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体育教育目标随时代而流变,新时代对体育事业提出新的使命要求。高校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一环,肩负着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高级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任,需要重新审视其目标定位。在对相关体育政策文件、教学大纲等文献分析以及与代表性高校师生访谈的基础上,我们认为从“增强体质”到“竞技体育”,新时代高校体育迎来了促成人的全面发展,进而实现“健康中国”“体育强国”的好时机。研究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结合时代特点和借鉴体育素质教育目标的运行情况,提出了“知识技能、增强体质、运动参与、运动表现、精神价值”五大具体目标,这些目标既具有“大体育”功能的多样性,又有可操作性。当前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运动参与程度都不容乐观,现实体育教育还存在学科边缘化、体育场地投入不足、管理体制双轨制及师资队伍数量不足等问题,需要以目标为导向进行改革。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高校体育教育;目标定位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马克思认为判断一个变革的时代,“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去解释”。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正奔向强起来的历史节点,社会结构和社会主要矛盾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至此,新时代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时代,作为时代变革基本动力的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时代赋予了我们努力奋斗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体育具有时代特征,它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志,又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体育在提高人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经济发展、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弘扬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精神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主要作用。[1]正因如此,新中国成立后历来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70年来我们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体育大国的蜕变,“全民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2]。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党组书记苟仲文总结为: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竞技体育,成绩辉煌;申奥成功,百年圆梦;青少年体育,生机勃勃;体育产业,快速推进;体育领域各项事业全面推进[3]。但是,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体育又肩负起“健康中国”“体育强国”的时代使命。学校体育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和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4],高校体育又是学校体育教育中最后环节,肩负着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迫切需要这些人才[5]。
高校体育教育在国家体育事业特别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推动下,从1952年11月创立新中国第一所体育院校、只设“体育”一种专业以来,现今体育教育已覆盖所有高校,在体育理念、培养任务、管理体制、教学规范与要求、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与时代发展同步,取得了一定成就[6],但还存在着高校体育工作还没有摆正应有位置,体育课程、体育活动难以得到保证,学生体质健康藏堪忧等严重问题[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高校体育教育又面临“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的根本任务,所以高校体育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然而,高校体育教育不同于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也不同于中小学体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发挥不同的功能,所以目标定位问题是新时代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首要问题。以往的目标定位与教学成效,与新时代立德树人还有很大差距,重新定位十分必要。高校体育教育可以划分为体育院系学生的专门体育教育和非体育生的公共体育教育两部分。公共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中高校体育教育专指公共体育教育部分。本研究主要运用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新时代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并通过文献法、访谈法搜集相关资料,梳理存在的问题与目标差距,给出一些教学改革的合理化建议。
一、高校体育教育目标定位的时代流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定位与国家发展同步,依据相关文献和傅砚农、熊晓正、钟秉枢等学者的研究,大致经历了如下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体育事业的初创发展时期(1949年-1966年),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定位可以概括为增强体质,培养能从事学习、高效劳动和保家卫国的社会主义高级建设人才。新中国成立时特别重视体育事业。面对“东亚病夫”百年屈辱的蔑称和恢复经济、保卫新生政权的需要,1949年10月26-27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体育工作者代表大会”上,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朱德同志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现在我们的体育事业。一定要为人民服务,要为国防和国民健康的利益服务”。1952年6月10日,毛泽东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第2届代表大会题写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些为新中国新体育奠定了基调。在学校体育方面,1950年和1951年,毛泽东曾两次写信给教育部长马叙伦,做出“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指示。在1952年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1956年颁布的《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教学大纲》以及1961年发布的《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教材纲要》中,对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要求是“增强学生体质,并通过体育向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使学生能更好地从事学习、参加生产劳动和准备保卫祖国”[8]。第二阶段是体育事业瘫痪时期(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高校体育教育被迫中断,表现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军体课。第三阶段是体育事业的改革起飞时期(1976-2000年),高校体育教育目标定位是“培养又红又专、体魄健全的各种专门人才”。“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体育事业进行了拨乱反正和体制改革,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高校体育教育也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目标。1979年5月,在扬州召开了全国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会议认为“学校开展体育、卫生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体质”[9]。1983年5月,在西安召开的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会上,强调应贯彻“健康第一”原则,明确了“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以普及为主,以经常锻炼为主”的“三个为主”指导思想。在1979年《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和1990年《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也都强调了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掌握体育理论知识与技能,养成锻炼习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树立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第四阶段是体育事业的飞跃发展时期(2001-2012年),高校体育教育突出“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素质教育,确立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大课程目标。体育改革近20年取得诸多成果,特别是2001年我国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对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是一个契机,提出“群众体育与奥运同行”。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纳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中,并强调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各类体育协调发展。学校体育2002年9月试推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的素质教育,要求在教师主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参与运动,掌握运动技能,实现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课程目标。高校体育教育也是在此背景下进行新教改,但由于评价系统不够完善、课程目标不够明确、课程内容不够具体以及其他软硬件条件的限制,改革效果不尽如人意。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正式确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是新的社会发展动力、新的历史方位与新的历史使命。作为学校体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体育教育承担着相应的时代使命,亟须重新审视其目标定位问题。首先,从体育事业发展来看,中国从体育弱国到体育大国,正在实现体育强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体育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说“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中国体育强国梦息息相关”。在新时代背景下,“健康中国”以及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成为时代发展主题。从《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2017-2025)》《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修订草案)》,一系列的政策法规都是实现体育强国的重大举措。其次,从教育事业发展来看,新时代面临着教育强国的重大使命。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我们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强调“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做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体育课在培养人中的作用,他说:“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最后,作为教育事业和体育事业交汇的高校体育教育,肩负着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的历史重任,所以在其培养目标上需要精准定位。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学者就对高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定位问题有过一些思考和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目标制定的思想基础呈现多元化趋势。周红萍总结了从1980年到1999年出现的包括全面教育、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竞技体育、增强体质等9种思想[10]。之后有些学者专门研究了终身体育教育、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等思想与高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关系。也有学者从奥林匹克文化、中国传统茶文化思想以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交融来谈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设定。二是目标内容的多样与体系化。2000年之前,周红萍总结了包括改善健康、增强体质、掌握运动技能、培养体育能力、培养体育乐趣、提高心理素质、培养体育文化素养、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10个体育教育目标;2000年之后,一些学者从素质教育角度搭建目标体系,例如张振东等从体育素质教育目标(包括体质发展、德育渗透、体育心理、体育文化)与体育能力培养目标(即体育创新能力与终身体育能力下的体育基本活动能力、体育思想道德调控能力、心理适应能力、心理竞争能力、运动与评价能力、运用与组织锻炼能力、参与社会体育能力等7项能力)二者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指标体系[11]。三是目标达成的差距较大,需要进行教学改革。多数学者认为,体育教育目标达成与现实体育教学之间的隔离比较大:一方面是一些目标内容不适合作为课程教学目标,例如鲍学军通过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研究认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目标无法全部在体育课程上得到实现,需要对目标进行修订;另一方面是强调体育教学的条件和体系不完善,例如缺乏清晰的教育目标、充足的教学资源、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完善的考核体系等,需要从这些方面进行改革[12]。对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定位的研究除了以上三个方面外,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一些具体的教学目标内容上有所丰富,体育思政建设成为热门话题,例如韩芳探讨了高校体育教育立德树人的协同发展[13],常益、张守伟研究了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目标指向及实践路径等,不一而足,但是对新时代高校体育教育的整体目标定位研究还不够充分。
综上所述,从体育事业发展历史经验来看有其固有的规律性,时代决定了体育的发展,顺应时代发展的体育都会取得良好效果,且能表征时代的进步,否则反之。新中国成立时,中华民族站了起来,“开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目标定位,是为了摆脱“东亚病夫”屈辱的历史使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逐渐富了起来,“提高水平,为国争光”③的目标,表征着富起来的中国获得国际认可,且以此来带动整个体育事业的发展;当前中国社会进入新时代,开启强国之旅,“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是对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时代回应。作为培养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的高校,其体育教育目标随时代发展而流变,从增强体质、能劳动、保家卫国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素质教育目标体系,一方面体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逐步提高支撑多元目标体系的建设,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对体育教育的认知不断深入和拓展。但是,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高校体育教育已有的目标达成问题尚未解决,而新的时代要求接踵而至,双重问题叠加亟须我们重新思考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定位及其实现问题。
二、人的全面发展厘定高校体育教育目标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源起于人类社会对“完人”的追求,在希腊罗马的古典文明中就已萌芽,希腊人称要造就更为优秀的人,即真、善、美为一体“完美的人”。西塞罗强调使个人才能得到最大发展的一系列教育。中世纪把禁欲主义的僧侣奉为楷模,而文艺复兴追求完善全面的人。文艺复兴以后,人的全面发展成为西方文化的崇高理想。当资本主义进程日益深入且分工制度造成诸多恶果时,一些学者通过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其进行批判、反思,痛斥完整的人被支离破碎。康德相信通过曲折复杂漫长的斗争之路,历史终将指向一个发挥人的全部才能的美好社会。黑格尔树立这样一个观念:“社会和国家的目的在于使一切人类的潜能以及一切个人的能力在一切方面和一切方向都可以得到发展和表现。[14]在欧洲空想社会主义学者那里,把人的全面发展寄希望于没有阶级、有别于私有制的新型社会里。圣西门称其终生的工作目的“就是为一切社会成员创造最广泛的可能来发展他们的才能”[15],傅立叶要通过“谢利叶”制度改变不平等及人的劳动状态,实现人的体力与智力的全面发展[16],欧文则强调教育儿童德、智、体、行等全面发展[17]。马克思面对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类的戕害,其毕生的理论旨趣和行动是通过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最终实现人的解放,被解放的人就是自由的、全面发展的人。马克思通过人的本质进而谈人的全面发展,他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些观点以此来实现对宗教异化的批判,找回人的主体性,对政治异化的批判,找回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对异化劳动的批判,找回一个原本完整的人。马克思乐观地认为,摆脱以上枷锁的人类,能够实现从“最初社会形态”中人的“原始的丰富”,历经资本主义形态下抽象的异化的人而上升到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共产主义社会的目的是“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实现其“丰富个性”。在人的解放的前提下,“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8]。这种对“人的全面发展”内涵的优秀研究和精确定义,指引着中西方学者接续研究。萨特、弗洛姆、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人以此来阐释和批判现代性问题。在中国本土化研究中,儒家对君子“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要求就是一种“全人”思想,新中国成立后实施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改革开放以来关注点从“人性、异化、人道主义”议题转向了“侧重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去分析现实实践问题,关注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变化之间的关系”。这些研究都深化、丰富和拓展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当前,对“全面发展”内涵的研究视角主要有八种观点: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人的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人的劳动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19]。
体育是人全面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首先,身体是人的物质载体,是人一切发展的前提。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其次,体育是“完整的人”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无论是体力与智力的二分法,还是“德智体美劳”等多分法,都强调了身体的重要性。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对体育的理解不同,导致体育在“完整的人”中的地位有所差别。在国内有“真义体育观”与“大体育观”之辩,“真义体育观”专指提高人体质量的“体质教育”,而“大体育观”是指与身体运动相关的体育系统,可以划分为身体教育、竞技活动、身体锻炼、身体娱乐等不同子系统,强调系统内各部分关系以及与外部的关系[20]。从这来看,“真义体育观”更强调体质的作用,“大体育观”则强调目标多样、功能复杂,但存在体育价值与目标泛化的弊端。由于当前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更高级和复杂的时代,因此本文秉持“大体育观”理论。最后,也是最重要一点,体育通过多个要素组合促成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说:“体育是满足人类个体及社会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一种实践活动。”实践活动面对生活世界本身,是一种具体的复杂的体系,而人的全面发展是一种高度抽象的概念,人通过实践活动成就全面的人。这里面涉及多层次多要素的不同组合分析,且随着现实社会的变化而深化、拓展。体育这种实践活动,不仅仅是身体的活动,也是心理、社会和精神活动。仅从当前体育相关研究来看,至少可以与以下要素发生密切关联。第一,体育能增强人的体质。体质是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21]。人“全面”发展的第一层含义是“唤醒自然历史进程赋予人的各种潜能素质,使之获得最充分的发展”。体育能够开发人类体质的潜能,优化人体形态结构,促进人体八大系统健康发展,为健康心理提供物质基础[22]。第二,体育能促成健全人格的形成。人格是个人带倾向性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23],健全人格是人格的正常和谐的发展。体育不仅是身体的运动,更是社会性活动,在体育的社会活动中进行社会化,促成完整人格的形成。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言:“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第三,体育能养成健康的人际关系,发挥乐群性作用。人们在体育活动中能形成合作、竞争、遵守规则等意识和行为,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24],这种良好人际关系又能增加团队体育运动的黏性,提高人们人际交往的乐群性。第四,体育赋予人精神价值。体育是人的实践性社会活动,其所倡导的体育精神,例如“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座右铭,“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育方针,“自强不息”“天人合一”的中国武术精神等,都能给予人价值营养,成为人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形成人“全面”发展的诸要素之间也是相互关联和影响的。例如,完善的人格不仅需要较好的体质作为基础,还需要良好的社会交往、积极的精神价值;反之,病态的人际关系和消极的精神价值又对人的身心产生严重的影响。总之,体育作为人全面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体育事业重心从追求“生物一维线性”的增强体质,历经竞技体育为主导,已经步入了更深层次更本质的“以人为本”的、以体育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阶段,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健康中国”“人民至上”。只要实现了体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应有作用,其体育的教育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等会充分展现,也就顺理成章地实现了“体育强国”的梦想。高校体育教育是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教育最后环节,对人的全面发展、全民健身及终身体育起到阶段性作用。根据上述研究,高校体育教育也要以体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其目标定位。鉴于高校大学生人生成长阶段及生活环境的特殊性,以及之前素质教育目标定位的运行问题,本文以人的需要、能力出发,认为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定位应包括如下内容:知识技能、增强体质、运动参与、运动表现、精神价值。首先,强调一下该目标与素质教育目标的异同。二者都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推演而来,为了适应体育教育多样化的需求,具体目标也有诸多交集,不同点在于素质教育的一些目标过于“超前”和“夸大”。超前是指“竞技体育主导时代”学校体育教育的体制机制与硬件条件还无法满足素质教育的所有目标,例如“运动参与”目标测量成本过大流于形式;“夸大”是指目标定位过大、越界且难以客观衡量,例如“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两个目标,虽然说体育运动能够促进心理健康,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但是影响心理健康和社会关系的因素过多,无法界定哪些是体育教育带来的影响,以及两个目标进行操作化测量也较为困难。素质教育中只有“运动技能”和“身体健康”两个目标相对来说易于测量,且有传统教学积累的经验,但“身体健康”不如“体质”更容易测量,因为“健康”的概念也较为模糊。所以,本文参照素质教育目标进行了删减、修正和增添。修正后的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内容具体包括:(一)知识技能,主要包括体育知识、体育意识与体育技能。(二)增强体质,主要包括身体的形态、机能、素质等能够衡量的体育基本活动能力,有的数据既可按照国家统一标准,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个人数据库,依据数据变化来进行评价。知识技能与增强体质两个目标,我国有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教学经验,不再赘述。(三)运动参与,是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进而形成自觉锻炼习惯与终身体育的意识。如果说前两个是认知和身体素质的个人生物层面,那么运动参与就已经进入了“社会”层面。人是社会性动物,社会互动的优劣影响人的生理、心理健康程度及社会化的成败,体育实质上是以身体为手段的社会性实践活动。体育运动参与程度,包括“运动表现”,可以作为间接衡量“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一个外在指标。体育运动参与不仅是课内参与,主要是课外体育参与,包括参与的次数、时长、强度、周期等,以校内外各种体育运动组织为平台,加之智能手表等可穿戴电子设备普及和数据化平台的完善,这些都为衡量运动参与提供了物质基础。(四)运动表现,是指在参与体育活动中其合作、竞争、遵守规则等意识和行为。这也是人与人社会互动的一种表现,从而衡量体育运动的素养,这个目标在教学过程和课外运动参与中进行贯彻、观察与衡量。(五)精神价值,是指让学生懂得欣赏体育美感,践行体育精神,接受体育思政,影响人生哲学。按照需求层次理论,如果说“知识技能”与“增强体质”是个体的生物性需求,“运动参与”“运动表现”是中层的社会性需求,那么“精神价值”就是人的需求最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这三个层级的需求是三位一体的关系。在这里强调一下,体育思政是通过中国体育的历史、荣誉、精神等来塑造学生的价值观,立德树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5]。总之,这五个目标定位是基于新时代更深层次满足人全面发展的基本社会条件下,依据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高校体育素质教学现实情况而提出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现实差距与进一步讨论
新时代为高校体育教育提出了新的使命与目标要求。体育教育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进而实现“健康中国”“体育强国”。为了了解当前大学生体育教育情况,本文除参考一些公开发表的数据资料之外,也参考了一些高校的体育教学大纲等文献资料,对典型高校的相关教师、学生进行了面谈,并通过“问卷星”有指向地发放、收集百余份半结构式访谈问卷,因为不做量化趋势研究,仅收集一些典型性信息作为补充,资料信息量已符合本文的需求。通过研究发现,当前高校体育教育现状与教育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我们清晰地认识,正确界定。首先,大学生身心健康、参与运动等情况不容乐观。依据教育部2021年9月发布的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在涉及身体形态发育、机能发育、身体素质、健康状况四个方面24个指标中,与之前7次调研状况相比,“大学生体质下滑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另据《2020中国大学生健康调查报告》显示,虽然三分之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非常好,但是年级越高,受健康困扰比例越高,大四学生中情绪困扰占比高达47%,研究生中有一半人睡眠不足,其中近3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运动健康不达标。在访谈东北D高校F辅导员时了解到,近年来本科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测试中,近一半的学生心理健康需要关注,其中有自杀倾向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占比5%,而研究生情况比本科生更为严重,因抑郁而自杀的学生时有发生。学生工作的首要任务之一是排查、关注重点学生,必要时进行“危机介入”,而这些学生共同表现出的特点是心态消极、逃避社交、不爱运动;在体育运动参与上并不乐观,“大部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差,仅有限的课堂内都不能全身心投入,课外时间更不会进行体育锻炼了。虽然我们利用跑步APP,考核学生平时的运动,占10分,但有的学生干脆不跑直接放弃了”。④即便是全校组织的运动会,参与率也不高。据统计,018年南开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其校运动会本科生参加率分别是26.9%、20%、18.75%、11.33%,远远低于2014年教育部出台的《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中达到50%以上的要求⑤。运动表现乃至社会适应目标的达成,其前提是需要运动参与来促成。马卫东研究发现,体育运动参与程度与大学生人格特征形成及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呈正相关,“每周体育运动参与次数超过5次以上的同学其各项得分高于从不运动的学生”,由此可见提高运动参与度的重要意义。体育对大学生精神价值的塑造也是建立在运动参与和体育知识、体育课程思政的学习基础之上的。由于人文体育的发展和近年来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体育对精神价值的影响逐渐增大。在受访的师生中,有61%的学生认为体育课对精神价值的影响较大,33%的学生认为影响中等,数据较为“乐观”,但体育教师们较为保守,数据分别为31%和38%,有23%的教师认为影响较小。总的来说,体育促进大学生精神价值建设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其次,高校体育教育发展还有许多现实障碍。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一定物质条件的支撑和完善体制机制的良好运行,当前阻碍体育教育目标实现的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体育学科被边缘化,不受重视。高考招生制度“唯分数”、大学排名“唯科研”,使得高校体育教育被忽视,特别是在一些综合类大学中体育学科没有明确定位,往往成为服务于其他学科的“技术”“手段”和“工具”。2016年教育部对高等院校体育工作的调研结果显示,仅有56.6%和63.48%的高等院校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学校体育评价工作;在普通本科院校开设的体育课调研中,能够达到体育工作基本要求的本科高校有52.5%,专科院校为54.6%。本次调研问卷中有93%的学生表示喜欢体育课,但有的学生说:“学业压力大挤占课外时间……公共体育课被边缘化。第二,体育场地建设投入不足,无法满足运动需求。2016年教育部对523所高等院校的调研中,有43.98%的学校体育场地建设投入比例在1%以下,对标2004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的要求,完成情况并不乐观。何况受地域差异影响,北方11月份就已进入严寒天气,室外活动受限,开发冰雪等运动项目也需要大量资源投入。另外,一些体育场馆受节假日等开放时间的限制,也影响了学生的运动需求。第三,组织管理体制双轨运行,培养目标不一致。目前的大学体育教育工作大都由体育学院自行组织,独立于教育体制之外。由于竞技体育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体育系统为主体、夺取优异成绩的举国体制,迁移到学校体育工作中,便形成了大学体育工作和教育工作的双轨发展,这使得体育工作独立于教育体制之外。其最终结果造成培养“运动员学生”,而脱离了应该培养“学生运动员”的本质。第四,高校体育教师数量缺口大,影响教学效果。根据2016年教育部对高等院校体育工作的调查,在所调研的276所本科高校中,体育教师缺口1955人;所调研的239所职业院校中,体育教师缺口778人。这就导致体育课数量少、人数多、效果差。一般每节课设置40-60人,大多数高校研究生没有安排体育课,一些上课的学生反映课时少、内容基础简单、运动量较小。另外,多数体育教师来源于退役运动员,学历水平不高。在教育部对508所高校教师填写的学历中,达到本科学历的仅有21.85%,加上职称评聘体系重科研、轻教学等原因,体育教学效果受限较大。
综上所述,在时代变迁背景下,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历经初创发展、瘫痪、起飞与飞跃四个阶段,正步入新时代“体育强国”阶段,而高校体育教育在体育事业的助推下,目标也从“增强体质、高效劳动、保家卫国”发展到素质教育强调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目标体系。虽然其理论基础都来源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实现人类社会追求使人成为完整的人的理想,但是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追求完整的人的体育教育目标设计要符合时代的物质基础,即便体育能发挥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有利社会适应等功能,但是“超前”“夸大”的体育素质教育目标设定因种种原因未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如果说之前“增强体质-告别屈辱、竞技体育-为国争光”是外在目标,那么新时代背景下我们有能力通过体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而实现“体育强国”。所以本文依据时代条件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借鉴体育素质教育运行的现实经验,提出了“知识技能、增强体质、运动参与、运动表现、精神价值”五个具体目标,这五个目标与之前素质教育提出的目标相比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在现实情况下,我们依然面临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不乐观、运动参与率低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多半来源于体育学科边缘化、体育建设不足、体制机制双轨制、师资队伍数量不足等现实状况,解决这些问题也是未来改革的方向。例如提升体育学科的学科地位、增加体育场地等硬件投入、实现“体教融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所有改革的方向都指向于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虽然本文提出了“新的五大目标”但是如何进行五大目标的指标体系建设、如何落地,特别是素质教育中“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被“扫地出门”的两大目标,如何在更高层面,即整个学校育人体系建设中进行系统的设计,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注释:
①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CTY012)。
②作者简介:包长春,男,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讲师;冯耀云,男,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讲师;晋腾,男,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③1983年9月邓小平同志为第五届全国运动会题词“提高水平,为国争光”。
④来源于“问卷星”《公共体育教育目标定位调查问卷(教师版)》的访谈数据。
⑤此数据来源于其官网的公开数据整理而成。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会见全国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时强调: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全面发展[N].人民日报,2013-9-1.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国家体育总局.新中国体育7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4]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6.
[5]罗林.大学体育理论与实践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1.
[6]傅砚农.中国体育通史(第五卷)[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7]陈立国,纪和江.新编大学体育(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9.
[8]高等学校体育教材编辑组.高等学校普通体育教材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1.
[9]熊晓正,钟秉枢.新中国体育60年[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182.
[10]周红萍.8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综述,体育与科学[J].2001(1).
[11]张振东,吴健,林克明.体育素质教育目标体系与培养方法,上海体育学院学报[J].2001(5).
[12]戴显鹏.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J].2018(9).
[13]韩芳.高校体育教育立德树人协同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20.
[14]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59.
[15]圣西门.圣西门选集(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286.
[16]傅里叶.傅里叶选集(三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217.
[17]欧文.欧文选集(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13.
[18]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0.
[19]张立鹏.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实现条件研究[D].苏州大学,2014.
[20]崔乐泉,杨向东.中国体育思想史[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39-248.
[21]江崇民,张一民.中国体质研究的进程与发展趋势,体育科学[J].2008(9).
[22]体育概论编写组.体育概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3:43-53.
[23]时蓉华.社会心理学词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11.
[24]体育概论编写组.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43-53.
[25]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新华社,2016-12-8.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 and the Orient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Objectives in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Bao Changchun Feng Yaoyun Jin Teng
Abstract: The objectiv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have changed with the times, and the new era has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physical 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he last stage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it shoulders heavy responsibilities of cultivating senior talents who are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healthy and develop comprehensively to contribute to socialist construction, so it is necessary to re-examine its objectives and positioning.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relevant physical education policies and syllabuses, as well as interviews with representative university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is paper asserts that from “physical fitness enhancement” to “competitive sports” the new era is a great time for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to promote the all- 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thus realizing the aims of “Health China” and “a Leading Sports Nati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this paper tak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and the operation of the objectives of quality- oriented physical education into consideration, and proposes five specific objectives: knowledge and skills, physical fitness enhancement, sports participation, sports performance and spiritual values. These objectives have the diversity of the function of “big sports” and are also operable. At present,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nd sports particip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re not optimistic. In reality, physical education still suffers from marginalization, insufficient investment in sports venues, dual-track management system and shortage of teachers, which require objective -oriented reform.
Key words: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Objective Orientation
初审:王丽红
复审:孙振东
终审:蒋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