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1年 > 第5期目录(总第一百七十四期) > 正文

基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中小学生国家认同建构

作者:高维
阅读数:340

来源:《教育科学研究》2021年第4期

摘 要:在全球化时代,国家认同面临着空前的危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促进中小学生国家认同建构的重要途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主要通过思想精华的传承、传统美德的彰显和文化符号的强化来促进学生的国家认同。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国家认同的基本取向方面,要转换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兼顾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注重国际理解视野下的国家认同。在具体路径方面,要通过课程统整以及协同开发与共享,构建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注重教育的融合性、体验性和开放性,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日常实践,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走向生活。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国家认同

国家认同是一个国家的成员对所属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国家主权和制度、政治主张和价值观念等的认可而产生的归属感。其是国家建设和国民整合的重要基础,是国家稳定和繁荣的重要保证。[1]近年来,我国国家政策高度关注国家认同。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和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承发展进行了全面规划,其中也涉及对国家认同的相关论述。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指出,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

国家认同也是课程改革关注的核心内容。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发布,国家认同被列为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2017年全国启用的义务教育统编教材和2020年修订的普通高中各科课程标准,都注重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等内容。在国家政策和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关于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家认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百花齐放,但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角度系统探究如何促进学生国家认同的研究还非常少见。本文在全球化时代国家认同危机的背景下对此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彰显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促进中小学生国家认同的建构。

一、全球化时代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中小学生国家认同建构的意义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认同常常面临着危机。在促进国家认同时,文化认同是基础,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则是促进中小学生国家认同建构的重要方式。

(一)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认同危机

当前,全球化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观念。第一,在全球化时代,人员的跨国流动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人到国外学习、工作、旅游,甚至长时间在国外生活。第二,资本、商品和服务的全球流通使得“地球村”成为一个大市场,人们甚至足不出户就可以享用自己喜欢的来自国外的商品和服务。第三,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人们可以非常便捷地了解世界各国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文化。[2]人员、商品和文化等的跨国流动都会对原来处于相对封闭和稳定的生活状态下的人们的国家认同产生影响。可以说,当前世界各个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国家认同问题的挑战。

在社会转型期,我国的国家认同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一些人更喜欢阅读国外的经典著作,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却所知甚少;一些人更青睐国外的商品和品牌,对本土的产品却少有问津;一些人对中国的评价不高,对国家的发展信心不足,但对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却无限向往。由于中小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其容易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在全球化、信息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当前我国一些中小学生的国家认同情况堪忧。[3]

虽然国家认同受到了全球化的侵蚀,但当前国家依然是最具组织能力和权威的共同体。英国学者鲍伯•杰索普(Bob Jessop)指出,在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依然重要,它不是正在消亡,而是正在被重新想象、设计和调整以应对挑战。[4]因此,国家认同对于国民来说仍应是最基本的认同。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世界各国都在加强国家认同,尤其是通过弘扬传统文化,坚定认同基础,增强国家的凝聚力。

(二)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

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每个人自生下来就浸染于特定的文化传统中,文化在无形中塑造着每个人的精神气质,塑造着特定的国民文化心理。[5]文化认同体现了国民对自己国家的历史传统、思想文化、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的认可、接纳和传承。其在塑造公民间“我们感”和对国家“归属感”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认为,国家认同包括身份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历史认同和地理认同。其中,文化认同在国家认同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共同的祖先、共同的生活体验、共同的语言和习俗以及共同的价值观是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向心力的根本动力,也是国家认同的深厚基础。

在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交融不断深入,而异质文化之间的交锋碰撞和矛盾冲突也日益增强,这将会对民族国家的国家文化安全和国家认同造成威胁。当前,强势的西方文化不断涌入中国,从意识形态到物质产品,从语言文字到宗教信仰,从节日仪式到日常生活,都在猛烈地冲击着中国本土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人民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源泉”,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因此,我们必须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呵护我们的文化传统。《意见》指出,我们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着力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这将有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有利于抵御外来文化渗透、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也有利于培育公民国家认同、塑造国民价值秩序。[6]

(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促进中小学生国家认同建构的重要途径

美国学者塞纽尔•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指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认同都是建构起来的概念。”[7]中小学生国家认同的建构有赖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促进中小学生的文化认同进而促进其国家认同。《意见》提出,“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各领域。这从宏观上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整体规划,也有利于中小学生的国家认同建构。

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认识到,国家认同的建构是复杂的,涉及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要更有效地促进中小学生的国家认同,需要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国家认同的关系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探讨。如,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国家认同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在通过国家认同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国家认同时,应秉持什么样的基本取向?我们可以采取哪些具体路径来基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进中小学生的国家认同?对这些基本问题的研究有利于明晰相关理论问题,也有利于国家认同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

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国家认同的主要表现

思想精华、传统美德和文化符号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主要通过思想精华的传承、传统美德的彰显和文化符号的强化来促进中小学生的国家认同。

(一)通过思想精华的传承促进国家认同

中国古代典籍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精华,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将中国古代思想精华作为核心内容。诸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民胞物与”“慈爱利物”的人与自然关系思想;“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重民贵民思想;“意莫高于爱民”“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的爱民忧民思想;“利天下之民者,莫大于治”“治国之道,富民为始”的利民富民思想;“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的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思想。

这些思想精华在历史上曾引领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实践,在当前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以及治国理政等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如“天人合一”思想主张人与自然不是相互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内在统一的关系,其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交融和谐的境界。“天人合一”的理念有利于我们反思当前人类无限向自然索取,不断控制和破坏自然以及由此导致的生态危机问题,给予我们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引领。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分学段由浅入深、有序推进优秀传统思想教育,促进学生对传统思想精华的认知和认同。对优秀传统思想精华的传承,不仅有利于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灿烂的思想文化及其当代价值,感悟中华传统思想智慧在世界思想史上的独特价值和重要地位,也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学生对中华传统智慧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并进一步促进其国家认同。

(二)通过传统美德的彰显促进国家认同

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的优秀道德遗产,对于促进公民道德建设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对传统美德的认同也是国家认同的重要诉求。《纲要》提出要“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这也为基于传统美德促进国家认同指明了方向。

在以上三个方面,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深入挖掘、系统梳理丰富的传统道德资源。如,在人格修养方面,“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求学品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自强精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信念,“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坚韧志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在社会关爱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之心,“礼之用,和为贵”的尚和精神,“言必信,行必果”的诚信态度,“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正义追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公意识;在家国情怀方面,“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

这些传统美德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人际和谐、社会稳定的道德根基,在当前对于找寻失落的道德传统、树立民族自信、增强国家认同、促进社会稳定繁荣仍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贵和尚中、厚德载物、崇德重义、家国情怀、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等构成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而爱国主义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把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始终凝聚在一起形成共同体的伟大精神力量。[8]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尤其要注重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渗透,促进学生对民族精神的认同。

(三)通过文化符号的强化促进国家认同

德国文化哲学家卡西尔(Ernst Cassirer)提出人是一种文化符号动物,人的独特之处在于能够创造和使用符号。[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符号体系。其中,汉字汉语、中国书法、中国绘画、中国诗词、中华医药、中华武术、中国戏曲、中国节日等具有国家文化符号的特征,是国家意象的具体表现。

中华文化符号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标识。将具有文化符号意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统纳入中小学教育,有利于强化学生的中华民族集体记忆,激发其国家认同。例如,汉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领略汉字的形态美,而且可以了解汉字构成规律及字源字理蕴含的丰富文化底蕴,进而增强传统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10]同时,学生学习毛笔字,不仅能够使其静气凝神、陶冶心性,还能使其了解中华民族多姿多彩的书法艺术以及在审美过程中体验愉悦,感受魅力,唤起文化共鸣,促进国家认同。

而在众多青少年更喜欢过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的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凸显传统节日的地位和价值,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纳入学校课程,使学生了解这些节日的历史由来、主要习俗和文化内涵,将促进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深入认知,强化学生的民族文化记忆和心理认同。总之,中华文化符号应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强化中华文化符号是促进国家认同的重要方式。

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国家认同的基本取向

为促进中小学生的国家认同,中小学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要处理好传统文化的传统性和现代化的关系、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以及国家认同与国际理解的关系。

(一)转换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于古代农业社会,随着时代的变迁,其中的一些内容会出现与当代文化不适应以及与现代社会不协调的问题。因此,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注重文化传承的同时,还应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

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要注意诠释优秀传统文化并赋予其新的内涵。如,古代“不患寡而患不均”思想中蕴含着公平的观念,但其含有小农经济背景下的绝对平均主义意识,这是当前需要扬弃和转化的。在教育中应将其转化发展为社会主义的公正价值观,并将其与人们的权利和义务、地位和贡献结合起来。而我国古代的“贵民”思想虽然是具有进步意义的思想精华,但仍然具有其历史局限性。只有经过继承和批判,将其发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民主”观念,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当家做主权利,提升其社会地位。[11]这些对传统思想的现代转化和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再如,我国古代以姑娘乞巧为主旨的“七夕节”逐渐发展成了现代具有浪漫色彩的情人节。将其纳入传统文化教育可以通过传统文化符号的强化来抵制西方文化的“入侵”,从而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

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还应注意不复古泥古,赋予传统文化现代表达形式。一方面,要结合现代话语特点,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话语风格和表达方式进行转换,使其更能为学生理解和接受。另一方面,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优秀传统文化载体的转型。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和新媒体技术的即时性和交互性优势,加快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储存和传播的数字化与信息化,拓宽文化传承的渠道与途径,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和深度弘扬。[12]表达方式和传播方式的现代化无疑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

(二)兼顾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

所谓族群认同是指民族成员对自己所属的族群的民族归属感。族群认同主要依赖于族群成员共同的血缘关系、体貌特征、共同记忆以及历史文化传统。作为拥有56个民族的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我国特别要处理好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关系。

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不能仅仅强调国家认同而排斥族群认同,那样可能会引起文化冲突并威胁文化的多样性,更不能过于强调族群认同而忽视国家认同,那样会影响到统一国家的心理基础以及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因此,一方面,要注重文化的多元性,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56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当然包括各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保存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也有利于激发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另一方面,要注重文化的主导性,发挥主流文化的引导作用。相比于族群认同,国家认同应该放在首位。只有具有稳固的超越特定族群的国家认同,统一的国家才有存在的心理基础。因此,在强化国家认同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共同主流文化的纽带作用和导向作用,通过共同的价值观和文化符号塑造各民族学生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各民族多样化的自我认同凝聚上升到统一的国家认同。[13]

总之,只有把尊重和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传承和建设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达成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平衡,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三)注重国际理解视野下的国家认同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国家认同和国际理解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其中,国际理解的重点是: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促进学生国家认同的过程中应有国际理解的视野。首先,要使学生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的独特性。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在学生了解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的地位、风格和特色以及对世界文化发展的贡献。这将使学生因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性而产生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对国家的认同感。

其次,要使学生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中华民族是一个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民族,在悠久的发展历程中,不仅输出自身文化,也学习其他民族的文化精华,从不同文明中汲取营养,发展中华文化。[14]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积极进行世界文化对话交流,主动借鉴国外优秀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将使学生体验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开放胸襟和时代活力,进而促进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接纳和认同。

最后,要使学生认识到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中国智慧,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以和为贵、世界大同等,对解决当前世界各国之间的纷争和全球问题具有重要启示价值。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智慧必将获得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认同。这也必将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

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国家认同的具体路径

为全面促进中小学生认知、情感和行为层面的国家认同,急需构建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方式,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走进生活。

(一)通过课程统整以及协同开发与共享,构建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

基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小学生国家认同,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系统认知是基础。因此,急需构建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

首先,基于校本课程统整三级课程。从当前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来看,课程内容仍缺乏系统性,课程体系有待完善。可喜的是,国家层面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高度重视,尤其是《纲要》对分学段有序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了总体要求,明确了各学段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也为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建构指明了方向。《纲要》还提出在中小学语文、德育、历史等课程标准的修订中,要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比重,同时,鼓励各地方和学校利用当地传统文化资源,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此背景下,各地应积极结合地方实际,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在民族地区,尤其要注意处理好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小学校应以传统思想精华和传统美德为核心,以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意义的中国书法、中国绘画、中国诗词、中华医药、中华武术等为重点,系统梳理并整合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建构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

其次,联合多方主体协同开发课程。对于许多中小学校来说,由于师资、场地等方面的条件限制,自身独立构建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有较大难度。因此,可以邀请传统文化名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参与课程开发,还可以与大学、旅游局、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美术馆及其他中小学校等建立合作机制,共同开发体系化的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最后,实现优质和特色课程的校际共享。在建设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过程中,不同的学校会形成自己的优质和特色课程,如,有的学校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传统美德课程,有的学校建构了独具一格的书法课程,有的学校建设了异彩纷呈的戏剧课程。这些课程在学校之间共享,不仅可以节约学校课程开发的成本,也可以提升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整体质量。总之,中小学校应在对分散在各门国家课程及地方课程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和整合的基础上,基于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通过协同开发和课程共享,建构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系统学习和理性认知,为其国家认同奠定基础。

(二)注重教育的融合性、体验性和开放性,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方式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进中小学生的国家认同,关键在于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归属。只有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在情感上亲近、接纳和认同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国家认同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在教学方式方面,要避免过于强调知识讲授等问题,应进行方式创新,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时代性和探究性,关注学生的实践和体验。[15]具体来讲,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整合教学。如,有小学在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注重以图文结合、故事和诗文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还将古诗文课与写字课、音乐课、美术课进行整合,开展“手书经典”“手绘经典”“唱响经典”等活动。[16]整合教学能够促进传统文化的跨学科融合,能够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认同。

二是加强探究教学和体验学习。在系统的传统文化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学校应注重探究教学和体验学习,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如,有学校在引导学生对故宫有基本了解的基础上,带领学生探访故宫并为其提供了研究主题,包括故宫布局、故宫色彩、故宫雕塑、故宫龙纹等,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组建小组并对以上主题或自选主题进行探究学习。[17]也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对世界其他国家文化的了解,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及其当前的世界价值。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历史记忆、文化自豪感和文化认同。

三是注重互联网+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学校应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网络课程开发,借助其他传统文化网络平台及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发挥其开放、便捷、高效的优势,扩展学生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这将有助于适应学生的信息化生活环境和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进其传统文化认同。

(三)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日常实践,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走向生活

国家认同不仅关涉人们对待自己国家的方式,也关涉个体的自我建构。个体只有将自己融入国家的现实生活中,树立对国家的忠诚感和归属感,才能获得自己的社会角色归属感,进而确立个体身份认同并实现自身价值。因此,国家认同不仅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生活方式。[18]这也意味着通过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国家认同,绝不仅仅是单纯的对学生认知的建构,更重要的在于对学生生活的关照和塑造。

首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关照学生的生活经验。传统不是自古至今传下来等待被动接受的思想、道德和习俗,而是根植于人们日常生活并流通在当下的实践样态。优秀传统文化也并不是过去的或逝去的存在,其常常以或显或隐的形式体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因此,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能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割裂。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加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时,应注重传统文化的转化和发展,以更好地与学生当下的生活相契合,从而促进其有意义学习。

其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促进学生学校生活的建构。学校是学生生活的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走向生活首先意味着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在生活环境方面,学校应通过有形物质载体打造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和班级环境,如树立孔子塑像、张贴古代思想家名言以及传统绘画等。在实践活动方面,可以通过经典诵读、节日文化、书画大赛及其他主题实践活动,促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学校生活。在精神风貌方面,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着重引导学生养成学而不厌、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等习惯和品质,并将其体现在学校生活中。

最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引领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使学生体验到自身和中华文化的深度关联以及自身的责任和使命,并积极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如果学生都能够认同传统思想精华和传统美德,都热爱汉字汉语、中华传统艺术和节日,都能够掌握或鉴赏一两项传统技艺,认同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者和创新者的角色并将其体现在日常生活中,那么学生的自我建构和发展便顺理成章,而中华文化的复兴也将得到有力推动并最终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柴民权,管健.从个体认同到国家认同:一个社会心理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18(11).

[2]韩震.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一种基于历史哲学的分析与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3]檀传宝.中学生国家认同与公民教育现状年度调查报告[R].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2012.

[4]鲍伯•杰索普.重构国家、重新引导国家权力[J].何子英,译.求是学刊,2007(4).

[5]吴玉军.论国家认同的基本内涵[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1).

[6]金德楠.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建构逻辑[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

[7]塞纽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征面临的挑战[M].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21.

[8]刘晨光.爱国主义、国家认同与当前中国政治文化建设[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7(3).

[9]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34.

[10]王雨晴,钱加清.语文课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讨[J].语文教学通讯,2018(5).

[11]骆郁廷,王瑞.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现代转换[J].江汉论坛,2015(6).

[12]王增福.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正确处理六大关系[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

[13]刘社欣,王仕民.文化认同视域下的国家认同[J].学术研究,2015(2).

[14]赵景欣,彭耀光,张文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6(6).

[15]李群,王荣珍.论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实施[J].课程•教材•教法,2018(3).

[16]邹一斌.文以载道以文化人——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综述[J].中国民族教育,2017(4).

[17]田国英.优秀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构建与实施[J].人民教育,2018(Z1).

[18]刘铁芳.国家认同的教育意蕴及其实现[J].探索与争鸣,2018(2).

责任编辑:王雪婷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