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2年 > 第1期目录(总第一百八十期) > 正文

劳动教育与学生品格的形成

作者:靳玉乐 胡月
阅读数:5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第5期

要:劳动教育作为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育人活动,对学生品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品格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品质与素养,具有鲜明的文化烙印、情感特点、精神品质和实践特性。劳动教育作为品格教育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文化品格的塑造、情感品格的培养、精神品格的陶冶及实践品格的锤炼,达成培育学生完善品格的目的。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等必将发生深刻变化。应切实发挥劳动教育对学生品格形成的作用,重新焕发劳动教育新活力。通过重塑劳动教育文化、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优化劳动教育过程、改进劳动教育评价、建立劳动教育制度等措施,为达成劳动教育的目的创造条件。

关键词:劳动教育;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品格教育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发展阶段,国家对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了许多新要求。重新审视劳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并将其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就是深化学校教育改革的一项新的重要举措。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重视生产劳动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马克思(Marx,K.)指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因此,生产劳动作为社会实践活动,对人的品格的形成同样具有关键性作用,学校应当把“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对立都辩证统一于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目的”[2],通过劳动教育塑造学生健全品格,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一、劳动教育与学生品格形成的关系

劳动教育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的时代跃迁与劳动的形态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劳动的形式、结构等变得愈发复杂,因此,人们对劳动教育概念的理解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练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3]。由此可见,劳动教育的目的、内容、形式和价值取向等都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体现出新的要求。第一,劳动教育不以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为目的,重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第二,劳动教育是让学生动手实践,通过生活、生产和服务性劳动接受锻炼、磨练意志。第三,劳动教育不是随意的、可有可无的,而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起来的,是正规化、系统化的学校教育。第四,劳动教育重视教育的过程,强调学生动手实践,不是在课堂上“坐而论道”。因此,劳动教育作为一种“通过劳动的教育、为了教育而劳动”的育人活动,强调学生在实践过程产生的体验与感悟。第五,劳动教育的根本价值取向是“成人”,是“立德树人”,强调“价值观和良好品质”的养成。换言之,劳动教育是通过形成学生良好的品格,实现综合育人价值,进而把学生培养成“完整的人”。

品格是个人在社会化的过程逐渐形成的品质与素养。在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看来,品格与德性相关联,德性可以使一个人变得更好并能够出色地开展他的活动。[4]美国教育学者里克纳(Lickona,T.)受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影响,认为品格包含道德认知、道德体会与道德行为三个方面。[5]戴蒙(Damon,W.)则提出“道德解剖体”(Moral Anatomy)品格模型,认为品格包括道德行为、道德价值观、道德人格、道德情感、道德推理、道德认同及其基本特征。[6]显然,西方学者将品格作为符合道德标准的内在品质,是从认知、情感或情绪、意志、行为等方面来分析品格的素养。其中,认知与一定的文化背景紧密相连,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化的影响;情绪主要指当人受到不同事物影响时所表现出的多样情感,主要有道德情感、理智感等;[7]意志则属于精神活动的一种;行为是知情意的外在表现,是一种实践行动。从中国传统文化及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看,品格是一个人有别于他人的素养的综合表征,是个人生命中持久不变的独特气质。一个人品格如何,往往表现在做人、做事、共处等社会实践活动之中,彰显出一个人独特的文化、情感、精神以及实践品性。

长期以来,品格的形成往往是通过规训、约束、谈话等教育方式进行的,并不能真正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内在品格,以致关于品格的教育问题总是被弱化、淡化,难以从根本上培养品性优良的“完整人”。随着当代社会物质至上、消费优先等功利主义思想的盛行,不劳而获的错误观念以及投机取巧等不良行为获得了生存的土壤,人的品格问题日益成为社会特别是教育关注的一个热点。于是,人们开始重新意识到品格的力量,认识到完善学生品格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可以说,如何培育学生的健全品格,已经成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内容。众所周知,学校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在学生品格的培养上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学生品格培育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在美国,品格教育“采用了诸如合作学习、班级会议、冲突解决、服务学习、道德反思等方式”[8]。突出实践、反思、体验、领悟等对品格形成的重要性。而这些被证明是有效的方式,都能见之于劳动教育。显然,通过加强劳动教育来培育学生完善的个人品格,使品格教育回归实践、回归生活、回归社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劳动教育对学生品格形成的作用

由于品格是个人综合素养的表征,在心理特点和社会行为方面都表现出独特的个人气质,因此,品格具有鲜明的文化烙印、情感特点、精神品质和实践特性。劳动教育作为品格教育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品格特性的塑造,达成培养学生完善品格的目的。

(一)塑造学生的文化品格

从文化角度看,品格良好之人理应是具备一定文化基础的人。就学生而言,文化基础包括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两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劳动教育有综合育人的功能,对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具有积极作用。

1.有助于人文底蕴的养成

劳动教育不只是简单的肢体运动与肌肉训练,更应是通过劳动过程的实际锻炼去不断丰富学生的人文底蕴,进而塑造学生的文化品格。第一,劳动教育形成学生的人文积淀。劳动教育通过体验、制作、服务等动手动身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劳动中积累一定的人文知识与成果,并掌握多样的实践方法。例如,在传统工艺的职业体验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工艺的起源、发展与制作等内容,既训练学生的“技”,又为其传递了“知”。第二,劳动教育观照学生的人文情怀。事实上,学生可以在劳动中寻找尊严、追求幸福。“劳动能给人以欢乐,充实人的精神生活,因为劳动是一种创造,在劳动中所展示的人的能力、禀赋和天才能够确立人的尊严感。”[9]显然,劳动教育有助于学生在重复性劳动中找到新的乐趣;在创造性劳动中,追求自身的发展,彰显人文关怀的力量。第三,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10]是人类的特有品质,学校可以借助劳动教育,最大限度地强化这个特质,让学生理解劳动的美,使其能够创造出多样的劳动成果,也能在劳动过程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2.有利于科学精神的提升

随着科技的高度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劳动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随之发生变革。劳动教育不再只是借助简单的体力劳动来培养学生的品格,而是把培养的重点转向劳动实践中应有的质疑、批判、创新等科学的能力和精神品质。具体说,劳动教育关注的重点指向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方面的目标。第一,以劳动磨砺学生的心智,提升其分析、综合、概括等理性思维能力,培育学生以理性判断善恶的品质。卢梭(Rousseau,J-J.)说,“只有理性才能教导我们识别善和恶。”[11]在当今多元复杂的生活世界里,劳动教育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善恶观,形成“劳动光荣”的价值观。第二,劳动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合作、对话的机会,使其能够在劳动过程质疑问难,逐渐具备问题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创造优质劳动成果的同时形成一定的批判精神。第三,劳动作为人的存在方式、生活方式,是引导学生探索世界、改造世界的有效途径。唯有通过劳动,人们才能更好地探索未知世界。当今世界涌现出来的众多新兴产业,为在劳动教育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并大胆探索提供了众多机会,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探究的精神。

(二)培养学生的情感品格

弗洛姆(Fromm,E.)认为,一个懂得爱自己的人才能产生出爱他人的能力。“我自己必然是我之爱的一个对象,就像其他人是我之爱的对象一样。”[12]能爱他人在某些程度上就意味着能够爱社会。因此,从情感角度讲,品格良好之人必定具备爱自己、“爱人”及爱社会的情感品质,劳动教育则有助于培育学生的这些品质。

1.爱自己情感的培育

就教育学立场而言,劳动的价值体现在它能够把学生作为自尊、自爱、自信的人再生产出来,这个再生产过程实际是教导学生追求自身幸福的过程。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观察周围世界和自己本身,让学生通过劳动意识到自己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换言之,劳动教育将有助于学生创设能够发现自己才能、智慧与力量的空间,并在这样的空间养成爱自己的情感品格。诚然,爱自己是有边界的,即它应该是合乎道德标准的,不能让个人的欲望无限繁殖与蔓延。爱自己的情感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欲望,它是通向个人幸福的情感体验。

2.爱人情感的培育

《论语·学而》有言,“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认为,为人子弟既要爱护有血缘的亲人,又要广泛地爱护众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人的本性使人生来就具有一种能与同伴相处的天然联系,这种本性甚至在与他人发生冲突时都会促使人去考虑他人的需要。[13]但这种本性在后天环境的作用下又存在着消失的可能性。因此,爱人的品质具有可教性。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爱人的情感品质的有效手段,因为劳动教育在丰富人的关系属性方面大有作为。[14]学校开展的劳动教育通常是集体性的劳动实践,这种集体活动有助于将人从封闭与孤立中解放出来,使学生在劳动过程逐渐意识到人类共生的必然性,明白只有在爱人的和谐关系中才能创造真正的幸福。所以,尽管劳动教育包含传递劳动知识与技能的一般性功能,但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帮助学生成为一个懂得尊重、欣赏、爱护他人的品格完善之人。

3.爱社会情感的培育

马克思说,“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15]如果一个人仅为自己的幸福而努力劳动,那他绝对不可能成为最幸福的人。以追求美好幸福生活为神圣使命的劳动教育,在培育学生爱社会的情感品质上大有作为,因为它致力让学生明白爱自己、爱人、爱社会的内在一致性。在帮助学生形成爱社会的情感品质上,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主要表现为:学生进入职业社会后,能够自觉地将个人理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16]。因此,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仅是训练新型劳动技能以助推经济社会的发展,更重视劳动观念教育对社会文化与风气的影响,期望以此培育具备爱社会情感品质的新时代劳动者。

(三)陶冶学生的精神品格

品格作为符合道德标准的内在品质,从精神角度看,一个具有良好品格的人往往有这样一些精神特质,如正气浩然、厚德载物、重义轻利等。概括来说,主要包含了对“我”而言的严以律己、对“他者”的同情共感,以及对“集体”呈现出的家国情怀三类特质。学校可通过劳动教育,涵养学生的精神品格。

1.涵养严以律己的精神特质

浮躁与功利可谓当今社会之通病,一夜成名、不劳而获等思想大有蔓延之势,“劳动创造幸福”的观念被弱化,体力劳动更是被人轻视。由此产生的不良后果是,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过程愈发放纵自我,对他人却愈加苛刻。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须通过“劳动增强他的体格也磨砺他的思想”[17],让他的身体与心理都做好严格要求自己的准备。在劳动教育中,强调通过体力劳动让学生学会忍受身体上的“苦”,主张通过脑力劳动提高其智力、锻炼其毅力,提出以情感劳动平衡其心理,帮助学生律心、律言、律行,达致内心世界的和谐,养成严以律己的精神品格。

2.涵养同情共感的精神特质

劳动教育带来的同情共感主要体现为个人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尤其是对体力劳动成果的珍惜。陶行知说,“劳动教育的目的,在谋手脑相长,以增进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18]换言之,劳动教育锻炼学生体力、增长其智力,能够让学生体会劳动者的艰辛;明白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只要是有助于他人和社会发展的劳动都应被尊重,进而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在缺少劳动机会的情况下,学生难以体会劳动之艰辛,因而很难做到同情共感。因此,劳动教育通过为学生提供劳动机会,让学生在了解并体验“他者”之辛劳的前提下,逐渐生成对他人的同情与关怀,进而陶冶其同情共感的精神特质。

3.涵养家国情怀的精神特质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先“运动身体,使之精神宽舒,以确保健康与精力”[19]。在康健身体的基础上创造“小家”与“大国”之幸福,是劳动教育的重要目的。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途径是劳动,通过劳动改变自己、改善家庭,进而改造世界,彰显劳动教育的价值。让学生在劳动中逐渐意识到自己对集体的意义,明确自己在集体中的责任与义务,形成集体荣誉感。同样地,让学生在劳动中创造劳动成果,懂得劳动对国家乃至全人类幸福的意义,是劳动教育的又一项重要功能。

(四)锤炼学生的实践品格

从实践角度而言,具有良好品格的人应该是充满实践智慧的人。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具有实践智慧的人的特点就是善于考虑对于一种好生活总体上的善与益,实际就是具备了一种同善恶相关的,伴随理性且真实的实践品质。[20]也就是说,具有实践智慧的人追求善的、幸福的生活,为过上这样的生活,他们在实践中往往能够作出理性判断,坚持求真创造。劳动教育对学生实践品质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劳动教育帮助学生作出理性判断

实践证明,传统说教或以恪守规则为圭臬的教育方式,并不容易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作为一种把握客观事物本质的能力,理性思维更需要在实际的劳动过程逐渐生成,在改造世界的过程把握规律,作出理性判断。因此,通过劳动知晓原理、掌握技艺,人的理性思维既能在此过程中得以证明,又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一方面,人们能够在劳动中证明自己的理性思维。通过劳动检验理性思维的现实性与力量性,以及在生活世界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另一方面,学生在劳动中可以受到针对性训练,使其在面对各种诱惑时作出合理判断。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的真正含义,懂得“按劳分配”的科学意义,从而摒弃坐享其成意念。总而言之,受过良好劳动教育的学生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在理性思考下进行事实与价值的判断,并致力于成为一个充满智慧的品格优良之人。

2.劳动教育帮助学生进行求真创造

品格良好的人通常能够在求真创造上有所作为。求真创造不是简单的重复性劳动,不是随意的创造,也不是受利益诱惑的虚假制造。生活世界中一切机器的“最初”,都源于人类的求真创造。比如,最初的机车、铁路等,无不是人类创造性劳动的成果。马克思说,“它们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人类的手创造出来的人类头脑的器官,是物化的知识力量。”[21]也就是说,创造性劳动除了需要动手,更重要的是动脑。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重复性劳动大多会被机器所取代,人类必然走向创造之境,将更密集地从事求真创造的劳动。在劳动教育中,劳动制作与劳动成果的享受,有益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活力,使其在实践理性的引领下进行理性的求真、科学的创造。可以说,劳动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接触现实世界的机会,促使其逐渐明白“创造性劳动已成为社会第一需要”的道理。

三、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品格形成的条件

学生品格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过程,也是劳动教育追求的目标。在新时代的教育变革中,更好地发挥劳动教育对学生品格形成的促进作用,需要重塑劳动教育文化、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优化劳动教育过程、改进劳动教育评价并建立劳动教育制度。唯有如此,劳动教育才能真正焕发出新的活力。

(一)重塑劳动教育文化

文化重建是文化自身吐故纳新、薪火相传、血脉相续的一个历史过程,这一过程更多的是与文化所赖以生存的社会的变革绾和在一起的。[22]劳动教育文化的重建显然是与当前社会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联系在一起的,所有的“变”都凸显劳动、劳动者的重要性。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重智轻劳”社会现象导致劳动教育文化的式微,进而造成忽视劳动教育价值的弊端。因此,重建劳动教育文化绝不是简单地重申劳动,其内在目的是重塑劳动地位、复兴劳动文化,进而发挥劳动的育人价值。在新时代,我们要善用新媒体倡导“天道酬勤”、“实干兴邦”等劳动文化,从学校、家庭与社会三方面达成共识,营造劳动育人的良好氛围,形成全社会重视劳动教育的新风尚。在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拍摄的《劳动铸就中国梦》中,便通过夹叙夹议的方式阐释了劳动的地位、价值与功效,不仅表达了劳动情怀,更凝聚了人心。当然,新媒体环境下的自媒体存在着引发劳动教育文化的潜在危机,如自媒体的碎片化、非专业化宣传等可能会强化“劳动痛苦”的观念。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切实纠正。

(二)构建劳动教育课程

劳动教育课程是学生品格形成的重要载体。过去对劳动教育价值的忽视导致劳动教育课程应有的地位被削弱,课程设置缺乏计划性与整体性,存在碎片化、表面化、游戏化的倾向。面对劳动教育的现实困境,构建劳动教育课程势在必行。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四方面的要求。第一,符合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要求,即“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23]。也就是说,既要设置单独的劳动教育课程,又须强调不同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之间的有机整合,形成劳动教育合力。第二,结合当代社会发展的形势和要求。一般来说,学校课程的设置除了着眼于学生发展,还要充分考虑时代发展要求。劳动教育课程的构建应紧密联系人工智能时代的特点,思考如何在劳动教育课程中体现多元并存、新旧交融的新型劳动形态。第三,做到因地制宜。显然,拥有自然场域的乡村与依托各类场馆的城市,在劳动教育课程的设置上会有所差异。因此,各地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设置劳动教育课程,增强课程的弹性,为课程内容的增减留下空间。第四,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学生的认知、情意、身体等发展有其自己的规律和特点,劳动教育课程的构建应符合这个特点,顺应这个规律,体现出顺序性、阶段性、差异性等。

(三)优化劳动教育过程

劳动教育过程是,通过劳动让学生逐渐认识自身力量、能力与才干,切实发挥劳动育人价值的过程。以往的劳动教育,主要依托学校的劳动技术课程,强调教师言语引导下的短期劳动项目的达成。在项目实施过程,教师聚焦于学生劳动知识与技能的提升,对劳动价值观、劳动品质等内在素养相对忽视,因而对学生品格的形成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要改变这一状况,实现劳动教育对学生品格形成的价值,需要优化劳动教育过程。首先,开辟劳动教育新途径。与生活世界、职业世界相关联的劳动教育,除了基本的学校教育外,还强调对家庭资源、企业资源及各类社会资源的挖掘。通过拓展可资利用的校外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具创造性、趣味性及互动性的劳动机会,以此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劳动教育对其发展的意义。其次,改进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法。劳动教育方法与劳动教育内容息息相关,劳动教育内容的演进决定了劳动教育方法的革新。在适当讲授法的前提下,教师更要重视情境体验、“做中学”等方法的运用,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劳动态度与劳动情感。另外,尽可能排除不利于劳动教育开展的外部干扰因素。从事劳动教育的教师应保持专业意识与理性行为,不以是否参与升学考核为依据来对待劳动教育,同样也不要因为家长、社会的偏见而轻视劳动教育的价值,教师应积极为劳动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归根结底,教师是优化劳动教育过程的关键所在。

(四)改进劳动教育评价

评价作为教育的重要环节,其本质是促进学生发展。劳动教育评价的重要目的是促进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及品格的完善。过去的劳动教育评价,存在方式单一、工具简化、内容狭隘等问题,不利于凸显劳动教育的本真价值。因此,需要改进劳动教育的评价。具体来说,除了改进结果评价,还要特别重视过程评价。从某种意义上说,过程评价是劳动教育评价最为有效的方式。重视劳动教育的过程性评价,就是要重视对学生参与劳动的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调节,不要过于关注劳动项目的完成情况。学生在劳动教育过程的劳动态度、观念、能力与品质等方面的变化,应该成为评价的重点,因为这些要素对学生品格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当然,学生品格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过程,这就要求评价保持一定的连续性。一方面,依赖于内部自觉,即评价者能坚持对学生的平时表现与学段综合进行测评,能定时对教师与课程进行评价。另一方面,则需要一定的外部刺激。比如对那些劳动教育状况优良的学校,通过表扬、宣讲、奖励、财政倾斜等方式去巩固其成果、扩大其影响。[24]此外,还需要着重探索多种形式的测评方法,并研制相应的测评工具,包括建立关于劳动教育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学生劳动素养的评价指标体系等。同时,要重视档案袋、印证材料、轶事记录等的收集,确保劳动教育评价的有效性。

(五)建立劳动教育制度

劳动教育制度是规范、约束有关行为的一种规则体系,它的建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科技创新水平等密切相关。过去的劳动教育制度主要对劳动知识与技能提出要求,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相对忽视了劳动教育带给人本身的价值。实际上,劳动教育制度的建立应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将人性化的理念融入其中。因此,如何帮助学生成为品格完善的时代新人,是当代劳动教育制度建设的重要依据。为此,一方面,需通过教育立法的方式推进劳动教育。比如,日本的《学校教育法》规定,“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种职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尊重劳动的态度以及按照个人才能选择专业的能力”[25]。除国家层面的立法外,还应大力推进地方教育立法,以切实推进区域的劳动教育实践探索。另一方面,基于国家层面的劳动教育指导文件,出台地方、学校的劳动教育指导性文件。2015年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及2020年出台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与《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劳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撑,使得劳动教育制度向着更加合理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30.

[2]肖绍明,扈中平.新时代劳动教育何以必要和可能[J].教育研究,2019(8).

[3][2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0-03-27.

[4][20]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45、172—173.

[5]里克纳.美式课堂:品质教育学校方略[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49.

[6]戴蒙.品格教育新纪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56—57.

[7]燕国材.新编普通心理学概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238—240.

[8]丁道勇.品格教育:观点与评论[J].外国教育研究,2008(3).

[9]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问题[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22.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7.

[11][17]卢梭.爱弥尔[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22、55.

[12]弗洛姆.为自己的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129.

[13]莱茵霍尔德·尼布尔.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2.

[14]班建武.“新”劳动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践路径[J].教育研究,2019(1).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7.

[1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69.

[18]陶行知全集(第2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331.

[19]约翰·洛克.教育漫话[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191.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19.

[22]李西泽,崔丽娜.关于文化危机与文化重建的几个相关问题[J].东岳论丛,2013(3).

[24]白雪苹.对当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缺失的“冷”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4(13).

[25]沈重.日本学校教育法(一九四七年三月三十一日第二十六号法律)[J].国外法学,1983(3).

On Labor Educ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haracter

Jin Yule Hu Yue

Abstract:Labor education,an educational activity to promote the free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s,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haracter. Character,a quality and accomplishment shaped in an individual's socialization,presents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culture,emotions,spirit,and practice. A significant approach to character education,labor education can,by shaping students' cultural character,and fostering their emotional character,spiritual character and practice-based character,help achieve the goal of developing their good character. In the new era,labor education will show profound changes in content and form. We are supposed to put new vitality into labor education by giving full play to its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haracter. Specifically,we need to reshape labor education-related culture,establish the curriculum for labor education,optimize the process of labor education,improve labor education evaluation,and establish a labor education system to create conditions for the achievement of the objectives of labor education.

Keywords:labor education; individuals attaining free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character education

责任编辑:董自程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