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在线期刊 > 2022年 > 第10期目录(总第一百八十五期) > 正文

全媒体时代“大思政课”建构的审视与优化

作者:王天民 郑丽丽
阅读数:215

来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9期

摘 要:“大思政课”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型课程教育理念。伴随全媒体技术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发展,“大思政课”在教育内容、载体、主体、环境上凸显出“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的崭新时代特征。这不仅对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出现实挑战,同时也为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优化发展明确前进方向。全媒体语境下,善用“大思政课”,不仅要把握媒体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明确“大思政课”建构的“四全”特征,而且要从凝聚价值共识、加快媒体融合、提升媒介素养、拓展传播格局等路径入手,推进全媒体技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使“大思政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中的关键作用。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大思政课;四全媒体;思政课教育教学;课程优化

“大思政课”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型课程教育理念,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提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1]紧扣“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2]的现实课题,“加快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3]。全媒体时代善用“大思政课”,不仅要明确媒体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把握思政课建设的新特征新机遇,而且要立足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内在要求,正视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挑战,推动“大思政课”在守正创新中更好地承担起铸魂育人的时代使命。

一、全媒体时代“大思政课”建构的内在要求

学界普遍认为,全媒体“不是指媒体种类的‘全’,而是强调当前人类信息交互的‘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等特性”[4]。“四全媒体”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时空延展性、介质融通性、主体多元性、影响深广性,内在地要求全媒体时代的“大思政课”顺势而为,做出新调整,形塑新特质。

(一)教育内容全程互动传播

过程性和持续性是教育教学活动基本特征和内在要求。全媒体技术特别是全程媒体技术为落实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性和持续性提供便捷技术条件。全程媒体是指媒体突破时空界限开展信息传播。全媒体时代“大思政课”借助全程媒体技术实施“移动优先”策略和“无界化”交流机制,可以充分实现教育内容的全程记录、同步传播与实时互动。

“移动优先”策略可以助推“大思政课”教育内容全程传播。“移动优先”是指移动互联网的各种介质、载体和平台都能成为信息传播渠道,思政课教育内容借助移动终端实现全程在线传播。课前,思政课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向学生推送预习内容,进行基础知识前测,提前掌握学生的知识储备状况。课上,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软件平台进行内容讲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课后,教师可以依据学情实际向学生推送个性化作业,及时跟进教育内容的复习巩固。此外,教育学习类APP和专题学习网站的有益补充,能够确保思政课“课前-课上-课后”学习的连贯性,避免任何阶段的“脱钩”与“掉线”。

“无界化”信息形态可以助推“大思政课”教育内容全程互动。全媒体时代思政课教育内容可以在无界化虚实空间中实现零时差、全方位、齐互动传播。课前,学生可以针对预习内容在课程群组提问,思政课教师或同辈群体积极回复,在问答中拉近师生距离。课上,师生可以齐聚云端开展多元化的跨时空教学互动。一是通过发送弹幕和评论区留言,开展课堂教学的实时答疑解惑。二是通过课堂连麦和在线讨论,实现师生良性互动与思想碰撞。三是通过打榜和转评赞,进行课堂互动和教育效果的实时评价反馈。课后,学生还可以通过私信提问、视频催更等方式,深化师生在线交流与教学互动。全程媒体与教育内容的融合发展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热情,有效提升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教育载体全息深度融合

全息媒体是指综合运用媒介技术进行立体化、沉浸式传播。全息媒体与教育的融合发展能够有力推动信息传播手段和传播技术的改革创新,使“大思政课”教育载体更为多元化和智慧化。

信息传播手段的深度融合能够切实推动“大思政课”教育载体多元化。全媒体时代思政课教学可以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H5等诸多信息传播要素于一身,通过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参与,增强学生思政课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元化的信息传播要素可以有力推动思政课教育形态由静态走向动态,由平面化走向立体化。与此同时,“大思政课”创新运用网络传播手段,建立慕课、微课等线上学习平台,主动入驻微博、抖音、B站等自媒体平台,综合利用微信社群、QQ社群、钉钉等社交媒体平台,可以全面搭建思政课全媒体传播矩阵。多样化的教育载体传播可以改变传统思政课一对多的线性传播模式,建立起全媒体时代思政课立体交互的新型传播样态。

信息传播技术的深度融合能够切实推动“大思政课”教育载体智慧化。全媒体时代“大思政课”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赋能,提升教育载体智能化水平。一是抓住虚拟技术赋能之势,将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MR(混合现实)、XR(扩展现实)等媒介技术应用于教学载体,营造沉浸式虚拟教学场景,强化课堂教学的在场感与感染力。二是抓住人工智能赋能之势,通过全场景伴随式的数据采集与数据价值深度挖掘,构建“云-台-端”的思政课教学载体架构,打造“大思政课”智慧教育平台。三是抓住大数据发展之势,建立思政课大数据收集与整合机制。通过在线收集实时数据,分析、观测和评价学生的思想动态与行为习惯,提升思政课教育载体的精准化水平。

(三)教育主体全员参与互动

全员媒体是指人人都能借助移动智能终端进行信息传播。个体不再只是信息的接收者,还是信息源和信息传播者。立足“人人皆媒”的全媒体时代,推动“大思政课”实现全员育人,提升“大思政课”育人队伍的数量与质量,必然能够使新时代立德树人工作实现优质高效的发展。

“人人皆为信息源”能够切实壮大“大思政课”育人队伍。“大思政课”育人主体包含能够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全部个体。“到2021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3%。”[5]移动互联网深度融入日常生活,“信息找人”取代“人找信息”,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源。人人都可以通过编写、点赞、转发、评论等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生产、发布和传播,并以自我为中心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专题活动。这使得全媒体时代思政课育人主体不再局限于思政课教师,全体社会成员都可以进行思政课的内容传播与活动组织。伴随“人人皆育人”意识的不断增强,“大思政课”育人队伍将日趋发展壮大。

此外,“人人皆有麦克风”内在地要求提升“大思政课”育人队伍质量。尽管全媒体时代人人都手握麦克风、掌握话语权,但并不意味着人人都能用好“麦克风”,成为合格的思政课育人主体。思政课育人主体是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是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做合格的思政课育人主体要求审慎用好“麦克风”,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以正能量为总要求,发挥媒介技术对时代新人的教育培养和正面引导作用。同时,育人主体还要善于将丰富的信息资源、自由的话语表达、便捷的传播方式等有利条件,转化为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综合优势,提高“大思政课”育人队伍的教学质量。

(四)教育效果全效实现态势

教育实效的全面提升需要借助于“全效性”教育环境,这一应然性要求借助于“全效媒体”变成了实然状况。全效媒体是指“媒体传播致效功能已达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基本实现各取所需”[6]。教育环境的全效实现态势有力地推动着大众化传播与分众化教学有机结合,必然能够全方位、精准化地提升“大思政课”教育效果。

大众化传播模式有力地助推着“大思政课”实现全方位育人。全媒体时代“大思政课”能够广泛覆盖教育对象与教育时空。一是能够切实拓展思政课远程教育空间,实现教育对象全覆盖。全媒体时代思政课将远程教育资源引入课堂,采用远程在线课堂、城乡异地同步教学等方式,让更多的学生都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二是能够积极推动思政课融入生活世界,实现教育内容时空全覆盖。全媒体时代的大众化传播媒介,可以让思政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美好愿景变为现实。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浏览门户网站、聚合论坛和社交媒体,灵活开展专题内容生产、学习与传播,使“大思政课”真正走进课堂、走进生活、走进头脑。

分众化教学策略依据学生个体需求、认知规律和专业背景等差异,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因需施教、因材施教。借助于全媒体时代的便捷信息技术,“大思政课”分众化教学策略能够更精准地定位育人目标,更充分地实现教学实效。一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观测学生个体需求差异,据此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可以更充分地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成长需求。二是实行“思政+专业”的分众化教学模式,可以使不同院系专业的学生都能获得“专属”思政课,在量身打造的学习方案中提升学习的获得感。全媒体时代,分众化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实现“大水漫灌”与“精准滴灌”相结合,让“大思政课”的内容形式更符合需要、方法手段更适应需求、教育效果更满足期待。

二、全媒体时代“大思政课”建构面临的现实问题

全媒体时代,“四全媒体”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在拓展“大思政课”时空界限与内容体系的同时,也日益暴露出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其中教育内容供需矛盾紧张、教育载体融合进程滞后、教育主体媒介素养不足、教育环境复杂多变等问题尤为突出。唯有充分认识这些现实问题,积极探索应对优化策略,才能顺乘全媒体时代发展大势,切实提升“大思政课”教育教学实效。

(一)教育内容供需矛盾紧张,“大思政课”教育引领力尚未充分凸显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7]思政课教育内容能否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决定着“大思政课”以理服人的实效性。全媒体时代教育内容的全程传播,为讲好思政课提供丰富的内容供给,但也显现出教育内容供需矛盾的紧张关系,弱化“大思政课”的教育引领功能。

教育内容多而不精、广而不深,弱化“大思政课”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全媒体时代的海量信息资源为思政课教学提供足量的内容供给,但学生喜闻乐见的马克思主义精品力作,以及有内涵、有视野、有温度、有趣味的网络文化作品依然匮乏。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或是难以转化为思政课教育内容,或是转化后的内容浮于表面、缺乏深刻探析。这都表明当前网络内容供给未能完全满足学生追求思想进步的现实需求。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网络内容供给间的矛盾,阻碍着教育内容思想引领功能的现实实现。

教育内容重流量而轻导向的错误倾向,弱化“大思政课”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大思政课”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坚定远大理想信念的人生必修课。全媒体时代受“流量为王”的观念影响,思政课极易在市场裹挟中陷入“流量陷阱”,娱乐化、快餐式的传播方式使教学内容碎片化、庸俗化,浅表化的零散信息不利于学生对深层价值观念的理解与思考。此外,部分学校思政课一味重视点击量、访问量与转发量,过分强调教育内容的新奇性和趣味性,而放松对教育内容质量的优化提升。这种将教学重点放到讲述“夺人耳目”的趣闻轶事,淡化价值观塑造与理想信念培育的做法,忽略了“大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教育载体融合进程滞后,“大思政课”协同作用力尚未充分实现

“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讲。”[1]全媒体时代,教育载体的全息深度融合推动思政课由学校课堂延伸至社会生活,但媒体融合进程的相对滞后制约着“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效能的现实发挥。

新旧媒体融合进程滞后,削弱“大思政课”的教育载体合力。传统媒体善于面对面沟通,习惯于课堂理论讲授;新兴媒体突破时空界域,推动思政课堂走向社会生活。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间“不是取代关系,而是迭代关系;不是谁主谁次,而是此长彼长;不是谁强谁弱,而是优势互补”[8]。媒体深度融合推动思政课教育载体在优势互补中实现协同育人。但由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媒介理念和媒介技术发展的相对缓慢,思政课媒体融合进程整体滞后于专业媒体传播领域。新旧媒体各自为政、条块分割,没有发挥媒体融合发展“1+1>2”的最佳效能。

平台阵地融合进程滞后,削弱“大思政课”的教育平台合力。思政课网络教育平台集理论学习、生活经验与社会实践于一体,推动思政课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中走向社会大天地。但现实中仍有部分学校将网络教育平台狭隘地理解为思政课与媒体平台的简单叠加和组合,在媒体平台中生硬地植入思政课教育内容。还有部分学校热衷于跟风搭建网络教育平台,但所搭建的平台间缺乏有效衔接,平台一体化建设发展缓慢。思政课网络教育平台建设仍停留于形式上的“合”,而非全媒体发展所要求的“融”,这离真正发挥教育平台协同育人效果尚有较大距离。

(三)教育主体媒介素养不足,“大思政课”教育说服力尚未充分展现

“思政课是常讲常新的时代大课。”[9]思政课教育主体是学生认识把握时代发展大势的宣讲者和引导者。“人人皆媒”推动“大思政课”全员育人,但教育主体的媒介素养不足造成媒介运用能力受限,消解“大思政课”学理解释的时效性与实效性。

教育主体的话语表达“失声”,消解“大思政课”时代解读的时效性。思政课教育主体的视野要广,要善于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纵横比较中传道授业解惑。全媒体与思政课的融合发展极大冲击思政课教育主体的传统角色,弱化其对知识的优先占有权、对话题的议程设置权和对舆论的衔接控制权。部分教育主体尚未适应全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转变,对现实问题的解读仍停留于空洞的理论说教,难以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网言网语对时代发展潮流进行理论分析与时代解读。思政课教育主体媒介素养不足让其课堂讲授面临“失声”的尴尬境地,制约“大思政课”时代解读的即时性与感染力。

教育主体的技术运用“欠能”,消解“大思政课”课堂诠释的实效性。思政课教育主体的思维要新,要紧密关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技术迭代发展,与时俱进提升媒介技术水平与媒介运用能力。但现实中仍有部分教育主体的媒介运用能力不足,课堂教学依然沿用干巴巴地宣读文件和照本宣科读PPT的“老方法”。还有部分教育者不能正确处理媒介技术运用与课程内容讲授的关系,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媒介运用的“炫技”而非教学内容的讲授,陷入舍本逐末的教学误区。思政课教育主体媒介运用“失能”造成思政课课堂形式单一枯燥、课堂内容严肃晦涩,制约“大思政课”课堂讲解的生动性与趣味性。

(四)教育环境日趋复杂多变,“大思政课”现实应对力尚未充分彰显

“‘大思政课’是加强当代青年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的历史大课”[10]。尽管“大思政课”全效态势取得显著进展,但在复杂多变的现实环境中,错误思潮和负面信息仍不断冲击着学生对“大思政课”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沉渣泛起的社会思潮冲击学生对“大思政课”的政治认同感。思政课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需要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11]。当前西方敌对势力以历史虚无主义为武器,加紧网络空间意识形态渗透,质疑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否定党的长期执政地位,歪曲党史、国史和军史。这些敌对势力利用学生政治敏锐性不强、政治判断能力不足等特征,向学生持续散布、传播有损党和国家形象、违背历史事实的不当言论和错误信息。以此冲击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削弱学生对“四史”教育学习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阻碍“大思政课”时代新人培育目标的现实实现。

错综复杂的价值取向冲击学生对“大思政课”的文化认同感。中国共产党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是“大思政课”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丰富育人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这样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我们的骄傲,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底气。全媒体教育环境中,信息内容良莠不齐、价值观念错综复杂、舆论生态深刻变化。众说纷纭的碎片化信息分散学生对党史学习教育的注意力,跳跃式的阅读方式与浅层次的思考方式阻碍学生对党优良传统和革命风范的传承与发展。此外,还有部分有心之人趁虚而入,通过赞美西方文化优越论,助长数典忘祖、妄自菲薄的文化虚无主义,削弱学生对伟大建党精神和党的精神谱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全媒体时代“大思政课”建构的优化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全域都需要运用广义的网络方式。”[3]面对全媒体时代“大思政课”教育实践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必须立足于“大思政课”与全媒体技术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应对策略,切实在教学内容、技术手段、主体素养、教育环境等方面进行系统应对,着力构建凝聚价值共识、强化协同机制、凸显教育实效的全媒体时代“大思政课”教育教学体系。

(一)立足全媒体时代背景,完善课程教材、实践案例与网络素材相结合的教育内容

“社会教育资源能否转化为课程资源,是实施‘大思政课’的枢纽环节。”[12]全媒体时代“大思政课”要立足全媒体时代背景观照重大时代主题,不断从理论、实践和网络中挖掘教育资源,完善课程教材、实践案例与网络素材相结合的“大思政课”教育内容。

通过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关照重大时代主题,科学灵活设置思政课教学议题。推动重大主题教育融入思政课是“培根铸魂、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内在要求”[13]。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把重大时代主题融入思政课教学,一方面要依据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对重大主题进行灵活多样的议题设置与内容拆解,明确主题内容的理论重点、现实热点与网络焦点。在此基础上,通过个性化组合教材知识、现实案例与网络素材,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重大主题教育内容解读。另一方面,要推动理论、实践与网络教育内容融会贯通,持续深挖全媒体空间与重大主题教育相关的潜在育人资源。2022年4月,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将冬奥精神融入思政课堂,既讲授知识、解读政策,又回应困惑、析理明道。在设置灵活多样的教学议题中引导学生由学习传承北京冬奥精神向积极参与校园体育文化活动拓展延伸,是“大思政课”综合运用线上线下教育资源解读重大主题的生动案例。

“大思政课”以重大主题教育引领教育教学活动,既要坚持“内容为王”紧扣新时代思想主题,又要紧扣新时代全媒体技术背景,以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内容与时俱进提升“大思政课”理论魅力。首先,思政课教育内容要坚持以理服人,实现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以思政课教材为主导、实践案例与网络素材为补充,“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14]。其次,思政课教育内容选取坚持以情感人,内容选取要紧密结合全媒体时代背景,充分挖掘利用全媒体信息资源。善于用“微言微语”串联教学重点、现实热点与网络焦点,在思政课教材解读中逐步增大时政含量与网络热量。同时,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微语言”启发学生在理论、实践与网络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坚持以优质内容为主导,变“高谈阔论”为“网言网语”,变“平淡说理”为“生动故事”,使“大思政课”成为学生可信、可亲的“网红课”。

(二)借助全媒体技术手段,搭建理论教学、实践锻炼与网络传播相结合的教育载体

全媒体时代“大思政课”“要适应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新情况,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15],必须借助全媒体技术手段,积极搭建理论教学、实践锻炼与网络传播协同发力的教育载体。

一方面要依托智媒手段强化虚拟教学,营造沉浸式“大思政课”。媒介是“用以扩大且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16]。全媒体时代借助AR、VR、MR等技术开展思政课虚拟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全身心、多感官的课堂体验。一是提供理论层面的沉浸感。虚拟情境的设置要尊重历史史实,讲好中华文明史、近现代革命史、党史和新中国史的理论故事,让教科书“活起来”,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增强学生的历史自觉与文化自信。二是提供现实层面的沉浸感。思政课要立足时代背景讲好当代中国故事,让现实场景“动起来”,沉浸式再现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亲闻亲历的典型事例,在小我与大我的对话中强化学生的理论认同与行动自觉。三是提供技术层面的沉浸感。思政课虚拟仿真中心通过营造多维感觉形态的全息教学场景,可以让深层理论言说“化约”为生动具体叙事,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获得直观的学习体验,强化对教育内容的深层理解。

另一方面要依托智媒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打造智能化“大思政课”。全媒体时代要“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17]。一是建设系统化的思政课教研系统,建立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和教学创新中心资源开发系统等信息化教学系统,加快推进思政课融媒体平台建设。二是建设公共化的思政课“中央厨房”,打造集内容采集、筛选、制作、推送于一体的教学共享平台。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媒体融合的广度和深度,还能在共建共享中提升思政课教育质效。三是建设智慧化的思政课堂,顺应智媒技术与思政课的深度融合趋势,改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与疫情防控背景下的远程教学,加快推进“雨课堂”、“翻转课堂”等智慧教育平台建设,提升思政课教学模式与教学平台的智能化水平。

(三)提升教育主体全媒体素养,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协同合作的教育队伍

全媒体时代“通过专兼结合、内外协同打造全员参与、全员育人的‘大思政课’供给主体”[18]。以思政课教师为主导,吸纳专业课教师、学工队伍、学生家庭成员、社会各界优秀代表、网络意见领袖等教育主体,共同构建“大思政课”建设的优质人才库。

一方面,提升“大思政课”育人队伍的协同意识与能力。全媒体时代思政课育人队伍的成员多、构成杂,如果成员各行其是,教育效能将大打折扣。为此,提升育人主体的协同育人意识与能力是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各育人主体不仅要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与分工,还要明确队伍的教学目标与计划,自觉将小我融入大我贯彻执行于教学过程,实现队伍成员线上线下各司其职、协同育人。同时,思政课教师作为队伍的主导力量,既要“走出去”备课,向家庭、社会和网络等育人主体虚心请教,还要将有识之士“引进来”,让懂实践的人走上讲台讲实践。坚持以思政课教师为主导,家庭、社会、网络各育人主体协同配合,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相匹配,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真正需要的有用人才。

另一方面,提升“大思政课”育人队伍的媒介素养与运用能力。首先以讲好专业理论知识为导向,借助“周末理论大讲堂”和“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等途径,夯实育人队伍的专业理论功底与网络媒介水平。其次以提升实践能力为指向,建立健全思政课育人队伍培训体系,利用研修基地开展网络专题实践活动,提升育人队伍的媒介技术运用和网络文化作品创作能力。再次以强化网络引导为方向,推动更多育人主体走进网络空间,手握传播“金话筒”进行思想引导与价值引领。“到2021年底,已有近千位老师up主入驻B站,覆盖近百个专业学科和大部分知名高校”[19],真正实现思政课全员参与、全员育人,有效提升“大思政课”育人队伍的网络舆论引领能力。

(四)顺应全媒体时代大势,全面构建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网络云课堂一体化的传播格局

课堂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关键场所。全媒体时代“大思政课”育人阵地由思政小课堂向社会大课堂、网络云课堂延伸,形成优势结合、功能互补的“大思政课”课程库,构建起“大思政课”一体化全媒体传播格局。

在课程优势结合上下功夫,构筑线上线下并行的思政课育人平台。“大思政课”统筹结合学校、社会、网络各领域的育人优势,构建起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育人阵地。一要发挥思政小课堂的理论优势。不仅要使思政课在教学内容上横向贯通,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同一学段各门思政课程间协同统一,还要使思政课在教学内容上纵向贯穿,系统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二要发挥社会大课堂的实践优势,将生动鲜活的社会实践引入校园,让博物馆、校企实践教学基地、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成为新的思政课堂。三要发挥网络云课堂的信息优势,推动全媒体与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推广使用在线开放课、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等网络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思政课网络课程库的育人效用。

在课程功能互补上下功夫,搭建网上网下融合的思政课育人阵地。坚持以思政小课堂为主渠道,以社会大课堂为必要延伸,以网络云课堂为重要补充,构建思政课“一体两翼”的全媒体传播格局。一方面,以思政小课堂为核心,发挥理论课堂对学生知识传授、释疑解惑的传统功能,为其他课堂形式的开展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另一方面,积极发挥社会大课堂对现实生活的感知、实践与检验效用,通过走访调查、实地调研、参观考察等方式进行社会实践锻炼。同时,借助网络云课堂开展线上研讨与互动交流,参与青年大学习、同上一堂思政大课等线上主题教育活动。理论课堂、实践课堂与网络课堂的互联互动、协调一致,让“大思政课”课堂育人效果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注释:

①基金项目: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开放课题(2021SZZX05);北京师范大学博一学科交叉基金项目(BNUXKJC2109)。

②作者简介:王天民(1970-),男,山东济宁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N].人民日报,2021-03-07.

[2]习近平.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J].求是,2019(6).

[3]教育部课题组.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71,151.

[4]宋建武,林洁洁.遵循新兴媒体发展规律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J].传媒观察,2019(4).

[5]CNNIC发布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J].新闻潮,2022(2).

[6]沈正赋.“四全媒体”框架下新闻生产与传播机制的重构[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41(3).

[7]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04-26.

[8]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纵深发展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思想基础[N].人民日报,2019-01-26.

[9]赵春玲,逄锦聚.“大思政课”: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方向和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8).

[10]张士海.关于“大思政课”建设的几点思考[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1(7).

[11]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378.

[12]董雅华.善用“大思政课”促进教育资源转化:意涵、问题与进路[J].思想理论教育,2022(4).

[13]张烁,闫伊乔.课程教材将加强重大主题教育内容[N].人民日报,2021-08-25.

[14]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1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31.

[16]施拉姆.传播学概论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134.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EB/OL].

[18]徐蓉,周璇.师资联动: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J].思想理论教育,2022(4).

[19]杨飒.高校教师当up主,让知识变得更加可爱[N].光明日报,2021-10-12.

Review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Gr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Omnimedia Era

Wang Tianmin Zheng Lili

Abstract: “Gr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s a new curriculum education concept to carry ou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in the new era. With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all media and education, “gr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highlights the new era features of “full process, holography, full staff and full effect” in terms of educational content, carrier, subject and environment. This not only poses a realistic challenge to the tradi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but also makes clear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for the curr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optimization. Omnimedia context, to make good use of “gr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not only to grasp the time background of media depth fusion, clear the four characteristics of “gr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construction, but also to promote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all-media technology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by condensing the value consensus, speeding up the media fusion, improving media literacy and expanding propagation pattern dimension. This will make the “gr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ubiquitous and all the time,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key rol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cultivating people with virtue and casting souls.

Key words: era of omnimedia; gr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four omnimedia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curriculum optimization

初审:王丽红

复审:孙振东

终审:蒋立松

版权所有 |教育学在线 京ICP备1234567号 在线人数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