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5日,由孙振东教授主持承担《“互联网+”时代民族地区特色教育理论与实践模式研究》和倪胜利教授主持承担的《“互联网+”背景下西南地区跨境民族教育发展研究》开题报告会于荟文楼三楼会议室举行。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德全教授、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张学敏教授、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杨挺教授、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王志章教授、重庆师范大学郝明章教授组成专家评议组。社科处吴淑爱主任及西民中心全体博士研究生以应邀参加开题报告会。张学敏教授主持会议。
此次开题的两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属于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十三五”总体规划主攻方向“以‘互联网+’促进西南民族地区生态与科教特色发展研究”的基本理论研究。
孙振东教授的课题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为指导,探讨“互联网+”时代民族地区的具体问题,弄清民族主体与人类主体之间的关系、国家主体与国内各民族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各民族主体之间的关系。倪胜利教授的课题研究主要针对西南跨境民族地区社会转型、民族交往方式、频度、深度、认同等方面出现的变化,基于本土教育实践的跨境民族教育理论体系,丰富民族教育理论,利用互联网推进跨境民族教育的深入发展展开研究。两位教授分别从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重点难点以及创新之处、研究方法、研究进度、预计研究成果几个方面进行深入阐述。
评议组专家评议认为,两个课题研究成熟且带有针对性,作为教育部重大项目,要形成良好的团队,积极保质保量完成,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孙振东教授的课题定位是区域教育,把握的关键点应该是区域教育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应聚焦区域教育,定位要缩小,要基于关键点,从理论体系和世界观上构建好完整的分析框架。倪胜利教授的课题从宏观层面应跳出民族教育,要有跨境的思维,纵观层面要聚焦到研究民族教育教育发展的维度,微观层面上解决的问题要明晰,研究的视角要明确,课题重点集中在跨境民族教育的发展矛盾、发展体系、发展路线三位一体下如何探索发展。专家们一致认为项目选题独具匠心,总体研究思路和框架可行,具有重大研究意义。
最后,张学敏教授进行总结发言,希望两位教授汲取各位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秉承发挥中心田野调查法的特色,要把课题研究真正落到问题的具体事实,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表及里,做好后续的研究工作。中心将加强监督,对项目研究的执行过程进行跟踪服务,做到精细化管理,助推项目按时保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