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2年 > 第2、3期目录(总第一百八十一期) > 正文

构建“五维”教育支持体系 推动少数民族流动儿童教育

作者:吴小兰 汪鲸
阅读数:146

来源:《中国民族教育》2021年第12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推动了城乡、区域间人口的大规模流动。随之产生的流动性,也成为推进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强大动力。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不仅改变了传统民族分布格局,也促进了东部城市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如广东省广州市回民小学作为广东省内唯一的回族子弟小学,目前已经接纳了447名回族子弟。但由于少数民族生活习俗与现代化城市生活间存在差异、少数民族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整体偏低、城市发展规划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较为滞后,目前还存在部分少数民族流动儿童难以就读公立学校、超龄入学、学习成绩较差,在学校适应、社会融入和身份认同等方面存在困难。少数民族流动儿童教育工作涉及城市治理中的不同单位和单元、社区治理中的众多家庭和个体,具有空间、经济、社会、文化、心理等不同面向,需建立健全包括“政府—学校—社区—家庭—个人”的“五维”教育支持体系,在广东少数民族流动儿童中培育时代新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少数民族流动儿童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城市“五维”教育支持体系从“政府—学校—社区—家庭—个人”五个维度出发,覆盖从少数民族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到融入城市的全过程,破除影响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就学、学业和认同等方面的障碍,为少数民族流动儿童教育提供机制保障和服务支持。具体而言,需要做好五个维度的工作。

一、政府管理层面应将少数民族流动儿童教育纳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降低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就近入学门槛。《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保障了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的权利。但受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制约,加上城市学位情况制约,大量来自中西部农牧区的少数民族流动儿童难以在一些大城市居住地的公立学校就近入学,许多流动儿童只能前往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较差的民办打工子弟学校就读,难以享受城市优质教育资源。需要制定和完善义务教育阶段的法律法规,充分保障城市流动儿童享有平等接受城市优质教育资源的权利。

建立关于少数民族流动儿童教育工作的领导协调机制。流入地政府应建立关于少数民族流动儿童教育的领导协调机制,对本地少数民族流动儿童人口变化情况进行研判,统筹城市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加大人口快速流入区域的公立学校学位供给。加强教育、民宗、城建、统计、社保等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共享与合作,确保城市少数民族流动儿童能够充分享受平等接受国民教育的权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广东省广州市民宗局以及越秀区民宗局,一直都关心少数民族儿童入学问题,广州市回民小学承担了这个国际化大都市少数民族儿童入学的重担,每年有近80名少数民族儿童入学,遍及广州市近10个区域的少数民族子女,学校的教育特别注重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广东省民族种类最多的一所民族学校。

二、学校教育层面应大力推动各民族师生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通过课程实施在各族学生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校应结合实际设计开发校本课程,在课程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针对性地加深不同年龄段学生对“四个共同”的理解,增进“五个认同”,培养各族学生的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和国家意识,引导各族学生将个人命运与家庭、中华民族、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实现个体价值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价值的有机统一。

增加学校各族师生对于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学习了解各民族饮食服饰、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建筑风格等文化遗产,促进各族师生“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共情体验,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更好帮助少数民族流动儿童适应和融入学校生活。广州市回民小学的烹饪课程,就是各族孩子们展示美食、增进感情的平台。除了烹饪课程,以民族团结教育为办学特色,学校开发了中华民族一家亲、明信片课程等校本课程50余项,在项目式学习中增进17个民族的师生情感。各民族儿童通过课程实施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

用中华文化和爱国主义浸润各族师生心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学校要促进各族学生以及学生家庭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通过交朋友、结对子等活动增进各族学生及家庭之间的友谊和感情,组织各族师生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里体验岭南文化习俗,在参观广东各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过程中培养家国情怀。广州市回民小学打造“融和教育”,融各族之优、和百家之长,与学校周边社区开展共建活动。例如,农民运动讲习所、广州博物馆、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院民族研究所等都是学校育人的共建单位,每年孩子们都有序到这些地方参观学习,增进爱国情感。

三、社区治理层面应积极引导少数民族流动儿童融入城市社会

与其他类型流动儿童相比,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在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调适民族文化与城市现代生活间的差异、突破族群边界建构社会网络、认知和建构市民身份认同等方面存在更多障碍。城市社区应针对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的特殊需求,推动和引导其融入城市社会。

引入社会力量,丰富少数民族流动儿童校外生活。通过引入群团组织、志愿者队伍、社工组织,举办面向社区各族儿童的专项活动,扩大少数民族流动儿童所接触的社会网络关系,打造少数民族流动儿童与居住地社区儿童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载体,提升少数民族儿童融入社会的信心与动力。广州市回民小学是广州市红领巾示范学校,回族学生阿米娜是广东省少先队员代表,从小树立了爱少先队与爱党爱国的理想信念。长久以来,广州市回民小学也与全国民族团结教育先进单位越秀区光塔街道结成了合作共建单位。

完善社区服务,满足各族流动儿童素质教育需求。大多数流动儿童家庭面临着家长工作时间长、经济条件差、受教育水平低、家庭教育手段单一等问题,难以满足流动儿童各项素质教育需求。社区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为缺乏获取素质教育途径的各族流动儿童提供帮助,保障各族流动儿童在城市中能够“留得下,学得好,待得住”。广州市回民小学采取校社合作方式,邀请社区与家长志愿者走进校园课后服务项目,结合新时代教育的要求实施共建,得到家长们的高度认可。

四、家庭层面应有效提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交流沟通能力和家庭教育水平

当前来粤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相较于改革开放初期已有显著提高,但与流动人口整体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尤其是女性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主要以初中及以下为主,难以为少数民族流动儿童提供优质家庭教育。因此,要做到:

多方合力,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培训工作。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熟练使用程度关系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能否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快速掌握各项政策和信息,实现社会阶层跃迁。对广州市回民小学447个少数民族家庭成员的受教育程度所进行的调研发现,某些家庭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能力和水平都偏低。

重点推进女性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教育培训工作。城市女性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与社会交往的程度、获得工作的机会都较男性低,却更多承担了家务和家庭教育活动。因此,为女性创设更多交往与学习的机会很有必要。广州市回民小学在学生实施“小队合作”学习过程中,每个小队6—7个家庭也结成学习共同体,开展课外学习与项目式学习,从而带动多民族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增加父母们的互动交流机会,达成在生活实践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

五、个体层面应持续加强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受语言文化差异、家庭教育缺失等因素影响,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能力和社会融入水平要低于非流动儿童。一些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和同龄人的陪伴,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适应和心理问题,如脾气暴躁、自制力弱、欠缺表达和社交能力等;受流出地习俗和家庭经济情况的影响,部分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尤其是女童出现了辍学现象。需要持续加强对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确完整接受义务教育。

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加强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但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个性化、长期化和固定化的特点,学校教育难以独立完成,广州市的街道社区有相关的心理专职人员,广州市回民小学利用这一特点采取了校社共建方式,不但邀请社区专业心理工作人员进学校,而且在学校开展“种植劳动+心理”校本课程研究,让特殊孩子尽量融入大自然,在种植劳动过程中,逐步治愈心灵,帮助流动儿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适应学校与群体生活。

不断加强对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的控辍保学工作。流入地的教育部门应负起属地管理责任,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确保各族流动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广州市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无辍学现象发生,但部分流动儿童在返乡后的义务教育仍需要加强管理。

城市是现代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引擎,也是传播现代文明教育的重要平台,更是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中心场域。建立健全城市“五维”教育支持体系,推动少数民族流动儿童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有助于让城市社区更好地接纳各族流动儿童,让各族流动儿童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更有助于实现各民族在城市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对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广州市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将继续努力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

责任编辑:李晨程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