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将劳动与人的存在方式二者统一,肯定了劳动是人追求与创造“真、善、美”的价值实践活动的过程,蕴含着人与社会发展的双维教育旨趣。通过“认识”“认真”“认同”的三大劳动教育基本环节的实施,健全当前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构建长效多元化劳动教育机制,使学生深刻理解劳动与劳动教育的本质,精准把握劳动教育价值,自觉遵循劳动教育导向,实现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内化于心”与“外显于行”的统一。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大学生;劳动教育价值;劳动评价体系;劳动教育机制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简称《意见》)指出,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1]。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目标是把劳动教育理论化、系统化,使学生将劳动教育理念内化于心,进一步指导自身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活动,将所接纳的劳动教育理念从内化于心达到外显于形,于平常处彰显劳动教育成果。这一过程通过“认识”即知识的传授,“认同”即学生心理的自发认同与接受“,认真”即实现思维层面与现实层面具体统一的三大基本环节来实现。
一、认识:深刻理解劳动教育的本质
劳动和劳动教育意蕴丰富,对劳动教育的理解和践行,不能局限于将其作为一种教育活动的单纯工具价值,而应从马克思唯物史观中对劳动的科学理解出发,在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劳动观基础上,挖掘劳动的内在价值,理解劳动本身蕴含的人与社会发展的双维教育旨趣,彰显人以劳动为基本存在方式的价值关怀。
第一,劳动创造了人与社会,是人的本质性活动。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即“现实的个人”,不是“抽象的”人的概念,是从事一切物质生产活动的现实的个人,“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2]。现实的个人首先是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的人,同时,人类历史的首要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2],而人的现实性生命活动就是劳动,现实的人的劳动是人创造自己类生活的感性活动,他所获得的全部现实的生活条件也是这种活动的结果,是现实的人的感性劳动活动的结果。从物质生产活动的劳动过程中,人获得了人之为人的内在含义。
“一旦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2]尽管“动物也生产”[2],但其生产是单纯为了维持自己生命本身机能的无目的自然本能,人的生产则是感性的劳动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改造自然的对象性活动。“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2]生产劳动将人与动物区分开,使自然界按照人的目的作出改变的感性劳动活动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劳动过程中,人创造自身。另外,作为人对象性的感性活动,劳动又是在人与人的交往、分工中进行的,“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为前提。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2]。“一切生产都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3]现实的人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的生产劳动以交往为前提,是一定社会关系下的共同劳动活动。生产劳动使人与人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得以建立,社会关系也不断采取新的形式发展,人类社会在人的劳动中而得以产生、发展。
第二,人的发展与劳动的发展内在一致,劳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由解放。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分析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异化劳动,所表达的是私有制下劳动与资本的根本对立,且这种对立最终必将引发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将人从异化劳动中解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人克服固定化、片面化的劳动活动的过程。同时,劳动的发展也推动人的自由解放。
可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将劳动与人的存在方式二者统一,赋予了劳动历史性的价值关怀。同时,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的最终指向与依归便是,让大学生从体认劳动是人和社会产生、发展的前提出发,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与自由解放。当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在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培养全面发展、具有崇高共产主义信仰与理想的劳动者,劳动教育不可或缺。
二、认真:精准把握劳动教育价值
劳动教育不仅是学生认识的对象,同时又是学生评价的对象。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全球化进程加速推进,意识形态领域较量依旧存在,西方的消费主义观念、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对高校大学生群体思想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扭曲了学生对劳动本身真善美的崇高价值追求。学生通过对劳动教育的认识而面对并接受劳动教育,通过劳动教育对自身价值的确立而合目的地改变自身。只有精准把握对象价值,有效评价劳动教育的重大作用,才能自觉抵制西方错误价值取向的影响,进而明确自身实践的努力方向,最终实现国家开展劳动教育的初衷、目标。
首先,由于不同层次、类型的高校整体教育模式、管理措施均有所区别,因而劳动教育评价开展应考虑不同高校特征[4]。学术型、研究型高校劳动评价体系建立应充分考查学生对创新性劳动的认知与理解,着重纸质化或无纸化试卷量化分析评价,使学生意识到国家劳动教育对其在科研中的创新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有重要价值;应用型大学劳动教育应注重实践操作分析评价,使学生意识到劳动对其专业能力提升意义重大;高等职业类院校应从学生职业认同感、使命感入手设计劳动教育成效评价体系。其次,高校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建立应广泛应用现代信息媒介技术。除通常纸质化如试卷、问卷、量表等传统评价成效测试方式外,亦应依托大数据分析等新兴信息技术,从国家层面宏观分析劳动教育的实施成效,做到宏观与微观结合、整体分析与部分分析结合。再次,定量分析与定性评价结合。通过对劳动课程开设范围、劳动实践开展状况等进行定量检测,经由各高校学生表现出的精神面貌、劳动态度、劳动技能等方面进行周期性定性评价。最后,在德智体美四育现有考核样态方式下,亦应插入劳动教育考核,打造五育综合评价体系。
总体而言,劳动教育是高校学生通往社会工作,为社会、国家培养全面人才的现实手段教育,高校劳动教育综合评价体系能够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综合人才,实现追求真善美的个人价值取向的同时承担起社会责任,最终使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二者统一。
三、认同:自觉遵循劳动教育导向
劳动教育实施路径及其影响不能是短期、单一的,需要从整体设计构建长效多元的劳动教育机制,使学生从对劳动教育“真切”地理解到对劳动教育“真实”地遵循。
一是教育方式多元化。理论课程教学应与劳动实践教学方式并行,在实践中加深认识、在正确的认识下指导实践。同时,实行建立全国性公益劳动教育学术组织等非学校正式教育方式,使大学生不再单纯局限于高校,而是从多处、多方接受全面教育。多种劳动教育方式中均可应用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多重教育手段,实现更广泛维度的劳动教育。二是教育结构多元化。调动大学生主动参与劳动教育的积极性,不能仅采用国家到学校、学校到学生的简单直线式教育结构,应将国家、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多方非单线有效结合,形成多元教育结构。三是教育内容多元化。不局限于具体劳动课程内容,也应依据德育、智育等学科特点,对劳动教育内容进行合理创新整改,将其合理融于各学科内容,形成多元教育内容。四是教育师资多元化。学生接受劳动教育不能只来自于高校专任教师,家长也要切实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实现教育“做功”平常处。同时,社会中各行业劳动模范和劳动带头人更是学生向往、学习的榜样。
此外,还要将劳动教育纳入国家整体人才培养体系。一是将劳动教育融于各学段整体育人体系。大、中、小学各学段劳动教育应形成合理衔接,“应从小学阶段的体验劳动、中学阶段的认识劳动,走向大学阶段的理解劳动”[5]。从小学到大学的劳动教育应是学生对劳动认知、理解不断深化的过程,既需将各学段具体劳动教育方式、方法、形式及内容进行区分,又需将各学段劳动教育平稳自然有效衔接。二是将劳动教育融于多方协同育人体系。建立并完善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劳动教育的多方协同机制,通过高校核心向家庭及社会辐射,合理统筹安排多方资源,实现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社会与家庭联动,达成多方共育、协同共治的目标。三是将劳动教育融于全面综合育人体系。通过劳动教育践行道德教育,实现智育在实践中知行合一,使体育于日常中彰显,推动美的生活追求。四是将劳动教育融于课程教学育人体系。确立并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学科,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形成系统概念范畴、逻辑结构、教学框架与测评考核机制,除统编统印通行标准教科书外,各地域、各高校亦应根据各自特点与教学特色编印专门的教科书,做到宏观整体与微观具体统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切实将大学生劳动教育落实落地。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0-03-27(1).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19,519,519,162,163,520.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4]张海生.高校劳动教育的意涵、价值与实践——一种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的解析[J].大学教育科学,2021(1).
[5]刘俊.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培育的现实境遇与实践路径[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6).
责任编辑:刘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