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侗族总人口为3495993人(数据来源于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铜仁地区,湖南省的新晃侗族自治县、会同县、通道侗族自治县、芷江侗族自治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江侗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其中,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我国侗族最大的聚居地;黔东南州的黎平县是我国侗族人口最多的县。
侗族地区地处云贵高原的东端。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500米至1000米之间。北部属武陵山脉和苗岭山脉支系,有渠水、潕阳河、清水江流经其间,汇合成沅江注入洞庭湖后流入长江。南部有苗岭山脉,都柳江与浔江流经其间,注入柳江后汇入珠江。境内青山迭嶂,碧水萦回,既有激流险滩,又有清溪幽谷;既有高山峻岭,也有低丘平坝。土壤肥沃,平川及“洞天”盆地星罗棋布,小者数百亩,大者上万亩。终年气候温暖,霜期短,年均气温在摄氏15℃左右,年均降雨量1200毫米。良好的自然条件,适宜于农、林、畜牧业的发展,为侗族人民开发山区,发展经济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侗族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业,农林生产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种植水稻已有悠久的历史。侗族地区的万山丛岭中夹杂着许多当地称为“坝子”的盆地。其中天柱县的天柱大坝、高酿大坝,榕江县的车江大坝,黎平县的中潮大坝,锦屏县的敦寨大坝,是侗族地区著名的大坝,稻田面积均在万亩以上,被誉为“侗乡粮仓”。除了坝田外,侗族还在山谷溪流的两旁开辟良田。有的地方梯田绕岭,直上云天。黎平、从江、通道、三江、龙胜等地均盛产糯稻,素有“糯谷之乡”的美称,其中黎平的“香糯”为糯中珍品。除水稻外,还有小麦、小米、红薯、玉米、土豆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主要有烟叶、油菜、大豆、辣椒等。
侗族地区是全国八大林区之一,盛产杉木。锦屏、天柱、黎平、榕江、从江是重点林业县,锦屏还被列为全国杉木生产重点县,通道侗族自治县是湖南省的重要林区县,三江和融水是广西的重点经济林区。侗族地区所产的杉木挺直、细密、轻韧、耐朽、易加工,是建筑、造船、造纸、制作家具的上等材料,早在明清两朝就被当作贡木献给朝廷,民国时期远销大陆各地和海外。侗族历来有人工培育杉木的传统,1949年以后培育出“八年杉”、“十年杉”等速成品种,为祖国的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木材。杉木尤以“十八年杉”最为著名。
侗族地区不仅是一个“宜林山国”,也是一个植物王国。侗族地区森林覆盖率一般为26-64%,活立木蓄积量8000多万立方米。树种繁多,共有200多科,1000多属,5000多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树种有银杉、珙桐、秃杉、桫椤等;属国家二级保护的有23种,三级保护的有30种。有药用植物2000多种,可药用的真菌100余种。主要有茯苓、雷丸、灵芝、党参、当归、何首乌、虫草、竹荪、天麻、杜仲、黄柏、厚朴、枯梗、天冬、银花、吴茱萸、木瓜、白芍、黄连、八角莲、大血藤、小血藤等,药材资源十分丰富。
侗族地区地质地貌独特,成矿条件好,各种矿产资源也非常丰富。已探明的有重晶石、原煤、石煤、汞、石膏、锑、铁、黄金、铜、锰、铜锌、硫磺、铀、磷、钾、水晶石、石灰石、大理石、花岗石、铝土等。其中天柱、新晃两县的重晶石蕴藏量约占全国的40%以上。
侗族地区地处长江和珠江中上游的分水岭,生态环境好,森林覆盖率高,雨量充沛,溪河纵横,海拔落差大,水能蕴藏丰富。仅黔东南水能蕴藏量就有210万千瓦,可开发量124.4万千瓦。
(二)历史传统
侗族地区名胜古迹丰富,人文景观奇特,民俗文化丰富多彩。这里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古城,有中国和挪威共建原生态民族村寨博物馆黎平堂安侗寨,有明代侗族农民起义圣地黎平吴勉洞、吴勉岩,林宽起义的根据地黎平铁炉山,清代侗族农民姜应芳起义圣地天柱九龙山遗址;有中央红军长征通道转兵会议旧址,中共中央政治局黎平会议旧址和榕江县红七军军部旧址;还有抗日战争胜利芷江受降纪念坊;有艺术精湛和雄伟壮观的从江增冲鼓楼和黎平肇兴鼓楼群;有闻名中外的广西三江程阳永济桥、黎平地坪风雨桥。有迷人的榕江三宝风情、乐里风情和晚寨风情,有从江“六洞”风情、“九洞”风情与高增小黄风情,有黎平肇兴风情、三龙风情、四寨黄岗风情和岩洞竹坪风情,有锦屏九寨风情、天柱四十八寨歌场。
侗族自称为gaeml。由于方音的变化,有的地方又称为jaeml或jongl,从词源来看,各地的自称是一致的。在侗族内部,相互之间有称为jaemllaox、jaemljaox或jaemldanx,但是他们的语言大体相同,风俗习惯也相一致。与侗族杂居的水族也称侗族为gaeml,苗族称为daxgul。当地的汉族称为“侗家”或“侗族”。在侗语里,gaeml意思是指“用木条、树枝等作为障碍物进行设防、遮拦、隔离”,用作族称其本意是“生活在被大山阻隔,被森林遮盖的人们”。
侗族人民有自己语言,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侗语以锦屏县南部侗、苗、汉民族杂居地带为界,分成南北两个方言区,每个方言又因各地语音的不同又各分为4个土语。侗语方言的形成明显带有受汉语影响的印记。相对而言,北部方言区的侗族人民和汉族人民交往较密切,懂汉语汉文的人较多,汉文化水平的程度也较高。因此,语言中吸收汉语词汇和使用汉语语法形式较为普遍,语音也趋于简化。而南部方言则保持较古的面貌,元音分长短,有一套完整的促声韵。侗语虽然形成了两个方言,但方言之间的差异不大,内部比较统一。南北方言的语法规则基本一致,方言之间的同源词平均超过70%,不同方言区的人们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接触就能通话。
新中国成立以前,侗族人民有语言无文字。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非常重视发展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积极帮助尚无文字的民族解决文字问题。1956年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一工作队对14个县22个点的语言进行调查,正式着手侗文的设计工作。1958年在贵阳召开有贵州、湖南和广西三省(区)侗族代表参加的侗族语言文字科学讨论会,正式通过了侗文方案(草案)。侗族人民第一次有了本民族的文字。新创制的侗文是拉丁字母拼音文字,以南部方言为基础方言,以贵州省榕江县车江话的语音为标准音。侗文的创制和推广对侗族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侗族居住的村寨一般具有依山傍水的特点。侗寨一般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寨边梯田层层,寨脚溪河长流,寨头村尾树木参天。大的侗寨六七百户,小的二三十家。侗寨的房屋建筑,一般是用杉树建造的木楼,有一至二层的小楼房,也有三到四层的大高楼。近河或陡坡的寨子,依地形建造吊脚楼。一般是楼上住人,楼下圈养牲畜或堆放草料杂物。侗寨一般由民居、鼓楼、寨门、寨墙、戏台、禾仓、禾晾、水井、石板路、池塘、排水沟等不同功能的建筑和设施组成。在南部地区,绝大多数村寨里建有供奉“萨”的神坛。祖公建村立寨,首先要择地建立鼓楼和“萨”坛,然后才规划道路、布局民房。
鼓楼是侗寨中最具特色的建筑物。一般的村寨建有一座到两座,较大的寨子四到五座。鼓楼是一种木结构重檐建筑,建筑手法综合了中国木结构的“井干式”、“穿斗式”和“抬梁式”工艺。鼓楼底部一般呈方形,少数呈六面形,中央设有火塘,四周配有长凳,是鼓楼的实际使用部分。多数楼内不分层,贯通到顶。外廓密迭的层檐为装饰性楼层,飞阁重檐,层层而上,气势雄伟。重檐层数均呈单数,从3层到15层不等,形式有四面倒水、六面倒水、八面倒水等数种,每层都有飞檐翘角,檐板绘有反映侗族风情的彩绘。广西三江、龙胜和湖南通道一带的鼓楼多为楼阁型,贵州黎平、从江一带的鼓楼多为宝塔型。从江的增冲鼓楼、三江的马胖鼓楼和通道的马田鼓楼,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鼓楼建筑的杰出代表。鼓楼不仅是侗族建筑艺术的结晶,更是侗族文化的载体。古代以来,凡聚众议事,制定村规民约,调解民事纠纷,抵御兵匪等重大活动均在鼓楼进行;逢年过节,迎宾送客,对唱大歌,“多耶”踩堂等均在鼓楼进行;平时闲暇,人们则聚集在鼓楼休息,谈论家常、讲故事,弹琵琶、唱古歌,或说古论今。
在侗族聚居的地方,有河必有桥。桥梁大都建筑在村前寨尾的交通要道上,有木桥、石拱桥、石板桥、竹筏桥等。其中名为“风雨桥”或“花桥”的长廊式木桥,以独特的艺术结构和高超的建筑技巧闻名中外。风雨桥长四五十米至百米不等,宽五至六米。以青石砌墩,用巨大的杉木连排作桥身,上建桥廊,并在桥的两头和中间建有鼓楼式的阁楼,上覆青瓦,桥的两边设有栏杆长凳,供行走之人遮风避雨和休息。在侗乡风雨桥到处可见,南部地区临近村寨的溪河上几乎都建有风雨桥。广西三江集风雨桥之大观,有大小风格各异的风雨桥108座,其中的程阳永济桥和岜团桥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贵州黎平的地坪风雨桥、湖南通道平坦的迴龙桥和皇都的普修桥都是侗族地区著名的风雨桥。风雨桥和鼓楼都是由侗家工匠设计建造,不用一钉一铁,全用榫头卯眼套扣接合,牢固异常,可延二、三百年不损。在侗族山区,还有许多供人休息的凉亭,叫“风雨亭”,建筑也很精巧雅致。
侗族饮食习俗很有特色。侗族以大米为主食,也食用小米、玉米、小麦、高粱、薯类,但一般为调剂口味而搭配。肉食以家养的禽畜为主,有猪、牛、羊、鸡、鸭、鹅等,尤喜食鱼类。蔬菜品种较多,以青菜、白菜、萝卜、茄子、豇豆、黄瓜、南瓜、冬瓜、白瓜、辣椒最为普遍。妇女们经常上山采集野生竹笋、菌子、蕨菜等佐餐。男人们农闲时猎取野猪、竹鼠、山鸡、鸟雀等食用。酒在侗族饮食中有极重要的位置。酒多以糯米酿成,家家都会自酿自烤。侗家好客,以酒为礼,以酒为乐,平时则以酒消除疲劳。糯米、油茶、腌酸和鱼是侗族人民最喜爱的传统食品,这类食品与民族习俗息息相关,被公认为是侗家风味。大部分地区日进三餐,很多地方早餐吃油茶,而把午餐称为早饭。进餐时一般都摆低桌短凳,使用碗筷,合家围桌而食。有“牛瘪”、烧鱼、血浆鸭、红肉等特殊食品。以“油茶”、“酸宴”和“合拢饭”款待宾客。
侗族服饰的衣料,过去以自纺自织自染的侗布为主。20世纪80年代以后,已普遍使用机织细布,自织的侗布成为馈赠亲友的礼物。侗族服饰多种多样,不同年龄、不同季节有不同的装饰,有左衽、右衽、对襟;有布扣、铜扣、银扣;有裤装、裙装;喜青、蓝、黑、白各色;有头饰、颈饰、胸饰、腰饰、手饰、脚饰等等。其中头饰达50余种,以银饰为主,有银花冠,银簪、银梳、银发链、银耳环、银耳坠、银耳线等。妇女盛装时,唯见银光闪闪。妇女的发式较特别,分前、后、左右挽髻或盘发辫于头顶,有明显的地区差别。
侗族的民间手工艺制品种类繁多,有刺绣、挑花、编织、彩绘、雕刻、剪纸等,大都实用美观,特色鲜明。侗族妇女善刺绣、挑花,图案有花鸟鱼虫和飞禽走兽,绣于胸襟、领襟、袖口、头巾、枕巾、被面、背扇、袜底为饰,形象生动,色彩绚丽而调和。编织有色彩鲜艳的侗锦,图案精致的侗帕和形式多样的花腰带。彩绘一般见于鼓楼,桥梁,庙宇的栋梁、檐板及匾额上,多采用工笔画法,内容多采自汉族历史故事和侗族民俗风情,也有各种鸟兽图案,色调鲜艳,神态生动。其它如雕刻、剪纸,以及日常生活常用的竹、木、藤等的编制,也都精致实用,具有很高的工艺价值。
侗族社会青年男女社交自由。每逢节日,农闲或劳动之余,姑娘和小伙子们便聚在一起唱歌游玩,用歌声来播种爱情的种子。这种社交活动南北地区有所不同,北部地区是白天在山坡上进行,称为“玩山”或“赶坳”,聚会的地方叫“花园”;南部地区通常在晚上的家中进行,男方称“走寨”,女方称“坐夜”,习惯称为“行歌坐夜”。侗族的婚姻,一般都经过“说合”、“订婚”、“迎娶”等过程。北部地区还有“讨八字”的习俗。解放前,曾流行姑舅表婚,姑妈的女儿要优先嫁给舅家为媳。女子婚后有“不落夫家”的习俗,婚后新娘即返娘家,遇有农忙、节日或重要事情,接回夫家住数日后又返娘家,有的往返数年,直到怀孕生子后才长住夫家。
侗族的家庭是以男子为中心的一夫一妻制个体小家庭,两代或三代同堂的大家庭也很普遍。这种大家庭通常是祖父母、父母与最小的儿子居住。一般情况下,儿子成婚以后,生育了儿女便与父母弟妹分居。分家时,要请舅父及族中的长辈到场,所有的田地、耕畜、房屋、家具、农具等由儿子们按人数均分。家庭中老人受到尊重,分家时要先留下父母的“养老田”。“养老田”随父母,父母跟谁居住便由谁耕种。家庭财产通常只有男儿才有权继承。南部方言区,女子可享有母亲陪嫁的田地以及平时自己积蓄的私房。在有女无儿或儿女全无的家庭中,可以招赘或立嗣传承。绝后家庭的一切财产则按照“有房归房,无房归戚,无戚归众”的习惯法处理。
侗族丧葬实行土葬。正常死亡的成年人可以埋入祖上的坟山,非正常死亡的人或未成年人夭折则埋于僻静的荒野。贵州从江和黎平一带过去有“停棺待葬”的习俗,人死入殓后将棺材停放在效外,等待本房族与死者同年同辈的人都死后,才一同择日安葬。
侗族民间文化艺术丰富多彩,侗族地区被人们称为“诗的家乡,歌的海洋”。侗族诗歌的韵律严谨,题材广泛,情调健康明朗,比喻生动活泼。抒情歌优美细腻,真挚热情;叙事歌委婉曲折,含意深长,是侗族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些诗歌的内容十分丰富,有开天辟地、万物来源的神话以及豪放悲壮的英雄史诗,有叙述祖宗迁徙的古歌,有歌颂青年男女坚贞不渝的诗篇和控诉阶级压迫、叙述劳动人民疾苦的长诗。农民起义领袖吴勉、姜映芳的故事和“珠郎娘美”的传说,更是叙事诗歌里动人的篇章。民间的故事传说,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表现手法富于浪漫色彩,体现了侗族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追求自由、战胜邪恶的善良愿望和乐观主义精神。
侗族人民善长音乐,唱歌在侗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年长者教歌,年轻者唱歌,年幼者学歌,歌师传歌,代代相传,成为社会风习。侗族大歌,琵琶歌,拦路歌,均是侗族音乐的优秀代表。“大歌”是侗族音乐中的精粹,主要特征是在音乐上形成了复调结构与表现手法。侗族民间有传统的歌班、歌队组织,每逢节日或歌队出访或迎接歌队来访,以对唱“大歌”而获得声誉。歌班演唱时,领唱与众人合唱相结合,分出高低音声部,其完整的多声部结构是中国目前所发现最完美的民间合唱,被誉为“天赖之音”。
侗族舞蹈有芦笙舞、“多耶”舞、耍龙舞、狮舞等。其中芦笙舞曲调繁多,舞姿有“鱼跃”、“斗鸡”、“盘龙”等10多样,秋后赛芦笙,参会的芦笙上千架,方圆数十上百个村寨参加,观众达上万人。“多耶”舞是侗族古老的歌舞结合的舞蹈形式,活动时,参加的人手拉着手或以手搭肩围成一圈,有节奏的踏步徐行,歌词由一人领唱众人合,是侗族地区最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
侗戏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剧种,产生于清朝道光年间。侗戏台步简单,动作纯朴,曲调唱腔多样,由贵州黎平腊洞的吴文彩(约1798-1845年)首创,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发展至今,有民间戏班近500个,传统和现代剧目近千出。新中国成立后,传统剧目经过不断的挖掘和提炼,无论在主题上或艺术形式方面都更趋于完善,反映侗族人民新面貌的现代剧目也日益增多,深受观众的赞扬和喜爱。侗戏的伴奏乐器主要有侗族民间乐器琵琶、牛腿琴以及二胡、铃、锣、钹、鼓等。
侗族有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节目。一年中的各种节会活动不下百处(次),仅黔东南侗族地区一年之中就有各种节会活动84次。有全民族普遍过的节日,也有一村一寨、一族一姓的节日。春节、活路节、尝新节、三月三、林王节、牛神节、芦笙节、花炮节、大雾梁歌节、四十八寨歌节、斗牛节等节会最为隆重。节日的内容广泛,涉及时令、生产、祭祖、信仰、姓氏、英雄、爱情、娱乐、体育等。随着民族文化的交融,侗族还有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汉族传统节日。
过去侗族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禁忌,如“土王”之日不能动土,妇女不能触摸铜鼓,严禁姑娘在夜间梳头发等。
(摘自《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中国少数民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