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中心召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系列讲座之 “移植•交融•重构:关于中华民族的概念解读”
发布时间: 2021-11-16 00:00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2021年11月10日晚,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以下简称 “中心”)在説乎斋报告厅举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系列讲座之“移植·交融·重构:关于中华民族的概念解读”,主讲专家为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曾现江教授。中心主任张学敏教授、中心副主任蒋立松研究员、中心培养办主任陈伦超老师、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陈永亮老师出席了此次讲座,中心硕博研究生参加学习。

图一 曾现江教授对中华民族概念史进行讲解

讲座中,曾现江教授对“中华民族”的概念演变进行梳理,分析了这一概念的易变性、政治性、实践性等特点,阐明了民族国家与民族主义的区别与联系。从历史学的角度,曾教授详细讲述了在中华民族发展之初出现的天下观和夷夏观,分析了“华夷一体,四海之内皆兄弟,天下大同”的历史渊源和深刻意涵。

紧接着,曾现江教授介绍了“中华民族”概念的早期使用及其出现的时代背景,解释了清末立宪派与革命党人对“中华民族”的使用情境,探讨了五四运动至1949年中华民族概念演进的轨迹和路径,展现了长久以来有关“中华民族”概念的争鸣和探讨。

曾教授还详细解释了多元融合一体的中华民族概念和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华民族是各民族“共同称谓”的认识,并指出:“1949年以后的中华民族概念本质上是‘民族大家庭’,体现了多元一体的格局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图二 曾现江教授解答师生提问

讲解结束后,与会师生积极地向曾现江教授提出自己的疑惑。曾教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热烈的问答和研讨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对“中华民族”概念的认识,为开展民族教育理论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拓宽了跨学科研究视野。

最后,主持人蒋立松研究员对曾现江教授的讲座内容进行了归纳总结,强调指出,多民族是我国的特色,我们始终要牢记祖国的锦绣山河、广袤的疆域、灿烂的中华历史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要时刻心怀共同体意识去对待祖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