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学术论坛在中心举行(一)
2012年12月09日,由研究生部主办,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八届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学术论坛在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举行。该次会议的主题为“数码时代的文化选择”,本次论坛在12月9日下午、12月9日晚上及12月10日上午设置5个大会分论坛,有52位学仁在大会分论坛做主题发言,他们分别来自西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西南大学等9个教育技术学学科博士点,及首都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等30多个单位,其中包括博士生39人,青年教师(主要为已获得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9人,优秀硕士生4人。本次论坛共收到来自全国各教育技术学学科培养单位的289篇论文,会议论文集收录优秀论文47篇。同时,本次学术论坛也得到了《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开放教育研究》、《远程教育杂志》、《现代远程教育研究》、《现代远距离教育》6家媒体的大力支持。
12月09号上午,本届博士论坛于西南大学説乎斋报告厅正式拉开帷幕,西南大学校长张卫国应邀出席论坛。张校长代表学校致欢迎辞,指出研究生教育不仅是强校之路,也是立校之本,希望广大青年学者能够通过此次论坛启发学术思维,拓宽学术视野,提升学术能力。接着,全国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徐福荫教授代表全体与会专家致辞,他指出了教育技术学专业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性,强调了提高教育技术能力的重要性。随后,来自首都师范大学孙众博士代表出席本次会议的全体博士生发言,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阐释了参加博士论坛的重要意义,指出参会不仅是知识的交流、思想的碰撞,更是一次面对面与大师论道的机会。最后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张诗亚教授致辞,首先他对全国各地的学者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其次他用形象的比喻深刻地阐释了 “云时代”的概念,并指出了由“云时代”所带来的挑战,告诫青年学者们要有责任感、要开阔眼界、敢为人先、敢于迎接挑战。
上午的会议首先由来自华南师范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徐福荫教授作了题为《信息时代教育技术发展与能力培养》的报告。他分析了我国信息时代背景下教育技术发展的特点及趋势,解析了我国教育技术的现有学科的设置、培养目标的定位及主干课程的设置等方面的内容,指出了信息时代背景下教与学的方式、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及学习环境等方面的变化,强调了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能力、教育技术科学研究的能力及应用信息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随后,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博士生导师黄荣怀教授作了题为《信息化领导力与中小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报告。他以信息化建设程度不同的两个学校为案例,分析了技术与教育融合所经历的瓶颈期、迷茫期、不稳定期、稳定期;分析了信息化领导力的构成要素、各要素的特征,提出中小学学校信息化建设主要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育教学环境和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解析了学校信息化领导力及其与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接着,来自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李艺教授作了题为《围观教育技术》的报告。他认为教育技术必须从游击队转向“正规军”,教育技术“正规军”的三要素为传统、思想与武器;从这三个维度出发,揭示了教育技术的内涵,清晰阐述了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理清了教育与技术的关系。同时,李义教授阐释了教育技术研究一方面要有科学的研究方法,既要注重质的研究方法,也要采取定量的方法,另一方面,教育技术研究必须要有基本的逻辑起点,即要关注到研究对象中最简单、最本质的概念。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的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的郭绍青教授做了《信息时代的教师发展与学生学习变革》的主题报告。他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图文并茂的呈现了西北师范大学的研究成果。分别通过协同教学、远程合作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三个具体生动的实验活动,展示了信息时代背景下,技术与教育的有效结合。他认为技术合理应用于教育中,不仅有利于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的发展。
下午的论坛分别于説乎斋报告厅和105教室进行,来自南京师范大学的叶晓玲博士、重庆师范大学的李明海博士、郑州师院的徐红梅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的陈敏博士等作了精彩的报告,其内容涵盖广泛,观点创新,充分体现了当今青年学者的学术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