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2年 > 第2、3期目录(总第一百八十一期) > 正文

义务教育教师交流轮岗存在的问题、成因与对策

作者:毛春华
阅读数:686

来源:《教学与管理》2019年第18期

要:根据教育部的意见,各地积极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和轮岗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问题是:推行面不广,工作短视;教师参与交流轮岗的意愿比较低;被派交流轮岗的人员不适合。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有:制定法规,确保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公平公正;以人为本,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提升办学条件,使交流轮岗教师安心工作;做好思想工作,消除交流轮岗教师的负面情绪;信守承诺,在职称、编制、评先进等方面向交流轮岗教师倾斜。

关键词: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轮岗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出了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决策部署。为了落实和推进这个决策部署,2014年8月13日教育部、财政部、人社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加快实现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工作目标、合理确定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人员范围、不断创新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方式方法、建立健全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激励保障机制、全面推进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切实落实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责任主体”几个方面作了部署。为了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任务,各地区各有关学校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也出现了不尽如人意的情况,需要加以反思,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以使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轮岗工作顺利进行。

一、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存在的问题

国家制定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轮岗的决策,是希望通过这个举措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正如贡和法、贲可敬两位老师指出的,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教师交流工作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实现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教育、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但是实际效果并不令人满意,根据调查,只有约30%的人认为效果较好,60%以上的人认为效果一般,10%的人认为效果较差[1]。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推行面不广,工作短视

有的地方教师交流轮岗工作谨小慎微,放不开手脚,怕交流轮岗的实行影响大多数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工作,采取保守战略,不但推进缓慢,而且只在很小的范围内“试点”,即只择取寥寥几所学校进行交流轮岗,应付上级的检查。交流轮岗的方式也缺乏长期打算,只是采用“送课下乡”“对口交流”等短期行为,根本没有长期支援薄弱学校或乡村学校,使之转变落后状况的愿望[2]

2.教师参与交流轮岗的意愿比较低

虽然各义务教育学校都反复传达了国家关于教师交流轮岗的相关文件精神,也深入讲解了交流轮岗的意义,但是教师的响应度并不够高,主动请缨者较少。即使有个别教师主动提出去交流,也是选择名校周边的薄弱学校,大多数是为了照顾自己在名校学习的孩子,并不是真心实意乐于交流。为了完成交流轮岗,有的学校采取强制手段选派人员,这就产生很多矛盾,影响校领导和教师之间的关系。严重者会产生腐败现象,教师们为了不去交流轮岗,或到条件相对好一些的地方交流轮岗,对教育管理部门领导或校领导进行“运作”,破坏了交流轮岗工作的公平公正。

3.被派交流轮岗的人员不合适

国家出台教师交流轮岗政策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公平和教育资源均衡,使城区薄弱学校和乡村学校也能分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但是不少名校、优质学校保守、狭隘,派出的教师并非是本校的优秀教师,而是末流或者不好管理的教师,根本不是从心里想帮扶薄弱学校和乡村学校发展,这就导致被“帮”学校不但没有获得“收益”,反而背上了包袱,使得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失去了意义。

二、教师交流轮岗工作问题产生的原因

1.交流轮岗影响教师的生活

参加交流轮岗的教师离开原来的岗位到新的单位上班,生活环境、生活条件、生活节奏等必然发生改变,对教师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交通、住房、子女抚养教育、老人照顾等方面有后顾之忧。

例如,江阴市区域范围较大,东西距离近70公里,南北距离近30公里,对教师参加交流轮岗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有的教师居住地本来离自己的学校比较近,参加交流后变得离工作单位很远,上下班所花费的时间变长,给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既照顾不到家庭,又增加了支出[1]。袁桂林教授在基层调研时了解到,很多家在县城而到农村学校交流轮岗的教师需要乘公交车或自己开车去上班,交通费用支出很大,无形中加重了生活负担。而有的农村籍教师,由于居住地离学校很远,还会面临住房问题[3]

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之后,许多义务教育教师也在政策范围之内。生育二孩,需要花费更多的资金、时间和精力来养育孩子,而义务教育教师流动政策的实施,使得他们变换了工作地点和工作环境,家庭和工作难以有效地兼顾,这就使得许多青年教师对于交流轮岗政策存在抵触情绪,这也是影响我国义务教育教师交流轮岗的因素之一。

2.教师的事业发展受到干扰

接受任务进行交流轮岗的教师,有的本来在原单位有晋级、评职称的规划,或者树立了争优当先进的目标,他们被安排到其他学校交流轮岗之后,原来的规划和目标被打乱,他们担心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实现自己既定的规划和目标。为了尽快完成交流轮岗任务,学校领导往往向交流轮岗的教师承诺职位、职称提升等方面的要求,但实际上好多承诺都不能兑现。

有参加交流轮岗的教师反映,其原单位承诺的优惠条件不落实,而评优评先在原来学校和新到学校两头流产;有的本来是原学校的中层干部,等交流完成回到原单位,原先的位置可能都没有了;不少教师被派出交流后,原来的学校从此对他们的情况不闻不问。这一系列问题,都会对交流轮岗教师的事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1],使交流轮岗的教师失去对领导的信任,工作积极性受到极大打击,势必影响交流轮岗任务的顺利完成。

3.教师难以适应新的工作

由于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学生素质、学校管理、校园文化的差距,使得一些去农村学校或城区薄弱学校交流轮岗的教师难以在较短时间内适应,等到适应了,轮岗期限也到了,发挥不了教学引领作用。所以,交流轮岗教师如何更好地适应新学校的环境、校园文化、管理方式以及学生的状况,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一些很有发展前途的校长或骨干教师,在交流学校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通过自身努力很难带好一所学校或一门学科的建设时,就会觉得难以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失去工作热情和信心[1]

4.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使教师不愿流动

我国义务教育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比较严重,许多教师习惯了以往的教育模式、工作方法、工作环境,不愿意到新的地方和环境开展教育工作,极大地影响了教师流动政策的实施和完善[4]。我国以往对教师采用的是公务员式的编制和管理方式,教师工作福利待遇比较高,又固定在一个区域或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这些优势的存在,使得教师容易产生惰性,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5]。近年来,党和政府逐渐认识到这个弊端,对教师工作开始采用聘任制,打破了“铁饭碗”,同时开始推进教师交流轮岗政策,使教师在不同的学校和区域之间流动,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创新。但是,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再加上教师流动政策还不完善,使得教师流动轮岗政策的实施遇到了困难。

三、解决教师交流轮岗问题的对策

1.制定法规,确保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公平公正

我国缺乏完善的教师流动体制机制,使得义务教育教师在流动的过程中难以实现完全的公平公正。大多数教师都希望到条件好的地区和学校任教,这就使教师流动工作中出现不健康竞争,影响教师之间的关系,不利于教师队伍的和谐稳定。另外,我国义务教育教师的流动是一种强制性的政策,并不是一种双向选择,教师被安排到其他的地区和环境中任教,自身可能不被重用,作用得不到发挥,这将极大地影响他们的情绪,不利于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工作中[6]。义务教育的主管部门负责整个义务教育的组织监管、教育资源的规划配置、教师队伍的管理,只有制定切实可行和严格规范的政策法规,才能保障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健康开展[5]

2.以人为本,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

教师交流轮岗难,难在城区教师派到农村,难在大部分教师对原学校有较强的归宿感,而对新去的学校不适应。所以,教育主管部门要以人为本,加强与交流轮岗教师的联系,对之施以人文关怀,解决其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以此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使教师的交流轮岗工作取得实效[1]。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解决我国不合理的人口结构、减少老龄化对社会的负面影响而实施的“全面二孩”政策,对教师交流轮岗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响应国家号召生育二胎的教师,其生活负担相对要重一些,他们对于教师流动政策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不太愿意进行流动,这对于教师交流轮岗工作是一种消极因素。政府应该对生育二孩的教师群体给予一定的补偿,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心情愉快地投入到教师交流轮岗活动中[7]

3.提升办学条件,使交流轮岗教师安心工作

去农村学校或城市薄弱学校交流轮岗的教师,往往心里落差比较大,不影响工作情绪是不可能的。为了减少这种落差,使交流轮岗教师能够身心愉悦地投入新的工作,提升农村学校或城市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改善这些学校的教师待遇,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只有加大对农村地区和城市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提升交流轮岗教师的福利待遇,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才能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和城市薄弱学校开展教育活动。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教育局领导认为,如果农村薄弱学校连必要的办学条件都无法保证,纵使参与交流轮岗的校长、教师再优秀,交流轮岗的效果也会不尽如人意。所以,他们投入3亿多元资金,对城区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进行改造提升,吸引优秀教师安心参加交流轮岗[8]

4.做好思想工作,消除交流轮岗教师的负面情绪

人是自然人,也是社会人,既追求物质利益,也需要精神交流和感情慰藉。物质奖励、金钱刺激固然能激励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精神交流也对人的积极性起促进作用。所以,对交流轮岗的教师,除了要在物质利益上满足他们的要求之外,也需要在精神上给予激励,也就是对他们进行入情入理的思想工作。人在遇到困难、心理失落的时候,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和感情交流,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欧金昌在《完善轮岗制度提升交流实效》一文中指出,优秀教师来到薄弱学校,难免会有心理落差;薄弱学校的教师来到优秀学校,难免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如果他们的交流轮岗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被动参与,效果不会理想[9]。因此,领导必须正视问题,对参与交流轮岗的教师、新到学校的教师、学生及家长做好思想引导工作,消除大家的负面情绪,营造积极健康的工作氛围,这样才能使得教师的交流轮岗工作取得预期的效果。

5.信守承诺,对交流轮岗教师在职称、编制、评先进等方面给予倾斜

教育管理机构和学校要信守承诺,“言必行,行必果”。在这方面,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教育局、江苏省江阴市教育局做得比较到位,值得借鉴。武陵区教育局十分关心参加交流轮岗教师的事业发展和生活待遇,在编制管理、职务晋升、职称评聘、评优评先、待遇落实等方面建立了合理的长效保障机制,为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扫除一切困难和障碍[7]。江阴市教育局则“妥善处理好交流校长教师合理的利益诉求,调动和保护好交流校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江阴市教育局还拟定相关政策,对交流校长教师在人事关系、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对职称晋级、学术荣誉的评定等定出具体的加分细则”[1]

参考文献

[1]贡和法,贲可敬.对推进教师轮岗交流的思考与实践:基于江苏省江阴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轮岗的调查[J].新课程研究,2014(08).

[2]向园园,李经天.教师交流轮岗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教师教育论坛,2014(05).

[3]教师交流制度化要跨几道坎[EB/OL].(2014-01-20)[2018-05-08].http://www.edu.cn/shi_fan_news_409/20140120/t20140120_1066273.shtml.

[4]吴建涛.义务教育教师流动政策进展与完善路径研究:基于教育局长的问卷调查与政策文本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5(04).

[5]冯文全,马丽,苏雪林.城乡义务教育教师流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基于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视角[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10).

[6]冯婉桢,吴建涛.义务教育教师流动中的自由缺失及其回归[J].基础教育,2016(02).

[7]殷世东.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机制的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13(18).

[8]彭佳景.交流轮岗贵在保障有力[J].湖南教育,2016(08).

[9]欧金昌.完善轮岗制度提升交流实效[J].广西教育,2014(44).

责任编辑:谭紫薇

010-123456 jiaoyuxuezaixian@163.com

北京市教育学在线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