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1年 > 第6期目录(总第一百七十五期) > 正文

浅谈实施劳动教育的三个前提

作者:杨兆山 李卓育
阅读数:129

来源:《教育评论》2021年第4期

摘 要:新时代全面实施劳动教育,应首先解决好三个前提问题:一是认识问题,二是条件问题,三是课程建设和评价等实施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直接关涉劳动教育实施的效果。全面实施劳动教育,须以正确的认识为先导,认清劳动教育的价值和方向。政府和学校应提供必备条件,确保劳动教育落地实施,做好劳动教育的课程建设及效果评价,使劳动教育和各育真正融合,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劳动教育;人的全面发展;劳动教育课程

一、解决好观念问题:从被动到主动

劳动教育是全面教育的重要构成,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由于以升学应试为导向的功利主义教育盛行,劳动教育的重大价值一度被弱化甚至被遮蔽。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站在民族复兴和建设教育强国的高度,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立场出发,重新倡导教育领域全面实施劳动教育。引导人们对劳动教育的思想观念从被动到主动,自觉认同劳动教育的重大价值意义。

(一)重新认识“教劳结合”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理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这一理想的根本途径,教育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谈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其中包含劳动教育在内的综合技术教育具有重要的地位。

全面加强劳动教育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在要求。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具体方式。在我国的教育发展历程上,由于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理解上的偏差,人们在教育实践中曾一度出现以简单的体力劳动冲击教学,以劳动代替文化科学知识教学的不良倾向。或者,出现教育教学工作完全脱离生产劳动的另一种错误倾向,特别是在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1]。因此,迫切需要大力倡导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基本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和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教劳结合与劳动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劳结合和劳动教育不是一个层面的概念范畴。”[2]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教劳结合是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是改造现实社会、改造现代生产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其中的“教育”指全面教育。教劳结合作为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原理,有许多具体的形态和方式。劳动教育是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劳动实践活动为途径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手段。可以说,开展劳动教育是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方式,但不能简单地把劳动教育等同于教劳结合或者替代教劳结合。

全面加强劳动教育要以体力劳动为主,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在我国教育实践的历史上,曾有过以劳动(生产)代替教育的错误做法,导致教育教学秩序混乱和人才培养质量下滑。因此,我国教育理论界对倡导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教育始终存有警惕。现实中也有人认为,在科学技术占主导地位的现代社会生产中,脑力劳动更为重要,体力劳动不是生产发展的主要促进因素,因此对当前倡导以体力劳动为主的教育存有疑虑。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理的真理性,在于揭示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意义。“为了吃饭,必须劳动,不仅要用脑劳动,而且也要用双手劳动”[3],马克思认为这是普遍的自然规律。当前教育和人的发展现实表明,体力劳动的缺失是我国教育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之一,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全发展以及正确劳动观念的形成。我们需要与时俱进创新劳动教育的形式,但如忽视和弱化体力劳动,将导致劳动教育的实施因缺乏坚实的基础而成为虚浮的光幻泡影,其综合育人价值也终难实现。现实社会生产状况的事实也表明,智能时代的到来,也不会消灭体力劳动这一基本劳动形式。办好新时代的教育,社会、学校和家庭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条件下,应大力加强体力为主的劳动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崇尚劳动,在劳动中形成劳动观念、劳动情感以及劳动习惯,并强健体魄、坚韧品格。

(二)进一步明确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

劳动教育作为全面教育的构成部分,是各育的实践基础。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突出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作用,明确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再次强调要牢牢把握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指出“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强调劳动教育具有显著的实践性,要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目的。[5]可见,劳动教育贯穿徳育、智育、体育和美育始终,并使各育紧密相连、相互协调,实现全方位的育人目标。

劳动教育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同其他各育相伴发展起来的,是关于培养人的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没有独立存在的德育、智育、体育等,也不存在独立的劳动教育。各育都有其内容、方法和目标,并在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作用,共同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内容一体化的开展必须坚持‘五育并举’的方针,在教育内容上实现德智体美劳诸育的相互渗透和有机结合。”[6]徳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灵魂,是各育实施的统帅和动力源泉。热爱劳动是一种美德。劳动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一部分,学习和参与实践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让学生热爱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智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为劳动教育实施提供认识基础和智力支持,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处于中心位置。劳动教育与智育相互促进,学习生产劳动的知识是智育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是综合运用知识,把知识运用在劳动活动中,用劳动检验知识。体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实施劳动教育的物质保障。现代学校更加重视体育,劳动教育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而且是培养意志力的重要途径。根据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发育情况,制定劳动教育活动方案,能使学生身心得到锻炼,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美育协调各育之间的发展,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劳动生产创造了美,劳动教育伴随美育,美育渗透在劳动教育当中,通过劳动教育活动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劳动教育贯穿德、智、体、美等诸育的各个环节,各育相互融合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人不能只重视某一育,更不能走向功利化,各育都有自身的特点和职责,相互交织依存,但不能相互替代。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各育辩证统一的关系,减少矛盾产生,在正确认识的指导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人的全面发展推向更高的境界。

(三)深化对劳动教育重大社会价值的认识

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促进社会发展以及人的培养上的重大作用,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劳动者是国家的主人,是创造美好生活、社会发展进步的主力军。劳动教育是我国不同时期教育工作的重要主题之一。在教育改革发展历程中劳动教育的内涵及其功能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革,各级各类学校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对劳动教育进行了大量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劳动教育是个人成长发展不可或缺的,更是社会的需要。劳动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劳动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使学生成长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者。积极开展劳动教育,提高全社会对劳动教育意义和价值的认识,通过劳动教育,从根本上解决好学生缺乏劳动能力、劳动观念淡薄等问题,并引领学生养成自觉劳动的习惯,形成尊重劳动者和珍惜劳动果实的良好品质,最终继承好我们勤劳、朴实、坚韧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

学生是未来的社会主人,劳动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对劳动人民的情感,并帮助学生实现社会化。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前进的主要力量,人民的理想信念需要通过劳动来实现。只有引领学生实实在在地参加出力流汗的体力劳动,而不是走过场或者在教室里“纸上谈兵”,才可能帮助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理解劳动人民,认识劳动的价值,全面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进而自觉和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向人民学习,最终融入人民美好生活的共同创造中,推动社会走向繁荣、实现超越。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要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培养一代又一代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7]劳动教育不仅能够引导学生热爱劳动,使学生参与生活劳动,而且能使学生在劳动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通过劳动教育锻炼体魄,磨炼意志,感受劳动带来的身心愉悦,体验劳动过后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促进身心健康发展。通过劳动,学生还可以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劳动教育可以使德、智、体、美等教育融合在一起,促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形成勤俭、奉献、创新的劳动精神,形成积极的劳动态度,提高劳动的主观能动性。

二、做好客观条件方面的保障:从理论到实践

劳动教育要在劳动过程中实现教育的目标,而劳动总要有相应的劳动场地、场所和劳动对象,因而劳动教育的实施必然要多方努力共同创造良好的劳动教育环境,提供适当的物质条件。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当地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因地制宜,整合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各方力量,拓宽劳动教育途径,满足劳动教育的多样化需求。

(一)因地制宜解决好劳动教育的场所

坚持因地制宜是开展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随着科技的进步、产业的升级改造,社会对劳动者各方面的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推进劳动教育,要结合各地区和学校情况,宜工则工、宜农则农,避免“一刀切”。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要强化劳动教育的地方特色,开发校本课程,凸显地域性,以多种方式开展劳动教育,根据学生不同教育阶段对劳动教育的内容、方法形式等进行调整,通过劳动实践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劳动意识。

整合教育资源,开展有特色的劳动教育。由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和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劳动教育在具体实施形式上也有所不同。为了保障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改变淡化、弱化劳动教育等现象,需要充分利用当地产业资源,根据学校周边所处环境,依托相关政策,遵从劳动育人,鼓励学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建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提高劳动教育实效性。现已有许多学校设有独特的校本课程,有丰富的校本课程资源和经验。不同地区,劳动教育基础也不同,会直接影响劳动教育课程的设置。如,在工业生产较发达的地区,学校可以联合周边工厂、企业等开展劳动教育,参与实习训练、科学实验、服务设计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劳动。在农业生产比较普遍的地区,学校可以利用天然的地理环境优势开展多种方式的劳动教育,让学生学习生产劳作的知识,体验劳动过程。

(二)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作用,拓宽劳动教育途径

劳动教育不是某一时段的教育,也不应仅仅局限在学校之内。劳动教育贯穿儿童、青少年成长的每个阶段,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担负重要的作用。劳动教育以学校为主导,涉及家庭、社会等多种场所。《意见》指出:“家庭劳动教育要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要规范化,社会劳动教育要多样化,形成协同育人格局。”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要相互配合,明确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劳动教育中的责任。学校在实施劳动教育的同时,要借助家庭的力量,争取社会各方的支持,相互贯通、各有侧重,构建三方通力合作的劳动教育体系,共同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

学校是劳动教育的实施主体,在劳动教育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新时代重新倡导劳动教育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有关劳动教育的政策,反复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学校应把握劳动教育的整体规划,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贯彻政策指示,明确教育内容和目标,对劳动教育制定实施方案。学校承担劳动教育的主体责任,应加强和政府联系,请政府主管部门协调工厂、农村以及企事业等,为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提供条件,因地制宜帮助学校开设不同学段的劳动教育课程,组织劳动教育过程,安排劳动教育课时,考核评价劳动教育成果。将劳动素养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通过多样化的劳动教育形式,建立有关劳动教育的社团组织、兴趣活动小组,统筹课内外时间,参与劳动主题教育活动,体验劳动过程,营造劳动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必备的基本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组织劳动技能和成果展示活动,激发学生内在的劳动需求和动力,“促使他们在劳动中自由自觉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应有的发展”[8]。为保障劳动教育的有效推进,学校在劳动教育过程中,要设有明确的实施机构和人员,负责培训专业的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注重相关教师的考核并建立健全评价机制。

在劳动教育中发挥家庭的协调作用和基础作用。家庭教育的智育化取向妨碍了劳动教育的推进落实,一些家长对劳动教育的认识还停留在家务劳动和体力劳动上,没有把劳动教育放在与徳育、智育、体育、美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当前我国家庭结构呈现小型化特点,独生子女和二孩家庭居多,加之隔代教养现象突出,在家长的宠爱甚至溺爱下,“只问学习成绩,不顾劳动习惯养成”的家庭教育状况愈演愈烈,导致劳动从孩子的生活世界中被剥离。这些都无形地剥夺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减少了参与家庭劳动的机会,不利于孩子劳动意识、劳动品质的形成。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劳动教育逐渐边缘化。劳动教育只靠学校一方的教育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提供良好的家庭劳动环境,以身作则,和学校共同承担起育人的责任。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重孩子劳动观念的养成,引导、鼓励孩子力所能及地参与家务劳动,在劳动中学会生活自理,如打扫收拾房间卫生、洗涤整理自己的衣物等。日常的劳动技能多种多样,不可能都在学校学到,需要家长在旁指导,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的生活技能和劳动习惯,支持鼓励孩子参与各种社会公益劳动活动。

在劳动教育中发挥政府的支持、协调和保障作用。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劳动者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主要目的,也是社会对教育的期待和要求。劳动教育的实施需要社会多方面的支持,如资金的投入、教师队伍的建设、教育设施的完善以及劳动教育场地的建设等都需要一定的保障。社会不仅能够为劳动教育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而且能给学生提供劳动的场所空间,让大中小学生有机会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各级政府要积极鼓励社会资源向学校的劳动教育开放,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管理机构,协调工厂、企业等,拓宽劳动教育实践路径,搭建社会相关组织机构活动平台。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联合学生进社区,选择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服务性劳动,同劳动教育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培养学生服务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社会实践活动是开展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亲身参与实际操作,有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完善学生劳动技能,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教育实效。

三、研究好操作层面的实施问题:从课程到评价

劳动教育作为我国人才培养体系中重要一环,它的实施和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施尚在起步阶段,现实的实施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从课程建设、授课教师队伍建设和评价规划等三方面探索实践操作层面的劳动教育实施问题,为我国更好地开展劳动教育提供可能方案。

(一)劳动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渗透结合

劳动教育伴随学生成长各个环节,是影响学生一生的教育。“劳动教育必须保持开放的姿态,高度关注劳动形态的变化并根据变化发展了的劳动形态及时更新教育内容。”[9]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劳动教育需要通过课程设置实现独特的育人价值。课程设置要“既具有传授有关劳动问题的知识、经验、理论或技能,又具有自己的特殊的个性——通过劳动教育人、培养人。[10]《意见》明确了要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同时对中小学、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劳动教育的课时做出安排。劳动教育课程的设置应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分析学校的优势和劣势,建构一系列符合学校发展水平和个性化需求的劳动教育课程设置,并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寻求劳动教育内容、方式和评价体系的创新及发展。对劳动教育核心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在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和劳动品质上得到全面提升。在实践中,学校作为育人的主要教育活动场所,要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根据教育目标和各学段特点,制定大中小学的劳动教育内容,使劳动教育同德、智、体、美相融合。科学合理设置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以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设定劳动教育课程的目标,开发多样化、个性化的课程内容,组织符合学生多样化需求的劳动活动并做好课程评价。

劳动教育课程和其他课程构成有机整体,要综合利用教学资源,与多门学科课程相互支撑,使其他学科课程结合本专业和学科特点,能够有机融入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参照《意见》和《纲要》对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和具体要求,各学段根据自身课程设

置特点,处理好劳动教育与其他课程的共生关系,让各学科发挥育人合力。中小学是劳动意识启蒙和劳动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要保证劳动教育课每周平均不少于1课时。此外,可以在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等学科纳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关于勤奋、节俭等的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对学生合法劳动、诚实劳动等方面的教育;通过数学、科学、体育等学科的有机渗透,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规范意识和创新精神等;将劳动教育与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相融合,专业课在进行职业劳动知识技能教学的同时培养工匠精神、合作意识,强化劳动安全和劳动法规教育。普通高等学校要将劳动教育纳入专业教育,加强学校与企业紧密协同,深化产教结合,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课程要与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相结合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公共课程要进一步强化劳动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及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在实践中,通过劳动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有机渗透相结合,整体优化学校课程设置,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二)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授课队伍

全面实施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要先行。当前,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部分学校因条件准备不足未能开设劳动教育课程,有些学校虽已开设了劳动课程,但未能把劳动教育真正重视起来,主要问题之一就在于没有专职的劳动教育的教师,其他学科教师“兼职”劳动课程还在担负其他教学工作。长期师资短缺,难以保障教育质量,直接影响劳动教育效果。同其他“四育”相比较,劳动教育的教师队伍的专职教师数量少、科研活动和相关培训跟不上、教研体系薄弱、缺乏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的积累,导致劳动教育课程设置不连贯,教师的劳动素养不高等诸多问题,是阻碍劳动教育在实践中有效开展的现实原因。

基于现实中劳动教育教师数量不足和专业能力缺失的双重困境,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并健全师资保障是亟待破解的关键问题。首先,有关部门应尽快落实对劳动教育师资的选拔,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素养、热爱劳动教育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其次,各学校要结合自身的教育水平,采用专职兼职相结合的方式,招聘专职劳动教师,同时聘请具有实践经验、劳动技能的专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对劳动教育教师开展劳动教育课程相关专项能力培训,提高劳动意识和专业化水平,还要健全劳动教育教师工作考核体系,完善评价标准。最后,要保障劳动教育教师享有同等的工资待遇、职称评聘等方面的权利,实现劳动教育教师的专门化。

(三)制定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的考核评价体系

在劳动教育中,考核评价环节尤为重要,需要将劳动教育考核纳入学校整体质量考核当中,对劳动教育过程进行监督。建立健全劳动教育考核评价体系,促进劳动教育规范化。劳动教育考核的内容可从多方面考虑,如在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中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和态度、劳动中的合作与努力以及劳动中表现出的创造性等,而不是仅仅看劳动技能的强弱。学段结束后,考察评价学生劳动课程的成绩,可把劳动习惯、劳动态度、劳动品质与劳动能力等作为评定的基本依据。《意见》要求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劳动教育考核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在劳动观念、劳动能力等方面有所发展和提升。劳动教育的考核可请学生参与,学生自评与互评结合,让学生了解劳动素养评价的标准、方法和实施的过程。通过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家长的综合性评价,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劳动实践。把

劳动素养评价纳入学校教学质量评估,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对劳动教育进行教学反思。建立公示、审核和奖惩制度,定期监测学生劳动素养,把考核结果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作为学生评优的参考和升学、毕业的基本依据之一。当然,劳动教育的实施固然离不开一定外在客观条件的前提,但调动好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个内在因素仍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A].2020-3-20.

[2]杨兆山,陈煌.马克思主义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几个基本问题[J].社会科学战线,2021(01):218-229.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69.

[4]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

[5]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教材〔2020〕4号)[A].2020-07-09.

[6]李成.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内容一体化的实践要求[J].思想教育研究,2020(7):60-64.

[7]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11-25.

[8]扈中平.马克思的劳动异化论对当下劳动教育的启示[J].教育研究,2020(12):31-39.

[9]班建武.“新”劳动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践路径[J].教育研究,2019(1):21-16.

[10]孙振东,康晓卿.论“劳动教育”的三重含义[J].社会科学战线,2021(01):230-238.

责任编辑:安庆媛

010-123456 jiaoyuxuezaixian@163.com

北京市教育学在线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