是青年人的职业生活产生影响,有的开始从田间流向乡镇企业、涌进城市谋职求生,有的停薪留职或辞职经商办厂。更为重要的影响是,市场经济形势下的现代企业在择人用工方面越来越依靠人才市场,而进入人才市场的人无不面临众多职业机会,多次求职和辞职再受聘。如果说现代教育与现代经济社会存在必然联系的话,那么还有什么比教育为现代企业的需要而不断培养、输送人才更为直接呢?一旦学校培养的人才进入劳动力市场,就意味着等待和希求社会的挑选,也意味着他们要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经济大海里竞争。因此,学校不得不培养具有最大限度的适用型人才。这里所说的“适用”,不仅表示要适用于某一时期某一用人单位,而且表示要适用于求职者在不同时候接受不同用人单位的挑选。这样的人才靠单一职业训练是不能培养的,惟有兼具基本技术理论教育和基本技能训练的综合技术教育才能担当。

诚然,职业流动的原因很多,但仅就上述足以看出,综合技术教育在当前的现实生活中一定能产生重要作用。

三、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应是积极地推进综合技术教育

“文革”期间,我国的职业教育几乎被摧残殆尽。直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经济开始复苏,工农业生产大幅度发展,各行各业迫切需要各类技术人才特别是初、中级技术人才。在这种形势下,我国中等教育结构作出了很大调整,各种职业学校随之应运而生。目前为止,普通高中和职业中学的在校生数基本达到平分秋色,与过去相比,这样的发展不能不说鼓舞人心,它也的确为我国工农业发展补充和新增了大量各种专门技术人才。但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却存在一个严重不足,即是只看重了技术教育对生产发展的作用,而没有看到综合技术教育在现代生产和未来生产中的特殊功能。这种培养方式的弊端在一些大型企业录用技术工人方面已经有所表现。中德合资的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的管理人员(特别是德方人员)就曾表示,相比较而言,对目前的职高毕业生和经过短期培训的高中毕业生,他们更愿录用后者。原因是后者的文化素质相对高些,尽管可能后者的操作能力不如前者。但这种差异在上岗后很快就消失了,特别有趣的是往往后者反居其上。他们认为,该公司作为一个开放的现代化大型国际企业,生产技术的转换频率相当高,相应地要不断调整、完善员工本身的技术结构的内涵。就是说,他们更看重员工基本素质高低而不过分要求某一项技术水平[4]。可见,单一职业训练已经表现出“后天不足”。发达国家也曾出现过这种情况。具有权威性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本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对许多国家的教育与社会发展需要问题作过调查,他们研究分析后指出,那种单一的职业训练不适应现代化生产,职业教育应该是“为人们投入工作和实际生活作准备的教育,其目的应该较多地注意到把青年人培养成能够适应多种多样的职务,不断地发展他的能力,使他跟得上不断改进的生产方法和工作条件,而较少地注意到训练他专门从事某一项手艺或某一种专业实践。这种教育应该帮助青年人在谋求职业时有最适度的流动性,便于他从一个职业转换到另一种职业或从一个职业的一部分转换到另一部分。”[5]并且建议严学校必须为学习者掌握各种技术奠定牢固的知识基础。”[5]显而易见,这与马克思提出的综合技术教育思想是一致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因此,为了弥补当前职业教育的不足,就必须改革单一的职业培训,改革的方向就是要推进综合技术教育。可喜的是,近年来不少地方相继办起一种综合中学,旨在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弥补职业教育之不足。这说明人们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已经注意到从综合角度入手。遗憾的是这种综合中学的几种具体模式如分段分流式、分班分流式、分科分课式和综合特色式都只是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进行综合,人们尚未注意到如何将现代生产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综合起来作为学校课程进行研究探讨并逐渐在学校开设,对此,笔者提出一些看法。

我们可以把现代教育分为几个相关连续的部分:(1)文化教育,即传授一般文化知识;(2)科学教育,在文化教育的基础上传播一般科学基础知识;(3)综合技术教育,在一般科学基础上使学生了解各个生产过程的基本理论,掌握运用最基本生产工具的技能;(4)职业培训教育,在综合技术教育基础上进行直接进入某一生产过程的培训教育。以上几种教育缺乏任何一个环节都将成为不完整的现代教育。综合技术教育在其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将科学知识转化为基本生产技术知识和技能,然后通过职业培训使进入生产过程的人员迅速地直接从事生产,并能面临现代生产所带来的职能更动和职业流动而不至于束手无策。鉴于这种理解和前述认识,笔者认为,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方向不是强化单一职业训练,将专业分得过细过窄,而应该在职业培训之前增加综合技术教育。只有这样,连续而完整的现代教育才能不致因失去综合技术教育这一环而影响对未来从业人员的培养,避免由于专业太窄而使未来从业人员适应不了现代经济社会职业流动的普遍趋势。也只有这样的改革,才能使现代教育适应现代经济发展,主动为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家月朗.论职业流动[J].职业教育研究.1993,(3).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3]石佩臣.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引论[J].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90.

[4]李海丰(一汽一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也谈“误区”[J].职业技术教育.1993,(8).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R].北京:职工教育出版社,1989.

Occupation Changing and the Education of Comprehensive Technology

ZHANG Xuemin LIU Chengsheng

Abstract:The problem of occupation changing has exerted a tremendous influence upon people・How to prepare the members in the future society to face the problem and adapt themselves to the requirements of different occupations is one of the matters of the utmost concern in the reform of occupational education. Maix9 s theory of comprehensive technology education is of great histor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refore, the reform of occup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first of all place emphasis on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comprehensive technology education instead of the training of skill for a single occupation . Only in this we can we prepare people for the occupation changing in the future society.

Key words:occupation changing;the education of comprehensive technology;the reform of occupational education

责任编辑:李睿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