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施“双高计划”倒逼中小学加强劳动技术教育
2019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对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2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近日,《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印发,就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作出部署。“双高计划”聚焦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也对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普通教育更加注重劳动技术教育,协同推进“双高计划”实施。
2017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指出“三区三州”等地区是脱贫攻坚中的硬骨头。“三区三州”都是民族地区,急需大批人才和熟练劳动者,但现状却是人才奇缺,有的学生既未掌握应有的科学文化知识,又缺乏基本的生产劳动技能。教育怎样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已成为与国家建设、社会发展、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息息相关的大问题。民族地区的振兴归根到底要靠人才,人才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教育与劳动的结合,发展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迫切需求已经显现。民族地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协同推进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
“双高计划”的实质是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高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意味着国家对职业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更加注重学生工匠精神、劳动精神、职业精神、创新精神的培育,在体制机制、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学科教研、生源结构等方面追求全方位、全过程的高质量。高职学校的学生很多来自普通中学,尤其在民族地区高职学校师资力量和设施设备都不够理想的条件下,就更要注重中小学与高职学校教育的衔接,需要中小学的劳动技术教育讲授基本的劳动知识,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劳动能力,使学生中学毕业后根据需要进入普通高校或高职学校学习。倘若中学毕业生没有劳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就很难适应职业教育,甚至还要在职业教育阶段“补课”,工作之后也难以成为合格的劳动者。
二、劳动教育与劳动技术教育的内涵
劳动教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劳动教育可理解为“劳动素养方面的教育”。它泛指所有的劳动、生产和技术方面的教育活动,在我国则称为“劳动技术教育”。狭义的劳动教育,专指以思想政治品德教育为目的的劳动教育,这种劳动教育是寓于广义的劳动教育之中的。[1]本文所讨论的“劳动技术教育”是指广义上的劳动教育,是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不可少的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是我国普通中小学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最主要的途径,马克思的“教劳结合”思想是劳动技术教育的理论依据。“教劳结合的实质是指教育与生产劳动之间建立起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的关系。”[2]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到:“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3]《资本论》中也说:“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4]劳动技术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方式,对学生形成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基本的生产知识和能力具有重要价值,为学生步入社会做准备。刘世峰在《中国教劳结合研究》一书中认为:“劳动技术教育是在普通中小学实施的,使学生既学习某些技术和工艺的基础知识,又参加一定的劳动和技术实践,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文明劳动习惯、了解现代生产和技术的基本原理并掌握相应的多种基本技能,为其以后从事各种职业打基础的教育活动。”[5]从实质上看,在中小学实施的劳动技术教育就是马克思所提出的“综合技术教育”的中国化改造,就其范围来看含义更加广泛,更富地域性和时代性。
中小学实行的劳动技术教育与高职学校的职业(技术)教育有何区别与联系呢?我们认为,两者确实有共同成分,但也有本质上的区别:一是教育体系不同,前者分属普通教育体系,后者分属职业教育体系。二是教育目的不同,劳动技术教育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人;而职业(技术)教育立足于就业,更侧重于培养某项职业能力和生产技术。三是教育内容不同,劳动技术教育作为中小学开设的一门课程,内容宽泛而不精深;职业(技术)教育内容专业而精深。可见,劳动技术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又各具特色。
三、民族地区中小学开展劳动技术教育的困境
对中小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但是,当下我国劳动技术教育还比较薄弱。笔者在民族地区调查访谈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学校认为中小学生的劳动技术教育就是打扫卫生、种树培草;甚至有些学校劳动技术教育“只见课表,不见课堂”,与国家提倡的劳动教育相去甚远。学生不具备基本的劳动技术知识、能力和理念,将来就无法与高职学校进行有效衔接,对实施“双高计划”形成阻碍。
一是劳动技术教育地位尴尬。1981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提出了在普通中学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要求。1982年10月,教育部下达了《关于普通中学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试行意见》,之后,又陆续制订并公布了在中学开设劳动技术课和在小学开设劳动课的教学大纲。本世纪初,实行了20年的劳动技术教育“降位”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模块,课时数难以得到保证。2017年9月25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将“综合实践活动”界定为“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强调:“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由地方统筹管理和指导,具体内容以学校开发为主,自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全面实施。”但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基层学校往往得不到有效的统筹指导和机制保障,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之一的劳动技术教育面临着得不到应有重视等困难和问题。
二是固化的教育观念使劳动技术教育课程形同虚设。根深蒂固的功利化倾向,使教育评价指挥棒下“唯分数、唯升学”的顽瘴痼疾仍然存在。有些民族地区学校在教育观念上存在“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就不教”的误区。国家规定开设的课程虽然排在课程表上,但常常被试卷和习题挤占,被考试科目的补习课所取代。民族地区有些学校底子薄,师资力量薄弱,无暇顾及劳动技术教育课程,无法开发劳动技术教育校本课程。
三是劳动文化在现实中被弱化,学生逐渐与劳动疏离。中国自古以来形成的劳动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中华民族勤劳、自强、朴实、心灵手巧,向往着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作为生活方式的劳动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但常常在学校这个场域里被弱化和边缘化,使学生的日常学习脱离了生活本身,造成人的异化,导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离”的片面发展。
四、民族地区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困境的成因
笔者认为,民族地区劳动技术教育无法得到充分发展有以下原因:
一是在相关政策文本方面,虽然有重视和加强“劳动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等内容,但劳动技术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清晰界定。在课时、师资队伍、保障机制等方面无法满足劳动技术教育的培养要求,一定程度上存在“只进课表,未进课堂;只有教材,缺乏师资”等问题,同时劳动技术教育也难以进入学生的综合评价体系。2001年5月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规定:“加强劳动教育,积极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劳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提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从小学到高中,各年级全面实施,所有学生都要学习,都要参加,将活动方式分成“考察探究活动”“社会服务活动”“设计制作活动”“职业体验及其他活动”四个板块,其中“设计制作活动”包含“信息技术”和“劳动技术”两个部分。这使得“劳动技术”由原来的一门课程逐渐成为综合实践活动板块下的一个组成部分。2017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其中包括《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通用技术课程的关系是怎样的?如何使相关的课程指导纲要和课程标准真正落地?这是接下来教育科研工作者和教育实践者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二是在理论研究上没有取得共识。劳动技术教育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语,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对劳动技术教育的概念已经普遍有了准确的理解。相反,不只是在日常生活领域,即使在学术研究领域,人们对于劳动技术教育的误解也并不少见。作为教育研究领域里的一个基本概念,劳动技术教育有着特定的含义。如果对于这一重要概念没有准确把握,那么研究不但会产生诸多不必要的歧义,而且会程度不同地影响教育研究的科学意义。有的论者认为:“劳动技术教育包括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个方面。”“劳动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它与德育有密切联系,但又有区别。德育一般是以思想教育为主,结合训练学生的道德行为,而劳动教育一般是以劳动实践为主,结合进行思想教育。技术教育主要是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生产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它与智育有一定的联系,但又有区别。”[6]还有的论者认为:“教育史上一个典型的假问题,就是‘综合技术教育’。”[7]可见,教育研究者在概念理解和马克思“教劳结合”理论的把握上还存在争议。
三是忽视民族地区特色办学资源。教育作为一种传承和承继劳动经验、生产技能、生活知识、文化思想的手段,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8]民族地区的劳动技术教育有丰富的资源。笔者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进行调研时,发现有的学校利用丰富的农业资源,制作藏族传统的劳动工具模型、具有民族特色的道孚民居模型;有的学校利用专业优势,在美术课、信息技术课、体育课中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许多地区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乡土特色,通过劳动技术教育课程可以再现天人合一的理念,展示地域性的产业形态。不可否认,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推进,民族地区优先配备了教学仪器设备,教学硬件设施有了极大改善。但是各地还应因地制宜,开展各具特色的劳动技术教育,以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
五、协同推进:走普职融合的教育与劳动结合之路
如何处理好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实现“双高计划”目标?我们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一是恢复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课程的应有地位。劳动技术教育曾经在本世纪初一度淡出人们的视野,国家近期大力提倡加强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为恢复劳动技术教育课程应有的地位提供了契机。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宜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但是劳动技术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必要将劳动技术教育作为中小学的一门课程。在相关政策的研究制定、体制机制的保障方面,也应给予劳动技术教育一定倾斜。劳动技术教育的宗旨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规律一致,学生在劳动技术的学习中形成劳动者的素养,完成人的全面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奠定走向社会的基础。劳动技术教育的内涵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地参加各种劳动技术教育,获取知识和智慧、能力和技巧,体悟人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劳动观,养成高尚的品质和完善的人格。劳动技术教育包括学校的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家庭和社会的各种相关教育。
二是构建良好教育生态,形成劳动教育的“微循环”。劳动技术教育可以为职业(技术)教育打好基础,职业(技术)教育也可以反哺劳动技术教育。中小学的劳动技术教育和高职的职业(技术)教育都是我国劳动教育的途径,既有区别,也统一于育人生态之中。可借助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办好中小学的劳动技术教育。“双高计划”中强调:“加强劳动教育,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要将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等方面的教育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复归劳动文化,使学生浸润在劳动教育的氛围之中。
三是抓住高职发展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契机,振奋劳动技术教育的信心。民族地区中小学应抓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机遇,充分利用配备的先进教学设备,设立劳动技术教育中心,共享优质劳动技术教育资源。上个世纪末开始,各个地区尝试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有补充职业教育因素的“渗透型”,有升学和就业的“分流型”,还有兼顾两者的“X+1型”。[9]这些都是不能抛弃的教育传统。同时,各地应抓住国家大力发展高职的契机,将“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真正落地,使课程回归生活,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教育研究工作者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劳动教育的研究,探索马克思“教劳结合”的深刻内涵,用以指导教育实践。
劳动创造了人,职业教育的现代化也是人的现代化,是劳动者的现代化。职业教育现代化并不是摒弃传统,割裂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对民族地区劳动技术教育积累的优良传统,应予以辨别、保留、继承和推广,同时面对新时代、新形势,也要突破困局,让“教劳结合”理论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刘世峰.中小学的劳动技术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2]孙振东.“教劳结合”若干理论问题探讨[J].上海教育科研,1996(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刘世峰主编.中国教劳结合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6]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7]劳凯声.教育研究的问题意识[J].教育研究,2014(8).
[8]雷学华.民族教育的历史传统[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9]孙振东.当前中国农村教劳结合的主要模式探索[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1996(1).
责任编辑:唐家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