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是文化的生命机制,乡村学校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当前乡村学校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应有的文化担当。面对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乡村学校逐渐迷失自我,陷入尴尬的文化困境。坚持城乡文化一体化的发展方向,以生态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立足平等原则、差异原则和补偿原则,乡村学校一定能走出文化困境,培养出具有文化担当、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合格公民。
关键词:城乡文化一体化;乡村学校;学校文化建设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1]。城乡文化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衍生概念,是打破城乡文化二元结构的重要表征和必然要求。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对于统筹城乡经济文化发展、打破“城乡分割”的思维模式、改变城乡文化“二元化”的发展格局以及实现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作用。教育是文化的生命机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乡村教育。乡村学校在城乡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城乡文化一体化视野下的乡村学校
所谓城乡文化一体化,是把城乡文化放置到由城市和农村共同构成的一个大系统中,以城乡一体化的方法和系统思维方式,打破城乡二元对立文化教育制度的束缚,使城乡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并在体制机制、政策保障、资源配置等方面达到一体化,实现城乡文化均衡发展,缩小城乡文化差距。城乡文化一体化不是城乡文化同质化、同步化,也不是搞“平均主义”,不是“削峰填谷”,既不贬低城市文化,也不一味地拔高乡村文化,而是追求城乡文化的均衡发展,即求得一种生态平衡。城乡文化既是一个有机整体,也是一个动态系统,这符合生态学的思维,也就是说,城乡文化是一个生态系统。
具体来说,作为生态系统,城乡文化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具有整体性,即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是一个有机整体,无法割裂;二是具有动态平衡性,即它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辩证的历史发展过程,是一个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不断循环发展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三是具有开放性,即城乡文化应该相互交流,保持文化系统内部的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的相互交换,共享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四是具有自组织性,也就是说,城乡文化一体化的目标是实现内涵发展,激发城乡文化特别是乡村文化的自觉意识和自主动力。
在城乡文化一体化的生态逻辑和思维方式下,乡村学校不再是被遗忘、被忽视和被剥夺的对象,而是具有自身优势、不可替代的发展主体。乡村学校凭借自身丰富的文化资源为乡村文化建设构筑了牢固的文化堡垒。“乡村学校对于乡村文化的堡垒作用,主要表现在文化信息、文化传播、文化活动、文化服务和文化发展等五个方面。”①乡村学校在传播、继承和发展优秀城市文化、主流文化、乡土文化和传统文化以及促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乡村学校的文化困境
伴随着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乡村学校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应有的文化担当,面对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它们逐渐迷失自我,陷入尴尬的文化困境。
(一)乡村学校发展目标的唯城市化或者唯本土化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我国乡村学校教育在
价值取向方面陷入“离农”和“为农”的双重悖论。长期以来,农村教育在教育目标即为城市发展还是农村发展服务的问题上左右摇摆,缺乏明确的指导思路,经常陷入非此即彼的怪圈。唯城市化的“离农”教育即“城市导向型”的教育,它以升学为目标,立足城市,旨在培养离开农村和农业进入城市而不是回归乡土的人才。对于这种价值取向的乡村学校来说,其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大纲和标准的制订、教材内容的编选、考试内容的设定等,都是以城市学生为依据的,长期忽视以农村教育环境、教育资源等为代表的乡土文化;通过城市取向的知识传授、价值引导,强化乡村少年对城市生活的向往,使他们轻视甚至鄙视自身周遭文化环境。唯本土化的“为农”教育主要是针对乡村学校发展目标过度城市化带来的问题进行纠偏,这种价值取向要求乡村学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服务,使乡村学校教育适应乡村文化环境。但这种价值取向也存在危险,它可能会限制乡村文化资源向城市流动,并进一步拉大乡村学校与城市学校之间的差距。
(二)乡村学校发展资源的枯竭化
对于乡村学校而言,一方面,由于历史、政策、地理条件等方面原因,城市的物质资源、教师资源和信息资源明显优于乡村,而城市与乡村之间缺乏双向沟通的渠道,城市中的优秀文化资源很少能较顺畅地流入乡村,为乡村学校享有;另一方面,即便是本土文化资源,同样很难固守本位,也面临着流失的危险。“在传统社会,乡绅、乡村知识分子曾经是乡村文化传递与发展的主要推动者。在现代乡村,掌握知识和有一定能力的乡村精英应该是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承载者。”[2]随着社会结构的调整,这些乡村精英大量外流,乡村学校面临资源日益枯竭的文化图景。
(三)乡村学校发展对象的无根化
尽管我国农村教育在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环境方面与城市教育有巨大差距,但就教育内容来说,二者基本是相同的,农村教育内容的城市化现象非常严重。这些以升学为导向的课程内容对于那些有机会到大学接受教育的学生来说还算有些价值,但却是以牺牲由于各种原因而无法升学的多数学生利益为代价的,这些学生逐渐失去对乡村文化的认同,不再喜欢本土风情,转而沉溺于网络、电子游戏、色情影视等。其结果是,乡村教育不为乡村培养人才,培养出来的人才不愿回到乡村,即便回到乡村也找不到用武之地,大部分农村学生失学后面临“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尴尬。乡村学校培养出的多是“文化边缘人”,即这些人向往城市而又无法融入城市,回归乡土却又不甘于现状。
(四)乡村学校发展环境的陌生化
“礼失求诸野”,这句话表达的是传统社会对乡村文化和伦理价值的肯定。但是,当前市场经济在给乡村带来发展机会的同时,也泥沙俱下,带来功利主义的拜金文化,乡村社会出现严重的文化危机和伦理秩序危机。“乡村实际上在今天已不再是一个文化概念,而更多是一个地域(相对于城市)、经济(相对于经济发展)的概念,乡村逐步沦为文化的荒漠。”[3]以乡土人情为核心的乡村“熟人社会”逐渐演变成“半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乡村少年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耳濡目染,其结果可想而知。
乡村学校要想走出文化困境,就需要在城乡文化一体化的思维逻辑和认识框架下对乡村教育进行科学的定位与整合。
三、乡村学校的文化选择
在城乡文化一体化进程中,乡村学校作为人类文化传承的主渠道,应以城乡文化生态平衡为目标,自觉承担起传播和发展优秀城市文化、主流文化、乡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重任,摆脱传统的“离农”和“为农”思想,立足乡村实际,坚持基础性的教育方向,服务城乡共同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为此,乡村学校可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立足平等原则,坚持乡村学校教育发展的基础性;第二,立足差异原则,坚持乡村学校教育的本土文化特征;第三,立足补偿原则,提升乡村学校教育质量,实现城乡文化教育发展的优质均衡。
(一)继承主流文化,以培养合格公民为目标
在一定程度上,城市文化代表并反映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与城市学校一样,乡村学校也应承担起培养每个适龄青少年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功能,以便让青少年未来能独立地生存下去,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充分实现自己的发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并能终生学习。这是坚持乡村教育基础性和平等性,并保证乡村青少年获得公平的受教育权利的前提。
(二)弘扬乡村文化,培养文化自觉意识
乡村学校应立足于回归乡土,重建和弘扬乡村文化,使乡村青少年树立乡村文化自尊心和乡土自觉意识,使他们自觉摒弃文化进化论,不再将城市文化当作现代化的唯一标杆。同时,乡村学校要充分利用自身发展优势,因地制宜,整合优势育人资源,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把乡土文化引入校园、引入课堂,引导乡村青少年理解乡村世界,尽量填补乡村青少年由于乡村文化衰落而导致的精神空白。例如,浙江省东阳市吴宁第四小学利用毗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阳卢宅的优势,美术课开展水墨卢宅游戏活动,把古牌坊、古门窗、古农具作为绘画练习的素材;音乐课引导学生学习家乡人喜爱的婺剧唱段,教唱乡音乡韵的民歌民谣等。[4]
面对代表现代化潮流的城市文化和日趋没落的乡村文化,乡村学校的文化选择应该是一个理性挑选和加工整合的过程。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标识,一个乡村有一个乡村的符号,每所学校周围的乡土文化都蕴藏着丰富的育人资源,只有学校悉心整合开发、挖掘利用,才能使青少年健康成长。
(三)加强城乡文化教育交流,实现城乡文化教育资源共享
城乡文化一体化要求乡村文化不能固步自封,对外来的城市文化一味排斥。乡村学校要自觉承担起引进优秀文化教育资源、打破城乡文化之间封闭分割的状态、加强二者之间联系与融合的重任。就目前而言,在城乡文化的交流方面,乡村学校的核心工作包括:一是进行现有教师的文化培训;二是引进以图书资料为核心的优秀文化资源;三是建立长效的乡村教师补充机制,让优质的教师资源能在区域和城乡之间自由流动,“营造乡村教育的文化想象空间,需要真正理解乡村、理解乡村少年的境遇的教师”[5];四是建立必要的网络信息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四)建立以乡土文化为参考指标的基本质量标准和考核机制
在城乡文化一体化背景下,乡村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文化传递和文化选择,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特别是质量差距,实现教育质量公平和优质均衡。在乡村文化明显处于弱势的今天,为确保这样一个结果的顺利实现,各地有必要建立城乡统一的文化、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乡村学校教育“回归乡土”,不能简单地对乡村学校做加法,让它们既承担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技术教育、就业教育,还承担本土文化教育。这对农村学生来讲是不公平的,因为当前并没有将乡土文化列为考核内容。因此,对政府来说,要加强文化教育体制改革,挖掘乡土文化,改革评价考核机制,鼓励乡村学校教育与乡土文化紧密联系起来,培养乡村青少年的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自信心。“在未来的考核评价中,可以通过突出课程目标的整体性、综合性,再结合一定文化语境,考查学生的语感、知识及文化积累,以期将乡村文化更好地融入评价内容中,使它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6]
注释:
①参见:李伯玲.布局调整中乡村学校文化的复归[C].城乡教育一体化与教育制度创新:2011年农村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26。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2011-10-25)[2012-01-25].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1778/201110/125877.html.
[2]于影丽.社会转型期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9.
[3]谢镒逊.乡村教育之文化困境与出路探析:基于温德尔·拜瑞乡村教育哲学的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2011(4):8-10.
[4]杜荣生.在乡土文化浸润中飞扬[N].中国教育报,2011-11-11(06).
[5]刘铁芳.乡村的终结与乡村教育的文化缺失[J].书屋,2006(10):45-49.
[6]马长安.新教材建设中的乡村文化[J].语文建设,2007(Z1):18-20.
责任编辑:黄丽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