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1年 > 第6期目录(总第一百七十五期) > 正文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新时代乡村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作者:杜尚荣 朱艳 游春蓉
阅读数:1278

来源:《现代教育管理》2021年第5期

摘 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为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战略的转移,为乡村教育提供了政策引领、创设了基本条件、奠定了发展基础,给乡村教育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与此同时,战略重心的转移也赋予乡村教育如乡村教育应革新发展理念、重塑发展目标、重建治理体系以及重构发展模式等诸多挑战。通过研判乡村教育发展形势,充分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以适应新时期乡村的变革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乡村教育;教育扶贫;教育振兴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两者的“有机衔接”有其特殊的时代意义,不但为乡村谋划发展方略,也为乡村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新的时期,发展乡村教育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和现实需要。[1]因此,把握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衔接究竟给乡村教育带来了哪些机遇与挑战,是解决新时期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实现乡村教育全面振兴的重要一环。鉴于此,本文通过对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时代意义的深刻解读,重点探究二者在衔接过程中给乡村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助力乡村教育,加快实现乡村振兴。

一、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时代意义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工作时强调要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同时要加强同脱贫攻坚的有效对接。[2]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党和政府对“三农”工作做出的重要决策部署,两者在战略规划上相互融通,目标任务上递进互补,改善农村社会民生基本要义上一以贯之。[3]面对脱贫攻坚战的全面决胜,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加快推进两者的有效衔接,促进减贫治理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度融合,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具有重要意义。[4]

(一)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阶段性战略任务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重农固本,加快减缓农村贫困问题,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不同阶段事关现代化的重要举措。首先,减缓贫困是推进各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路径。一个国家在不断推进现代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持续消减贫困的过程,奋力减缓贫困,追求共同富裕,这必将随同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实现。[5]其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需减缓中国的贫困问题。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贫困仍是我国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并日益呈现出复杂性。要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必须因地制宜地减缓中国的贫困问题。最后,不同时期贫困问题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决定减缓贫困不能“一刀切”。贫困问题、衡量贫困的标准是随着国家现代化的推进而不断提升,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正是针对不同时期的贫困问题所做出的重要决策部署。

具体而言,“脱贫攻坚”是2015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中正式提出的,是以消除现行标准下的绝对贫困为目的,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如期在2020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标志性工程和底线任务。[6]“乡村振兴战略”则是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在消除绝对贫困的前提下,继续全面脱贫实现贫困问题“标本兼治”,有效应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相对贫困问题,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化解我国现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实施乡村振兴“三步走”战略[7],到2050年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和第二个百年目标。[8]由此可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既紧密联系,又各有侧重。一方面,二者统一于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统一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9]都是为了减缓贫困,解决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通过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一体化发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0]另一方面,两者在规划时间、战略目标、治理主体与对象、政策制度以及具体战略战术上又各有侧重。从规划时间来看,脱贫攻坚作战时间短,是一场决战,乡村振兴作战时间长,是一场持久战。[11]从战略目标来看,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消除现行标准下的绝对贫困问题,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有效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12]乡村振兴的目标是分三步走,有效缓解相对贫困,追求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最终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13]。从治理主体与对象来看,两者的治理主体均一致,但在治理模式上脱贫攻坚主要是由上而下的政府管理为主,乡村振兴则更加呼吁自下而上的治理模式,强调激发乡村的内生动力[14],唤醒广大农民的自治意识。在治理对象上,治理对象、区域均全面扩大。脱贫攻坚面对的是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乡村振兴面对的是全部农村地区。从政策制度来看,脱贫攻坚的政策大多带有帮扶性质,是针对部分群体的特惠性政策。乡村振兴则是面向乡村的整体谋划,更多是普惠性政策。从战略战术来看,脱贫攻坚是点上着力,强调靶向治疗、精准滴灌,以“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确保做到真扶贫,扶真贫。乡村振兴则是全面发力,注重总体设计,全面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15]

(二)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新时期乡村教育发展的重要路径

教育是减缓贫困最根本、最持久的力量,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最有效的措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都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核心内容,以优质教育培养建设乡村的时代新人,这无疑是推动新时期乡村教育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是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心转移是乡村教育变革发展的新起点。随着脱贫攻坚的全面决胜、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战略重心转移同样也带动了乡村教育发展重心的转变。一方面,“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作为脱贫攻坚“五个一批”[16]中的部署之一,目的是通过教育增强农村贫困地区贫困学生的脱贫能力,从根本上消除绝对贫困。国家采取教育经费倾斜方式,大力改善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快速补齐教育发展短板,同时建立健全学生资助体系,采取精准帮扶让贫困家庭子女不因贫失学,提升教育脱贫能力。另一方面,“人才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五大振兴”工作部署之一,目的是为乡村振兴强化人才支撑。人才培养靠的是教育,在脱贫攻坚基础上,激发乡村的内生发展动力,进而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以为乡村振兴厚植人力资本。[17]概言之,乡村教育发展重心的转变主要表现为:教育功能由教育脱贫转向教育振兴乡村,教育目标由保障教育数量逐步转向保障教育质量,乡村学校治理的范围也进一步扩大,政策倾斜也逐步转向激发乡村学校的内生动力为主。

二是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有助于推动新时期乡村教育的全面振兴。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在规划时间上的短长结合、目标上的前后相继、对象上的融合统一、任务上的递进互补、政策上的延续对接奠定了二者有效衔接的基础,乡村振兴从来都不是另起炉灶,推进二者有机衔接,有助于巩固和利用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教育的全面振兴。一方面,两者的有效衔接有助于构建乡村教育发展的长效机制。脱贫攻坚是“突击式”作战,采取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措施,都是短期内集中资源攻克乡村教育短板。而乡村振兴则是长期发展规划,更加强调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着力解决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问题。二者的有效衔接,有助于遏制教育的短期化偏向,实现乡村教育的长效发展。另一方面,两者的有效衔接有利于推进乡村教育治理的现代化。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基础上,举全民之力共同促进城乡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将脱贫攻坚所获成效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有助于调动中央和地方共同构建城乡教育治理体系,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促进教育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二、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带给新时代乡村教育的发展机遇

新时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乡村教育的发展,对乡村教育赋予很高的期望,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重大决策部署中,均把乡村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乡村教育应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抓住发展机遇,实现乡村教育的全面振兴。

(一)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给乡村教育发展提供了政策引领

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战略的转移,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扫清了乡村教育发展障碍,为乡村教育建设带来了重大机遇。

1.“战略”重心转移政策为乡村教育的整体规划指明方向

战略重心的转移带动了乡村教育整体发展规划的重要转变,由原来的教育脱贫升级到教育振兴,最终实现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发展,这标志乡村教育即将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构建“志智双扶”与“教育振兴”相互融合,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乡村教育发展新理念,更加关注乡村均衡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一方面,突出强调了乡村教育的育人价值功能。“志智双扶”与“教育振兴”的互融,有助于培养乡村学生适应其终身成长和社会变革所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18]另一方面,注重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凸显教育振兴乡村的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彰显乡村教育的全面振兴对消除“绝对贫困问题”与应对“相对贫困问题”的重要价值。

2.持续针对乡村建设的倾斜政策为解决乡村教育发展难题提供支持

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然使乡村教育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其发展也能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为解决深度贫困地区的教育观念落后、教育基础设施薄弱、教育资源严重匮乏等难题,政府从政策支持层面推出了持续性针对乡村建设的倾斜政策,建立健全乡村教育扶贫制度体系。一是以扶贫工作为引领,制定了解决不同时期乡村教育发展难题的重要政策。先后颁布了《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二是针对乡村教育不同学段的突出难题给予支持政策。如学前教育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职业教育的《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2016—2020年)》等。这些政策都以补齐乡村教育短板为突破口,扎实地推进乡村教育发展。

3.乡村振兴行动计划政策为打造扎根乡村大地的教育人才给予保障

乡村教师作为乡村教育振兴的重要基石[19],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为打造扎根乡村大地的教师队伍,从政策层面持续推动乡村教师队伍的发展建设。首先,为能打造一支有乡土情怀、有精湛教技、能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从提高教师福利待遇、拓宽教师补给渠道的层面,促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其次,为加快教师队伍的改革建设,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强化了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最后,为突出强调乡村教师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部等五部门颁布《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深刻剖析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路径。

(二)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具体措施为乡村教育发展创设了基本条件

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采取的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包括精准扶贫、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等具体措施,建立了完备的教育资助体系,完善了公共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教育合作发展平台,从根本上保障人人有学上,为新时期乡村教育的发展创设了基本条件。

1.精准扶贫脱贫采取控辍保学措施保障乡村教育机会公平

在教育精准扶贫的具体措施中,扎实推进控辍保学的精准化方略,努力确保每一位适龄儿童不因贫失学,是对“把教育作为拔掉穷根”的深刻领悟。一方面,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最有效的措施。通过教育可以有效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掌握知识、提升素养、增长技能,从而拓宽就业渠道,彻底摆脱贫困的厄运,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另一方面,精准教育扶贫,做好控辍保学,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是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底线目标的重要抓手。自实施精准扶贫以来,采取一系列控辍保学措施,因贫失学的学生大幅度减少,截至2020年9月15日,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由2019年的60万降至241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辍学学生已全部清零。[20]基本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的目标。

2.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力量促进乡村教育资源优化整合

易地扶贫搬迁是决胜脱贫攻坚采取的超常规举措。“十三五”期间,全国累计投入各类资金约6000亿用于扶贫搬迁安置工作,96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乔迁新居,同时配套新建或改扩建幼儿园和中小学校6100多所。[21]为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提供良好机遇。一是有利于集中人口办学。以往在深度贫困地区,因生源少、居住相对分散,乡村学校点多面广,难以实行规模化办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条件也难以保障。通过精准易地扶贫搬迁,设立安置点,将生态脆弱地区的贫困人口集中,给集中办学奠定生源基础。二是有助于学校合理布局,集中教育资源,让迁入人口的教育条件得到显著提升。易地扶贫搬迁规避了以往“撤点并校”因路途遥远导致的“上学难”问题,同时有利于教育资源集中优化、合理布局。这将大大改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条件,增强办学能力。

3.产业扶贫改善产业设施提供乡村产教融合发展平台

《“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中明确提出让每个贫困县建成一批特色产业,各地依托乡村资源优势,在贫困地区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万家、农民合作社61万个。[22]这些产业有效带动了乡村教育的发展,为校农结合、产教融合带来了大好机遇:一是为校农合作开辟新渠道。在产业扶贫过程中,为有效促进乡村经济与教育协同发展,打通了一系列校农合作新渠道,农业生产可以为学校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践场所,同时学校有益于农产品的销售,实现农业生产与学校发展相促进。二是为产教融合迎来新舞台。“十三五”规划强调大力扶持乡村特色产业,鼓励乡村开办农林、旅游、电商等产业,革新传统农业,为产教融合创设了平台基础。基于已有乡村产业,政府牵头促进学校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有益于生产、教学、实践深度融合,提升乡村教育办学质量。

(三)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行动经验为乡村教育发展奠定了实践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全面决胜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行动经验,从思想、行动和整体规划上为接下来乡村教育发展奠定了实践基

1.激发乡村内生动力的经验为乡村教育内生发展提供借鉴

基于内生动力的成功脱贫经验为乡村教育发展提供思想契机。新时期乡村教育要发展,不能单靠国家政策倾斜、社会帮助等外部力量的支持,而应当注重激发乡村教育的内生发展动力,推进乡村教育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充分唤醒乡村教师的主体意识,发挥其在乡村教育中的主体性作用。如充分尊重乡村教师意愿,通过调动教师在工作岗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教师在岗的幸福感、成就感、荣誉感,使得乡村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另一方面,以激发乡村教师发展的内生动力为着力点,切实推进乡村教育的现代化。通过唤醒乡村教师的主体意识,激发教师的内生发展动力,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建设,缩小城乡师资水平差距,继而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有效促进乡村教育的全面振兴。[23]

2.“精准”扶贫行动经验为乡村教育精准发展提供借鉴

借鉴“精准”扶贫做法厘清乡村教育发展的行动方略。乡村教育的全面振兴,应坚持精准做法。在脱贫攻坚的实践中,精准做法贯穿扶贫的全过程,形成了一套完备有效的经验,即“六个精准”,有效应对了扶贫工作中的“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关键问题。新时期乡村教育的发展,要延续精准做法,继续加大乡村教育扶贫力度。一是做到“精准识别”。对乡村教育中遇到的问题精准识别、精准分类,甄别所遇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需要,做好整体规划。只有精准地识别和分析乡村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找准工作重点,有效规划问题解决的策略。二是做到“精准发力”。对症下药,优化教育资源的利用,实现资源精准滴灌,有针对性地解决乡村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3.大扶贫格局的实践经验为乡村教育整体谋划提供借鉴

通过大扶贫格局构建案例找寻乡村教育发展的支持合力。新时期的教育发展,应凝聚各方力量,打造乡村教育发展的大格局。在决胜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过程中,扶贫不仅是贫困地区的事,更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脱贫攻坚通过凝聚多方力量,实现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的有机结合,集结各方优势发挥整体合力形成大扶贫格局,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持。[24]同样,乡村教育发展也不单是乡村的事,而是关乎社会全体的大事,只有实现教育振兴,乡村才会振兴,才能如期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因此,新时期乡村教育的发展,应充分调动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力量,尽锐出战形成教育振兴大格局,依托大格局借助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助力乡村教育快速发展。

三、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赋予乡村教育发展的多重挑战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心转变,既给乡村教育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赋予了乡村教育诸多挑战。

(一)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重心转移需要革新乡村教育的发展理念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心转移,对处在乡村场域中的教育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要求乡村教育要进一步利用现有资源,服务乡村发展。

1.乡村教育培育乡村振兴人才有待深层次利用乡土资源

随着脱贫攻坚的全面决胜,乡村学校基础设施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得到有效改善,但在资源的利用上,乡村教育并未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应有作用。一方面,如何借助现有条件深度挖掘并激活乡土教育资源存在挑战。虽然脱贫攻坚很大程度上补齐了乡村教育短板,但乡村教师队伍的力量仍较为薄弱。教师对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能力不够,对乡土教育资源的敏感性以及开发利用程度低。此外,多方支持力量未能形成合力,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如何统筹利用这些资源有效培育振兴乡村的人才也是一大难点。实现乡村振兴,需要乡村群众对乡土文化的深刻认同,通过乡土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但对所挖掘的乡土教育资源,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起到教育作用,以及如何与传统课程统筹安排,都需要作进一步研究。

2.乡村教育要进一步聚焦服务乡村发展核心功能

乡村教育既承载着传播文化知识,塑造乡风文明的功能,同时也是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助力塑造文明乡风,同时为乡村振兴提供大量人才支持,这无形中给乡村教育施加了诸多压力。一是主流文化冲击使乡村教育助力传承乡村文化难度大。除了受主流文化的冲击外,对乡村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够,文化传承意识薄弱等因素都造成乡村文化振兴的难度增大。二是乡村从业人口的整体素质不高,难以满足现代化的发展需要。据2017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主要是以小学和初中学历为主,两者共占全国总农业生产经营人数的85.4%,而高中及高中同等学历以上的人数仅占8.3%,从未上过学的人数占6.4%。[25]由此看来,要实现乡村人才振兴,发挥教育服务经济发展功能,乡村教育任重道远。

(二)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重心转移需要重塑乡村教育的发展目标

新时代乡村教育面临重塑发展目标的挑战。战略重心的转移,不仅是从脱贫目标转变为乡村振兴目标,其涉及的各个方面目标都得重新定位,其中教育目标重塑尤显迫切。如乡村振兴少不了人才支撑,乡村教育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发展目标必须做出相应调整。

1.夯实乡村振兴基础亟需义务教育发展目标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

义务教育是保障全体学生基本素质养成的教育,为夯实乡村振兴发展的人才基础,乡村义务教育要由“有学上,能上学”的“数量型”发展目标向“上好学”的“质量型”发展目标转移。在脱贫攻坚阶段,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从教育活动的数量方面集中力量,确保贫困人口不因贫失学。伴随脱贫攻坚决胜成功,乡村建设的重心也转向乡村振兴,在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的同时,也要求教育要适应乡村发展,培养有乡村情怀能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的高素质人才。但由于脱贫攻坚的成效尚不稳定,二者在工作衔接上存在一定难度,教育自身发展的基础也较为薄弱,因此,基于现有条件,要实现乡村振兴的人才培养目标还具有较大挑战。

2.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亟待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由“技术技能型”转向“创新型”

职业教育有助于培育学生的职业技能,有效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要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需强化职业人才支撑,培育推动乡村发展的新型职业农民、专业人才以及科技人才,发展目标应由“技术技能型”转向“创新型”。目前,我国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已经取得较大进展。2019年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从2019年开始“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并且规划到2022年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基本成型,这些具体的规划措施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加学生的就业创业本领,减轻结构性就业难题。[26]因此,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要适应乡村的变革发展。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保障我们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应逐步转向“创新型”职业人才的培养,这就提高了职业人才素质培养要求。

(三)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重心转移需要重建乡村教育的治理体系

新时代乡村教育面临重建治理体系的挑战。乡村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实现乡村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27]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以及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不仅指明了国家治理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对乡村教育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1.乡村教育治理需努力实现从“精准短期治理”转向“创新长效治理”

乡村教育治理体系是乡村教育建设制度体系的总称。[28]从实现乡村教育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来看,乡村教育要由“精准短期治理”转向“创新长效治理”。脱贫攻坚的战略规划是“集中式作战”,目的是在较短的时间,攻克“绝对贫困”的难题,在乡村教育治理上表现出的是一种突击战式的“精准短期治理”。乡村振兴战略则是“常态化推进”,目的是在一个中长期的规划时间,有效应对“相对贫困”的难题,实现乡村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在教育治理上不能仅延续“精准短期治理”,而应转向“创新长效治理”,以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然而,如何将短期治理转化成中长期治理,巩固现有成效实现创新长效治理存在较大难度。一方面,如何夯实控辍保学工作,进一步巩固义务教育有保障的保障水平,同时大幅度提高乡村教育教学质量存在难度。另一方面,如何应对新时期教育发展形式的变化,做出重要政策规划,以解决乡村教育发展过程中所遇难题也存在诸多挑战。

2.乡村教育治理从“政府管理为主”转向“多元主体共治”存在难度

教育治理能力是指教育治理体系发挥治理效能的一种资格、水平和能力。[29]面对战略重心的转变,为提升治理效能,乡村教育由“政府管理为主”转向“多元主体共治”难度有三。一是激发教育多元治理主体活力有难度。虽然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效巨大,但乡村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仍不够完善,教育主体内生动力仍有不足,发展意识有待提升,政府作为教育治理主体,既要简政放权,又要激发社会、学校、家庭等主体治理活力难度大。二是乡村教育多元主体共治的权责分界模糊。多元主体共治是重点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但在具体治理效能的划分上,学校和家庭在乡村教育治理中应承担的角色、治理的效能都需进一步探索。三是乡村教育多元主体共治的保障机制尚不完整。教育治理主体间的治理权力边界不是很清晰,多个主体互融共治过程中其权力实行需保障。

(四)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重心转移需要重构乡村教育的发展模式

新时代乡村教育面临重构发展模式的挑战。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心转移,带动了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由此促进了乡村教育发展模式的变革,同时也为乡村教育发展模式的变革带来了许多困难与挑战。

1.乡村教育发展由“外部输血式”转为“内部造血式”需下大功夫

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任务重心和时间规划的不同,以至于对教育发展模式的要求也不同。由于时间的紧迫性,任务的艰巨性,目标的针对性,脱贫攻坚主要采取“外部输血”的方式,对贫困地区、贫困群众采取超常规的支持,脱贫成效显著。期间在教育上的发展模式也是“外部输血式”,通过调动多方资源直接补齐乡村教育短板,基本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而乡村振兴这一长期性的战略规划,不可能沿袭“外部输血”的作战方式,而是深层次挖掘乡村振兴的内生发展动力,在教育上的发展模式也应转向“内部造血式”。但由于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显著,乡村教育发展容易依赖政府扶持,缺乏自主发展意识和动力,因此,如何巩固脱贫成效,激发乡村教育内生发展动力,实现乡村教育的“内部造血式”发展存在一定挑战。

2.乡村教育发展由“蓄力夯基式”转为“释力振兴式”面临操作性难题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部署,两者虽各有侧重,但彼此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具体表现为决战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只有摆脱贫困,才可能实现乡村振兴。在教育发展模式上,脱贫攻坚期间,教育采取的主要措施是补齐乡村教育发展的“软硬件”短板,保障贫困人口不因贫失学、提升基础教育的设施水平、搭建产教一体化平台等,为乡村教育的发展补齐短板“蓄力夯基”。在战略转向乡村振兴时,应发挥前一战略“软硬件”设施应有的教育功能,“释力振兴”乡村教育发展,以为乡村发展培养有乡土情怀的时代新人。但“蓄力夯基”与“释力振兴”的有效衔接,即如何利用现有的脱贫成效,推动教育振兴,是不可回避的难题。

参考文献:

[1]孟筱.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教育发展难题与破解之道[J].人民论坛,2019(28).

[2]习近平重要系列讲话数据库[EB/OL].(2019-10-16)[2021-01-20].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1402271.

[3]王洪斌.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需理顺四个关系[J].人民论坛,2020(33).

[4]涂圣伟.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目标导向、重点领域与关键举措[J].中国农村经济,2020(8).

[5]魏后凯,吴大华,等.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3-4.

[6]王介勇,戴纯,刘正佳,等.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政策思考及建议[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0(10).

[7]王亚华.乡村振兴“三步走”战略如何实施[J].人民论坛,2018(10).

[8][13]汪三贵,冯紫曦.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逻辑关系、内涵与重点内容[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

[9]张青,郭雅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与有机衔接[J].理论视野,2020(10).

[10]徐晓军,张楠楠.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对接:逻辑转换与实践路径[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6).

[11]孙馨月,陈艳珍.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逻辑[J].经济问题,2020(9).

[12]黄承伟.我国新时代脱贫攻坚阶段性成果及其前景展望[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1).

[14]刘晓雯,李琪.乡村振兴主体性内生动力及其激发路径的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0(8).

[15]孙学龙.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N].团结报,2020-09-05(2).

[16]五个一批[EB/OL].(2017-09-06)[2020-12-10].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7/0906/c413700-29519523.html.

[17]杜尚荣,刘芳.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教育:内涵、逻辑与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9(9).

[18]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

[19]程方平.教师保障:乡村教育振兴的基石[J].教育研究,2018(7).

[20]我国义务教育有保障目标基本实现[EB/OL].(2020-09-24)[2020-12-10].http://www.gov.cn/xinwen/2020-09/24/content_5546570.htm.

[21]国务院新闻办就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情况举行发布会[EB/OL].(2020-12-03)[2020-12-10].http://www.gov.cn/xinwen/2020-12/03/content_5566758.htm.

[22]国务院关于乡村产业发展情况报告[EB/OL].(2019-04-21)[2020-12-10].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1904/1e30cb31a2a242cdb82586c5510f756d.shtml.

[23]蔡其勇,郑鸿颖,李学容.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8(12).

[24]杨力源.习近平新时代扶贫攻坚工作思想的基本特征[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8(1).

[2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五号)[EB/OL].(2017-12-16)[2020-12-10].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nypcgb/qgnypcgb/201712/t20171215_1563599.html.

[26]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9-01-24)[2020-12-10].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27]任胜洪,白莹.农村教育治理现代化推进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多重逻辑及实现机制[J].现代教育管理,2020(11).

[28][29]应松年.加快法治建设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中国法学2014(6).

From Poverty Alleviation to Rural Revitalisation: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Rur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Du Shangrong, Zhu Yan, You Chunrong

Abstract: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are important strategic plans of strategy for achieving high-quality rural development, and they have profound significance to this era. The shift from poverty alleviation to rural revitalization has provided policy leadership, created basic conditions and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development, bringing significant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to rural educ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shift of strategic focus also gives rural education many challenges, that is,rural educationshould innovate development concepts, reshape development goals, rebuild governance systems, and restructure development models. By studying and judging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rural education, we can fully grasp opportunities and resolve challenges to adapt to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in the new era and help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 words:poverty alleviation; rural revitalization; rural education; educational poverty allevation; education revitalization

责任编辑:谭紫薇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