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1年 > 第12期目录(总第一百七十九期) > 正文

智能时代的劳动教育:何以必要与如何可能

作者:周美云
阅读数:1369

来源:《当代教育与文化》2021年第6期

摘要:智能时代仍然呼唤劳动教育,智能化技术会取代部分劳动岗位,但不能代替全部职位;同时还会倒逼产生新的劳动岗位;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劳动将永恒存在。智能化时代的劳动教育具有全新的功能价值,是培养“完整的人”的基本途径;树立劳动幸福感的必由之路;激发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面对这一趋势,智能时代的劳动教育亟需从理念、内容和方法上进行转型重构。要理念先行,明晰智能时代劳动教育的立场;要以内容为王,构建发展的劳动课程教材体系;要加强方法转型,善于运用技术优化劳动教学模式。

关键词智能时代;劳动教育;必要;价值;重构

如今,以区块链与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助推人类进入智能革命时代。机器从未如此像人,人类也从来没有如此依赖机器,这种新型人机关系开启了时代的重大转型。面对大量简单、重复、机械的工作被人工智能取代,有人提出,在智能时代,人类的劳动将不再重要,劳动教育也无用武之地。那么,智能时代,劳动教育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又该如何存在?这都将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一、时代追问:智能时代人类劳动何以必要

人工智能的应用确实会导致大批人失业,但这并不代表着人类即将全面失业。[1]技术发展在导致一些简单重复性工作消失或者转型的同时,也会催生部分需要人类创造力的新型工作种类。再者,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劳动作为人类存在的手段将永恒存在。因此,智能时代仍然需要劳动,呼唤劳动教育。

(一)智能化仅会取代部分劳动岗位

第一,智能技术会全面替代重复、枯燥、危险的工作,这不仅可能,且极有必要。不可否认,短时期内人工智能的确会替代一些基础性、程序性的单一工作。譬如,仅仅在2013——2016年里,浙江省200多万的传统工人已经被机器人取代。[3]2016年召开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也曾作出评估,预计在未来五年时间内将有500万个岗位因为科技进步而消失,至2020年,失业岗位数量将增长至710万。那么,将来哪些工作可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对此,李开复与王咏刚提出了“五秒钟准则”的研判标准,即若该工作能够在5秒之内作出决策,那么极有可能被智能技术所取代。[1]比如高度流程化的生产线工种、以数据化实现为主的银行柜员、翻译速记等工作极有可能被替代。依据牛津大学的研究,图书管理员被取代的概率为96.7%,法律助理则更高,高达97.6%。[3]此外,部分工作环境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工作,甚至较为危险的消防、救灾、井下作业、高空作业、打击刑事犯罪等职位也将会被替代。纵观这些劳动岗位,无一例外,大都是一些高度流程化或容易实现数据化的工作,具有单一、机械、重复、无需太多思考就能作出综合判断的特点。这类工作的全面取代不仅可以大大解放劳动力,而且能够有效规避健康风险,是极为必要且可行的。

第二,智能机器无法完全取代灵活性工作岗位,如文学评论、艺术创作、科学创造等职位。大量的工作岗位往往不是单一纯粹的工种类型,一般由几项或者十几项工种组成,而智能化技术往往只能通过替代部分工种提高局部效率,不可能完全脱离人类指导而独立工作。以医疗、教育、交通、法律、金融等领域为例,人工智能可以利用其高效率、高准确率的优势承担部分重复性工作,但灵活性较高的部分仍需依靠人类进行决策。具体而言,尽管医疗助手能够帮助医生进行医疗影像片的筛查工作,但一些复杂病症仍需医生亲自诊断;即使教学助手可以代替教师批改学生作业,但无法完成触及学生心灵的教育;虽然无人驾驶可以替代部分驾驶工作,但当遭遇复杂路况时仍需司机来掌控;纵使法律助手可以进行部分案件的整理,但遇到伦理困境时仍需法官进行裁决;纵然智能机器可以替代柜员,但当支票字迹不清或残缺时仍需人工进行辨别。可见,智能化技术不具备把整个工作职位全部自动化的功能,充其量可以自动化职位中的某些特定工作任务。[4]

第三,智能技术无法取代非重复性或非标准化的职位,如设计师、理发师、心理咨询师等,而且这些劳动岗位将会成为未来的稀缺资源。因目前人工智能并没有自主行为能力,也无法进行情感模拟,故很难替代非重复性劳动。根据2018年亚洲开发银行的经济报告,发现重复性的脑力劳动(比如数据采集、会计工作)与体力劳动(生产线工人)极有可能被替代,而非重复性的脑力劳动(如研究人员)与体力劳动(如厨师、理发师等)很难被替代。[5]由此发现,智能化对非重复性的低端服务岗位与高端技能岗位影响很小,受挤压较为严重的为中等技能的白领工作。究其原因,由于诸如家政、养老、餐饮等低端服务性岗位需要与顾客沟通,主要从事的是非标准性工作;而高端技能岗位对创造性思维、逻辑推演能力的要求较高,但目前智能化技术大都处在原型或验证阶段,难以满足这些需求。

(二)智能化将会倒逼产生新岗位

短期来看,不断发展的智能化技术的确会取代部分工作,导致大批劳动者失业。但立足长远看,科技的进步也会创造出大量新的工作岗位,而且新职位产生的补偿效应完全可以抵消旧岗位的替代效应。

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再先进,仍无法脱离人类进行独立思考或展开有价值的创造性劳动。即使智能技术会取代大量简单标准化或者模糊技术能处理的岗位类型,也会催生大量需要创造性或精神需求的职位。比如,智能化发展提升了物质文明,但同时也增加了人类关于精神世界的诉求,这将催生心理减压师、心理按摩师等系列关于精神健康的职位。同时,日益成熟的无人驾驶技术纵然致使部分司机失去工作机会,但同时也衍生出了交通优化师之类的工作岗位。再如,精密的智能记录设备可能会剥夺检验医师的职位,但也促进了专业分析师的诞生。此外,技术的进步还会促进闲暇时光消费的增长,进而刺激第三产业发展。

另一方面,在整个人类历史中,技术进步与就业职位之间一般呈现波浪关系,即虽然每次的工业革命会导致部分就业岗位消失,但随后定会带来新的就业岗位或劳动形式的改变。进一步而言,技术的进步一般仅是改变了就业种类或者分工,基本上不会带来大规模的失业。

(三)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劳动将永恒存在

劳动作为人类的生存之本与发展之道,将会永恒存在。马克思谈到,劳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正因为劳动满足了人类生存的必需前提,才出现了后来的生活与历史。他进一步指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6]列宁也提到:“机器人取代重复劳动创造就业”。[7]习近平认为,“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8]这些论述都阐明了劳动的重要性,深刻揭示了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无论未来社会如何智能,人类的劳动作用不可替代,未来世界也必将是人机协作创造的世界。杨伟国教授认为,人工智能取代劳动需要具备两个前提:一是人工智能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人类智能;二是人工智能能够实现自我的再生产。显然,这两个前提是智能技术发展的“高压线”,目前看来还很遥远。因此,即便在人工智能非常普遍的时代,人类仍然需要劳动。此外,人的灵活应变性以及无法估量的潜在智慧,都是机器没有办法比拟的。不论人类社会发展至哪种程度,最根本的仍然需要依靠人类劳动进行操控和把握,人类劳动的主导地位不容置疑。否则,将是人类社会的消亡时刻。

二、意义探寻:智能时代劳动教育的功能价值

劳动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同时代表现为不同的价值。农业时代的劳动教育基于小农经济特点主要服务于农业生产需要。工业时代的劳动教育则主要是为了适应工厂的标准化需要。智能时代,劳动教育的主体作用愈发突出,更倾向于满足个体发展需求,也具有全新的价值定位,主要体现在培养完整的人、树立劳动幸福感和激发创新能力等方面。

(一)缓解交往虚化,培养“完整的人”的基本途径

第一,基于劳动教育的社会属性,智能化时代的劳动教育利于帮助学生走出智能化的个人陷阱,有效缓解智能时代带来的人际交往虚化。智能化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对使用者具有显著的个人化特性,即个体基本不需要和现实中其他人直接进行互动,就可以实现诸多层面的“自给自足”。这种“自给自足”的特征一方面极大解放了个体对现实社会关系的依赖,但另一方面也极有可能陷入技术的个人化陷阱,传统的熟人社会关系被虚拟的人机关系所替代,面对面交往的缺失对现实的人际关系构成了陌生化威胁,减弱了个人社会关系的丰富性,致使人趋于一种单子化、原子化的存在。也就是说,智能化技术一方面前所未有地扩展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但另一方面,又在无形中减弱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使人类逐步丧失自我存在意义的能力。但关系性是人类的首要属性。而恰好劳动教育具有强烈的社会属性,为接触现实社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劳动教育过程伴有主体间的分工与合作,包含着大量人与人间的社会交往。通过学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等方式,能够较好地拓展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交往能力,认真思考处理与社会、与他人间的关系,提升自身合作意识,构建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有利于帮助学生走出智能化的个人陷阱,有效缓解智能时代带来的陌生化威胁。第二,劳动教育利于加强学生的生命价值建构。通过劳动课程教材,有助于获得对生命价值或生命意义的体认。网络信息化与价值多元化一方面给社会带来了极大便利,但也使青少年面临“虚拟化”的生存困境,容易造成其生命认知的自我迷失和全球化竞争中的自我怀疑。基于系统科学的劳动实践,有助于青少年获得自我成就感和安全感,由此生发出必备的生存意志与生命追求,有助于引导学生走出虚拟化生存偏执和生存焦虑。

(二)促进自我实现,树立劳动幸福感的必由之路

物质生产资料是人类存在的前提,传统的劳动课程教材大都基于生存需要而主要呈现一些生存劳动技能,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劳动获得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未来的人工智能时代,劳动将不再是痛苦的代名词,会呈现出浓厚的“乐生性”特性,劳动教育也将更着力于让学生获得幸福。

首先,不断发展的智能技术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伴随人工智能的日益成熟,世界正逐步演化成一个万物互联的智能化社会,人工智能基于高效精准的技术优势可以有效提升人类劳动效率,将人类从繁重的劳动里解脱出来,大大减弱了必要劳动时间。一方面,科技的发展极大丰富了物质生产资料,使人类的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为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可支配自由时间的增多进一步彰显了人类的自觉性与主体性。马克思曾言:“由于‘把社会必要劳动缩减到最低限度’,给所有人腾出了时间并创造了手段,促使个人在艺术、科学等方面的进一步发展。”[9]同时,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当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等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人类便开始追求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审美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等更高层次的需要。故当人类解决温饱问题以后,必然会追求更高品质的需要,会从以往对物质生活的需要慢慢转移到对真善美等非物质生产资料的高级追求,主要表现为科学发明、艺术创造以及哲学思辨等创造性劳动。人类在创造性劳动中不断感受个人成就与价值,释放劳动热情、激发创造潜能,体验劳动幸福感。其次,劳动本身就是手段和目的的统一,在本质上,劳动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基本的生活资料,更重要的是促进个人的自我实现。正如马克思所言: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10]

(三)激发创新能力,提升创造能力的重要路径

一方面,智能化发展促使人类社会由大一统模式转向个性化模式,劳动开始由机械劳动向智慧劳动转变,这种转向进一步激发了劳动教育的创新性特征,创造性劳动将成为劳动课程教材的重要内容。伴随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技术可以取代人类的工作种类越来越多,导致人类不得不面临存在性危机,各行各业的职员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另一方面,劳动教育是一种手脑一体的操作性实践活动,学生在劳动教育中不仅要动手,还要动脑,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劳动不仅是铲子与犁,而且是一种思维”,[11]“在具有高度素养的手的劳动中,鲜明地再现出创造性的思维。”劳动教育实践不仅包含对劳动对象的操作与运用,更蕴含着劳动主体特有的思维模式。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劳动主体需要不断进行分析性思维、复杂性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的锻炼,需要从实体性思维转向关系性思维,从而实现思维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升。

三、路径构建:智能时代劳动教育的转型重构

教劳结合思想的提出源于机器大生产背景下对人类全面发展的考量,其中的劳动主要指的是生产性劳动。而进入智能化时代,劳动对象与劳动内容都变得更为丰富和复杂,面对智能化趋势,劳动教育亟需从理念、内容和方法上进行转型重构。

(一)理念先行:明晰智能时代劳动教育的立场

1.增强价值体认,加强劳动价值观教育

智能化时代,对人类人文素养与存在性价值的呼声越来越高,劳动不再仅仅是谋生的工具,更是自我存在的方式。过去,我们寄期望于通过劳动教育的学习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准备,更注重强调成才,在做人方面强调得不够。未来的智能时代,当自我生存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开始更侧重于追求内在价值。为此,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要由“外在于人”转向“内在于人”,注重加强价值观教育。

网络信息化、价值多元化的智能时代,于无形之中滋生了年轻人渴望不劳而获、希望一夜暴富的不良心态,容易导致其对生命认知的自我迷失,新时代澄清关于对劳动的基本认识成为当前的关键工作。不会劳动仅仅是能力问题,而不尊重劳动或者不热爱劳动却是价值观层面问题,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远比劳动能力更重要。

无论社会形态如何变化,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是永久不变的底色。从农耕社会时“耕读传家久”的传统,到当今社会里“劳动幸福”的箴言,时代在不断变化,劳动形态也随之改变,但劳动的精神实质却一直未变。即使到了智能时代,虽然智能技术取代了很多基础性岗位,劳动的特征与基本形态也发生了深刻变革,以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化劳动逐步代替了固定化的工业劳动和粗放式的农业劳动。但是无论哪种劳动方式终究也是一种劳动形式,仍然需要工作人员发扬劳模精神与劳动精神。

2.加强劳动技能教育,实现个体能力社会化

面对愈发智能的社会,劳动教育的技术之维更加凸显。很明显,劳动教育的任务并不是让学生精通某一方面的特定技能,因为特定技能的学习属于职业教育范畴,劳动教育的主要任务则是着力于培养劳动品质,并实现技能在社会中的可迁移性,即达到个体能力的社会化。实现个体能力社会化的核心便是学会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报告中提出:“单单依靠教育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要着眼于全局的人文主义方法,尽力实现新的发展模式。”[12]而要达到这种全局的人文发展模式,要求劳动教育不仅要注重技术教育,更重要的要以提高技术素养为重心。但与此同时,也要防止技术崇拜,避免掉入“技术至上”的窠臼。

(二)内容为王:构建发展的劳动课程教材体系

智能时代,传统的劳动形态与内容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存在于文化产业、信息产业等范围的新兴劳动形态正不断出现。站在新时代的历史坐标上,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劳动形态及时更新内容体系,自觉将闲暇教育、创造性劳动等内容纳入劳动课程教材范畴。

1.注重闲暇教育

生产力较为低下的时代,劳动占据了人类大部分时间。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尤其是进入智能化时代后,人类的劳动形态会发生重要裂变,传统较为繁重的、迫于生存压力的被迫劳动将不复存在。人类将因智能机器的进步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自由时间逐步增多,劳动时间逐渐减少。可见,劳动和休闲会成为机器时代人类的存在常态。当闲暇时间取代了以往大部分劳动时间后,人类将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这也是促进人全面自由发展的必要前提。但是,伴随闲暇时间的增多,个体如何规划时间,怎样管理时间,是否具备驾驭闲暇时间的能力?这都将成为智能时代劳动教育无法回避的主要内容。为此,智能时代的劳动课程教材既要引导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又不能忽视闲暇教育。劳动和休闲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强调休闲并不意味着不劳动,强调辛勤工作也并不代表着休闲的不正当性。闲暇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正确的闲暇观,增强人类利用空闲时间的自主选择能力,充实个人的精神境界,主要功能在于讨论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类的生活方式问题,充分利用自由时间开发人类的体力与智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3]总之,劳动课程教材要做到劳动教育与闲暇教育并重,在劳动与休闲中促进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

2.重视创造性劳动

人工智能技术为创造性劳动提供了现实基础。马克思曾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劳动者实则为机器的附庸,在工业革命的机械化劳动中,工人被机器支配,机器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工人的神经系统,同时也压抑了肌肉运动,夺去了无论在身体层面还是精神方面的一切自由活动。[14]进一步说,机器大生产下的劳动是人类适应机器的劳动,劳动的机械化实际上为人的机械化。机器大生产促使劳动变得空洞乏味,表面上解放了人类的体力劳动,但本质上加剧了人类片面发展。即便后来的自动化、信息化促进了脑力劳动的增加,但依旧未能改变这一事实,人类仍然附属于机械化世界,大部分非体力劳动仍表现出模式化样态,这依旧是对人的否定,属于机械的人化。而到了智能时代,智能机器开始被赋予人的智能,人类适应机器的时代不复存在,机器开始适应人,人类重新确立了自身的主体地位。到那时,劳动的主要目标不再是为了满足社会的物质需求,而是基于自身兴趣在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的范围内劳动,主要从事非物质资料生产的创造性活动,比如发明创造、科研探索、艺术创作等。有鉴于此,智能时代的劳动课程教材要重视创造性劳动。

(三)方法转型:善用技术优化劳动教育模式智能时代要注意活化形式,探索劳动教育新模式,充分挖掘数字化劳动教学资源,依托智能手段进行劳动教学管理。

1.挖掘数字化劳动教学资源

所谓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依托数字化技术处理,通过视频、声音、图像、声音、文本等方式在网络中运行的多媒体资源。毋庸赘言,劳动作为一种操作性实践活动,充足的场地设备和学生的体验学习在劳动教育中至关重要。但遗憾的是,因目前国家无法达到全面普及劳动教育器材的程度,同时一些劳动技术教学内容因为程序复杂或情境危险使得任课教师无法有效进行劳技授课,劳动教育面临诸多困境。数字化劳动教学资源以信息量大、交互性强等优势补充了传统教学之不足。它变抽象为形象,化模糊为清晰,其可以凭借图像、视频乃至气味模拟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还可以通过3d成像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通过ai技术实现虚拟环境与人的实时互动。这样一来,一则可以借助逼真的数字化图像有效拓展教学资源,缓解教学坡度,调动学生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二则,数字化教学资源具有重复操作性,能够最大程度上摆脱对劳动教育器材或场地的依赖,不仅可以有效节省资源,还易于大规模推广。三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劳动实践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最后,但仍需注意的是,要正确把握智能技术教学的时机和“度”,在热闹喧嚣的技术教学背后,稍有疏忽便有可能沦落为智能手段的“奴隶”。为此,要瞄准智能教学的最佳作用时机与最佳作用点。比如,目前的虚拟化技术难以完全模拟真实环境,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将虚拟网络世界现实化,建议制定真实——虚拟相结合的教学方案,让学生既能在真实的环境中深入体会劳动,又可以在虚拟的环境中开拓眼界。教师可以将网络中某个特定的劳动情境进行现实化处理,让学生共同探讨同一种劳动实践在网络与现实间的异同,进而引导其深刻理解网络和现实的不同。

2.依托智能手段进行劳动教学管理

智能时代,要将劳动教育与智能技术融合,充分打造“人工智能+劳动教育”管理模式,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智能语音交互等技术实现劳动教育的智能化管理。一方面,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开发劳动课程信息管理系统,集中储存每个学生的数字画像,并实时更新学生在每个学习环节的情况,涵盖出勤情况、劳动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同时还可以通过不同学生、不同班级的横向对比,实时掌握劳动课程整体实施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另一方面,依托智能技术进行劳动课程评价管理。劳动课程作为一种操作性实践活动,无法用简单的静态指标(如考试分数等)对教育成效进行准确评价,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促进劳动教育评价的精准化反馈与个性化评估。具体来说,可以依靠智能技术获得学生大量的学习数据,基于数据描绘学习者数字画像,然后通过历史数据的对比统计与多类型数据间的关联性分析,全面展示学习效果。最后,纵然智能技术提供的大数据为教学决策带来诸多便利,但也要警惕大数据的诸多弊端和风险。大数据仅仅是一种工具,它告知信息却不解释信息。我们评判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故仅借助量化测评进行判断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结合具体情境来揭示数据背后的意义。即我们在重视量化事物现象的同时,不能对教育蕴藏的强大意义熟视无睹。

参考文献

[1]李开复,王咏刚.人工智能[M].北京:文化发展出版社,2017.

[2]杜传忠,许冰.第四次工业革命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J].社会科学战线,2018,(2):68-74.

[3]Frey C B,Osborne M A.ohefuture of employment:how susceptible are jobs to comput risation[J].o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17,(1):254-280.

[4]M chui,J manyika,M miremadi.Four Fundamentals of workplace automation [R].mckinsey&company,nov,2015.

[5]庄巨忠.中国劳动世界的未来议题二:人工智能和技术进步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影响[J].中国劳动,2018,(10):4-17.

[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0.

[7]列宁.列宁教育文集:上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40.

[8]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13-04-29(02).

[9]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19.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5-306.

[11]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蔡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146.

[12]汤晓蒙,黄静潇.人文主义教育观的重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思教育》报告解读[J].高教探索,2017(8):49-53,81.

[13]车济炎,林德宏.新知识词典[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7:231.

[1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486-487.

Labor Education in the Smart Era:Why It Is Necessary and How It Is Possible

Zhou Meiyun

Abstract:The smart era still calls for labor education.Smart technology will replace some of the labor positions,but not all;Meanwhile,it leads to the creation of new labor positions;Nomatter how the society develops,labor is an eternal existence.Labor education in the smart era has brand-new functional value.It is the basic way to cultivate“whole person”;It is an inevitable course to establish the sense of happiness of labor;It is an important way to stimulate innovation.Facing this trend,labor education in the smart era urgently needs to be transformed and reconstructed in terms of its concepts,contents and methods.First of all,educational concepts must be updated and the stand of labor education should be clarified;Secondly,the content system of labor education should be constructed;Finally,method transforma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nd technology should be utilized to optimize the mode of labor education.

Key words:smart era; labor education; necessity; value; reconstruction

责任编辑:赖冬梅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