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1年 > 第6期目录(总第一百七十五期) > 正文

乡土文化教育的现实困境与体系构建

作者:张雷平 周亚东
阅读数:1279

来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

摘 要:乡土文化教育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彰显教育特色,保障多元文化留存,促进国家文化认同。在具体实践中,乡土文化教育还面临乡土中国的现实场景发生深刻变化、教育功利化主义依然存在、乡土文化的教育体系不健全等现实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代代相传,影响了人的全面发展。基于此,从认知体系、课程体系、组织体系以及保障体系等四个方面构建乡土文化教育体系,以确保乡土文化教育有效地实施,并在实践中取得实质性效果。

关键词:乡土文化教育;价值功能;现实困境;体系构建

乡土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民间形式和地方特色,也是极其珍贵的教育资源。中国乡土文化教育历史久远,成效显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弘扬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乡土文化教育取得可喜的进展,育人导向更加明确,课程建设在中小学稳步推进,乡土文化教育活动丰富多彩,资源保障开始好转。然而,伴随着现代化与城市化的深入推进,乡村向城市变迁、传统社区向都市街区转换,乡土文化资源流失严重,乡土文化教育正面临着失去现实教育场域的危险。乡土文化教育的零散状态已不能满足乡土文化传承的需要,也难以适应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改革需求,需要进行体系化构建与制度性安排。基于此,我们拟就乡土文化教育的功能、现实困境以及体系构建做一些深入的探索,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乡土文化教育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乡土文化的教育功能

教育功能是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能够引起个人或社会变化的作用或能力,主要用来回答“教育能干什么、具有什么用”的问题。乡土文化的教育功能,既会影响中国社会发展,又会对个体成长产生持续的作用,反映出乡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分而言之,乡土文化的教育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推动文化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1]乡土文化并不是一个被矮化的词,而是以村落空间为基本依托所形成的村民共同参与、共同分享的文化活动,是一种建立在村落历史记忆、精神文化、生产生活之上的文化综合体,[2]是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间形式与地方特色的文化集合。梁漱溟认为:“中国所有文化多半是从乡村而来,又为乡村而设——法制、礼俗、工商业等莫不如是。”[3]这说明没有乡土文化教育的传统文化传承是不完整的,也是没根基的。乡土文化教育扎根乡土、生动活泼,富有伦理性、亲和力,有利于减少文化生疏感,唤起民族文化传统的整体记忆,化解乡土秩序和传统意识的深层危机。

(二)彰显教育特色

乡土文化教育是建立中国特色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撑,是教育本土化的重要表现。钱穆先生曾指出:“教育的第一任务,便是要这一国家这一民族里面的每一份子,都能来认识他们自己的传统。”[4]既然教育是从认识自己的传统开始,那么,存在于周遭的生活场景便是最好的教育资源。从乡土文化教育入手,设计中国特色教育体系,通过乡土文化教育在全生命周期和全学段的开展,达到传承文化、纾解情感、健康心理、掌握技能等教育目的,符合中国伦理的特点,符合个人认知规律,符合教育学的理念。

(三)观照多元文化

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国家现代化对多样人才需求的需要。由于人的禀赋多样性、发展多样性,教育应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以满足不同的需求。乡土文化深沉、地方知识丰富是中国独特的文化国情;教育与乡土文化结合,有利于开拓办学视野,延展办学空间,极大地促进教育的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乡土文化教育具有多元文化留存的功能,是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的关键一环。

(四)促进文化认同

乡土文化是我们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共识符号、文化基因,是族群内聚力和整合的象征,更是我们促进民族认同的坚实基础。乡土文化教育以爱乡土为中心,并将“爱乡土”升华到“爱国家”,通过持续教育,培养乡土情感,增强本土认知,使公民具有开放的胸怀和宏观的视野,有利于促进社会转型中的力量凝聚和观念凝聚,建立承前启后的永续观;进而抗拒集体无意识遗忘,树立起对中国文化自主性、中国文明主体性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关怀。

二、乡土文化教育的现实困境

厘清乡土文化教育的现实困境,对有效构建乡土文化教育体系具有积极的作用。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我们发现当前的乡土文化教育主要存在着乡土中国的现实场景发生深刻变化、教育功利主义的取向依然存在以及教育结构体系仍不够健全不够完善等三个方面的现实困境。

(一)乡土文化教育的现实场景发生深刻变化

随着全球化、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乡村向城市变迁、传统社区向都市街区转换,生活在传统乡村和传统社区的人向城市集中。乡土中国的生活风貌与样态正经历现代性塑造,乡村中传统的民俗风情、伦理道德、乡间规范等受到现代意识的冲击。首先,乡土生活的场景发生改变。传统的自然村落在减少,村落中的古旧建筑、石雕、木雕、文物古迹等遭受严重破坏,传统手艺香火难续,曾经我们小时候喜爱的捏泥人、吹糖人、杂耍、地方戏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乏人,乡土文化资源大量流失甚至消失,乡土文化的传承渐渐失去教育的场地。其次,乡土生活的规范发生改变。民俗、方言、节日、节令、时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慢慢被疏远,乡土文化中蕴藏的家训族规、乡规民约、养老礼等本土性的道德规范渐渐被淡忘淡化,由此衍生的乡土文化秩序的瓦解、乡村伦理秩序的危机、乡人关系秩序的重构,让人不得不忧虑,保护、修复、传承那些可能消失的乡土文化的形势更加紧迫。最后,乡土生活的主体发生改变。愈来愈多的农民离土离乡,基于平等身份进入市场进行商品交换,突破血缘和地缘的限制从事市场化和职业化的生产劳动,乡下空心村和城市陌生人社会并存,乡村文化的多元、自由、和睦、温情等特性渐行渐远,“传统”与“现代”的紧张与调试转化为“乡土文化”与“普适性价值”的冲突与整合。乡土生活中场景持续变化,会使得乡土文化教育与空间场域脱离、与现实内容疏离、与价值导向隔离,最终导致整个乡土文化教育的现实感知性弱化,反哺乡村世界的使命感降低。

(二)教育功利主义的取向依然存在

乡村教育愈来愈现代化、越来越向城市看齐,“土味”“乡味”越来越少,且教育的内容以应试为导向。在基础教育阶段,应试教育导向下的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教师、学生、家长唯分是从,虽然有乡土教材、乡土课程,但学生在乡土文化知识学习上花费的精力和时间明显不够,乡村教育和乡土文化合作的载体日渐式微。在高等教育阶段,就业导向的培养模式依然存在。高校进行专业教育时,往往按照“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去建设,国家缺乏系统的进行乡土文化教育结构设计的政策依据,学校和教师也没有进行创新的动力,造成“过弱的人文陶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和过强的共性制约”等倾向。[5]虽然部分高校在非物质文化进校园、乡土文化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创新,但是整体上,高校乡土文化教育还缺乏明确的指导意见和规范可行的方案。这些均反映了功利化主义长期处于较强的地位,与乡土文化处于区隔的状态,[6]势必会对乡土文化教育的实践产生一些阻力。

(三)教育结构体系仍不健全

个体的成长要经过不同的年龄与心理历程,文化身份的认同是要经历不同阶段的,因此要根据个体的心理特点和成长特征来进行乡土文化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学段的合理安排。“个人文化身份认同的形成分为六个阶段:文化心理束缚、文化封装、文化身份厘清、二元文化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反思性文化主义,及全球化主义和全球适应能力等阶段。其课程意义在于根据个体文化身份认同形成不同阶段的特征设计不同内容的课程。”[7]乡土文化教育在各个学段合理安排有利于学生实现从区域文化认同到国家认同的社会化过程。然而,就当前我国教育结构体系来看,乡土文化教育的学段设计没有形成连贯性,中小学乡土文化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没有接续。在中学阶段,学生对乡土文化现象的认识,如果不加以提炼,增进对乡土文化内涵的阐释和理解,乡土文化教育趣味性、亲和性、生活性的感性体验就不能升华为思想性、结构性、系统性的地方知识,那么乡土文化教育的深刻性、文化认同培养的连续性也就难以奏效。

不仅如此,乡土文化的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融合互通还不够,乡土文化的教育主体如政府、学校、社区、家庭的职责义务界定缺乏规范性安排,学校教育时空的有限性以及学校教育与生活的相对分离性,往往会造成学校教育传承的乡土文化不完整、脱离现实生活场景以及乡土文化教育的作用有限等困境。如果没有家庭和社区的配合,学校教育显得势单力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甚至会出现一傅众咻的情况。而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如果没有政府、学校加以引导,乡土文化中的糟粕如一些陋习会被接续传承,甚至一些迷信活动会潜入文化仪式的表达,进而伤害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三、乡土文化教育的体系构建

要落实乡土文化教育并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必须从观念、政策、行动、保障措施等环节着手,系统构建切合实际的乡土文化教育体系,以确保乡土文化教育不断推进。

(一)构建认知体系,完善政策支撑

在工业化以及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下,乡村迅速失去原有风貌、乡土文化受到破坏是客观存在的事实。19世纪的德国同样遇到过类似问题,德国知识界积极发动“乡土运动”,提出要正确处理好传承与发展、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呼吁保护家乡的“自然和如诗如画的历史纪念物”。[8]这一运动对德国影响至深,极大地塑造了德国既重视现代发展又保护乡土传统的发展理念。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传统文化深沉、博大的农业大国而言,乡土文化不仅仅包括审美功能和经济功能,[9]还包含着人文功能与整合功能。乡土文化是乡村的“根”和“魂”,中国文化以乡村为本,以乡村为重,所以中国文化的根就是乡村。[10]因此,要重视乡土文化保护,保持“活态”的乡土文化教育资源的存在。目前最重要的是转变旧的城镇化与工业化思维,构建生态文明发展的认知体系,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通过政策设计落实到各项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中去。

首先,完善规划政策。规划是顶层设计、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11]的城市规划思想深入人心,但是目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将乡村规划定位为居民点规划,对产业布局和村镇体系规划统筹不够,也缺乏社会治理的整体架构指导。城镇化建设中,乡村原有的地形地貌和原始村庄(寨)被改建为整齐划一的城市型社区,加之为腾挪土地指标进行的并村,传统村落不是格式化的运动就是自建自造的模型,城不像城,村不像村,乡土文化的物化载体面临消失的风险。因此,建议出台《乡村规划条例》,坚持天人合一,维护多元文化,围绕土地流转、乡土文化传承场所、城乡联系、乡村基础设施、建筑规模与风格制定指导性与约束性条款,保障不同的乡土文化发展模式的合理性,这有助于真正落实与推进乡土文化教育。

其次,完善文化政策。乡土文化教育最坚实的基础是“活态”的乡土文化存在。要保持这些“活态”文化,除了规划政策,还需要文化政策聚焦乡村基层文脉传承。建议出台《乡土文化发展促进条例》,对乡村文化发展方向、原则、重点、权利义务、保障措施、处罚等作出规定,形成刚性的约束,促进乡村文化真正浸润人心,接地气。针对乡村场景消退的现实,村史馆的建设是一项四两拨千斤的举措,应从政策上保障建设资金。村史馆也可以因地制宜建成村博物馆、展览馆和纪念馆等,主要功能是收集器物、留住记忆、接续文脉、凝聚乡愁,将村志、村子里的老物件、村庄的影像资料、乡贤的故事等收集于此,逐年积累,使之成为新的乡土文化景观和乡村情感寄托地。

最后,完善教育政策。教育政策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中介,教育要依靠国家政策保障才能有效落实。建议依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制定《加强和改进学校乡土文化教育的指导意见》,对乡土文化教育的意义、内容、形式、责任、监督等问题进行界定;明确乡土文化教育的基本功能、价值取向、教育机制等原则性问题;明确规定如何一体化、分学段、有秩序地推进乡土文化教育,将乡土文化教育融入道德、学业、实践教育等各个环节。

(二)构建课程体系,规范课程支撑

课程设计碎片化,系统性、整体性不足,亟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学理建构。[12]乡土文化教育是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全员教育,又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启蒙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要紧密配合,各学段课程目标及内容应各有侧重。

首先,巩固乡土文化教育课程的地位。在课程体系建设上,科学制定学校乡土文化教育的实施方案,编写课程纲要,进行规章制度建设,合理设计各学段乡土文化教育的目标、学时、学分、课程容量等。在基础教育阶段,以市县为单位,编写乡土文化教材,开设乡土文化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在高等教育阶段,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元,编写乡土文化教材,在各地方高校开设“乡土文化概论”公共必修课,奠定乡土文化共同认知的基础。

其次,规范乡土文化教育课程的实施。课程实施是课程方案的落实过程,要求内容科学、形式恰当。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坚持生活性与思想性相结合、趣味性与结构性相结合、乡土性与现代性相结合。课程实施要选择适当的形式,学校可以依据自身的优势,综合文化特质、地域特性、学生特点来发挥创意,丰富课程资源,广泛利用社会场馆、文化院团、乡村研学基地,推广网络课程学时,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全方位育人格局,确保课程顺利实施。

再次,创新乡土文化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针对城市教育缺乏乡土场景的现实,建议设置“体验式文化教学课程”模式,聚焦将与乡土文化有关的知识、器物、观念、习俗、工艺等转化为学生可以动手参与、沉浸体验的教育教学单元。该模式以“沉浸体验+教师讲授+课堂讨论”为基本的课堂结构。

最后,确保课程评价的科学权威。建立乡土文化教育课程教育评估制度,在课程体系结构、教学时数、班级规模、教学模式、管理制度、考试考核等方面建立量化指标,作为课程评价的重要参考值。对各级各类学校进行必要的过程监督,开展乡土文化教育的总结和反思,优化乡土文化教育品质。

(三)构建组织体系,健全力量支撑

要完善乡土文化教育,就要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种教育形式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的教育组织体系,这三种力量的配合需要政府的引导、组织和监督,让三者在乡土文化传承的不同阶段和不同领域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因此,建议建立政府引领、学校主导、社会协作、家庭配合的多主体责任机制,形成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四位一体”的教育组织体系。从政府引领方面,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元,依托教育厅(教委)成立“乡土文化传承发展”推进组,统筹各级学校进行乡土文化教育,完善教育行政法规,建立全学段的协作体系,加大乡土文化教育的宣传和考核,从宏观层面保障乡土文化教育的良性发展;在学校主导方面,学校成立“乡土文化教育”领导组,鼓励教师从事乡土文化的研究与教学,落实乡土文化教育开展所需要的资金、场所、设施,利用本土优秀的乡土文化资源,开发优质的乡土文化课程;在社会协作方面,监管部门要规范引导社会媒体和乡土文化社团积极创建文化品牌,提高竞争优势,创造更多的乡土文化精品,帮助群众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学习;在家庭配合方面,通过典型示范、媒体宣传等途径,引导家长以身作则,创造丰富的家庭生活、健康的家庭文化、和谐的家庭氛围,自觉在生活、学习、交往、礼仪等方面恪守传统美德,树立起乡土文化认同的标杆形象。

(四)构建保障体系,融合要素支撑

乡土文化教育从理念走向教育实践,需要学科体系、人才体系、财政投入体系的共同作用,只有政策协调、多元支撑、系统保障协同才能发挥乡土文化教育的最佳效果。首先,学科体系建设上,高校要发挥文化引领功能,搭建科研平台,与民间艺术家协会、民俗博物馆、各大文化院团等联合建立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发掘乡土文化的多重价值,开展乡土文化资料收集整理、文化研究和文化育人工作;在方法层面上,增加更多的田野调查,对乡土文化的价值、空间、生存状态、传承方案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深入的研究来讲清楚乡土文化与现代化、乡土文化与国家发展的关系,感召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乡土文化保护,推动乡土文化教育,在人、知识与社会三维平衡中找准乡土文化教育全面开展的切入点。其次,人才体系建设上,要建立复合型乡土文化教学团队,在师范类院校或有条件的综合院校开设民俗学、民间文学等相关专业,把乡土文化教育有效地纳入高等教育规划,培养乡土文化传承教育的人才和师资;同时,探索建立“中国工匠”资格评定和国家聘用制度,放宽乡土人才专业技术资格条件,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稳定的津补贴,持续培养高水平“中国工匠”队伍和乡土优秀人才。最后,财政投入体系上,在各级财政预算中,单列“乡土文化传承与教育”专项经费,并逐年加大投入,确保经常性的乡土文化教育费用支出。财政资金要加大乡土文化的科研投入,通过制度性安排和绩效评价的鼓励措施,增强教师对乡土文化的认知与研究的热情,保障乡土文化教育应有的学科性和相对的独立性。国家社科基金每年可单列针对乡土文化研究的课题,鼓励引导科研人员建立稳定的乡土文化研究方向。地方财政可以设立“乡土文化教育基金”,向社会招聘乡土文化专家,发放聘书和证书,吸收民间艺人、技能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参与乡土文化课程实施。

注释:

①本文借鉴吴杰在《台湾乡土教育历史与模式研究》一书中提出的乡土文化教育的界定,乡土文化教育特指是一种人格教育、一种文化传承教育、一种生活教育、一种民族精神教育、一种国家意志教育、一种多元文化教育。

参考文献:

[1]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N].人民日报,2014-10-14(1).

[2]韩鹏云.乡村公共文化的实践逻辑及其治理[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8(3).

[3]梁漱溟.梁漱溟全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614.

[4]钱穆.国史新论(新校本)[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224.

[5]文辅相.我国本科教育目标应当作战略性调整——“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系统和规格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摘要[J].高等教育研究,1996(6).

[6]韩小凡.从区隔走向共生:乡村学校文化建设的选择[J].当代教育科学,2021(3).

[7]邵晓霞,傅敏.论文化身份认同类型学理论及其对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启示[J].贵州民族研究,2011(1).[8]邢来顺.回归乡土与德意志帝国时期的现代化危机[J].历史研究,2019(4).

[9]李宇征.河北省艺术村落与乡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2021(2).

[10]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梁漱溟全集:第1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612-613.

[11]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李克强作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3-12-15(1).

[12]陶国立.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新时代大学的重要使命[J].现代教育管理,2020(8).

The Realistic Dilemma and Construction System of Local Culture Education in China

Zhang Leiping Zhou Yadong

AbstractLocal culture education helps to promote the inheritance of excellen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ducation, ensure the preservation of multiculturalism, and promote the identity of national culture.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local culture education realization such as the profound changes in the realistic scene of local China, the existence of utilitarianism in education, the imperfection of its education system and so on. To a certain extent, this restricts the inheritance of Chinese cultural genes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and affects the shaping of people's overall development.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suggests constructing the local cultural education system from four aspects: cognitive system, curriculum system, organizational system and security system,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local cultural education and achieve substantial results in practice.

KeywordLocal culture education; Function value; Realistic dilemma; Construction system

责任编辑:唐家莉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