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及其结合、融合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和追求目标。农村城镇化引起的乡村小规模学校数量增减和质量变化成为乡村教育振兴及其结合、融合的农村教育现代化的“晴雨表”。办好乡村学校应以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决策和举措为遵循,全面深入认识不同时段的具体目标、客观事实、方式手段之间的因果关系、发展趋势和规律,有效解决办好乡村学校发展的矛盾与困难,努力补齐乡村学校发展短板,促进乡村学校浴火重生、乡村教育振兴和现代化。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教育;小规模学校;战略策略
自有乡村学校以来就有乡村小规模学校,在城镇化加速发展之前被看作乡村学校正常的发展。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发展,乡村小规模学校成为突出问题。乡村小规模学校不断增多是追求现代化的结果,但由于不同的人对现代化、乡村及其教育和学校发展有不同理想和标准,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实然、应然和必然的矛盾有不同认识,对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形成乐观论(理想型)和悲观论(问题型)两种明显不同评价。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及其结合、融合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和追求目标,也是评价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事实根据,探索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规律和目标的科学依据。认识和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应放在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及其结合、融合的现代化大战略、大变革中展开,以未来战略目标、决策为根据和遵循,全面深入探寻历史、现实的事实、现象和未来目标、理想、方式手段之间的复杂因果关系、发展趋势和规律,有效解决乡村教育振兴、现代化和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矛盾与困难,努力补齐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短板,促进乡村学校重建、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乡村教育振兴和现代化。这也是陕西师范大学主体间教育科研团队从2015年开始为课题研究做准备到2018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以来,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贵州、内蒙古、山西、湖南、江西、河南、山东、广东、黑龙江、吉林、重庆、江苏、四川、广西19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40多个县600多所学校调研的体会和分析思考。
一、乡村人口、学校和学生减少的事实及其因果关系和乡村学校发展趋势和规律
城乡学校的数量和规模与城乡人口数量和规模有密切关系,目前,农村有县城的大型和巨型学校,有乡镇的大中小型学校,也有乡村中小型学校。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不仅与农村学校一样有不同于城市学校的特点,也有不同于农村规模型学校的特点。乡村有自然村和行政村,自有乡村学校以来就有乡村小规模学校。改革开放前,几乎每个行政村都有学校,或者几个村合办一所学校。随着城镇化发展,乡村小规模学校越来越多,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和建设成为农村和乡村学校发展的突出问题。现在的乡村有人口较多的大乡村和更多是几百名学生的中型学校,也有少量上千甚至更多学生的大型学校,有大量百余学生的小规模学校和几十名甚至几名学生的教学点。城镇化带来的乡村人口、学生和学校的减少因不同角度有不同评价,但无论是从生活经历、调研数据还是从官方统计数据看这是客观事实。我国的城镇化率从新中国成立初的约10%和改革开放初的不到20%提高到2019年的60%多,相应地能说明行政村数量的村民委员会数量不断减少。党的十八大以来的2013年到2017年5年间,城镇化率从52.6%提高到58.5%,8 000多万农业人口转移为城镇居民,到2018年有9 000多万农业人口转移为城镇居民,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1]2019年城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0.60%,比上年提高1.02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4.38%,比上年提高1.01个百分点;人户分离人口2.80亿,其中流动人口2.36亿。预计到2035年城镇化率升至75%。[2]2018年约有行政村70万个,乡镇近4万个。[3](表1略)
随着乡村建制、人口的减少和城镇化率的提高,乡村学校和学生也明显减少。20世纪80年代农村城镇化虽然在一些地方已经开始,但比例很低,到90年代开始明显减少。把农村教育分为县镇教育、乡镇教育和乡村教育,乡村学校和学生减少尤为明显。[4]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表明,2000年到2010年10年间,我国农村平均每天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几乎每1小时就消失4所农村学校。农村小学减少22.94万所,减少52.1%;教学点减少11.1万个,减少6成。农村初中减少1.06万所,减幅超过1/4。农村小学生减少3153.49万人,农村初中生减少1 644万人。[5]全国小学从1980年91.73万所减少到1990年的91.58万所。其中农村学校和教学点减少到88.64万所,平均每天减少3.4所;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减少到83.95万所,每天减少11.9所。1990年到2000年全国小学由91.58万所减少到73.17万所。其中农村学校和教学点减少到69.41万所,平均每天减少52.7所;乡村学校和乡村教学点减少到59.78万所,每天减66.2所。2000年到2010年全国小学由73.17万所减少到32.43万所。其中农村学校和教学点减少到30.77万所,平均每天减少105.8所;乡村学校和乡村教学点减少到27.63万所,每天减少88.1所。2010年到2015年全国小学由32.44万所减少到28.36万所。其中农村学校和教学点减少25.60万所,平均每天减少28.4所;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减少到20.02万所,每天减41.7所。从中分析可知,农村学校和教学点,以及乡村学校和乡村教学点在1990年至2000年,减速逐渐加大,在2000年至2010年达到一个峰值后,又开始出现了缓减,但数量依然较大。2016年乡村学校继续减少,农村教学点继续增加,小规模学校占比稳定,城镇学校缓慢增加。全国小学和教学点共计27万所,比2015每天减少37所。其中,农村学校和教学点减少到24.12万所,比2015年每天减少41所;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减少到18.63万所,比2015年每天减少38所。[6]全国不足百人的小规模学校共计12.31万个,比上年减少3 700个,占学校和教学点总数44.59%。全国有无人校点1万个,比上年增加366个;1~10人的乡村校点2.58万个,比上年减少8 100个,乡村小规模学校依然普遍存在。[7](表2略)
在城镇化过程中,乡村学校和学生大幅度减少,农村学校和学生也有减少,但还是全国小学生的主体,占全国小学生总数的2/3以上;而乡村学校学生由20世纪80年代占全国学生数近2/3,减少到2015年只有不到1/3。从表2具体分析来看,农村学生在1980年至1990年,减少2 699万名,每天减少379.5名;在1990年至2000年,增加了296.40万名,每天增加812.1名;在2000年至2010年,减少了3 076.37万名,每天减少8 428.4名;在2010年至2015年,减少1 498.93万名,每天减少8 213.3名;2018年比2015年减少4.21万名,每天减少38.4名,比1980年减少6 982.21万名,每天减少5 034名。[8]在1990年至2000年出现增长后,在2000年至2010年又出现迅速减少,再到2010年后,减幅开始有所变缓。乡村学生在1980年至1990年,减少了3 172万名,每天减少8 690名;在1990年至2000年,减少1 092万名,每天减少2 991.6名;在2000年至2010年,减少了3 153.49万名,每天减少8 639.7名;在2010年到2015年,减少了2 384.32万名,每天减少13 064.8名。2018年乡村学生数为2 666.41万名,占全国学生的25.8%。在1980年到2018年的38年间乡村学校学生共减少6 929.22万名,减幅达61.5%,平均每天减少4 995.8名。[9]
二、农村教育城镇化与乡村教育振兴结合、融合和促进的乡村教育现代化目标
对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持乐观态度者认为,到2030年,我国主要教育发展指标达到或接近美国[10]依据国际经验,随着城镇化率达到70%、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城乡人口会出现逆城镇化现象,越来越多受过高等教育、创业成功或持有创业项目和资本的“新农人”“新乡贤”“乡村精英”回归和选择在农村工作生活,进入和参与村落管理与农村教育治理,形成村落自治共同体。2030年前教育城镇化进一步加快,2025年城乡教育进入均衡发展时期,2030年将出现“教育逆城镇化现象”。[11]悲观者从现实存在问题的角度,认为随着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乡村在人口、地理和经济等方面都走向“空心化”,随着乡村的败落使乡村教育“无人、无根、无为”,[12]使乡村家庭撕裂、家庭教育缺场。[13]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及其结合、融合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和追求目标,也是科学评价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事实根据,探索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规律和目标的科学依据。认识和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应放在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及其结合、融合的现代化大战略、大变革中展开,应把乡村学校总体减少和小规模学校增多看作不懈追求现代化理想预想和形成的必然结果,不是出乎预料或不可预料、难以接受的结果;应把乡村的“空心化”看作新农村、新乡村及其教育、学校形成的“产前剧痛”“浴火重生”;应通过全面深入认识乡村及其教育发展历史、现实的实然和未来的应然之间可能性和必然性,有效化解实然和应然之间的矛盾、不懈促进农村教育城镇化、乡村教育振兴及其融合的农村和乡村教育现代化;而不应忽视现代化目标和趋势,以“农业大国”的乡村学校发展目标和标准评价现代化的乡村教育发展状态而深感痛惜和灰心,也不应只是乐见现代化目标而忽略追求现代化目标的艰难努力过程、有效方式和困难、痛苦。振兴乡村必须振兴乡村教育、乡村学校,建设新农村和新乡村必须建设新学校、新教育。乡村教育振兴和学校建设的终极目标是“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优质教育”,是“平等而优质、一个也不能少的教育”,是“人民满意的教育”。乡村小规模学校既为一些乡村儿童少年上学带来不便,也为小班化教学和学校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可能。研究表明,小规模学校和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学生成绩提高、良好习惯养成和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14]布点少、规模小、质量高、有特色,方便上学、安全可靠、城乡均衡、世界一流,是现代化乡村学校的基本特征。但在达成此目标的过程中,学校既有增加,也有减少和结构调整;既有催生新学校、新教育形成的“产婆术”方式和为增强乡村学校存在价值、生存能力的强身健体“输血、造血”方式,也需要直面不可避免和必须承受的乡村学校“空心化”现状,这是客观事实和规律。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互为基础、相互促进和制约,乡村学校的小型化是现代化的必然结果。现代化并不都是好的,作为追求进步的过程,它“所造成的创伤是多方面的,也是很明显的,……所要付出的代价和造成的痛苦是很多的”。[15]现代化是百年中国梦的不懈追求,“四个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必然带来城镇化。现代化基础的核心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科技现代化是“双刃剑”。农业生产的科技化带来的农业生产力提高和农村农业劳动力剩余及其向工业和城市转移,必然带来乡村人口和学生、学校的减少。追求现代化既要建设工业大国强国,又要建设农业大国强国,但工业大国强国的建设需要不断扩大的劳动力,而农业大国强国建设则使农业劳动力不断减少。追求现代化不可能既建设大城市和大城镇,又建设大乡村,不能既追求建设工业大国强国和农业大国强国,又痛惜城镇化带来乡村“空心化”,甚至把此看作现代化误入歧途而灰心。“世界史就是人类的城市时代史”,“人类所有的伟大文化都是由城市产生”。[16]但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社会无论如何现代化吃饭问题永远是人类生存、生活和发展的根本,工业化永远不能,也不可能代替农业发展和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永远不只是工业化。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手艺不仅永远不会消失,甚至越来越受现代人的青睐。但现代化的城镇化的农村和乡村及其教育建设的理想样态和人口、学校、学生结构必然不同于和不能以“农业大国”的农村和乡村及其教育、学校建设的理想样态、人口、学校、学生结构和标准评价。中国以前是农业大国,城乡界限明确,但在城镇化过程中城乡种类不断增多,县城既是农村的城市也是城市的农村,乡村是最基层的农村或农村的农村,城乡接合部或城郊区原来也是农村,现在不断城镇化,乡镇和集镇其实也是农村,真正为城市的就是大中型城市;有小乡村变成的大城镇和大都市,有整体或部分迁移建设的农村。虽然改革开放以来迅速提高的城镇化率目前达到60%多,但全国还有9亿至10亿人口在农村教育范围。即便以后城镇化率达到70%~80%,全国还有7亿至8亿人口生活在县城和乡镇、乡村等农村教育覆盖地域。[17]随着城镇化发展,乡村虽然建制和人口大量减少,虽然城乡一体化高度融合,但一些小型乡村及其学校和为数不多的大的乡村及其学校永远存在。现代化及其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形成的新农村必然是包括县城和乡镇在内的中小型化的城镇及其学校和小型化的乡村及其学校结合的农村及其学校。现代化及其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城镇化初期、中期和后期,乡村小规模学校数量的增减和质量高低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农村及其教育城镇化、乡村及其教育振兴结合、融合的农村及其教育现代化的“晴雨表”。城镇化初期阶段,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工农剪刀差和乡村人口众多,包括教育在内的城乡基础设施差、建设能力和投入不足、质量不高,也由于城市建设需要,农村人口、学生和学校大量减少和向城镇转移。中期阶段,虽然城乡二元结构、工农剪刀差影响逐渐减弱,包括教育在内的城乡基础设施差、建设能力和投入增强、质量也不断提高,但乡村人口还有很多,乡村老年人和留守儿童、城乡“两栖人”大量存在,也由于城市建设需要,农村人口、学生和学校还是大量减少和向城镇转移。后期阶段,城乡二元结构、工农剪刀差影响基本消除,包括教育在内的城乡基础设施差、建设能力和投入增强、质量也不断不高,城乡基本实现一体化均衡发展,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完全达成,乡村虽然人口不多,但乡民安居乐业、幸福美满。乡村学校虽然很少,但质量较高。甚至乡村传统文化、优美环境、绿色食品和少量小规模高质量学校成为吸引城乡居民的稀缺资源。走向城市是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农村人无奈的追求和选择,只有到了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及其结合、融合的现代化社会,在城市还是农村、乡村工作和居住才会成为根据兴趣进行的自由选择。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相互结合、融合、促进的现代化的目标追求和本质要求,不只是农村及其教育的城镇化,[18]更不是自然的过程,不能盲目地发展。乡村教育振兴、现代化和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认识和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应放在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及其结合、融合的现代化大战略、大变革中展开,以未来战略目标、决策为根据和遵循,全面深入探寻历史、现实的事实、现象和未来目标、理想、方式手段之间的复杂因果关系、发展趋势和规律,有效解决乡村教育振兴、现代化和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矛盾与困难,努力补齐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短板,促进乡村学校重建、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乡村教育振兴和现代化。而不能以“农业大国”的农村和乡村及其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目标评价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相互结合、融合、促进的现代化的目标追求、本质要求及其农村和乡村及其教育、学校建设的理想、目标,痛惜城镇化带来乡村“空心化”,甚至把乡村及其学校、学生的减少看作乡村及其教育现代化误入歧途而灰心。形成炎黄文化、农耕文明的故土几千年早已发生无数次自然和社会翻天覆地变化,但她不仅没有失传的忧虑或阻碍文明发展,而且炎黄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之魂永远传承和激励中华文明不断发展;孔孟之道几千年历经多次劫难,但仍然具有广泛深刻影响。社会文化遭受饥荒、地震等自然灾害导致的被迫变化也没有中断,甚至更加繁荣。而社会变革是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自觉变革,一定会通过去粗伪取精真对文化作出正确选择和传承贡献。虽然随着城镇化发展,乡村大量减少,但乡村文化、文明和“乡愁”不会消失,永远是乡村人甚至是现代城乡人的根和魂,将继续对现代人有广泛深刻影响。为数不多的乡村学校,本来就是大乡村或由乡村扩大的乡镇及其学校和与乡村有紧密联系的县城等农村教育,在文化、文明转型的适应与促进中,对传承农耕文明和乡村文化也必然和必须发挥积极作用。
三、为了乡村教育振兴加强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的乡村学校建设
在城镇化过程中,乡村学生涌向城镇有多种原因,但教学质量和教师是根本。实现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相结合、融合和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现代化目标,既要对学校布局有长远谋划整体规划,又要解决许多现实矛盾与困难,最根本的是提高教学质量,核心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合理农村学校布局是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建设的基础
乡村学校减少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90年代到21世纪初加速发展。2000年到2005年全国学校和教学点减少率为37.02%,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减少率31.5%;2005年到2010年又减少27.6%。2012年尽管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叫停“使小学辍学率回到十年前”的“撤点并校”政策,但全国和乡村的学校和教学点减少比例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加速,许多规模型学校变成小规模学校使规模型学校减少小规模学校增多,小规模学校变成教学点使小规模学校减少教学点增多,最后教学点撤并,使包括教学点在内的乡村学校总体减少。[19]全国学校和乡村教学点2005年到2015年由46.07万所减少到28.36万所,减少17.72万所,占38.5%,每天减少48.5所;其中乡村学校和教学点由40.97万所减少到20.02万所,减少20.95万所,占51%,每天减少57.4所。2000年每个乡镇有学校和教学点15所,2005年10.1所,2015年5所。人口少的乡镇只有1所学校或教学点,人口多的乡镇有10所左右。2016年乡村学校和教学点18.63万所,比2015年增加1.39万所,占6.9%。这说明党和国家关于加强乡村学校发展坚持“一个都不能少”的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乡村学校建设进入一个比较稳定阶段。农村学校布局应把算经济账、政治账、文化账、感情账等全面综合考量,要遵循教育方针和规律,坚持育人为本,算立德树人账,以办好平等而有质量的教育和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优化结构,既要力戒平均主义的“一刀切”极端,又要杜绝急于求成、强制撤并的“一刀切”极端。[20]究竟是村办还是乡镇办小学,县城办还是镇办中学,都应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以育人为本、提高质量、方便就学为标准。未来城镇化率达到很高程度,也应如此。乡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的增加与城镇化率提高有密切关系。城镇化率1949年10.64%,1978年17.92%,30年增长7.28%,每年增长0.24%。1987年25.32%,1996年30.48%,10年增长5.16%,每年增加0.52%。2005年42.99%,2014年54.77%,10年增长11.78%,每年增长1.178%。2010年49.95%,2019年60.60%,10年增长10.65%,每年增长1.1%。其中党的十八大以来由2012年的52.6%提高到2017年的58.5%,5年间增长5.9%,每年增长1.18%。从2015年56.1%增长到2019年增长60.60%,5年增长4.5%,每年增长0.9%。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1%以上的最快时期,也是乡村学校急剧减少和小规模学校增加最多的时期。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0%以下的平缓时期,也是乡村学校减少和小规模学校增减平缓的时期。今后10年和20年的城镇化率达到70%和80%,每年提高1%以下,乡村学校减少和小规模学校增减也还是一个平缓时期。虽然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农业和农村人口大量减少,农业劳动者既可能还是农业户口或农民,也可能已是城市居民,但许多人还是农村教育覆盖范围。农村学校布局的基本格局是大中型乡村有小学,小乡村没有学校;乡村学校五成以上是小规模学校,城镇学校是大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的格局。[21]这是乡村学校长远和整体谋划、设点建设目标和具体实施策略的基本依据。
(二)实施乡村教师编制师生比倍减和教育投资、教师待遇倍增策略,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多年来通过推进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明显加强,但许多地区城乡教师平均超编与具体编制和结构性短缺严重并存。这既加重教师负担,又影响教学质量。第一,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占用和需要许多超常编制。城市人口密集,学校规模一般较大。乡村人口疏散,学校规模一般较少。根据规模效益原理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含义,规模较少的学校师生比应较大一些,规模较大的学校的师生比应较小一些。但2001年国家制定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规定则相反,教职工与学生比,高中:城市为1∶12.5、县镇1∶13、农村1∶13.5;初中:城市为1∶13.5、县镇1∶16、农村1∶18;小学:城市为1∶19、县镇1∶21、农村1∶23。2014年国家虽然将县镇、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统一到城市标准,教职工与学生比高中为1∶12.5、初中为1∶13.5、小学为1∶19,但这也与现实需要有较大差距。在我们实地调研的全国17个省区50多个县市的140多所学校中,至少有一半县市缺编教师,有的缺编1/10~1/4,有的缺编高达1/3甚至1/2。西部有一个县全县教师编制是4 000名,而实际有教师6 000名;有一所小学现有教职工180多名,其中临聘教师有60名;一个教学点6名教师,有4名为临聘。东部一镇7所小学应有教师429名,实有教师414名,短缺15名,临聘80名。中部有一所小学有教师18名,有9名为临聘教师;一所小学教师34名,有19名为临聘;一个教学点4名教师,只有1名为入职仅一年的在编教师,3名为临聘,其中一名是校长退休后成为临聘教师兼校长。农村地区学生数为211~240人的学校生师比为17.21∶1,学生数为181~210人的学校生师比为16.25∶1,学生数为0~10人的学校生师比仅为4.24∶1。农村学校周课时超过20节的教师比例超过14.31%。[22]在国家对班级规模控制不太严格的情况下,学校可以通过增大班级规模到70~80名甚至100名学生,解决教师短缺问题。但在国家严格控制班级规模情况下,就只能通过聘用编制外教师解决。2012年农村小学有代课教师10.10万人,占农村所有任课教师的4.45%。[23]2015年全国小学应有教职工编制510.11万人,实际是548.94万人,超编38.83万人,超了7.07%。但农村学校又有代课教师70 443人,城镇学校又有代课教师7.62万人。[24]第二,对乡村小规模学校应实施师生比倍减编制,以解决县城学校大班额缺乏编制问题。从全国看,2015年乡村学校有学生2 965.90万名,师生比若以1∶19计,需要教师156.10万名;有班级106.91万个,师班比以1∶1.8计,需要教师192.44万名,而实有教师是201.15万名,乡村学校教师是超编的。可从具体学校说,如果一所学校只有二三十名学生,有六个年级或班级,根据一班配备1.8位教师规定,六个班级是11位教师,而根据1∶19师生比规定,30名学生配备教师还不到2名,两者相差近10名。假如某县有小学生10 000名,以生师比1∶19计,全县教师编制是526名;乡村3 000名学生以师生比1∶10计,需要教师300名;县城7 000名学生以1∶19生师比计,需要教师368名,但实际只有教师226名,缺额142名,占教师总量1/3,生师比是1∶31。如果乡村学校生师比以1∶5计,需要教师就是600名,用尽全县教师编制也不能满足需要。为了保证乡村学校教师,许多城市学校的编制就短缺很多。如果一个县是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多,教师缺编就更加突出。这个只能以乡村教师编制师生比倍减或师生比以1∶6到1∶10的比例配置来解决。如果乡村和农村有50%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师生比减半,乡村和农村学校教师编制就需增加1/3。当然这就需要增加相应的教育投资。美国、韩国、日本、印度等国家的经验表明,在农村学校发展过程中,经费和师资双重保障是推动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关键和主要政策工具。[25]第三,解决教师在编不在岗、女教师生育产假问题需要一定编制。当代城乡学校都有大量女教师,生育不受限制或得到鼓励后,年轻女教师生二胎、三胎会加剧乡村学校教师短缺。大龄教师由于身体原因不时请假甚至在编不在职,还有个别县市教育行政管理岗等占用教师编制。这就要求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既要切实增加教师编制,也要杜绝学校以外对教师编制的不合理使用。
(三)关心乡村教师家庭和文化生活
做好教师当然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良好的公民和职业道德、扎实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有活力的教育教学能力。强烈事业心来自高度的职业认同感和主体性,但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教师与普通人一样,既需要和追求经济资本、文化资本,也需要和追求社会资本和符号资本等人力资本。[26]经过多年努力,乡村教师的工资等经济待遇基本与公务员和城镇教师一致甚至更高,有一千元左右的乡村教师补贴,但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还是有较大差距,真正建立下得去、留得住和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应针对教师职业特点,标本兼治,“以待遇换时空”,以倍增的待遇吸引优秀教师在乡村长期做好教育教学的时空。[27]
(四)充分调动乡镇和乡村支持和建设乡村学校的积极性
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既要充分发挥“以县为主”的县级教育投资和治理管理的作用,要从整体和长远谋划、规划学校布局和建设等,也要充分发挥乡镇和乡村党政领导的作用。既要加强家校合作,又要根据城镇化过程中经济欠发达地区乡村留守儿童多、经济发达地区随迁子女多的实际,在家校合作中学校承担更多责任,努力形成和充分发挥“以县为主”县级和乡镇乡村党政、村民的“共治”作用。[28]
(五)对乡村学校教育设施既要加强建设,又要提高使用率
通过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城乡学校教育设备一体化水平显著提高,许多地区城乡教育设施建设基本没有差别,多数学校有教学一体机装备的宽敞漂亮教室、200~300米的塑胶操场、图书室、语言实验室、电脑操作室、梦想创意室、心理咨询师、书法室、画室、钢琴室、舞蹈房、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还有泥塑室、剪纸室、编织室、小农场等兴趣场地。但不少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总量缺乏,更缺乏音体美教师,许多良好的教学设备不能很好服务教学。还有一些“准备放弃”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基本没有什么教学设施,连像样的操场都没有。建设乡村小规模学校,要加强针对性,针对不同学校存在的问题有效加强教学设施建设和使用。
四、以人民满意为标准是乡村教育振兴和现代化的根本标准
乡村学校发展水平和人民满意的教育有许多层面和复杂标准及指标,[29]但城乡教师对乡村学校建设和自己待遇的满意、乡村民众和学生对乡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满意是根本和最好标准。乡村学校好不好,就看学生爱不爱;乡村教师职业好不好,就看教师爱不爱;乡村教育是否现代化,就看学校能吸引多少上学娃;乡村教育兴不兴,就看乡村教育治理行不行。
(一)乡村学校建设要提高大学毕业生和城乡教师“下得去”的吸引力
东北师范大学一项调查表明,该校五届公费师范毕业生有97%以上在基础教育战线任教,生源有50.0%~62.5%来自乡镇以下,但签约到城市的有68%以上且比例逐年上升,近三年达82%以上;到乡镇及以下区域的仅有32%以下,而比例逐年下降;到省市级示范或重点学校的57%以上,到县级及以上重点学校的72%以上;任教于高中、初中、小学的比例依次为55%~68%、22%~29%、9%~15%。[30]为解决教师短缺问题,许多省区实施了地方师范院校公费师范生教育,近70%的地方公费师范毕业生愿意和实际上也到乡村学校任教。[31]有些县市每年都大量聘用特岗教师,几年过去,乡村学校新任教师有80%~90%是特岗教师,而特岗教师80%以上来自民办本科院校和省属普通本科院校。[32]这既说明高水平师范大学就业质量高,地方公费师范毕业生和特岗教师对乡村教育发挥的重要作用,也说明提高乡村教师吸引力的必要性和高水平师范大学“眼睛向下”的供给侧改革还需要做很大努力。
(二)乡村学校建设要提高大学毕业生和城乡教师“留得住”的吸引力
一个教师从新入职到具有一定教学经验需要用五六年时间,成为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需要有十几年的教学实践经历。但乡村教师能在乡村认真教学十年以上的很少,有些县市规定新任教师在乡村学校至少任教五年才能调离。没有此规定的县市,由于家庭、收入等原因,不少年轻教师在乡村任教两三年甚至一年就想方设法调进城里或应聘到其他县市任教,或者转岗。为提升教育质量和学校声誉,学校大力鼓励和支持教师职称晋级和专业发展,但当他们获得县市级荣誉后,就或主动或被动调进城里。乡村学校基本成为新入职教师的练兵场和为县城或城市学校培训优秀教师的基地。建立“下得去”“留得住”和“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很有必要实施“以待遇换时空”的举措。
(三)乡村学校建设要提高村民和学生对乡村学校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或“教得好”的满意度
乡村学生进城上学有父母在城里工作和进城打工子女随迁等许多原因,但与父母为了孩子上学进城打工相反,父母在乡村工作愿意子女在乡村学校上学、父母在本县本乡工作愿意子女在本县本乡上学,还是想方设法让子女到县城或大城市上学是衡量村民和学生对乡村学校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或“教得好”的不同层次满意度的根本标准。[33]近几年一些乡村学校吸引学生“回流”是村民和学生对乡村学校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或“教得好”的满意度提高的最好说明。
(四)乡村学校建设要提高乡村学校师生和本地领导、村民建设好
乡村学校的主体性和自信心信心重于黄金。增强信心既要“输血”,又需“造血”;既需评价自然和社会等价值,又需来自自身价值的认可、重视、珍惜。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也是民之大事、家庭大事、人生大事。“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治理管理要充分调动县级各部门和乡镇乡村、村民建设和办好乡村学校的积极性、创造性等主体性,把国家的学校与村民自己的学校相统一,避免把“以县为主”变成“以县唯一”,变成无须发挥甚至排斥、伤害乡镇乡村、村民建设和办好乡村学校主体性的治理和管理。
参考文献:
[1]赵剑影,等.中国城镇化率提高到58.5%,8000万人进城之后[EB/OL].(2018-03/25).http:∥www.xinhuanet.com/2018-03/25/c_1122586733.htm.
[2]陈亚军.国家发改委:已有9 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EB/OL].(2019-05-06).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gncj/2019-05-06/doc-ihvhiqax6886354.shtml.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
[4]郝文武.农村教育和乡村教育的界定及其数据意义[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9(3).
[5]张灵.中国农村学校每天消失63所10年减少一半[EB/OL].(2012-11-18).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2-11/18/c_113714365.htm.
[6][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
[8]邬志辉.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7[N].中国教师报,2017-12-27(11).
[9]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水平,平均受教育年限接近甚至超过美国。
[10]胡鞍钢,王洪川,鄢一龙.中国现代化:人力资源与教育(1949—2030)[J].教育发展研究,2015(1).
[11]杨海燕,高书国.农村教育的价值、特征与发展模式[J].教育研究,2017(6).
[12]陈时见,胡娜.新时代乡村教育振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
[13]周兴国.乡村教育的现代化困境与出路[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8(4).
[14]傅维利,刘伟.学校规模调控的依据与改进对策[J].教育研究,2013(1).
[15]谢立中,孙立平.二十世纪西方现代化理论文选[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206.
[16]R E帕克,E N伯吉斯,R D麦肯齐.城市社会学[M].宋俊玲,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2.
[17]郝文武.农村教育和乡村教育的界定及其数据意义[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9(3).
[18]胡俊生.农村教育城镇化:动因、目标及策略探讨[J].教育研究,2010(2)4.
[19]张灵.中国农村学校每天消失63所10年减少一半[EB/OL].(2012-11-18).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2-11/18/c_113714365.htm.
[20]郝文武.农村学校布局应坚持以育人为本的因地制宜[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13).
[21]秦玉友,邬志辉.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状况与未来发展思路[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
[22]刘善槐,邬志辉,史宁中.我国农村学校教师编制测算模型研究[J].教育研究,2014(5).
[23]邬志辉,陈昌盛.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编制供求矛盾及改革思路[J].教育研究,2018(8).
[24]刘善槐,邬志辉.我国农村教师编制的关键问题与改革建议[J].人民教育,2017(7).
[25]雷万鹏,张雪艳.论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分类发展政策[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6).
[26]刘生全.论教育场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1).
[27]王鉴,苏杭.略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中的“标本兼治”政策[J].教师教育研究,2017(1).
[28]郝文武.农村教育现代化“以县为主”应充分发挥乡镇乡村的作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1).
[29]“全国教育满意度测评研究”课题组.基础教育满意度实证研究[J].教育研究,2016(2).
[30]商应美.免费师范生就业政策实施10周年追踪研究———以东北师范大学五届免费师范生为例[J].教育研究,2017(12).
[31]王智超,杨颖秀.地方免费师范生:政策分析及现状调查[J].教育研究,2018(5).
[32]刘培军.西部省域农村特岗教师来源结构及相关政策建议———以广西特岗教师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6).
[33]高文涛,郝文武.努力提高民众的教育满意质量[J].教育科学,2017(5).
The Strategies and Tactics of Building Small Schools in Rural Areas
Hao Wenwu
Abstract:Urbaniz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their integration are the inevitable trend and goals of modernization.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changes of small schools in rural areas are the barometer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rural education, which includes the urbanization of rural education,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education and its integration.To run a rural school well, we should follow the strategic objectives, decisions and measure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comprehensively and deeply understand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trend and law among specific objectives, objective facts, ways and means in different periods, effectively solve the contradictions and difficult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schools, strive to make up for the shortcomings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schools, and promote the rebirth of rural schools and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education and modernization.
Key words:rural revitalization; rural education; small school; strategies and tactics
责任编辑: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