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论文名称
| 作者
| 发表日期
| 发表刊物
|
01
| 论“科”“教”关系认识中的几个误区
| 张诗亚
| 1997年第5期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02
| 论教育发展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转换
| 张诗亚
| 1997年第6期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03
| 华夏民族认同中的教育问题研究
| 张诗亚
| 1997年10月
| 华人教育国际学术会议大会宣读,收入论文集,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
|
04
| 论可持续发展中的教育观
| 张诗亚
| 1997年第6期
| 《教育科学》
|
05
|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Thinking and Reform of Educational System in China
| 张诗亚
| Volume11 NO.1.( 1998 ) Department of Pyschology,Viterbo College,WI 54601, U.S.A
| 《Analytic Teaching》
|
06
| “儿童哲学”──发展我国素质教育的一块他山之石
| 张诗亚
| 1997年11月
| 《中国教育报》
|
07
| 多元文化互动中的西南民族教育
| 张诗亚
| 1997年7月
| 中美教育国际研讨会
|
08
| 走出李约瑟似的大山
| 张诗亚
| 1998年第7期
| 《读书》
|
09
| 关于克里克及意识研究
| 张诗亚
| 1998年第5期
| 《读书》
|
10
| 构建“更新工程”脱西部教育之贫
| 张诗亚
| 2000年第5期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
11
| 论教育发展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转换
| 张诗亚
| 2001年第2期
| 《教育评论》
|
12
| 高考:热点背后的意义
| 张诗亚
| 2001年9月
| 《重庆晚报》
|
13
| 华人民族认同的教育问题研究
| 张诗亚
| 2001年第2期
| 《中国研究学刊》(美国)
|
14
| 分析教育技术发展的两个误区
| 张诗亚
| 2001年第22期
| 《中国高等教育》
|
15
| 不读历史的人,必定重犯历史错误——忆先师骥雄先生与< 外国教育史略
| 张诗亚
| 2001年第4期
| 华东师范大学学 报》(教育科学版)
|
16
| 从“儿童哲学”到“小生灵”
| 张诗亚
| 2002年第3版
| 《中国教育报》
|
17
| 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基础教育师资
| 张诗亚
| 2003年第2期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
18
| 华夏民族认同的教育思考
| 张诗亚
| 2003年第2期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
19
| 教育学的突围
| 张诗亚
| 2003年第2期
| 《教育评论》
|
20
| 孩子为何成了杀手——张诗亚教授谈现行教育制度对人文精神的扼杀
| 张诗亚
| 2004年12月
| 《时代信报》
|
21
| 多元文化与民族教育价值取向问题
| 张诗亚
| 2005年第11期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22
| 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基础教育师资
| 张诗亚
| 2006年第5期
| 《教育科学论坛
|
23
| “位育”之道——全球化中的华人教育路向
| 张诗亚
| 2006年第6期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4
| 和谐之道与西南民族教育
| 张诗亚
| 2007年第1期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
25
| 西部开发新理念——发展特色科技、构建良性自然/文化生态
| 张诗亚
| 2002年9月
| 《西部开发科教先 行与可持续发展》 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
26
| 华夏民族认同的历史渊源
| 张诗亚
| 2002年第2期
| 《中国研究学刊》
|
27
| 当代国外幼儿园发展的特点
| 陈时见
| 2002年第1期
| 《外国教育研究》
|
28
| 终身学习与比较教育
| 陈时见
| 2002年第7期
| 《比较教育研究》
|
29
| 网络文化背景下的课程批评
| 陈时见
| 2002年第7期
| 《教育研究》
|
30
| 课堂管理的变革
| 陈时见
| 2003年第1期。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
31
| 课堂管理:意义与变革
| 陈时见
| 2003年第6期
| 《教育科学研究》
|
32
| 多元文化视域下的课程发展
| 陈时见
| 2003年第6期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
|
33
| 课程发展的多元价值选择
| 陈时见
| 2003年第8期
| 《全球教育展望》
|
34
| 论网络学习资源的意义、功能与类型
| 陈时见
| 2003年第10期
| 《电化教育研究》
|
35
| 践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 陈时见
| 2003年第23期
|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
|
36
|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比较教育的研究与发展”(独著)
| 陈时见
| 2004年第12期
| 《比较教育研究》
|
37
| 社会推理中的认知偏向
| 张庆林、黄利
| 1992年第1期
| 《心理科学》
|
38
| 解决几何问题的启发式搜索策略研究
| 张庆林、曾海田
| 1993年第2期
| 《心理科学》
|
39
| 顿悟与问题表征的转变
| 张庆林、肖崇好
| 1996年第1期
| 《心理学报》
|
40
| 四卡问题的内容促进效应的实验研究
| 张庆林、杨雄
| 1997年第4期
| 《心理科学》
|
41
| 假设检验思维过程中的启发式策略研究
| 张庆林、王永明、张仲明
| 1997年第1期
| 《心理学报》
|
42
| 类比迁移的三种理论
| 张庆林、王永明
| 1998年第6期
| 《心理科学》
|
43
| 大学生解决四卡问题的叙述理由效应
| 张庆林、杨雄
| 1998年第3期
| 《心理学报》
|
44
| 假设检验思维策略的发展研究
| 张庆林、杨春燕
| 1998年第1期
| 《心理科学》
|
45
| 大学生形成析取概念的假设检验策略研究
| 张庆林,司继伟
| 1999年第4期
| 《心理学报》
|
46
| 类比迁移发生机制的研究
| 张庆林,王永明
| 1999年第2期
| 《心理科学》
|
47
| 小学儿童规则发现的类比迁移研究
| 张庆林,徐展
| 2000年第2期
| 《心理科学》
|
48
| 小学儿童假设检验思维策略的发展
| 张庆林、司继伟、王卫红
| 2001年第5期
| 《心理学报》
|
49
| 婚姻状况与心理疾病
| 张庆林
| 2003年第3期
| 《社会》
|
50
| 六年级儿童的估算水平与策略
| 张庆林
| 2003年第3期
| 《心理发展与教育》
|
51
| 论策略性知识向思维能力转化的机制与措施
| 张庆林
| 2003年第3期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
52
| 近二十年国内写作心理研究述评
| 张庆林
| 2003年第4期
| 《心理科学》
|
53
| 儿童比例推理研究的最新进展
| 张庆林
| 2003年第5期
|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
54
| 影响学业成就的社会目标和任务目标——来自目标内容理论的观点
| 张庆林
| 2003年第6期
| 《教育探索》
|
55
| 关于提高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 张庆林
| 2003年第10期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
56
| 初一年级学生内、外动机与创造性关系的实验研究
| 张庆林
| 2004年第1期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
57
| 顿悟认知机制的研究述评与理论构思
| 张庆林,邱江,曹贵康
| 2004年第6期
| 《心理科学》
|
58
| 思维和学习领域中的元认知研究
| 张庆林 邱江
| 2005年第1期/2005年第4期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 转载
|
59
| 顿悟与源事件中启发信息的激活
| 张庆林 邱江
| 2005年第1期
| 《心理科学》
|
60
| 西南民族原始宇宙观研究
| 廖伯琴
| 1994年第1期
| 《民族研究》
|
61
| hf 高自旋推转壳模型pnc方法研究
| 廖伯琴
| 1995年第4期
|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
62
| 剑桥的“中国庙”--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现状考察记
| 廖伯琴
| 1995年第2期
| 《中国科技史料》
|
63
| 何丙郁与中国科技史
| 廖伯琴
| 1997年第1期
| 《中国科技史料》
|
64
| 口语报告法比较研究物理问题解决中不同数理基础被试表征体系的动态差异
| 廖伯琴
| 1999年第4期
| 《心理发展与教育》
|
65
| “口语析误”教学发初试
| 廖伯琴
| 1999年第4期
| 《教育科学》
|
66
| 智商对物理问题解决表征体系动态特征的影响
| 廖伯琴
| 2000年第5期
| 《心理科学》
|
67
| 探究式教学的模式构建探讨
| 廖伯琴
| 2001年第5期
| 《学科教育》
|
68
| 中学力学问题表征体系的动态特征
| 廖伯琴
| 2001年第3期
| 《心理学报》
|
69
|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On East Asian Science,Technology and Medicine
| 廖伯琴
| 2001年
|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
70
| 中学力学问题表征体系的动态特征
| 廖伯琴
| 2001年第3期
| 《心理学报》
|
71
| 我国藏族人口的变动
| 何景熙
| 1995年第4期
| 《中国社会科学》
|
72
| 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趋势及特征
| 何景熙
| 1995年第11期
| 《国外社会科学》
|
73
|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 何景熙
| 1997年第2期
| 《民族研究》
|
74
| 不充分就业及其社会影响
| 何景熙
| 1999年第2期
| 《中国社会科学》
|
75
| 西部农业发达地区劳动力不充分就业问题初探
| 何景熙
| 1999年第2期
| 《管理世界》
|
76
| 教育的“三个面向”与新世纪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 何景熙
| 2001年4月
| 《四川大学学报》
|
77
| 人力资本投资:应对“三农”问题》的战略选择
| 何景熙
| 2002年第6期
| 《人口研究》
|
78
| 人力资源开发与农业现代化
| 何景熙
| 2002年第7期
| 《调研世界》
|
79
| 关于新世纪西藏改革与发展中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考
| 何景熙
| 2003年3月
| 《西藏研究》
|
80
| 我国西部小城镇发展的产业基础研究》
| 何景熙
| 2004年1月
| 《民族研究》
|
81
| 进城或是进镇:农民理性选择下的非农就业问题探讨
| 何景熙
| 2004年第3期
| 《调研世界》
|
82
| 《从人口“包袱”到人力资源的转变——对一个西部大省的经验分析》
| 何景熙
| 2005年第1期
| 《市场与人口分析》
|
83
| 《1990~2000年我国人口流动与劳动就业相关性研究》
| 何景熙
| 2005年8月
| 《转型期的中国人口: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国家级重点课题成果》中国统计出版社,
|
84
| 《西部大都市圈的人口流动、产业集聚与充分就业》
| 何景熙
| 2005年9月
|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论文集》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
85
| 《非常规因素影响下彝族人口死亡模式变动探析》
| 何景熙
| 2005年第9期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
86
| 《人口集聚与西藏教育的发展》
| 何景熙
| 2005年第5期
| 《人口学刊》
|
87
| 西藏教育性人力资本投资效益问题
| 何景熙
| 2005年第11期
| 《财经科学》
|
88
| 论女性主义教育研究的方法与方法论
| 杨昌勇
| 2001年第1期
| 《教育理论与实践》
|
89
| 学术论著注释和索引的规范与功能
| 杨昌勇
| 2002年第2期
| 《中国社会科学》
|
90
| Paradigmatic Examination of School of Thought in Education Sociology and Society
| 杨昌勇
| Vol.35,No2(March-April 2002)(by M.E.Sharp,New York)
| 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
|
91
| 20世纪中国大陆教育社会学的回顾
| 杨昌勇
| 2003年第3期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
92
| 论中国教育学学派的创生
| 杨昌勇
| 2003年第4期
| 《教育研究》
|
93
| 女性主义课程观述评
| 杨昌勇
| 2003年第11期
| 《比较教育研究》
|
94
| Understanding Critical Pedagogy at the Age of Global Capitalism and New Imperialism
| 杨昌勇
| 2005年第2期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gressive Education
|
95
| On Ethical Dilemmas in Qualitative Educational Evaluation
| 杨昌勇
| 2004年第5期
|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Qualitative Inquiry
|
96
| Understanding Critical Pedagogy at the Age of Global Capitalism and New Imperialism
| 杨昌勇
| 2005年第2期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gressive Education
|
97
| 论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研究和理论的主要贡献
| 杨昌勇
| 2006年第4期
| 《教育学报》
|
98
| 论民族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 巴登尼玛
| 1993年第4期
| 《民族教育研究》
|
99
| 关于中华民族文化建设与高等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思考
| 巴登尼玛
| 1994年第4期
| 《民族教育研究》
|
100
| 藏族教育的出路
| 巴登尼玛
| 1994年第3期
| 《西藏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