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2年 > 第2、3期目录(总第一百八十一期) > 正文

新时代美好生活方式的人的全面发展尺度

作者:李霞
阅读数:121

来源:《山东社会科学》2021年第10期

摘要:新时代美好生活方式应体现人的发展尺度。从人的发展尺度角度来说,美好生活方式应该包括科学的生活态度、合理的需要结构、低碳的行为模式、生态的人居环境与和谐的人际关系。科学生活态度指向人的个性发展,合理需要结构指向生命的丰富性,低碳行为模式指向生命的合理需要,生态人居环境指向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良好人际关系指向人与人关系的和谐。

关键词:人的发展;美好生活方式;尺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将“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纳入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总之,美好生活已经成为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美好生活的具体内容不仅体现为人民群众生活的各项指标量的增长,更体现为生活的各个方面的质的飞跃,这些量的增长和质的飞跃归结起来就是要在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更好地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落实到新时代美好生活上,就是要以美好生活方式的构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在新时代美好生活方式中体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尺度。

一、新时代美好生活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尺度

生活方式就是人的活动方式。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1]生产方式“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是他们表现自己生命的一定方式,他们的一定生活方式。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命,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么样生产一致”[2]。这就是说,人的总体生活方式也就是人的生命活动方式,它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统一。那么在人的活动方式意义上,美好生活怎样体现出来?美好生活的衡量标准又是什么?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3]人的固有尺度就是人的需要,人的需要当然不仅仅是类似动物生存的需求,人除了动物性的需求,还有属于人的需求。人的需求是丰富的,既有满足自然需要的物质需求,也有满足精神需要的精神需求,还有实现自己的价值需求。人的多方面需求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人在多大程度上把对象变成人的对象,人的本质力量也就在多大程度上展现出来,人的需要也就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就是说,它只能像我的本质力量作为一种主体能力自为地存在着那样才对我而存在,因为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它只是对那个与它相适应的感觉来说才有意义)恰好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4]“随着对象性的现实在社会中对人来说到处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成为人的现实,因而成为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现实,一切对象对他来说也就成为它自身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5]就是说,人的对象化过程促进人的新的需要的产生,需要的满足又是新的对象化现实化的过程。这样,在人的不断扩展的对象化过程中,需要不断产生不断满足,从而人的本质力量不断展现,这就是人的不断发展的过程。

但是,在消费社会,人的需要被拥有代替。“一切肉体的和精神的感觉都被这一切感觉的单纯异化即拥有的感觉所代替。”[6]这就是消费社会的本质,这种单一的衡量标准实际上把人的内在丰富性简化成了简单的对物的拥有,由此也形成了“拥有”差别的阶层差别。如果只有这种拥有才算是美好生活,那么美好生活的物化则消解了人的内在丰富性的可能性。新时代美好生活当然要有必要的物质需求,但是,丰裕的物质生活仅仅是美好生活的一个方面,或者是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美好生活更应该在此基础上指向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美好生活方式应该体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尺度。应当建立一种以物质文明为基础的全面发展的新文明生活样式,为此就应超越单一的物的衡量标准,以人的全面发展的尺度来引领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建设。就人的全面发展的尺度来说,新时代美好生活方式应该包括科学的生活态度、合理的需要结构、低碳的行为模式、生态的人居环境和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几个方面。

二、科学的生活态度指向人的个性发展

生活态度即生活路向的选择,是生活方式的内在组成部分。生活态度代表着人对自己的生命、人与世界的关系的认知程度和把握能力,在此基础上决定人应该怎样对待自己和整个世界。人的生命本身是一种自然生命,它像其他种类的生命一样,要尊重自然规律。但是这种生命又不同于其他种类的生命,对此马克思指出:“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7]“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8]人的意识就是人对自己生命存在状态的认识和想要突破和超越现存生命本身的愿望。人在与外界事物——自然和社会本身——相处的过程中,把自己的内在尺度即自己的目的赋予对象,人的任何活动都是有目的的。这一点使得人作为一个类不同于其他自然物,因为任何自然物——包括动物和植物——都是使自己和生存的环境达到统一,否则它就不能在这个环境中生存。动物的改变只在于身体组成和自然技能适于生存的环境,而人的改变则不是靠生命组成和自然技能的变化,而是将生存的世界变成自己希望的世界。所以说,希望和目的很重要。如果希望或者目的仅仅指向生命外在的物本身,人的努力会改变生活环境,会享受很多的物质,这种享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生命的感受,但是过度的物对于生命本身是一种负担,而且也会导致作为生命统一体的外在自然环境的超负荷。所以,当人的活动作用于外在事物时,人的内在尺度是更为关键的,即人的需要和目的是关键的。而人的活动的内在尺度在生命活动的意义上就是人生即生活的态度。

在生活就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意义上,科学的生活态度是要明确生活的真正意义,即生活是为了什么。当人类的生产力还很不发达的时候,绝大多数人全部的活动就是为着生存,一切的生产和活动都是围绕着生存进行的。当然,生存即维持基本的生命存在也就是活着在任何时候都是第一位的问题,当人们竭尽全力尚不能获得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时候,所有活动都应该围绕着生命的存续而展开。但是当今时代,生产力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对绝大部分人来说生存并不是时时要面临的问题,而当生存不再成为人生活的全部意义时,生命活动即生活的意义就要重新被评估,即我们要寻找、发现生活的意义。怎样生活才是有意义的?生活怎样才是值得的?首先人的生命基础是劳动、生产,劳动、生产是确证人的生命力量的方式。生产力是人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表现。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业已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9]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表现,人们的生产劳动不能仅仅成为生产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工具,更应该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所以,劳动不应该是人们像逃避瘟疫一样要远离的东西,而应该成为人的能力发展的途径。当然,前提是劳动的平等化和可选择。

在新时代,不断提高的美好生活成为人们的主要奋斗目标。一方面,美好生活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在不断变化,美好生活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扩展。另一方面,我们该如何追求我们心目中的美好生活呢?是等着天上掉馅饼,还是指望别人的恩赐?这当然都不可能,只有依靠我们自己的奋斗。当人心中满怀着对未来的期盼,也对自己在为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奋斗有着清醒的自觉认知的时候,难道这本身不就是美好生活的一种状态吗?当一个人有权利、有机会为社会工作,为他人贡献,为自己奋斗时,这比起那种无所事事不劳而获来,哪一种生活方式更能让人产生充盈的幸福感呢?生活的幸福有很多种状态,奋斗结果的享受是一种幸福,精神的享受也是幸福,奋斗过程的享受也是一种幸福。但是,对社会没有贡献的所谓享受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它让人感受不到生命的质感和意义。最高的生命体验是感受奋斗的过程和奋斗的成果。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通过劳动实现生命价值是新时代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合理的需要结构指向生命的丰富性

美好生活是美好生活需要的不断满足,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谈到,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生产,“第二个事实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10]。简言之,生产是历史存在和发展的第一个必要条件,需要是历史发展的第二个必要条件。因为生产产生需要,需要推动着满足需要的生产,因而不断推动历史的发展,因此需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恩格斯说过:“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11]从需要是历史的动力来说,需要具有客观性,即是说,什么需要能够成为人的现实需要,是由一定的历史条件决定的。同时,人类在自身物质生活条件基础上,又不断产生出新的需要,需要的不断提出推动人类自身不断创造条件将需要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而这个过程就是推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

人的多方面需要既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人的生命表现形式,人的生命和人的需要是同时存在的一个整体。人的需要的丰富程度和发展程度既反映着社会的发展程度,也代表着人对自身的认识程度。需要的产生取决于这样几个因素:一是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是需要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当社会不具备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时,与这种物质条件相关的需要是无法产生的。没有手机的年代不会有手机的需求,没有网络的年代不可能有信息的世界互联。需要是创造出来的,人类在创造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也在创造这种条件的需要。二是需要产生于人对自身的认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是创造满足人类需要的条件的动力,个体的需要是对个人自身认识的反映。每个人的需要都存在不断扩展和提升的可能性,如果个人的需要仅仅是过上丰裕的物质生活,那么他的活动就是围绕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进行,他作为人的扩展也就仅仅是生活条件的改善而已。如果个人的需要扩展到精神生活的丰富、个人能力的提高、个性的完善,那么他的活动就会围绕着个人的多方面发展进行,这种需要满足的过程就是他作为个体不断发展的过程,如果他的这种需要是持续的,他的发展也就是持续的。

在当代社会,人的需要包括哪些内容呢?我认为至少包括生存需要、权利需要、发展需要、交往需要、精神需要等。生存需要是维持人的基本生活的需要,当然这种需要也不是仅仅停留在维持基本生存的水平上,而是要不断提高到较为丰裕且能够选择的水平。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民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而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12]权利需要不仅包括经济上参与收入分配的权利,也包括政治平等、参与管理与监督、接受教育的权利等等。发展的需要一方面是指每个人在能力、成长空间、生活领域等方面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国家在物质和制度层面为每个人的成长发展提供条件和机会。交往的需要是指人作为社会的成员与其他社会成员在不同领域交往的可能性。当然,交往的需要与个人的能力、职业性质、生活空间、性格因素等有密切的联系,但是,平等的法治环境、诚信的社会氛围、顺畅的社会流动都是建立普遍交往的前提条件。精神需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民众的获得感、尊严感和安全感。获得感与挫败感相对,民众的获得感指向由于自己对社会的贡献而获得回报而产生的价值感,如果社会不公平,民众的劳动和收获不一致,存在权力或者资本的剥夺,人们不但缺少获得感,反而容易产生被剥夺感。尊严感与屈辱感相对,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每个人所从事的劳动存在一定差异,虽然劳动的性质不同,但都是社会分工的组成部分,社会对不同的劳动群体都应该表达同等的尊重,不能因为收入水平、环境差异而产生歧视,这才是一个成熟社会对社会成员应有的态度。安全感与恐惧、不信任等相对,是指一个社会无论是人与人交往,还是在生产环境、生活环境、人身安全、生命健康等方面有足够的信任。人与人交往时的诚信,生产环境的安全和卫生保障,生活环境的空气质量,食品安全质量,社会整体遵纪守法,社会治安良好,医疗保障充分,等等,都是安全感的源泉。二是精神生活的丰富,精神生活的丰富建立在精神感受基础上,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表现。马克思指出:“只是由于人的本质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如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总之,那些能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即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才一部分发展起来,一部分产生出来。”[13]精神的丰富性就是人的认识的丰富性和感受的丰富性。

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而合理需要是指在满足生命基本需要的基础上,有利于达到人的生命内涵的丰富性的需要,这样的需要的产生和满足能够促进人的能力和个性全面发展。为了人的发展,应该构建起合理的需要结构体系,

四、低碳的行为模式指向生命的合理需要

生活方式从另一个意义上说也指人的行为模式。一个社会群体的行为模式是这个社会整体价值观念的反映,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是一个人生活态度和生活观念的反映。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包括工作模式、日常生活模式、休闲生活模式、学习生活模式等。

新时代美好生活方式要求我们选择低碳行为模式。一方面低碳意味着低消耗,意味着资源在最大限度上保持着可持续性。更为关键的原因是,低碳是一种经济、健康、安全的生活方式,不但不会因为选择低碳行为模式而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反而使人们的生活空间更广阔,更为个性的发展创造多种可能性。艾伦·杜宁在《多少算够》的前言中说:“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工业化国家的人,正在变得更加清楚的是,超过一定界限之后,更多的消费并不等于更多的充实。”[14]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也逐步进入消费社会,也产生了消费社会面临的带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当人们的日常生活被越来越丰盈的商品所充斥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因为比过去更丰裕的物质生活而感觉到格外的幸福,也就是说,除了物质之外,幸福应该还有更值得追求的东西,正如艾伦·杜宁所说:“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消费与个人幸福之间的关系是微乎其微的。”[15]“消费者社会不能兑现它的通过物质舒适而达到满足的诺言,因为人类的欲望是不能被满足的。人类的需要在整个社会中是有限的,并且真正个人幸福的源泉是另外的东西。事实上,社会关系的强度和闲暇的质量——二者才是生活中幸福的决定性心理因素——似乎在消费者阶层中减少的比提高的多。消费者社会,似乎通过提高我们的收入而使我们陷于穷困的。”[16]正因为人的生命的真正的物质需求是有限的,而且过度的物质需求与幸福并没有直接的关联,因此,低碳的物质消费才是我们应该选择的行为模式,当然这种选择要建立在必要的物质需求得到基本满足的基础之上。物质满足应该是适度的,过度就是一种浪费。关于适度的标准,如饮食要以健康为标准而不是炫耀,而且要尊重自然的生命和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符合客观规律的传统饮食习惯;穿着要指向审美需求,对于现代人来说穿着不仅是蔽体,更具有审美的功能,但追求衣着美并不等于炫耀,更不能为了炫耀而过度戕害动物;居住的功能指向居住环境舒适,有益于身心健康,工作、生活方便,而且家具等日常生活用品应指向生活的便利,而不是单纯追求器物的符号功能。总之,关于衣食住用的物质需要应以满足生命的自然舒适需求为尺度,而把更多的需求放在工作中的能力发展、休闲生活的质量以及个性的发展上,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掘生活的意义。

五、生态的人居环境指向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生态的人居环境是美好生活的必要条件,关系到人的生活质量和环境安全。人是一种基于自然又超越自然的自然存在,在依赖自然的同时又改造自然。一方面,人的生命本身就是自然存在,像自然界的任何其他生命体一样,所以要尊重自然生命的规律,任何违背生命规律的行为都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另一方面自然为人提供生活资料和劳动资料。马克思早就说过:“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17]所以,人除了尊重自身的自然生命规律以外,还要尊重人赖以生存的外在自然及其发展规律,任何对于自然的过度的不计后果的干预和利用,实际上就是在破坏人赖以生存的自然家园,破坏人自身的生存资源,最终破坏人自身的生命安全。自然一方面作为人的生存环境成为人的生命的延伸存在,另一方面是作为人的生活资料和劳动资料而存在。在这个意义上,人离不开自然,尊重和爱护自然就是尊重和爱护人类自己。

“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自然界是工人的劳动得以实现、工人的劳动在其中活动、工人的劳动从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18]人通过劳动改造自然创造出满足人需要的生活资料。“人和动物相比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是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19]因为人把自然界作为自己的劳动对象,才使得人本身超越了动物的特性而具有普遍性,人的普遍性的增强是以人对自然的认识能力和改造能力为前提的。正因为人具有这样的普遍性,人能够认识自己的本性,能够认识自然的本性和规律,所以人可以找到一种和自然相处的方法。由于自然界的天然存在物不能完全满足人类的需要,所以人类利用自然界提供的原材料有意识地创造出自然界本来没有的东西。但人在改造自然满足自己需要的过程中,必须尊重自然界演变的规律,必须注意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类随心所欲地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已经造成了自然的破坏和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目前人类正在承受着肆意破坏自然所造成的痛苦,就像恩格斯曾经说过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对我们进行了报复”[20]。地球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满足不了人类的贪婪!所以,人类要有正确的生活理念和对待自然的科学态度,要节制自己贪婪的欲望,把生活需要建立在生命需要从而促进人的发展尺度上,使人和自然在可持续的状态下达成和谐。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学者高兹曾提出“更好地生产,更好地生活”的设想,作为他理想中的生活模式。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出现危机的原因在于生产的过度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技术破坏。克服这种危机只能通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的核心是缩减消费规模,即更少地生产,但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更少的生产能否带来“更好的生活”。高兹认为,这是有可能的。因为,“更少的生产”必然带来两大结果:其一,社会劳动限制在生产生活所需求的东西上面,从而工作时间得到缩减,这将使人们有更多的自由时间扩展人的自由选择行为,从而使他们的生存方式多样化;其二,改变了人与环境的紧张对立,进入和谐相处状态。这两大结果都同人们真正幸福的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21]

人的自然生命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自由意识和普遍性为人类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提供了可能性。在将自然作为劳动对象的过程中,人对自身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全面,从而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着人自身的丰富性。所以自然既是人认识自己、发展自身的前提,又是人认识自己、丰富自己的条件。生态的人居环境就是要建立这样一种既适合人居住,又能最大限度保护和节省资源,还要为人类发展自己创造更大空间的一种生活状态。

六、良好的人际关系指向人与人关系的和谐

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共同构成人的交往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的前提和基础。人与人的交往关系是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围绕着生产和生活而展开的,因此它是和一定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生产力的发展、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促进了人的交往范围的扩展和交往内容的丰富。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至于个人在精神上的现实丰富性完全取决于他的现实关系的丰富性,根据上面的叙述,这已经很清楚了。”[22]其中,生产关系是其他一切关系的基础,生产关系是工作、生活的基础,这种关系主要表现为一种劳动合作关系和经济合作关系,合作的目的是为工作、生活创造物质生活条件。政治关系是保持社会秩序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必要条件,在和谐的政治关系中,民众建立起获得感、尊严感和安全感。精神关系是人之为人的较高层次的精神追求,精神生活的水平代表着人对自身的认识程度和按照美的规律认识世界的深度。在物质生活条件基本满足的条件下,人们的精神需求越来越丰富,促使人对自身的存在状态、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的发展趋向有更深刻的思考。通过精神产品愉悦民众、引导民众,使得精神生活成为民众不可或缺的追求生活意义的领域。日常交往关系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社会关系。家人之间的亲情是一个人心灵安顿最主要的领域,高尚的爱情则是人间最美好、最能激发人的生命力的社会关系,朋友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心灵温暖和慰藉的重要社会关系,邻居之间的守望相助也是和谐日常生活关系的重要内容。在人际交往中,不同的社会关系遵循不同的价值原则,如经济关系中的公平和诚信原则,政治关系中的平等和相互尊重原则,精神关系中在真理面前平等的原则,日常关系中的真诚善良原则等等。良好的人际关系指向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促进每一个人发展的条件。“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有可能有个人自由。……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23]真正的共同体是人与人联合的共同体,是把每个人的发展作为目的的共同体,是为每个人的发展提供条件的共同体,所以真正的共同体才是人与人和谐的共同体,是一种人与人和谐关系的理想状态,也是社会主义为之奋斗的目标之一。

总之,建立在态度科学、需要合理、行为低碳、环境生态、人际和谐基础的新时代美好生活方式,是一种现代的文明的生活方式,这种现代的文明的生活方式也是能体现着人的全面发展尺度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19.

[2]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0.

[3]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2-163.

[4][13]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1.

[5]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0-191.

[6]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0.

[7][8]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2.

[9]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2.

[10]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1-532.

[11]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68.

[12]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7.

[14][美]艾伦·杜宁.多少算够[M].毕聿,译.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5。

[15][美]艾伦·杜宁.多少算够[M].毕聿,译.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6.

[16][美]艾伦·杜宁.多少算够[M].毕聿,译.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26-27.

[17][19]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1.

[18]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58.

[20]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313.

[21]陈学明等.二十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89.

[22]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41.

[23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71.

责任编辑:张小刚

010-123456 jiaoyuxuezaixian@163.com

北京市教育学在线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