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杨如安教授专著《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内生与外化》 在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发布时间: 2020-12-24 16:50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杨如安教授于2020年5月在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注著作《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内生与外化》。该著作是全国民族教育研究重大项目“以‘产城教融合’推动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实证研究”(课题号:mjzxzd1409)的最终研究成果。作者带领课题组成员,通过调查研究、文献分析、理论建构、案例解剖等方法,构建了产城教融合的理论体系,形成了产城教融合理念、产城教融合就业、产城教融合创业、产城教融合结果四类典型案例。

作者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现状作为研究的起点,在职业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聚焦民族地区的产业和城镇化建设“招不到”熟悉本土文化、具有本土情怀的人才和少数民族大学生“找不到”合适工作的现象。经过研究,作者认为做好了产城教融合的“培养”环节,就业的“出口”环节就顺畅,所以产城教融合是“内生”的过程,而就业是“外化”的展示和新的起点。

该书把产城教融合发展的理论构建作为研究的理论支撑。以系统理论的视角,综合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相关要素,统筹“产教融合理论”、“产城融合理论”、“城教融合理论”、“三螺旋理论”等相关理论,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客观情况,依托少数民族地区产业、新型城镇化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在关系,作者提出了产城教融合理论。通过高职教育、区域产业、新型城镇化建设三者之间的互动与共荣关系,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与创业。

该书把产城教融合发展的田野调查作为研究的数据支撑。课题组对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保山学院珠宝学院、滇西科技师范学院、重庆旅游职业学院、重庆经贸职业学院、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桂林旅游学院、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等10所院校及其周边的产业、城镇进行了调查研究,从生源分布、专业布局、课程设置、政策导向、市场需求、就业质量、创业情况七个方面进行了资料搜集与数据统计,总结了这些高职院校与所在地区的产业、城镇融合得比较好的做法,为本研究提供了典型案例。

该书把产城教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作为研究的重要成果。课题组运用产教融合、产城融合、城教融合、三螺旋等理论对调研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形成了贵州铜仁职业教育集团案例、新疆和田的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与麦迪森维药企业合作案例、云南保山学院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学生创业案例和重庆彭水的蚩尤九黎城与重庆旅游职业学院合作推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和高校共同发展案例。

该书把产城教融合推动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对策作为研究的终点,提出以政府为主导,建立产城教融合发展的框架;以产业为引导,发挥产教融合的带动作用;以城镇为依托,增强城镇对人才的吸纳能力;以学校为主体,夯实学校教育的基础作用;以学生为主位,激发学生自身的能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