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存在深刻的内在关联,二者的融合既是切实加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工作的需要,也是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必然选择。新时代高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对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创业就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面临着融合理念尚不统一,融合机制尚不完善,融合平台尚不明确,融合氛围尚不理想等现实困境。基于此,高校要秉持“融合共生”的育人理念,优化“融合共赢”的育人机制,搭建“融合共建”的育人平台,创设“融合共营”的育人氛围,以推进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激化了高校求职毕业生和就业岗位之间的供需矛盾。在就业形势低迷的态势下,新时代高校将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深度融合,既是落实中央的教育决策部署,也是呼应学生职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从政策视角来看,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普通高等学校劳动教育的要求:“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注重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专业开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积累职业经验,培育创造性劳动能力和诚实守信的合法劳动意识。[1]”2019年4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印发<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9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指出,“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紧密结合,全力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2]这表明我国高度重视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
从学界研究视角来看,关于劳动教育研究方面,主要分为三种视角,一是基于劳动教育政策的视角,梳理劳动教育政策的历史演变以及嬗变特点,并从中得到启示。二是从劳动教育相关理论视角出发,包括辨析劳动教育的内涵、价值;探讨劳动教育在认知逻辑、情感逻辑和实践逻辑中的内在层次[3];探讨著名教育家关于劳动教育的思想;探讨各级各类学校如何建构劳动教育体系[4]。三是从劳动教育相关实践视角出发,调查研究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现状以及各级各类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知情况等。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方面,可以分为三种视角,一是基于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视角,梳理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演进,并进行总结与反思。二是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理论视角出发,基于三螺旋理论、扎根理论、创客文化等视角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研究。还有从“思创融合”视角探讨如何更好地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5],从“专创融合”视角探讨如何实现培养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的目的[6]。三是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实践视角出发,调查研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效果[7],高校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满意度情况[8]。另外,关于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方面,相关研究较少,现有研究主要分为三种立场:一是以劳动教育为重点,探讨在“劳创融合”前提下如何围绕创新创业开展劳动教育;二是以培育创新创业人才为出发点,探讨在“劳创融合”前提下如何强化创新创业实践;三是从同构共生的系统思维出发,探讨如何实现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互利共生、双向深化。
综观上述研究,虽然大都指出了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也对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剖析,但是对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面临的现实困境及突破路径的探讨较少。鉴于此,积极探索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关联,深入分析二者融合的价值意蕴,以及面临的诸多现实困境,进而探寻行之有效的突破路径,对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关联
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系统剖析二者融合的价值意蕴,则需探究二者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功能等方面的内在关联。
(一)目标的互促性
劳动教育目标与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相互促进。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目标在于持续优化大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素养,让大学生在劳动创造中追求幸福感,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9]。同时,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素养、开创型个性和创造价值的能力[10],着重对勤劳、诚信、创新、敬业等品质的培养,致力于将大学生培养成具备企业家精神的创业者。二者教育目标相互促进主要体现在,一方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以劳动教育为依托,创新创业教育开展需要丰富的劳动知识与技能,以及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这正是创新创业教育所蕴含的企业家精神的良好基石;另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加深了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目标的了解,并激发了大学生对劳动创业的兴趣,使得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辅互促、同频共振。
(二)内容的相通性
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互相通融。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容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建立起来的,所体现出来的劳动价值体认、劳动情感熏陶、劳动品格的塑造与企业家精神的勤劳、奉献、守法、担当的内核一致。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内容是鼓励大学生开展具有挑战性的劳动,尝试创新劳动方式,促进大学生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11]。因此,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都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劳动实践为核心,强调在实践锻炼中磨炼意志,促使挑战性劳动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相互通融。
(三)方法的相容性
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方法相一致。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社会实践,鼓励大学生“从书本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以知识为依托、以技能为基础,强化“实践出真知”,加强“手脑并用”,切实提高自身劳动能力。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一定的张力,需要在实践创新中不断发展,只有大学生亲自去实践,才能体悟到真正的劳动与创新创业,才能培育创新创业的思想、熏陶创新创业的道德,从而将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认知[12]。可见,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在方法上都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突出强调在实践中发现真知,持续提升劳动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
(四)功能的相合性
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功能相合。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功能在于从培养大学生劳动精神层面做起,只有大学生拥有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将劳动视为一种光荣义务,才能促进品质、技能等方面的提升。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功能在于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创业观和良好的创业心态,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提高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这种培养不可能脱离劳动教育而孤立地存在,特别是劳动素养和劳动技能直接影响创新创业初期的发展方向。可以看出,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都具有相似的功能属性,都是对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精神、能力的一种培养活动,各自推进教育功能的良好发挥,帮助正在创业的大学生克服创业障碍。
二、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价值意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3]。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要紧密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创业就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工作持续发展。
(一)根本价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与时代精神相吻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大学生勇于创新的劳动精神和可贵的企业家精神。第一,有利于培养勇于创新的劳动精神。新时代高校持续推进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工作,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探索,积极组织大学生投入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中,挖掘劳动教育中蕴含的敬业奉献、砥砺奋进、勇于创新的精神意志品质,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第二,有利于培育可贵的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的培育是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劳动教育旨在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主动服务社会的情怀”“报效国家,奉献社会”,这正是企业家精神的基石[14]。因此,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更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主动参与劳动与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培育冒险、合作、敬业、创新、诚信的企业家精神。
(二)核心价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都将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作为价值引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二者的融合奠定基础。一是有利于提升劳动技能。劳动技能是大学生理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技能。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各个环节,凸显了劳动教育独特的价值属性,将知识、技能、情感融为一体,强化大学生劳动精神、劳动品质和劳动习惯的培养,调动大学生投身社会寻找创新创业契机的积极性,引导大学生在实习、调研、创新创业实践中激发劳动的自觉性,拓展劳动知识,提升劳动技能,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有利于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创业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15]。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性,应着眼于促进学生实现自身全面而自由的发展[16]。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使得大学生树立合理的创新创业发展观念,在掌握知识和技能基础上做到能创新会创业,在“手脑结合”的创造性劳动中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现实价值: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创业就业
疫情巨大的破坏性加剧了高校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在此背景下,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不断融合具有独特意义。一方面,以高校劳动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价值观,培养创新创业思维,为未来的创新创业之路奠基。大学生通过接受劳动教育,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形成开拓奋进、勇于创新的精神,使大学生对职业选择的思维更加灵活,更了解市场需求方向、行业特征等诸多问题,对未来职业发展有更加清晰的规划,使大学生从被动求职者转变为主动创业者。另一方面,高校劳动教育更偏重理论和价值目标引导,而创新创业教育中丰富的社会实践恰好弥补了高校劳动教育实践层面的不足。通过二者融合更能够让大学生掌握创新创业方法、注重实际操作环节,塑造大学生的创新品格,使大学毕业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成为社会急需的创新型人才。从而有助于发挥劳动带动创业又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从总体上缓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17]。
(四)延伸价值: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把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18]。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指出,创新创业教育首先是教育,归根结底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9]。首先,有利于培养创新型劳动者。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重点是使大学生能够在劳动实践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注重开发富有挑战性意义的劳动。二者存在互融互通的关系,其融合更侧重创新劳动教育形式、深化劳动教育的内涵,使大学生更加深刻地领悟劳动的真谛,更能够明确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和目标,最终实现创造性劳动,有效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成为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劳动者。其次,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创新创业实质上就是一体的活动,不存在只有创业而没有创新的活动,也不存在只有创新而没有创业的活动[20]。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兴起的直接动因是缓解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因此“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成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目标。从根本上看,创业教育的导向不在带动就业,而是培养高素质创业人才[21]。故而如何培养能创新会创业的高素质人才是新时代高校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劳动教育有利于培育大学生勤劳、敬业、奉献、创新等良好品质,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型劳动者的延伸途径,只有推动二者紧密结合,劳动与创新创业才能真正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中,才能够培养出满足当今市场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
三、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现实困境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不能仅仅停留在观念领域的融合上,而应贯穿于育人实践中的方方面面。因此,深入分析二者融合存在的现实困境,将更有助于促进二者的深度融合。
(一)融合理念尚不统一
虽然“劳动最光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已遍及全国,但是由于传统应试教育长久以来片面强调学业成绩呈现出的功利性倾向,使得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理念无法得到统一,偏离了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这一内在价值追求。一方面,高校以大学生的成绩高低论成败,使得大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参与劳动实践、就业辅导,因而形成固化的学习理念,这很难让大学生充分重视劳动技能与创新创业能力对职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另一方面,当前不少高校将二者的融合理念定位为培养会劳动能创业的大学生,劳动教育被简单地限定在体力劳动范畴,而忽视了脑力劳动以及劳动精神、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甚至有些高校教育理念存在形式主义倾向,致力于将大学生培养为能比赛的人,这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越发偏离。
(二)融合机制尚不完善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机制存在一系列问题,首先,参与融合工作的复合型师资缺乏、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教师属于“半路出家”,知识结构相对单一,缺乏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在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教学内容粘合度不强的现象,这些都直接制约着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效果。其次,教师参与融合工作与其聘任、考核、职称评定相脱节。这种“漂泊”状态使得教师缺乏归属感,影响持续推进融合工作的积极性,导致师资队伍流动性大。最后,高校邀请劳动模范、知名企业家校友等参与融合工作没有形成合力,缺乏长期规划或制度支持,未将融合工作纳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
(三)融合平台尚不明确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有些教师将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进行融合的理念窄化,实际授课的内容却只停留在课堂的宣传用语上,并未内化于行动,还没有形成一套统一的融合教学方式[22],缺乏创新创业的相关专业知识,没有因时因事融入新技术、新项目,致使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割裂。此外,有的高校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设计、实践项目开拓、授课方式等方面并没有形成完善的融合方案;有的高校还缺乏鼓励教师参与融合工作激励机制,教师科研成果既没有及时地反哺教学,也没有积极带领大学生协同创业。
(四)融合氛围尚不理想
新时代高校虽然开展了一系列促进二者融合的实践活动,但是大学生依然存在劳动体验感的缺失、创新创业成功率低等问题。由于缺乏免息贷款等切实政策,社会各界劳动教育资源与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比较分散,缺乏对资源的整合与统筹。高校仍然没有突破封闭空间,与行业企业、市场领域缺乏充分结合,也没有借助新兴技术深化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工作,没有形成政府、企业、高校三位一体的融合氛围。
四、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突破路径
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需求。新时代高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走向融合。
(一)融合格局:秉持“融合共生”的育人理念
新时代高校要实现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必须秉持“融合共生”的育人理念,以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为出发点,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贯穿于二者融合的始终。一方面,劳动教育要注重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的原动力,充分把握劳动教育的科学性、先进性,引导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发挥大学生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夯实大学生的敬业精神、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合作精神、创业动机等优良创业素质的培养[23]。通过多维途径调动大学生劳动的积极性,让其踊跃投入到创新创业实践中,才能使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上认识到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重要性,有效推动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实现二者融合的同向、同频。另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赋予了劳动教育新的时代内容和实践载体,成为验证巩固劳动教育的重要实践活动,通过创业活动逐步实现创业目标将会更加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提升其理论认识水平[17]。大学生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引下,将更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创新创业活动中。
(二)融合管理:优化“融合共赢”的育人机制
教育机制是推进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基石。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需要在实践中动态构建机制,实现二者互利共生、双向深化,确保二者紧密结合。第一,要加强融合育人的组织保障。新时代高校分工有序的组织体系是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有效开展的可靠保障。高校设立高级、院级及融合教育教研室三级保障机构,确保领导及教师全员参与,并发挥其各自职责。高校创设融合教育试点,整合组织、制度、课程、师资等资源,促进各实践主体之间良性互动,实现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教学、科研环节的有效落实。第二,要推进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师资队伍是制约二者融合发展的关键。如果缺乏高水平师资队伍,二者的融合工作便缺乏根本保障。高校要重点培养既懂得融合的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经验的复合型师资队伍,在理论知识培训方面,高校通过开展系列知识竞赛、专家讲座,使教师积累劳动与创新创业知识以及实践素材。高校通过薪酬激励、荣誉激励等方式,促进教师积极参与产学结合的研发与教学。高校将决定教学质量优劣的关键性指标纳入教学考核体系,把教师参与融合工作合理纳入职务评聘和业绩考核体系,强化教师的劳动意识、创新创业观念,提升实施融合工作的自觉性和行动力。在实践能力培训方面,改进师资专项培训,将必要的劳动科学培训与创新创业教育培训结合起来,对参与融合教育教师进行刚性培训,完善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制度,培养具有实战经验的复合型师资队伍。第三,要构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新时代高校在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中扮演施教者和评价者“双主体”的角色,要以融合目标为参照系,建立大学生劳动和创新创业成果报告评审制度,对融合的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将其纳入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适度增加课程的必修学分权重,支持大学生以科技创新成果、创业项目等形式申请学分,并将大学生劳动和创新创业经历作为大学生评奖评优的重要指标。加强融合工作的教学督导检查,建立健全教育评价机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加强校内、校外评价同步推进,引入由教育主管部门、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领域专家学者、成功创业者等组成的第三方评价机构,采取劳动创业毕业生跟踪调查和统计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分析和梳理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实施状况,以融合评价体系的综合性和客观性,考量大学生的劳动素养和创新创业素养是否符合创业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以期发挥融合评价结果的激励效能。高校利用反馈信息作出政策调节,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提升,以期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业务精进的高素质人才。
(三)融合载体:搭建“融合共建”的育人平台
新时代高校要通过搭建教育平台,丰富和拓展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空间。一是拓展融合课程体系。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统筹融入现有的人才培养全过程和全领域,既强调“全覆盖”又体现“分层次”和“差异化”特征[24],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教学内容。新时代高校整体推进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课程体系的升级改造,优化“必修+拓展”的课程体系。比如,西南大学为了将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融合,开设《大学生创业基础》必修课程,设置6学时以上的创造性劳动教育实践环节[25]。另外,还可结合宣传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将创新创业的实践案例作为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素材,助推大学生更好地结合专业学习和课堂案例讲解,识别创业机遇和风险,为大学生企业家精神的培养打好基础。同时,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在教育内容上不断推陈出新,根据大学生兴趣爱好提供个性化课程模块,使劳动教育课程充分融合创新创业理论、技术、最新成果和最佳创新创业实践等方面的内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高校开设劳动课程、创新创业课程,并在课程形式、教材使用等方面进行融合,将二者融合贯穿到每门课程、每一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满足大学生碎片化、个性化学习需要。二是搭建第二课堂实践平台。新时代高校在体系构建、平台搭建以及人才培养方面发挥关键主导作用,搭建第二课堂作为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重要载体,将创新创业大赛、学科竞赛、学生科研、科技社团活动、技能培训、创业训练、创业孵化、社会实践等活动及其资源加以整合,构建科学的、完善的第二课堂教学体系[26]。高校邀请劳动模范、优秀企业家等进校园开展具有示范引领的教育活动,推进“教学+培训+孵化+资助”四位一体实践实训模式的构建,可以让大学生获悉市场对具有劳动技能与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的需求标准,激励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劳动素养和创新创业素养。高校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更新融合的方式,比如广西大学组织引导学生参加“互联网+”“创青春”等赛事,举办创新创业大赛、论坛、训练营、校友论坛、创客节等活动,吸引学生和优秀创业者、投资人、创业导师参与赛事活动,实现“以赛促建、以赛促学、以赛促教”[27]。三是搭建网络媒介平台。新时代高校与企业联合搭建“网络+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为基础的网络媒介平台,在融合过程中不断寻求新的突破口,为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提供更多的课程资源,使大学生更快捷地掌握市场环境、行业动态,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创新创业机会。高校灵活运用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拓展融合形式[28],利用慕课、云课堂、微课堂等方式打造在线精品课程。面向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进行高阶式创造性劳动教育,利用新媒体将工匠精神与企业家精神培养等内容融入课程体系,强化劳动伦理和就业发展趋势教育,着力培育大学生的劳动精神,加强学生设计、制造、加工等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培养,鼓励有创新成果的学生进行创业实践[29]。
(四)融合环境:创设“融合共营”的育人氛围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需要汇聚多方位劳动教育资源,政府、企业、高校作为融合工作的重要成员,需要共建实战孵化体系,形成行之有效的多方联动机制,促进资源融通。首先,完善政府政策调控机制。政府及教育部门通过免税减税政策支持、项目资助、服务购买等方式,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政府在承担行政治理职责外,还要通过改善创新创业环境和提供资助项目等措施来支持企业参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30]。政府及教育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激励性政策,重点扶持具有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潜力的试点企业,提供资金、人力、法律等方面扶持,加强对资源的整合与统筹,对项目进行细分服务和专业化指导,鼓励社会各界增强对高校融合工作的支持,凝聚社会各界资源,为大学生劳动创业提供利益驱动,引导大学生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依托于贡献社会价值的实现,为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营造鼓励创新、勇于创业的社会氛围。其次,需要高校切实承担主体责任。我国高校要成为能与政府、企业“独立对话”的第三方,就必须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31]。高校要以创新创业教育实效为二者融合的起始和归宿,以勤工助学、实践实训、比赛评奖为抓手,以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积极开展研究、咨询、指导、评估和服务等工作,借助新兴技术充分挖掘实践资源,打造智慧劳动和创新创业的人机协同研究平台,实施有特色、有温度的创新创业教育,夯实大学生行业性技能培养,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劳动型人才。最后,加强校企合作拓展实践场域。高校和企业根据自身优势进行有效合作,达到双方既定目标任务,实现利益共享。高校劳动教育将大学生带入真实的劳动场域从事参与性强的劳动实践,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将大学生创新理念付诸于创业实践活动。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过程中需要承担知识积累和技术创新的责任,组织师生研发团队与企业的兼职师资、市场、资金和技术资源持续对接,实现形成“师生共创”的良好氛围。企业在履行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社会责任的同时,分享知识与技术、设备与项目等,推动校企共建劳动创业苗圃、劳动创业加速器、劳动创业孵化器等实践场域。此外,高校为具有潜力的初创企业提供充足的技术、资金、场地与专业化服务,制定可行的创新创业项目方案,为大学生将相关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成果提供真实的创业体验场地、设备、技术和资金支持。比如,重庆大学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建设400余个校外实践基地,定期组织社会专业孵化器走进学校,加快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科研成果向产业成果的转化,实现校企融合项目对接,发挥产学研用的现实价值。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实质上就是把劳动教育贯穿到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弘扬劳动精神。针对当前高校融合工作面临的现实困境,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需要跳出围墙的藩篱,实现育人理念、育人机制、育人平台、育人氛围等多方面的融合,增强二者融合的实效,培养新时代知识型、技能型和创新型劳动者。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EB/OL].(2020-07-15)[2020-12-03].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JcJ_kcJcgh/202007/t20200715_472808.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印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9年工作要点》的通知[EB/OL].(2019-04-19)[2020-12-15].http://www.moe.gov.cn/s78/A08/tongzhi/201904/t20190426_379670.html.
[3]郝佳婧,刘经纬.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逻辑层次论要[J].当代教育论坛,2021(2).
[4]谢丽娜.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构建研究:逻辑理路与实践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39(3).
[5]王宇,李成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途径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9(10).
[6]张绍丽,郑晓齐.专业教育、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分立与融合——基于“三螺旋”理论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6).
[7]胡玲,杨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6-2018年我国150所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的数据[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8(12).
[8]卓泽林.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满意度提升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8(12).
[9]曲霞,刘向兵.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辨析与体系建构[J].中国高教研究,2019(2).
[10]许启彬.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文化根基:学理诠释与夯实路径[J].高校教育管理,2020,14(1).
[11]梅月平.实现劳动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同力同行[J].人民论坛,2020(30).
[12]宋妍,王占仁.论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双向建构[J].思想教育研究,2017(6).
[13]苏国红,李卫华,吴超.习近平“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实践要求[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3).
[14]全晓洁,邱德峰.新时代劳动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12).
[15]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26(2).
[16]黄兆信,罗志敏.多元理论视角下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策略研究[J].教育研究,2016,37(11).
[17]艾军,邹金成,罗二平,等.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2).
[18]陈宝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大力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N].人民日报,2020-03-30(12).
[19]孙春兰.深化创新创业教育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电力教育,2019(10).
[20]王洪才,郑雅倩.创新创业教育的哲学假设与实践意蕴[J].高校教育管理,2020,14(6).
[21]徐小洲,梅伟惠,韩冠爽.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十大关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1).
[22]金伟琼,陈永霖,吴蕾蕾.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8,37(6).
[23]刘丽红,曲霞.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的同构共生[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0,39(1).
[24]王占仁.“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架构与理论价值[J].教育研究,2015,36(5).
[2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西南大学构建创新体系大力推进大学生劳动教育[EB/OL].(2020-12-01)[2020-12-29].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192/s133/s214/202012/t20201202_502823.html.
[26]宋之帅,王章豹.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演进历程与发展趋势[J].中国高等教育,2020(2).
[2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广西大学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EB/OL].(2020-12-02)[2020-12-30].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192/s222/moe_1752/202012/t20201202_502886.html.
[28]王毅,王玉飞,吴嘉佳.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教育:内涵、价值与实现路径[J].当代教育论坛,2021(2).
[29]谢家建.高校“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系统的内在逻辑与建设路径[J].当代教育论坛,2019(5).
[30]叶正飞.基于产教融合的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构建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3).
[31]陈耀,李远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组织变迁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9,40(3).
The Integration of Labor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Value,Dilemma and Path
Lyu Yanjiao & Jiang Jun
Abstract:In the newera,universities labor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re deeply interrelated.The integration of the two is noonly the need to strengthen labor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but also the inevitable choice for cultivating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Under the guidance of XiJinping’s new era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integrate labor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to the whole process of talent training, which is a key tobetter fulfilling the fundamental tasks of Lide and fostering people, realizing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people, and achieving higher education for universities students.Quality entrepreneurship and employment,training socialist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have rich value meaning.In the new era,the integration of labor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is facing real dilemmas suchasinconsistent integration concepts,incomplete integration mechanisms,unclear integration platforms,and unsatisf actory integration atmosphere.Based on this,universities should up hold the concept of"integration and symbiosis",optimize the"integration and win-win"education mechanism,build an"integration and co-construction"education platform,and createan"integration and co-operation"education atmosphere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labor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ontinues to develop.
Keywords:new era,university,labor education,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责任编辑:王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