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藏人口与经济发展中的教育问题研究
1.研究目的和意义:西藏人口正在加速实现从高出生、高死亡、低人口自然增长的传统型模式向低出生、低死亡、低人口自然增长的现代型模式的转变。经济社会转型期间,西藏经济增长的方式并未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具体地说,西藏仍然维持着依赖国家“输血”,而非依靠自身“造血”机能的外生-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
本研究从人口经济学、人口教育学的角度探讨教育(作为基础性人力投资之一)与西藏人口、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制定新世纪西藏人口-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政策依据。
2.主要内容:西藏人口发展现状及未来25年(到2030年)发展趋势预测;西藏人口经济与教育发展的相关性(定量)分析:教育性人力资本投资与西藏经济增长方式问题;未来西藏人口变动与教育资源的再配置问题分析。
(二)全球化时代的西南民族文化生境与教育
1.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拟从多学科视野,对西南自然-人文生态自组织系统良性互动的运作机制进行阐释并进行理论建构,从而为西南民族地区教育战略调整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切合西南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举措,将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产生影响并指导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从而使教育在促进西南自然-人文生态自组织系统培育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主要内容:对深层生态学、自组织动力学与复杂理论进行整合性研究,以期形成本研究的理论支撑体系;对西南民族自然-人文生态相互关系进行考察。具体讲,就是深入民族地区,从新的理论视角出发,对西南民族在与自然的互动中所创造的文明进行实地考察;在考察的基础上,以生态自组织理论为支撑,对西南民族地区自然与人文生态互动关系进行理论方面的论证;对西南民族地区的教育考察。深入民族地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基础教育阶段各级学校,考察教育的现状,把握教育在民族地区自然-人文生态自组织系统构建中的地位和作用;西南民族地区新基础教育理论体系建构。在以上考察和论证的基础上,对西南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育途径等教育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系统的论述,并对教育实践提出可操作性的建议。
(三)“和谐社会”视域下西南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1.研究目的和意义:本课题研究可以为我国基础教育的相关政策、制度的制定提供现实依据和参照,并为西南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决策和管理提供直接的政策建议,有助于解决我国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问题;本课题研究有助于推动西南民族地区中、小学校的校本发展、创新和改造,实现西南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本课题有助于从西南民族社会内部寻找其和谐社会发展的因子,使其和谐建构是其内发的、自身的,使全面实现和谐社会成为可能。本研究既有研究视野的创新,又有理论联系实际的必然,很有现实意义。
2.研究内容:西南民族教育发展与和谐社会建构的内在关系研究;西南民族教育发展路向的理性思考;西南民族教育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的理念与策略研究;民族社会自身内发的和谐因子中探求和谐社会建构的教育机制与模式研究;“和谐社会”构建与我国基础教育的使命;西南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与全国其他地区的实证比较以及在西南地区内的城乡、区域、学校、各少数民族间及不同社会成员群体之间的差异比较;西南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主要原因分析;构建西南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指标体系;促进西南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以及薄弱学校改造的政策构想。
(四)西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的教育机制研究
1.研究目的和意义:(1)西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具有鲜明的独特性。西南地区不同少数民族在分布、生产与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各不相同,表现在非物质文化上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各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同一区域内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西南地区是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居住着全国2/3以上的少数民族。众多的少数民族在其特有的环境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因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相互作用,孕育出相当多的民族文化精华。(2)政治上有利于边境民族地区的稳定。西南地区与缅甸等国家接壤,边境线较长,大多数少数民族生活在这些边境线上。如果这种代表少数民族之“根和魂”的非物质文化被外来文化取代了,将对这些边境民族的心理产生深远影响,甚至直接关系到该地区的稳定。
2.研究内容:(1)西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的特点和类型,清楚掌握其现状和发展趋势。(2)西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史(发展史),审视其在过去的时间里得以传承的条件、动力等,并进一步与今天对比分析影响其传承的种种因素。(3)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少数民族现代化之间的关系。(4)结合多种途径积极构建合理的有利于非物质文化传承的良性机制。
(五)文化变迁中的西南民族价值传承研究
1.研究目的和意义:(1)有助于充实和发展民族心理学理论,为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民族心理学的学科体系提供实在而新颖的内容,并为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宗教学、政治学等诸多学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2)有利于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和边陲稳定,有利于促进西南地区的安定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与进步;同时,也能更有效地克服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民族心理冲突,消除民族偏见、民族歧视和民族心理隔阂,从而促进西南各民族的和睦相处和边陲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3)本课题将为党和国家制定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措施和为西南地区的的民族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工作建议。
2.研究内容:(1)追溯西南民族文化价值形成的文化根基。了解西南民族的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变化,了解西南民族价值意识的深厚的文化渊源。(2)解析西南民族文化价值观的结构和表现。拟就当前与民族问题关系密切的祖国价值观、民族价值观、宗教价值观、教育价值观等核心价值观,进行纵横比较的调查研究。(3)考察西南各民族文化价值传承方式。研究民族文化价值传承中核心的物质载体和象征符号两个方面。这对于西南民族文化价值传承研究具有重要价值。(4)提出西南民族文化价值传承的可行性发展对策。
(六)西南民族科技教育与区域发展研究
1.研究目的和意义: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西部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民族地区在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经济腾飞,还有利于保护幸存于民族地区的传统科技资源,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信心、民族凝聚力,增强综合国力,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另外,本项目在理论上涉及多种专门学科,具有极强的跨学科、跨文化的综合性,这将进一步完善现代化理论,对民族地区的脱贫致富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并且本研究是对我国科技教育研究领域的进一步丰富,也是对我国科技教育系统的重要弥补,对科技教育的本土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科技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2.研究内容:(1)了解西南民族地科技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探索和构建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的西南民族地区科技教育模式;(2)认识和研究西南民族地区的传统科技,探索其与现代科技的有机融合,将其作为民族地区科技教育的内核进行开发;(3)研究西南民族科技教育与西南民族科学素养的关系,探索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公民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4)研究西南民族科技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探索西南民族科技教育与区域发展的融合机制,为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建议。
(七)西南民族中华认同心理及教育策略研究
1.研究目的和意义:西南民族种类繁多,聚居分布广泛,地域边界线长,毗邻多国文化,由此引发民族文化类型多样、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等多种问题,在此基础上出现的西南民族中华认同心理问题很有研究的必要。对此,没有一个认真调查,清醒估计、理性分析的对策研究,便不可能有西南民族社会的长治久安,也不可能有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良性发展的构建。因而,本研究在全面深入细致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西南民族不同民族文化心理的特征,设计并制定教育策略,增强和促进西南各民族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强化中华民族的认同,进而建构西南民族中华认同心理的检测指标系统。本研究对于稳定西南边疆,保持民族团结,继而对整个西南民族地区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2.研究内容:西南民族中华认同心理的教育学意义;西南民族文化类型概述;西南民族中华认同心理的现状与问题;强化西南民族中华认同的教育策略;建构西南民族中华认同心理的检测指标系统。
(八)西南民族地区自然与人文共生教育研究
1.研究目的和意义:西南民族地区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呈现出立体多样的自然生态系统,其自然资源的独特性和复杂性举世无双,是人类生物及资源多样性的基因库,在立体生态基础上又生成了与自然资源和谐、共生的独特、多样的人文资源,是活的多样性文化的传承场、实验场和发展场。在自然和人文之间呈现出相互依赖、彼此协调的独具特色的共生现象,其学术价值和发展意义值得研究。以往的研究比较单一和偏执,对自然和人文资源共生的独特性、多样性和丰富性方面的教育研究很少,尤其是自然和人文之间和谐一体、共生融合的教育系统建构更是欠缺。所以,加强西南民族地区自然和人文和谐、共生的教育研究,对于民族地区自然和人文资源的保护、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对于构建西南民族地区自然和人文资源的良性开发模式起着前瞻性的指导意义。
2.研究内容:研究西南民族地区自然和人文共生教育的基本理念;研究西南民族地区自然和人文共生的教育策略;研究西南民族地区自然和人文共生的课程开发模式;研究西南民族地区自然和人文共生的教育政策和投资规划;研究西南民族地区自然和人文共生教育中的人力资源开发。
(九)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之国际比较研究
1.研究目的和意义: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之下,本课题立足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领域的研究,以自己所依托之独特的自然/文化生态优势,打造一批品牌成果,形成与国际同领域强势学派的平等交流与对话。如此,中心的学术声誉将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也会进一步扩大。同时,西南民族地区与东南亚多国为邻,国境线蜿蜒绵长,跨境民族众多。因此,进行跨境民族文化、教育与心理的比较研究,对消除跨境民族之间的误解、促进其相互之间的理解与对话、维持西南边疆的稳定等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2.研究内容: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的民族性与国际性研究;西南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教育传承机制的比较研究;西南民族地区外来宗教的心理认同研究;跨境民族之国家意识的教育与心理支持比较研究;跨境民族理解与对话、交流与合作的文化基础研究;消解跨境民族文化与心理隔阂维持边疆稳定的策略研究。
(十)西南民族宗教文化传承的心理基础研究
1.研究目的和意义:西南民族和谐社会建构的基础是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而教育与心理研究的关键在于解读西南地区形态各异的民族文化,理解西南民族文化的关键是宗教。西南地区多元化的宗教形态对民族地区的多元文化形态起着一种不可替代的整合作用。其影响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宗教对世俗生活的影响决定着西南地区现代化的进程,其研究对西南的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现代民族学校教育系统的发展在很多地区遇到了来自宗教教育的强大挑战。三、宗教文化在形成民族认同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特强的组织功能也存在着某种危险性,宗教易成为社会动荡和冲突的导火索或催化剂。基于上述原因,从民族宗教文化传承的心理因素方面着手进行的基础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2.研究内容:本研究拟通过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所拥有的独特的资源环境和研究条件,以立体交叉的田野调查网络为依托,组织跨学科的研究队伍,对西南各个民族的宗教文化传承的心理基础进行集田野考察、资料收集、跟踪监测、实验建模、信息交流、数据库建设、教学与科研一体化的综合性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研究报告,为各级政府提供决策建议,并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课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