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田野工作 > 田野资讯 > 中国民族概况 > 正文
德昂族
发布时间: 2022-12-28 17:02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一)基本情况

德昂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德昂族共有22354人(数据来源于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比较集中的分布在保山地区的保山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市、瑞丽市、盈江县、陇川县、梁河县,临沧地区的永德县、镇康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其中潞西市的三台山德昂族乡和临沧市镇康县的军弄乡是德昂族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

德昂族是一个典型的大分散小聚居的民族,分布范围非常广,虽然德昂族只有2万多人,却分布在云南省3个地州9个县市。除潞西市的三台山和镇康县的军赛两地外,其他德昂族与景颇、汉、傈僳、佤等民族分寨而居,其中有少数村寨间杂在坝区傣族村落之间。德昂族是一个跨境民族,缅甸有一定数量的德昂族。

德昂族由于居住分散,自称他称很多。居住在德宏地区的德昂族自称“德昂”,镇康、耿马的德昂族则自称“尼昂”或“纳昂”,此外,还有“崩龙”、“昂”、“冷”、“梁”、“布雷”、“纳安诺买”等称呼。根据德昂族妇女的裙子上所织线条的不同色调特征,当地汉族人民分别称他们为“红崩龙”、“花崩龙”、“黑崩龙”等。新中国成立后进行民族识别,沿用了“崩龙”这个名称。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1985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崩龙族”正式改名为“德昂族”。

云南西部的高黎贡山和怒山山脉的广大山区,是德昂族人民世代居住的地区。气候属亚热带,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矿藏丰富,森林茂密,自然条件优厚。这里所产的龙竹,干粗梢长,直径一般在四、五寸以上,尤以镇康地区所产龙竹最负盛名,大者如柱,直径盈尺,二千年来即为著名特产,史书称之为“濮竹”。它既是建筑材料,又是家庭用具和生产工具的制作原料,肥嫩的竹笋还可食用。

德昂族很早就在自己的土地上开田垦地,栽种水稻、旱稻、玉米、荞子、薯类以及核桃、黄麻等作物。新中国成立后还种植橡胶、紫胶、桐果、棉花、咖啡等。德昂族人民尤善种茶。住宅周围,是菜地也是果园,除各种蔬菜外,还有香蕉、黄果、芒果、菠萝蜜、番木瓜、梨及石榴等;四季都有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德昂族的语言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分为“布雷”、“汝买”、“若进”三种方言。德昂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因长期与傣、汉、景颇等民族相处,许多人通傣语、汉语和景颇语。

(二)历史传统

德昂族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发展变迁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

德昂族的服饰,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表现了本民族特有的审美观及其对美的追求。德昂族男子多穿蓝、黑色大襟上衣和宽而短的裤子,裹黑、白布头巾,巾的两端饰以彩色绒球。德昂族妇女多穿藏青色或黑色的对襟短上衣和长裙,用黑布包头,上衣襟边镶两道红布条,用四五对大方块银牌为钮扣,长裙上织有彩色的横条纹。青年人不论男女均喜欢佩戴银项圈、耳筒、耳坠等首饰。

在德昂族的服饰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妇女身上的腰箍。按德昂人的习惯,姑娘成年后,都要在腰部佩戴上数个、甚至数十个腰箍。腰箍大多用藤蔑编成,也有的前半部分是藤蔑,后半部分是螺旋形的银丝。藤圈宽窄粗细不一,多漆成红、黑、绿等色。有的上面还刻有各种花纹图案或包上银皮、铝皮。这一独特的习俗是唐代德昂族先民——茫人部落以“藤篾缠腰”为饰习俗的延续。其来历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德昂族的祖先是从葫芦里出来的,刚出来的时候,男人们都长得一模一样,女人到处乱飞。后来天神将男子的容貌区分开来,男人们为了拴住女人,就用藤蔑编成圈将她们套住,女人们再也飞不动了,只好同男人生活在一起。现在的腰箍,就是由那时的篾圈发展而来的。从这个神话可以看出,腰箍的起源有一定的功利目的,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象征意义失去了,腰箍变成了一种装饰品,成了一种美的标志。德昂族认为,姑娘身上佩戴的“腰箍”越多,做得越精致,越说明她聪明能干、心灵手巧。因此,成年妇女都佩带腰箍并以多为荣。青年男女在恋爱期间,小伙子为了博得姑娘的爱,也往往费尽心机,精心制作刻有动植物图案花纹的藤蔑腰箍,送给自己心爱的姑娘,于是腰箍又成了她们爱情的信物。

此外,在德昂族的饰品中,五彩斑斓的绒球也颇具特点。男子包头巾的两端、胸前,妇女衣服的下摆、项圈上,男女青年的耳坠上和筒帕的四周都装饰有彩色的绒球。

德昂族妇女与许多南方少数民族妇女一样喜着筒裙,但不同的是她们的筒裙为彩条水波横纹长裙,它上遮乳房,下及踝骨,显得新颖大方,鲜艳夺目。不同支系的妇女筒裙的纹饰有明显的差异。自称“梁”支系的妇女筒裙上,横织红、绿、黄、黑等颜色的宽线条纹饰;自称“别列”支系的妇女的筒裙上,横织大红线条纹饰;自称“汝买”支系的妇女筒裙,则以黑线做底色,夹杂有红、白色细线条纹饰。因此,当地人们根据德昂族妇女筒裙上的线条纹饰颜色特征,分别称之为“花德昂”、“红德昂”和“黑德昂”。

德昂族节日主要有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做摆、烧白柴等。

泼水节(当地人称“浇花水”)是德昂族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时间在每年清明节后的第七天。节日一共有三天。仪式开始这天,德昂群众都穿上节日的盛装,背上从井里打来的清水,带上自己准备好的各种食物,手捧一束束鲜花,汇集到本寨的佛寺(奘房)去过节。仪式由寨中德高望重的长老主持,并致祝词。致罢祝词,男青年们敲响了象脚鼓,跳起了象脚鼓舞。女青年合着鼓声,跳起了“堆沙舞”。其他人手捧竹水筒,举过顶,依次往雕龙画经的水槽里倒水,为象征佛祖化身的佛像冲浴,意即缅怀先辈的恩德,预祝来年风调雨顺。其间,人们还提着空竹筒,争先恐后地去接从佛像上淌下来的水,或喝进肚,或洗脸洗手,以示避开病魔,来年吉祥。泼水首仪过后,人们开始将所带食物置于供盘上,供于佛像前,齐声朗诵祭词,然后让参加泼水节的人们品尝。以上仪式过后,人们便以象脚鼓队为前导,排成长队,翻山越岭,来到井边、泉边、河边取水,以取水来欢度自己的节日。其间,每取一次水,都要举行取水仪式和供物仪式。还要举行传烟和对歌的仪式。取水的程序有一定的规矩。第一天只能分别在寨边的井里取水,第二天到山箐里的泉水边取,第三天再到河边取水,先近后远。意即要靠自己的双手开发水源,不要等待大自然的恩赐。泼水有着严格的规定,第一天只能先向佛像浇水,再为佛爷、和尚洗手,不能浇到身上。群众之间更不能相互泼水。第二天一早,男女青年或小孩,提着竹水筒,分别到长老们的家中,为他们洗手、洗脸,意即感谢他们所作的奉献,预祝他们健康长寿。从第三天开始才以花束着水洒在对方身上的方式,相互浇水,而浇水的主要对象又是新婚夫妇,意即祝贺他们和睦相处,永远幸福。浇水时,新婚夫妇不得随意拒绝或反抗,否则,将会被人们视为不懂规矩的人。

关门节,德昂语称“进洼”。每年傣历九月十五日(农历六月中旬)始,为期3个月。关门节是农业生产最忙的时候,它要求青年男女们自我约束,集中精力,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即关起爱情、婚姻之门,节日期间不准谈情说爱,不准男娶女嫁,也不准僧侣们到村寨中留宿,他们要净居佛寺,专心念经,提高德性。关门节中的前3天,众人到佛寺赕佛,不下地劳动,青年男女们则集中在一起唱“别杆柴”(德昂族民歌),跳舞。3天过后,每7天众人都要用花、香、烛等小供一次佛,第八天要到佛寺去祭佛,听佛爷诵经,祈祷佛保佑人畜平安,五谷丰登。

开门节,德昂语称“出洼”,是在每年傣历十二月十五日(农历九月)举行,为关门节最后一天,节期3天。开门节即启开爱情婚姻之门。这时,农忙已经结束。头天,德昂村寨举行宗教仪式,庆祝粮食丰收。次日未婚少女都要到佛寺烧香敬佛,感谢佛爷开禁爱情婚姻之门。最后一日早晨,青年男女们要听佛爷讲经布道,而后当地群众进行赶摆(集市)和赕佛。

做摆,也就是做大贡,又称“赶摆”,一般在农历二、三月份农闲时间里择日举行。做摆是以村寨为单位。在做摆前,村寨里要事先准备好粮食、经费和黄牛、肉等用品,以便为远近其他寨子赶来参加者提供食宿。头一天为迎佛,次日拜佛后,众人听佛爷讲经。最后一日,客人离开,寨子里的人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据说做摆可以使本村寨群众清洁平安,免遭灾祸,并能驱鬼邪。

烧白柴,德昂语称“孔通”,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十四日晚举行。所谓白柴就是一种无皮、表层为白色的树木。节日之前,德昂村寨派人上山砍白柴,按“井”字形状架在村寨附近。节日当天晚上,吃完晚饭,众人到佛寺将佛像“请”到白柴堆旁,点燃白柴堆,村寨中的人们都围坐在火堆旁烤火,寺院中的僧侣当夜也要参加烧白柴,为大家诵经祈祷,愿佛保佑德昂人吉祥如意;众人待到柴堆烧尽,才将佛像抬回寺院,各自散去。次日,由佛寺里的佛爷将炭灰置于土罐中,供于神坛,以示给佛祖取暖。

茶是德昂族最重要的饮料。尤其是成年男子和中老年妇女几乎一日不可无茶,而且好饮浓茶。他们喝茶时,常常将一大把茶叶放入一个小茶罐里加水少许煎煮,待茶呈深咖啡色时,再将茶水倒在小茶盅里饮用。由于这种茶非常浓厚,所以一般人喝了极易兴奋,夜晚会彻夜难眠。而德昂人因经常饮用,却喝上了瘾,只要一日不喝,便会手脚酸软,四肢无力。相反,如果在劳累之时煮一罐浓茶,喝上几口,便立刻心高气爽,精神倍增。

茶不仅是德昂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饮品,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几乎时时、事事都离不开茶。德昂人讲究“茶到意到”,宾客临门,必先煨茶相待;走亲访友和托媒求婚时,必以茶为见面礼;若有喜事需邀请亲朋光临,一小包扎有红十字线的茶叶便成了“请柬”;如两人产生矛盾时,有过失的一方只要送一包茶,就可求得对方的谅解。可见,茶的作用是其他钱物无法替代的。

由于茶叶的这种特殊地位和作用,致使茶叶的消费量很大,因此德昂族人民家家户户都习惯在房前屋后、村头寨边栽上一些茶树。德昂人好饮浓茶,善于种茶,因而被周围的民族称为“古老的茶农”。

在住室方面,德昂族以竹楼著称。长期以来,竹楼是各地德昂族共同的住宅形式。在镇康地区是由若干小家庭同住一幢房子,房屋中间有宽敞的走道,两边为各家庭的住室,间壁而居,各有火塘。这样的竹楼较大,有的占地400多平方米,现在,这种大竹楼已为各家各户的小竹楼所代替。

德昂族的竹楼多依山而建,坐西向东。主要有正方形和长方形两种形式,具有对称、和谐、严谨、庄严的美学特征。比较典型而普遍的是以德宏地区为代表的一户一院式的正方形竹楼。这种竹楼分主楼和附房两部分。主楼呈正方形,楼上住人,楼下圈养牲畜。附房多建在主楼的一侧,用作堆放柴草及安置舂米的脚碓。这种竹楼外形别致,美观大方,据说很像古代中原地区儒生的巾帽。关于它的来源,德昂族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故事:诸葛亮当年率兵南征,来到德昂山寨,有一天突遭袭击,受伤遇险,幸得勇敢善良的德昂姑娘阿诺相救,才得以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在短暂的接触中,二人产生了感情。当重任在肩的诸葛亮不得不辞别心上人的时候,便将自己的帽子留给阿诺作为信物。痴情的阿诺苦盼18年,等来的却是心上人的死讯。从此心碎肠断的阿诺不吃不睡,每天呆立村头,望着心上人东去的路。到第33天,突然雷电交加,大雨倾盆。雨过天晴之后,阿诺不见了。而她站立的地方却出现了同诸葛亮的帽子一模一样的房子,这就是德昂人后来居住的竹楼。

德昂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很少和外族通婚。男女青年恋爱自由,女子在选择对象上有一定自主权。本民族内部没有严格的等级婚,只要对方愿意,贫富人家可以联姻。男青年到十四五岁时开始串姑娘,晚上他们到女青年家门外吹芦笙,引出姑娘来谈恋爱。双方建立感情后,互赠手镯、腰箍、项圈、篾箩、织锦接包等生活用品,然后再请寨中老人往女家说媒。

德昂族盛行的“毫味尼别”(串姑娘)制度,大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男青年头头“叟包脑”带领一群小伙子去串一群小姑娘,集体对歌,一般多在婚礼晚上或节日活动中进行;另一种是小伙子单独“串姑娘”,一般是当夜幕降临时,小伙子携带芦笙或萧到所选定的姑娘家的竹楼后门,轻吹芦笙,以作试探。若姑娘有意,就把小伙子请进家,此时,女方的父母兄弟皆要回避,之后男女即对唱情歌小调,互相倾吐衷情。经过一段时期的恋爱后,若双方情投意合,愿意结为终身伴侣,小伙子就赠给姑娘一包茶叶或其他礼物。姑娘将茶叶挂于床头,父母也就知道女儿有了对象。如果同意女儿婚事,即将茶叶取下,否则,便叫女儿将茶叶退回。同时,小伙子也把找到对象之事告诉父母,父母即在本村内物色两位有声望的老人去说媒。只要女方同意了,家长一般是不反对的,他们认为姑娘爱着人了,不同意是不好的,至于女婿是不是称心如意,那是女儿命定的,父母无能为力。倘若女方父母反对,姑娘可自行到男家同居。

结婚时,男方要给女方聘礼,德昂族称为“奶水钱”,习惯上不给是不行的。数量根据男家经济情况决定。娶亲时还要给女家一二百斤肉,一定数量的茶叶、砂基、芦子、草烟、盐巴和鸡蛋。若姑娘属外寨,还要给寨里送些谷子。新媳妇接到家,要宴客三天,请全寨人来进餐,客人送些烟草、蔬菜和木柴作为礼物。

德昂族一般行土葬,凶死者则行火葬。对正常死亡者,先停尸于房内,并将房中间的篱墙拆掉。尸体头朝东停于火塘右方,横放,用艾叶浸水浴尸,剃光头发,穿上新装。然后将尸体放于棺内,用白线或红线栓在死者的两个拇指、膝盖上。其目的是使死者的灵魂不得返回家中。还要在死者嘴里放碎银,作为死者的摆渡费。女尸放入棺内,取脸朝天式;男尸则脸朝地。装棺后,鸣枪通知诸亲友。这时,解除所栓的线,将手平伸。通常停棺3日,并请和尚念经超度。出殡时,棺木从东方抬出,棺尾部朝前,沿途撒草烟以示请诸鬼开路。由老人念咒经,大意是指给死者道路,不要再回家里、寨里作乱。葬法是在选定地点挖一长方形穴,以系在棺木两端的四根绳索把棺木轻放入穴内,放正后,砍断绳子和抬棺用的竹担,丢入穴中,然后掩土,不垒坟。埋葬时要取头东脚西位,不得面向本寨。葬后7天,要超度此魂。此后,不再认坟,也不上坟。各村均有一块公共坟地,德昂语称为“纳温”,不分等级、姓氏或家族,凡本村成员皆可葬入。德昂族还认为,灵魂有善恶,灵魂作祟导致凶死,所以对非正常死亡者行火葬,而且不得葬入公共墓地。

德昂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许多具有本民族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学与艺术。

德昂族文学以口头的民间文学为主,传统的民歌、神话、传说、故事占很大比重。民歌中情歌比较发达。青年男女交往、恋爱,大都离不开以歌传情。这些情歌多属短篇即兴之作,但也有长篇悲歌,如《芦笙哀歌》。叙事长歌有叙述民族迁徙的《历史调》、描写帮工生活的《下缅甸调》等。德昂族神话以《葫芦育人》、《天王地母》神话较有代表性。前者说人是从葫芦里出来的;后者说人是由天上刮下的一百零二片树叶变成。而另一篇《龙女人祖》神话则说:上古时有一个仙女住在山洞里,隔三年出来一次,她被另一仙人的后代看见,二人结合,生出子女,就是德昂族的祖先。德昂族的民间故事比较丰富。影响较大的如幻想故事《青蛙和绣花姑娘》,通过怪孩子青蛙与绣花姑娘异类婚配故事,歌颂劳动者善良、忠厚的品格。生活故事《三次奇怪》深含哲理。德昂族与傣族、景颇族交错杂居,其文学作品,在风格上兼具傣族细腻与景颇族豪放的特色。此外,傣族的《娥姘与桑格》、汉族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和《三国演义》中的一些故事,都广泛流传在德昂族人民中间。

德昂族的艺术,主要有音乐和舞蹈。德昂族喜好的乐器一般是象脚鼓、铓、钹、磬、葫芦笙、萧、小三弦、口弦等,多在唱歌和“串姑娘”时使用。德昂族有在重大节日中跳舞的风俗,较有代表性的是象脚鼓舞,由敲鼓,打着铓、钹的男子带头,其他男女老少跟在后面,按一定步法,手势绕圈而舞。也有男女分成两圈,男子组成外圈,女子组成内圈。由一戴草帽的男子带头击鼓,其他男子跟随,提起大裤脚,露出腿上所剌花纹,绕场欢舞。妇女组成的内圈,排头的女青年击铓锣,与击鼓男青年配合,跟随的妇女亦与男子并排而舞。

水鼓舞是德昂族独有的民族舞蹈,德昂语叫“嗄格楞当”,多系喜庆时举行。舞蹈时,将鼓挎在脖子上,鼓在身前,边敲边跳,大硭、大钹伴奏。鼓声深沉、庄重。可以单独跳水鼓舞,也可大家跟随水鼓节奏起舞。

图案雕刻是德昂族民间艺术的另一表现形式,在腰箍、耳坠、银手镯等装饰品及银烟盒、衣服等生活用品上雕刻绘制的图案多是对称的双鸟、双虎、花草之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在佛寺里,挂枋、板壁上常见有浮雕,图案多为“二龙戏珠”、“双风朝阳”之类,雕刻技术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德昂族人们酷爱体育运动,射弩、打铜炮枪和泥弹弓是长期生活在崇山峻岭中的德昂族人们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的自卫武器,也是一种狩猎工具,因此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德昂族的泥弹弓是猎鸟工具,形状略似弓,制作也较为简单,用一竹片绷上麻线或牛筋作弦,弦的中部用篾编一小方框,用来安放泥土搓成的圆形泥弹丸。

武术在德昂族人们中间较为流行。德昂族武术除拳术外有棍、刀、剑、叉、勾镰。拳术有梅花拳、四门拳、白昼拳、簸箕拳、左拳、狗拳等;棍有德昂棍、十二步棍;刀有单刀、十二动双刀、十七步刀。拳术和器械具有防守严密、出击利索,坚韧勇猛的特点。梅花拳始于明朝末年,因在半米高、大碗口粗的梅花桩上练习拳脚,故称梅花拳,此拳一直沿袭至今。左拳是德昂族的看家拳之一,拳路灵活多变,迎战对手时,最后都以左手出击的绝招取胜,故德昂族有左手定乾坤之说。

(摘自《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中国少数民族》卷)

上一条:基诺族
下一条:独龙族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