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张健副研究员在《光明日报》刊发“文化符号、文化心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文章引起社会良好反响
发布时间: 2020-05-26 00:00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健于2020年5月8日在《光明日报》刊发《文化符号、文化心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文章。当天,求是网、中国新闻网等全文转载,在社会上引起良好反响。

文章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既源自历史长河中各民族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也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注重从中华文化发展传承的视角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演进过程,进而深度把握其理论内涵。

文章在回溯费孝通先生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论述基础上指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经过民族自觉而成为中华民族,而民族自觉,首先是文化自觉,即不仅对中华文化有深刻认识,对中华文化发展方向有准确把握,还能主动担当起对发展中华文化的历史责任。在确立民族自觉的过程中,文化符号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汉语言文字,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汉字建立在图示符号基础之上,是先民对自然物的高度概括与抽象,是心灵注入并使自然界“物化”的过程,经历数千年,汉字形成了独特的中华文化心理场。“炎”“黄”“华”“夏”是中华民族身份的重要标识,有着丰富的文化心理意义。文章从字源视角解析了“炎”“黄”“华”“夏”的文化深意,阐释了其中自有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蕴。

文章从社会心理学视角指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有其固有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这种文化心理结构是民族历史地形成的生存条件的内化和观念形态的文化在民族心理中凝结沉淀,是由共同的民族文化背景所塑造和陶冶而成的共同的基本人生态度、情感方式、思维模式、致思途径和价值观念诸方面所组成的有机的总体结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形成的过程是族群文化符号在漫长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由族群内部传递、整合、固化的心理过程,一经形成就表现出相对稳定的思维特征与价值取向,规约着群体内部的思维和行为,并诉说着它的历史与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在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和多元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了诸如“具象”“比类”“自反”等思维特征,文化心理在代际发展的进程中凝结为“天人合一”“物我统一”等文化规律、“中庸”“礼”“仁”等文化品质、“崇德求善”等心理准则。这造就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的民族性格,以及追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秉持诚信、守则、求和的心理特征。民族文化心理传递着民族文化精神和文化特质。文化认同心理越是趋于“求稳”,民族文化认同感就越为强烈。中华民族的血液中自古流淌着和谐统一的文化认同的基因,通过文化符号的承载与流传,成为当今民族团结与进步的源泉。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劳作实践中,集所有物质与精神的传承和积淀,逐步形成了稳定的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在漫长历史中守护与传承着中华文化。

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为指导思想,文章进一步强调,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与历史书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基础。在延续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文化认同植根于中华民族心理之中,并进一步加固了民族共同体。

文章建议,我们应科学认识文化符号的源生过程,还原民族文化发生发展之境,解析民族文化心理场,探索民族文化认同机制,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是要涵养文化认同。文化符号深刻体现在各民族语言符号、物质符号和行为符号之中,各民族的文化符号都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语言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一方面,应尊重和保护各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保护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另一方面,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提升语言文字事业服务国家需求的能力,推动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同书写历史。二是要巩固文化心理。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就是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应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深入研究各民族思维方式、各地区历史文化结构,充分发掘涵养民族团结的文化基因,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