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1年 > 第6期目录(总第一百七十五期) > 正文

“互联网+教育”是否颠覆与重构了传统教育

作者:何克抗
阅读数:38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19年第4期

摘 要:“互联网+教育”是否颠覆与重构了传统教育,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互联网+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什么,“互联网+教育”只是解决了教育系统的“组织体系和服务体系”的重构问题,并没有涉及“指导教育信息化有效实施的科学理论”的研究与开发问题。仅靠“互联网+教育”要想颠覆与重构传统教育是根本不可能的。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颠覆;重构;传统教育

众所周知,自进入21世纪以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正在快速、迅猛发展,由于这些新兴技术都离不开互联网的支持,互联网自身不论是“硬件”(已由3G发展到5G),还是“软件”(从Web2.0、物联网到移动无线网)都有极大扩充,所以近年来,“互联网+”这一全新术语广为流行。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中,已明确指出,“‘互联网+’就是要用互联网来重构各个行业的组织体系和服务体系”。具体到教育行业,“互联网+教育”就是要利用互联网来重构我国教育的组织体系和服务体系。正是基于互联网的这种组织体系和服务体系的重构,给学术界乃至社会各界带来了极大的震撼。有人甚至认为,这种“组织体系和服务体系的重构”已经或正在颠覆与重构传统的教育与教学。例如,2019年4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举行的第十届“学术文化节”开幕式暨“锵锵三人行”座谈会,其主题就明确地宣布为——“互联网+教育”:颠覆与重构。

为了让这次座谈会能够紧紧围绕上述主题深入展开,主持人还向参与“锵锵三人行”座谈的三位嘉宾,开门见山提出以下问题:“颠覆往往意味着推翻,意味着彻底的变革,意味着与传统不同、与众不同,今天可汗学院、翻转课堂、慕课这些现实的案例都告诉我们“互联网+”的确给教育带来了较大的颠覆,请谈谈“互联网+”给教育带来了什么样的颠覆?

由于北师大的这届“学术文化节”异常隆重,参与座谈会的三位嘉宾又都是清华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在教育界颇具影响力的著名学者,与此同时,参与开幕式和旁听座谈会的听众,还有不少是来自首都及国内其他城市的高校教师及博士生、硕士生,可见,这次座谈会的影响比较大,而在这样的座谈会上,“‘互联网+教育’已经颠覆与重构了传统教育”似乎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这让我感到惊讶,也令我产生质疑,进而使我不得不大声质问:“真是这样吗?”下面我们就先来看看“互联网+教育”对传统教育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一、“互联网+教育”对传统教育产生了哪些影响?

当前学术界之所以会有一大批学者(而且其中不少是有较大影响力的学者)认为“互联网+教育”已经颠覆与重构了传统教育,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其现实背景和一些相关事实。

前面提到,自进入21世纪以来,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正在快速、迅猛发展,并且正在对各级各类教育的深化改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有些甚至是相当重大的影响。例如:

在“大数据”背景下,利用数据挖掘(eDM)和学习分析(LA)等技术,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改进教学:大数据凭借完整的信息采集,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可以客观地从学习行为、学习需求、内在心理到学习风格,全面地展现一个学生的形象,从而使教师把每个学生置于真实的场景中来进行审视与评估,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学生作出正确的评价,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干预。这表明,“大数据”在支持个性化学习和适应性教学方面具有独一无二的突出特点,这正是各级各类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而“云计算”在一些后进地区的应用(尤其是偏远、贫困山区的应用)已经证明,在实现跨时空、跨地区的海量优质教育资源共建与共享,从而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乃至优质、均衡发展)方面,具有先天的、前所未有的独特优势;除此以外,还能有效助力各类教师的培训与教研,可从“研、训、赛、评、建”五个维度不断深化培训工作——通过课堂教学示范,引领教师走上科研之路,从而实现“以研促训、以训促赛、以赛促评、以评促建”。“云端漫步,开启数字化教与学的新时代”已不是口号,而是教育信息化发展新阶段的标志,是“数字化校园”和“数字化课堂”发展到“智慧校园”和“智慧课堂”的体现。

关于人工智能(简称AI),更被国内外学术界普遍认为,这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将与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融为一体,并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传统产业与教育)。对于“教育”来说,这种影响的直接体现是:

AI将使教育更加接近本质(教育的本质是促进青少年“知识技能与思想品德”两方面,即“身心”两方面的良好发展),并能更好地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例如:

AI的意图识别技术,可用于发掘每个用户的真实需求(过去AI只有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近年来发展到意图识别,通过这种识别就有可能更全面、更深入地发现用户的内在需求),然后再根据这种个性化需求去提供对应的个性化服务(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资源、学习工具的服务);

AI的知识捕手技术,可以捕捉文章中的不同类型知识点,并为用户推荐和该知识点相关的各种学习内容,以拓展学习深度及学习边界。从而为学习者提供更加有效的学习服务与支持;

AI的增强现实教学(AR教学)技术,可以提供知识具象化的“教与学”环境,也就是通过构建AR场景(增强现实的场景),把抽象的知识具象化,以实现对知识点立体、形象、生动的讲解,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进学生对复杂、抽象概念及原理的深入理解与掌握;

AI的虚拟现实教学(VR教学)技术,可以提供多维交互体验的服务需求,也就是提供虚拟现实技术所需的课堂硬件、软件、终端,以及课程实施的完整解决方案,从而营造出前所未有的沉浸式学习体验;

AI的智能备课技术,可以为教师提供智能化备课服务,能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学进度需求,为教师推送有特色的教学设计方案、重点难点的示范课案例,及其他相关的优质备课资料,从而满足不同学科、不同学段教师的备课需求。

以上种种事实及案例表明,自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确实对各级各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良好影响(有些甚至是非常重要的影响),使运用了这类技术,特别是实现了这类新兴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单位,其学科教学质量得以大幅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包括爱国主义、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坚忍不拔、不惧困难挫折等心理素质)得到良好发展。由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具体实施及广泛应用都离不开互联网的支持,所以新兴信息技术产生的这种影响,通常也被社会各界看作是“互联网+教育”对传统教育与教学所产生的影响。正是依据这些事实及案例,学术界有不少学者(甚至是著名学者)认为“互联网+教育”正在(或已经)颠覆与重构了我们的传统教育。

实事求是地说,当前学术界许多学者依据上述事实及案例得出“互联网+教育”正在(或已经)颠覆与重构了传统教育的结论,是有一定道理,并有一定客观依据的。但是这里应当强调指出的是:以上“事实及案例”还不是一种普遍现象,只是某个示范区、某些试验校,甚至某个试验校的个别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这些“事实及案例”确实对各级各类教育的深化改革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及带动作用,是值得肯定、鼓励和赞扬的,但是仅仅一个示范区(更不用说某个试验校,或某一位乃至几位优秀教师)的学科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和学生综合素质的良好发展,和某个省、市(更不用说和国家)的整体教育水平相比,这二者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所以,我承认:“互联网+教育”确实对各级各类教育的深化改革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及带动作用,也就是“互联网+教育”确实对传统教育有影响,而且是非常良好乃至深刻的影响,但是,要得出“互联网+教育”正在(或已经)颠覆与重构了传统教育的结论,还为时过早。下面来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

二、“互联网+教育”是否真的颠覆与重构了传统教育?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互联网+教育”的最终目标到底是什么。如上所述,教育的本质是要促进青少年“知识技能与思想品德”两方面(身、心)的良好发展,教育的目标则是要培养大批能适应21世纪生存和发展需要的人才,也就是具有21世纪所需核心素养的人才。众所周知,当前国内外学术界普遍认为“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就是21世纪所需的核心素养”,可见,我们教育的总体目标(包括各级各类教育的目标,也包括“互联网+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既然“互联网+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那么,“互联网+教育”是否颠覆与重构了传统教育这样的问题,只要看看“互联网+教育”的最终目标达到了没有,就一清二楚了——因为传统教育的最大弊端就是只关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灌输,而忽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尤其是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即传统教育不关注,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可见,传统教育与“互联网+教育”的目标完全背道而驰,只要真正实现了“互联网+教育”的目标,我们就完全可以说“真正颠覆与重构了传统教育”。

由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最终必须落实到各个学科教学质量的大幅提升与学生综合素质的良好发展上(对于广大青少年的培养来说,就是要落实到中小学各个学科教学质量的大幅提升与学生综合素质的良好发展上),所以只要分析、比较一下我们国家(或西方发达国家)中小学各学科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状况(基础教育质量的发展状况),特别是看看21世纪新兴信息技术快速兴起时代(“互联网+教育”时代)基础教育的质量和20世纪90年代以前(例如70年代末或80年代初信息技术尚处于萌芽时期)的基础教育质量相比,是否有明显(乃至大幅度)提升。若有,可以确认“互联网+教育”真的是正在颠覆与重构传统教育;若没有,这种“颠覆与重构”论,恐怕就难以使人信服,只能说是这些学者的美好愿望或梦想而已。

为了使最终结果更加有说服力,下面我们不妨拿当前西方最发达的国家——美国为代表,以它在基础教育领域的质量表现作为典型案例来进行分析。

下面先来看看有关国际组织与学术机构对美国基础教育的质量是如何评价的

1.经合组织公布的PISA测试结果

经合组织(OeCD)于2010年12月7日发布了每三年一次的国际中学生评估项目(PISA)报告,介绍了对世界上比较发达的65个国家和地区的47万名15岁中学生,在“阅读、计算和科学常识”三方面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进行的测试与评估。其结果表明:美国在全球基础教育水平排行榜中只是处于中等地位——“阅读”成绩排名第14位,“科学”成绩排名第17位,“数学”(计算)成绩排名第25位;而在2013年12月3日发布的新一轮PISA报告,更让美国进一步受挫:在有65个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约51万名15岁中学生参加的这届测试与评估中,美国中学生的上述三个科目的测试成绩全都未能进入前20名(上一次的阅读成绩和科学成绩,总算进入了20名以内),数学(计算)成绩也更为糟糕——由上一次排名第25位下降到这次的第29位。

2.美国亚洲协会关于中学生数学与理科学习情况的研究报告

美国亚洲协会是专门研究亚洲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及教育发展状况的学术机构。该机构的教育专家在2006年上半年发表的一项关于美国中学生2001—2005年数学与理科学习情况的研究报告显示,美国中学生的数学与理科成绩大大落后于亚太地区的先进国家或地区(如韩国、新加坡)中学生的成绩。为此,“美国国内对美国中学的数学和理科教育水平深感担忧”。下面再来看看美国联邦教育部自已的下属评估机构是如何测试和了解美国中小学的基础教育质量状况的。

2009年5月美国联邦教育部发表了其下属评估机构对全美各地2.1万名中学生所作的抽样测试,其结果同样令人沮丧——相关的测试数据显示:“当前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计算能力和30年前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

大家知道,1979年,微型电脑“AppLe”才刚刚问世,互联网尚未开始影响人类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只是处于萌芽阶段(甚至还没有出现“信息技术”这个概念),而30年后的2009年已经进入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为标志的信息化2.0时代(“互联网+教育”时代)。信息化是需要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的,不仅软、硬件基础设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要使信息化真正产生效果,必须设法将信息技术的运用与各学科教学过程深度融合,这就不仅要有创新的信息化教学理论的指导,还要有丰富的、与各个学科内容相关的优质教学资源(包括学科专题网站、资料库、案例库、课件库、各种教与学平台,以及各种学习工具等等)的支持。而这些优质教学资源的研制、开发,所耗费的人力、财力、物力也是不容忽视的。“大投入要有大产出”,“高投资应有高效益”;对于教育来说,其产出和效益就是要培养出大批高素质人才(创新人才)——如上所述,这就必须落实到各个学科教学质量的大幅提升与学生综合素质的良好发展上。

但是通过以上事实(包括有关国际组织与学术机构的调查、评估结果和美国联邦教育部下属评估机构自已的抽样测试结果)及相关分析可以看到,美国在“互联网+教育”时代,尽管拥有全球领先的、最先进的信息化教学设施——2001年美国所有中小学(包括农村中小学在内)就都联入了互联网;2003年中小学生占有电脑的比例(包括农村小学生在内)就已达到5:1。但其基础教育的质量并没有显著提升(按它自己评估机构的说法,和1979年相比“没有明显差异”;按“国际OeCD”的评估在65个比较发达国家和地区中也只处于“中等”水平)。这就有力地说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其“互联网+教育”并没有能够真正颠覆与重构传统教育。

再来看看我们自已国家的教育信息化与基础教育质量的状况又是怎样的。

近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领域出现了两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一是,2010年我国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中首次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有革命性影响,必须高度重视”这一命题。认为“信息技术”对各级各类教育的“变革与创新”(原来的说法是“改革与发展”,现在改为“变革与创新”)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无疑是对“信息技术”与教育之间关系的一种全新认识,实际上,也是对“教育信息化”意义与作用的一种全新认识——这表明,自进入21世纪以来,虽然我国教育部门加大了对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和“数字化课堂”的投入与建设,对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变革传统的教与学方式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对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特别是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正是在这样的客观现实背景下,《纲要》中首次提出了“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要有革命性影响”这一重大命题。二是,在2012年3月我国教育部制定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简称《规划》)中,对于如何达到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宏伟目标,即通过教育信息化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的变革与创新,让信息技术能够对教育发展真正产生出“革命性影响”这一目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途径与方法:“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要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这是《规划》中出现的一种全新提法(在《规划》全文中,这种全新提法曾先后出现10次以上,可见它具有异乎寻常的重要性)。

国际上为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目标,传统的途径与方法是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也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为何《规划》要放弃这一传统观念与做法,而提出信息技术应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并认为这才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目标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呢?这里的客观依据就是,自进入21世纪以来,尽管我国教育部门加大了对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和“数字化课堂”的投入与建设,对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变革传统的教与学方式起了较大的作用,但是对基础教育质量的显著提升,特别是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深度融合”,才有可能让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真正产生出“革命性影响”,才能真正把广大青少年培养成创新型人才。这表明,就我国的情况而言,当前的“互联网+教育”也没有能够真正颠覆与重构传统教育。

三、结语

21世纪以来,全球教育信息化都遇到一个重大难题——“大投入没有大产出”“高投资没有高效益”,教育信息化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要花成百上千亿元的资金投入,各级各类学校的各个学科教学资源、教与学平台以及相关学习工具的研发也要花费巨大的物力和财力。但令人感到非常遗憾的是,迄今为止,信息化在企业、经济部门显著提高了生产力(成本明显降低,而产品的产量、质量大幅提升),并在军事、医疗等其他领域取得重大成效的同时,在教育领域(尤其是在中小学)却成效不显;信息化对于教育教学过程似乎成了可有可无、锦上添花的东西,而非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更未能产生出“革命性影响”。迈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近10年来)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特别是美国学者)对这一重大难题都进行过多方面的反思与探讨,但都未能找到令人信服的答案。

其实,这个答案很简单——世界各国(包括美国在内)迄今为止都还没有研究出一种能真正指导教育信息化有效实施的科学理论(尤其是“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本文开头提到,《指导意见》曾明确指出,所谓“互联网+”就是要利用互联网来重构各个行业的组织体系和服务体系;具体到教育行业,“互联网+教育”就是要利用互联网来重构我国教育的组织体系和教育服务体系。这表明,“互联网+教育”只是解决了教育系统的“组织体系和服务体系”的重构问题,并没有涉及“指导教育信息化有效实施的科学理论”的研究与开发问题。整个教育系统“组织体系和服务体系”的重构(包括软硬件基础设施的巨大投入与建设以及各学科相关教与学资源的研发)都是必需的,但那只是达到教育信息化宏伟目标(培养出大批创新人才)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必要条件”;其“充分必要条件”是在上述“必要条件”基础上再增加一条——还要有“指导教育信息化有效实施的科学理论(尤其是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

可见,仅靠“互联网+教育”要想颠覆与重构传统教育是根本不可能的,在关注“互联网+教育”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理论”(尤其是“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的研发,才有可能真正颠覆与重构传统教育,这也是破解全球教育信息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面临的“大投入没有大产出”“高投资没有高效益”这一重大未解难题的正确答案所在!!

注释:

①UFRIeDMAn.bIGDAtAAShoRtHIstoRy[Db/OL].[2013-05-10].http//WWW.ReIGnpolicy.coM/ARtIcLes/2012/10/08/bIGDAtA?PAGe=0,1.

②李雪萍.云端漫步开启数字化学习的新时代[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1(11):30-33.

③何克抗.教育信息化发展新阶段的观念更新与理论思考[J].中国教育科学,2016(2)

责任编辑:安庆媛

010-123456 jiaoyuxuezaixian@163.com

北京市教育学在线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