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导向和重点要求。民族教育体系是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教育体系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直接影响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因此,明确政策导向和重点要求,构建融合开放的“双循环”民族教育体系,兼顾民族教育体系外部与国家高质量教育体系相融合的“外循环”和内部开放互动的“内循环”,培育良好的教育生态系统,重点着力于民族教育体系建设的方向、主线、结构、影响和公平,是当前提高民族教育质量,切实促进民族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坚持和完善党对教育的领导,明确民族教育体系建设的方向
回顾“十三五”以来我国民族教育的发展可以发现,我国民族地区教育事业之所以取得显著成就,根本原因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民族教育事业的重视。要想构建融合开放的“双循环”民族教育体系,打造民族地区高质量教育,就必须把握正确的建设方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真正落到实处,确保取得实效。
坚持党对民族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建设我国高质量民族教育体系和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定海神针”和根本保证。我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央部署的民族教育政策导向,突出政治标准,增强“四个意识”,结合民族区域教育发展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全面加强党对民族教育工作的领导,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民族教育工作各方面,明确并压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对于人才培养工作,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性、针对性和亲和力,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以信息技术作为突破口,推动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增强“四个自信”,是建设我国高质量民族教育体系和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选择,要“把制度自信贯穿民族教育体系建设的全过程”。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我国显著的制度优势,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求长远利益的初心。民族教育是教育事业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交汇点、接合部,道路自信体现在我们对于选择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必然性,民族教育必然从依靠倾斜政策的发展转向内涵式高质量的发展。理论自信体现为我国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上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和教育制度,并在民族教育体系建设上探索适合民族教育发展和民族团结相统一的具体路径。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内发的价值文化信息,它既是民族团结的重要保障,也是高质量民族教育体系建设的坚实基础。
坚持民族教育优先发展,是建设我国高质量民族教育体系和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保障。民族教育是制约我国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短板,要把发展民族教育摆在突出位置,统筹谋划、优先发展、重点保障,着力提高少数民族整体素质,培养大量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各类少数民族人才。《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因此,要切实提高民族教育的发展水平与质量,必须落实教育经费投入倾斜、因地制宜布局教育资源、教育体制规划优先,发挥民族教育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建设的全局性、先导性、基础性作用,推动民族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二、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增强民族教育体系建设凝聚力
当前,我国民族地区在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现实困难。从外部环境来看,境外势力始终企图割裂中国和中华民族,危及我国国家安全;从内部环境看,大民族主义与狭隘民族主义并存,表现在强调本民族的绝对优越性,排斥其他民族。因此,高质量民族教育体系建设要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活动,增强民族教育体系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这不仅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必要条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我国分布范围最广、利用程度最高的语言文字资源,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确保民族地区学生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助于民族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强共有文化身份的认同与国家认同。从长远来讲,有必要继续完善民族教育体系,开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版本的民族地方教材、校本教材,提高民族教育建设硬件和软件的质量。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构建民族和谐关系。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是长期性、基础性的教育工作,是维系各民族的纽带,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前提。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民族分裂主义容易受到境外势力鼓动,要确保国家安全,必须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民族教育体系建设相融合,以时代为主题,立足国际视野,培育家国意识和民族危机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有条件的民族地区开办民汉学校以及多民族合办学校,积极开办艺术、体育活动以及在各民族重大节日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身份认同。
重视民族文化传承,兼顾中华优秀文化一致性和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一方面,民族文化教育的开展必须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前提,学生要了解本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推进各民族文化在相互尊重、交融中发展,从而增强民族教育体系的凝聚力。另一方面,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中华民族文化持续弘扬发展的内生动力。要挖掘民族特色文化,开发民族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引导优秀民族文化进校园,增进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与认同,强化本民族的文化自觉与自信,逐步拓宽高质量民族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路径。
三、坚持民族地区教育结构优化与调整,增强民族教育体系建设的内发力
当前,我国教育正在经历由教育普及为主向结构性改革为主的新周期转变。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建成教育强国,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要全面提升民族教育的质量。虽然我国民族教育在“十三五”期间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当前民族地区的教育结构依然存在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不符的情况,主要表现为盲目照搬东部南部发达地区先进教育模式和习惯性依赖外源式助力。今后,应当从民族教育层次结构、民族教育类型结构和民族教育专业设置等三个方面,推动民族教育结构性改革与创新,增强民族教育体系建设的内发力。
调整民族教育层次结构比例,有效衔接各层次教育。民族学前教育是民族教育体系建设的薄弱环节,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扩大教育规模,加快普及程度。民族地区义务教育作为衔接两头的教育阶段,是民族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义务教育的重点是均衡发展、提高质量,尤其是提高理科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今后就业打下坚实基础,提高教育吸引力和教育质量。在高中教育阶段重点解决普职结构问题,通过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提高中职招生比例,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双管齐下,共同提高民族地区孩子的就业能力和发展能力。在高等教育阶段,重点是优化学校布局、调整专业结构。
推动民族教育类型结构多元化发展,激发各类型教育的动力。相比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在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中见效更快,是增强民族教育体系内生力的突破口。一方面,民族职业教育要教给学生现代化新兴产业的专业知识技能,训练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尽快投入社会生产。另一方面,职业教育要深入挖掘民族支柱产业下的民族文化经济价值,将民族传统手工艺技术加入课程,推进民族传统手工艺产业化发展,带动民族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另外要加强民族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的结合,增强民族地区群众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要重视发展民族师范教育,依托民族地区的师范院校和民族高等院校的师范学院,根据民族地区实际缺乏教师的学科和数量,有针对性地培养既通晓国家通用语言又通晓民族语言的师范生,为各层级民族教育打造一支留得住、干得好的民族教师队伍。
优化民族专业结构设置,健全专业结构长效机制。民族教育体系的专业设置要树立教育生态意识,加强专业建设规划,突出重点避免无序发展。一是要以结构优化为导向,逐步转变民族高校同质化现象,建立或者转型一批应用技术型高校,要制定少数民族专门人才培养方案,提高民族高校办学质量。二是要以需求为导向,密切关注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的新业态,推进产教融合与科教融合一体化,推动民族院校传统优势学科和民族经济产业结合,提高专业与民族产业的契合度和融合度。三是要以就业为导向,调整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学科专业结构,重点提高工、农、医、管理等比例,同时要在学科范围内形成专业集群,发挥集群力量。
四、积极参与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增强民族教育体系建设的影响力
在遭遇疫情的决战之年,我国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实现了全体贫困县摘帽,消除了民族地区整体贫困问题,但相对贫困和返贫复贫问题会长期存在。要想彻底摆脱贫困,仅仅依靠政府的外源式帮扶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教育具有先导性、持久性、根本性的特点,应当通过教育精准扶贫扶志扶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人才。民族教育体系建设肩负社会责任和教育责任,应当积极有效地推进民族地区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遵循“多元一体”格局,打造高质量民族地区教育治理体系。民族地区教育治理主体由多民族构成,存在文化差异性与复杂性。在社会治理中要发挥教育的引导作用,在尊重文化差异性的前提下挖掘文化共生性,整合不同思想,与各部门在理念、方式上达成一致,在党的大政方针指导下,调动各主体部门的主动参与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形成人人参与的治理共同体。
教育精准扶贫扶志扶智,提高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利用效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要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教育具有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功能,在新时代要想解决相对贫困问题,需继续完善减贫长效机制,制定差异化资助政策,为经济困难家庭子女入学提供精准帮助;开展民族群众文化教育,让贫困群众树立主动脱贫意识,改变轻视教育的观念,培育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树立科学发展观,教给贫困群众先进生产知识和技术,授之以渔。
教育扶贫要与就业扶贫相结合。教育扶贫不仅要努力为民族地区提供高质量教育,更要着眼于贫困群众就业问题。职业教育作为面向社会需求的一种应用型教育,在民族地区教育扶贫中具备天然优势。它能够较快地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要求和民族地区产业要求,缩小社会差距。因此要明确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定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一方面,改变群众和学生观念中“上大学就有好工作”的刻板印象,因地制宜,加强地方职业教育培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增强就业技能和实用性技能。另一方面,加强政府和市场供给侧改革,加快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五、坚持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并重,增强民族教育体系建设的普惠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民族教育体系内部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民族地区教育资源供给不足、教师质量不高,家长教育观念、学生素养等均有待提高等。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长期存在,势必会引起“马太效应”,从而破坏教育生态。步入“十四五”发展新阶段,面对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整体落后的现实问题,需要提高基本公共教育优质均等化水平,协同社会各部门的力量,利用信息技术提供优质民族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
以推动民族教育公平为基础,构建普惠性民族教育体系。推进民族教育公平是坚持民族教育普惠性的基础。当前,民族地区仍然存在部分适龄儿童入学难的问题。针对民族地区部分家庭秉持的“重男轻女”“读书无用论”等落后观念,政府一方面要采取合适的方式与特殊家庭多交流,帮助他们树立发展观念,另一方面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采取补偿性政策,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经济资助,增加对特殊群体的教育供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拥有公平受教育的权利。要解决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入学难问题,应完善入学保障机制,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加大社会参与力度的服务体系;健全“控辍保学”责任制,明确政府、家庭、学校的主体责任,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合作机制,对于有厌学、辍学倾向的孩子采取积极干预措施。
以提高民族教育质量为重点,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惠及范围。民族地区教师素质是推动民族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当前各地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民族地区教师队伍。一方面,通过“国培计划”“免费师范生”“特岗教师计划”吸收和培养优秀教师资源;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造的“红利”来建设网络教育资源,进一步完善“双循环”民族教育建设体系。
兼顾民族教育公平与质量,促进民族教育生态发展。民族地区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要坚持公平与质量的统一,对民族教育质量的追求不能以牺牲公平为代价。在“十四五”期间,高质量民族教育体系的构建仍然要以公平为基础、质量提升为重点,形成民族地区普通教育的整体性高原。具体而言,各级政府要以人为本,明确对学前教育的大力扶持,巩固义务教育成果,推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实现各层级教育循环健康发展。教育部门要协同其他部门,共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对各类特殊群体、弱势群体提供均等教育服务,从而实现学校的均衡发展。
责任编辑:唐家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