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2年 > 第2、3期目录(总第一百八十一期) > 正文

以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解读劳动教育地位的提高

作者:姜晓磊
阅读数:54

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年第25期

要:资本主义制度的暴力、剥削等导致的人的非人状态,促使马克思反思何为人的本质。在不同时期,马克思分别提出人的本质是劳动、社会关系的总和以及需要。以此为基础,他指出,劳动不仅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规定,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因而,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是教育、劳动、体育三者的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劳动教育在我国地位的不断提高就是对马克思这一观点的继承和发展。劳动从与教育相结合到作为教育现代化的五个方面之一,表明我国不断探索、完善教育要“培养什么人”,同时表明,在我国人的全面发展之重要性愈加凸显,实现程度也不断提高。

关键词:人的本质;劳动;劳动教育;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起点和归宿都是“人”。在他看来,人“是人的全部活动和全部状况的基础”,而“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在不同时期,马克思对人的本质做过三次界定,即劳动、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需要。其中,劳动作为人的一般本质,不仅是满足各种需要的手段,而且它与需要共同形成了人的各种社会关系。马克思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劳动成为人的第一需要之后,人才能实现全面发展。随之,生产力的增长才能创造足够的财富,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他认为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需要将教育、劳动、体育三者的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劳动教育在我国地位不断提高,其实就是对马克思这一观点的继承和发展。

一、反思何为人的本质

资产阶级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样是人,然而,资产阶级将人抽象化,以人对抗神,其中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抽象的人不是现实的人,平等、自由、民主等资产阶级宣扬的观念看起来很美好,却无法解决任何历史或政治问题。正如马克思所揭示的,资产阶级所追求的只是他们自身的权力。诸如财产、平等、自由等的权力其实是在保障利己主义,并不符合人的本质。资本主义私有制存在着内在的矛盾,资本不经过劳动即可支配、占有工人的劳动,工人经过劳动创造财富却不占有生产资料,他为自己生产着贫困。这种矛盾不是可以调和、缓解的。财富的不公平、越来越沉重的剥削以及越发压抑的状态,促使马克思反思何为人的本质以及如何实现人类解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在不同时期,马克思对人的本质有过三个界定。基于对异化劳动的分析,马克思认为:“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一种手段。而生产生活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1]人的本质——人的类特性,就是劳动——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在批判费尔巴哈时,马克思指出,不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在这里,人的本质就是其社会关系之总和。而个人之间之所以形成社会关系,是因为“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2]。因而,人的本质是人的需要。虽然这三个不同的界定是在不同时期提出的,但它们并不是彼此无关的、独立的,因而,理解人的本质也应从它们的内在联系出发。

二、从劳动、社会关系和需要的内在联系中把握人的本质

马克思界定的人的三个本质,即劳动、社会关系的总和、需要,彼此有着内在联系。人与人之间相互合作进行劳动,从而形成一定的生产关系,并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形成了其他一切社会关系,可见,劳动是人形成社会关系的重要基础。人最初进行劳动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产需要,生存需要被满足之后会产生新的需要,从而促使人继续劳动。各种需要不仅是人劳动的意义,人的社会关系也是在需要、新的需要不断被满足的过程中形成的。同时,新的需要也会受到社会生产方式、人所在生产关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要从三者的内在联系中理解人的本质,如此才能探索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一)人在社会关系中进行劳动

马克思借用了费尔巴哈的语言说,人是类存在物,作为类存在物,人的生活就是通过劳动利用、改造自然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使自然更适合人生存。在此过程中,人也证明了自己与动物的区别。人的劳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而动物的“劳动”则是无意识的;人进行的劳动是全面的,动物所进行的则是片面的生产。在满足生存需要之后,人会产生新的需要,还会继续劳动,动物的“劳动”却只是出于本能。

马克思借用了黑格尔《现象学》的“最后成果”指出,人的劳动是其创造作为对象的人和世界历史的基础。“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做非对象化,看做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可见,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人自己的劳动的结果”[1],只是在黑格尔看来,这种劳动只能是抽象的精神劳动,而在马克思看来则是生产劳动。进行劳动的方式是人表现生命的方式,也是他们的生活方式,而个人表现生命的方式则代表着个人本身,从而个人与他们生产的生活资料和进行劳动的方式一致。

单个人不能进行劳动,劳动需要人们彼此合作,从而人们形成了一定的生产关系,并以这种生产关系为基础形成了诸如家庭关系、宗教关系、政治关系等社会关系,人的生活、劳动都是在这些社会关系中进行的。人们的社会关系不仅存在于某一群体之内,在不同群体之间也会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人们形成的社会关系不仅范围会扩大,甚至可以扩大到全球,而且处于不断的变化中,人类历史上,生产关系、政治关系已经发生了多次变化。

(二)人的社会关系是在满足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劳动是人的一般本质,以劳动为依据能将人与动物区别开来。人与人区别,即不同时代的人或同一时代不同地位的人之间的区别,要根据“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人的具体本质。由于人的社会关系是后天形成的,是在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以及实现人的社会本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而且在不断发生变化,因而人的这一具体本质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这一认识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这和他转向历史唯物主义之前提出的“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性”不同,是对人的本质之认识的提升。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有关国家与个人关系的观点时指出,黑格尔对国家的职能、活动的考察是抽象的、孤立的,他没有看到人的本质不是人的肉体或者抽象的肉体,而是人的“社会特质”,以及“国家的职能等等只不过是人的社会特质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1]。他反对黑格尔抽象地看待人,认为“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1]。此时,他尚未看到所有单个人的总和并不是社会,社会是一定的经济形态,现实的人在生产、交换中彼此联系,而且人的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础,正是生产方式的性质决定了人的本质,而不是相反。

“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不仅是同一时代的人的经济关系、家庭关系、政治关系等的总和,还包含不同时代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历史本身就是各个时代依次交替才形成的,每个时代都在继承了之前时代的各个方面后继续发展,并不断改变原有的环境。因而,个人的发展不仅直接受到和他交往的同时代其他人的影响,也受到前一时代人的影响。以人的社会关系之总和界定人的本质,从根本上转变了人的本质之异化和回复的研究路径。从人的本质之异化为起点,最后必然会回到人本身,这样,就会把历史置于从人到非人再到人的路径中,历史变成了人的“倒影”。如此理解历史,不仅没有正确认识历史发展的动力,而且曲解了历史的进程。人类历史的发展不是人的本质异化及其消解过程,能够对其进行说明的应是不同生产方式的更迭。

(三)人的需要是劳动成为人的一般本质的内在根据

人类历史的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而满足人生存需要的直接或间接来源都是人以外的自然。除此之外,人的精神需要、科学研究、艺术鉴赏等也都以自然为对象。因此,需要是人对自然这一客观生存、生活条件的依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被满足的需要会产生新的需要,即需要—满足—新需要—满足……。新产生的需要不是人自然本性的产物,它取决于社会发展产生的新的生产条件、生活条件,生产力、交往、分工发展水平及个人在其中所处的位置等。因此,人的需要将人与社会联系起来。

劳动是人的一般本质,而需要则是劳动成为人一般本质的内在根据,因为“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3]。人要满足自己生存、生活的需要以及随着社会发展产生的各种新需要,就要以对客观对象的认识、改造为前提,这种认识、改造即是人的劳动。因而,劳动是满足人各种需要的基本活动,也是创造历史的基础。同时,需要也是人进行劳动的意义所在,需要的满足体现了劳动的价值所在。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劳动不仅是满足各种需要的手段。由于劳动也是人出于内在的必然性——对劳动爱好的天性,因而人的需要越丰富,就越能证明人的本质力量,同时也越能充实人的本质,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到那时候,对人的本质的界定,劳动和需要就是同一的。

三、劳动:从与教育结合到作为教育现代化的一个方面

正是认识到劳动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马克思提出,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应是教育、劳动与体育三者相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对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深入了解,劳动教育在我国的地位、所发挥的作用都在不断提高,其实就是继承、发展了马克思有关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

19世纪70年代,英国的工厂法规定,将14岁以下的儿童接受初等教育作为儿童在工厂劳动的强制性条件,工厂主、儿童的父母都必须遵守这一规定。当时,工厂视察员根据教师们的反馈得出结论:相比在正规学校接受教育的儿童,这些儿童的上课时间要少一半,但两者学到的知识一样多,后者甚至比前者更多。劳动与学习相结合的制度使儿童能保持精力充沛,因为劳动、学习互为休息、调剂。马克思指出,这个规定“第一次证明了智育和体育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可能性,从而也证明了体力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的可能性”[4]。他认为,这一制度预示了未来教育的方向,即劳动、智育、体育的结合,这三者的结合不仅能有效提高社会生产,而且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就将教育与劳动相结合作为教育发展的基本措施。1958年8月,毛泽东同志审阅《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时就指出,儿童教育除了智育,还需要德育以及健全身体,而后两者都与劳动有关,因而,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是发展教育必须坚持的原则。对于如何正确实施这一政策,邓小平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讨论时指出,“一般学校要给学生参加劳动的机会。劳动也是教学,是政治思想课。学生参加劳动,一是必须,二是适当,三是可能……主要是使娃娃们养成劳动习惯,加强集体观念”[5]。此后,在建设、改革的不同时期,随着时代条件的改变,对于如何实施这一政策不断进行了探索、调整。这一过程中出现过一些偏差,但历史证明,这一政策的方向是完全正确的。

邓小平同志曾经提出,我国要在2050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他确立实现这一目标的时间为2050年的依据之一就是,在此之前完全有时间、有能力发展好教育,能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出在各个行业能够担当接班人责任的人才。邓小平同志曾经从教育质量、学校风气、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教师地位等方面探讨如何更快地推进教育的发展。他提倡学校要教授青少年们科学知识,也要培养他们守纪律、爱劳动等习惯,如此,未来他们才能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劳动者。

1993年,江泽民同志在为少年儿童题词时提出,作为国家未来的儿童,不仅要养成求知不懈的习惯,也要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是各个方面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在即将进入21世纪的时期,针对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各方面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尚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的新形势,他进一步发展了教育与劳动结合的政策,提出转变今后的教育重点,侧重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即要将教育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参加劳动、参与社会实践,既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能促进他们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胡锦涛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即“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加强劳动教育,着力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6]。这一目标即是针对当时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提出的,也是为了2020年基本完成教育领域的现代化。这体现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人以及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2018年,习近平同志进一步将培养什么人作为新时代发展教育的首要问题,并基于我国的性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7]。这是我国未来教育要完成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要实现的方向目标。同时,这是首次将“劳”作为全面发展的一个方面。习近平同志强调,在学校阶段培养劳动精神,能够使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快速、顺利转变角色;只有引导学生尊重、崇尚劳动,使其深刻明白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道理,他们将来进入各个行业才能做到辛勤、诚实、创造性地劳动。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被淡化、弱化的劳动教育之落实提供了方针。《意见》明确了发展劳动教育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同时确立了全面构建劳动教育体系的基本内涵、总体目标、课程设置、内容要求、评价制度等。而且,《意见》提出从实践场所、人才队伍、经费投入、安全保障等方面为劳动教育提供支撑,从组织领导、督导检查、宣传引导等方面加强组织实施,并号召家庭、学校、社会在劳动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发挥相应的作用。只有培养出一代又一代高素质的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劳动者,才能持续促进社会发展,进而实现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从一种习惯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方面,并有了具体的落实方针,它的地位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相应地,其所发挥的作用也从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转变为促进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之全面发展。这一改变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旨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优势体现、内在要求、崇高理想,更是正在展开的、具有现实性的社会实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5,198,505,205,512,3.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51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4]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530.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80.

[6]胡锦涛.胡锦涛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421.

[7]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J].紫光阁,2018(10):8-9.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Rising Position of Labor Education Base on the Theory of Human Nature

Jiang Xiaolei

Abstract:The non-human state caused by the violence and exploitation of capitalist system prompted Marx to reflect on what is humannature. In different periods,Marx defined human nature three times,that is,labor,social relations and human needs. On this basis,he pointed out that labor is not only a stipulation for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but also an important prerequisit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Therefore,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future education is the combination of education,labor and sports.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especially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status of labor education is actually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Marx's view. From the combination of labor and education to one of five contents of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 shows that our country is constantly exploring and improving to“cultivate what kind of people”;at the same time,it also shows that in our country,the importance of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people is increasingly prominent,and the degree of realization is also constantly improving.

Key word: human nature; labor; labor education;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责任编辑:唐家莉

010-123456 jiaoyuxuezaixian@163.com

北京市教育学在线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