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专著《西双版纳傣族学校教育与寺庙教育共生研究》在科学出版社出版
发布时间: 2020-06-12 10:43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陈荟副研究员于2019年2月在科学出版社出版著作《西双版纳傣族学校教育与寺庙教育共生研究》。这一成果是陈荟副研究员在其导师张诗亚教授指导下完成的博士论文《西双版纳傣族寺庙教育与学校教育共生研究》基础上形成的。该博士论文曾荣获“2010年度重庆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荣誉。该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西双版纳傣族寺庙教育与学校教育共生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也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互联网+”时代民族地区特色教育理论与实践模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传统教育形态也呈现出多样性特征,它们曾有效地承担起传承本民族文化,促进当地人与社会发展的重任。然而,随着学校教育的介入,各民族出现了对本民族传统教育形态忽略和无视的状况,造成了现实中的诸多问题,尤其体现在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上。西双版纳傣族寺庙教育与学校教育间的问题便是其集中体现。《西双版纳傣族学校教育与寺庙教育共生研究》一书通过对西双版纳傣族地区地理地貌气候条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全面考察和深入分析发现:西双版纳傣族寺庙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态,其产生有其必然性。西双版纳傣族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气候环境,造就了西双版纳傣族地区优越的生存环境,为其农耕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农耕文化的特点与外来传入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在教义上的一致性,使得南传上座部佛教在经历了一个傣族化和化傣族的过程后,在当时统治阶级的支持下,形成了西双版纳傣族全民信教的状态。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西双版纳傣族的寺庙教育逐渐承担起对傣族传统文化进行整合和传承的重任,南传上座部佛教也与傣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日益结合,成为傣族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现代学校教育的介入,打破了西双版纳傣族文化传承的原有秩序,并造成了与傣族寺庙教育在生源、时间、内容、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冲突。造成两者对立冲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西双版纳傣族经济上的优势所带来的文化自信,从而产生对他文化的排斥心理;二是相关部门所制定的旨在解决两者对立冲突的相关政策有往学校教育“一边倒”的倾向;三是学校教育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有自身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四是西双版纳傣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内容脱离当地人民生产生活的实际,没有适应当地人民的需要,致使“读书无用论”流行;五是寺庙教育的世俗化和管理上的松散等。

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变迁,人们对佛教的认识更趋于理性化,寺庙教育日益沿着世俗化的方向发展,并出现了部分傣族男童不再进入寺庙当和尚接受寺庙教育的状况。但是,这些都不能作为否认南传上座部佛教仍然与广大的傣族人民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其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依据。而学校教育在人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存在的必要性更是不必多说,同时,两者自身所存在的无法避免的缺陷又可以通过双方的优势加以弥补。那么,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适应、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共建原则基础上的共生理念则理应成为解决西双版纳傣族寺庙教育与学校教育对立冲突的主要途径,西双版纳傣族寺庙教育与学校教育共生策略的制定也必须建立在这些原则的基础之上。总之,在民族地区只有保持学校教育和该地区传统教育形态间的共生,才能发挥各自的长处,优势互补,也才能找到民族文化有效传承和实现现代化的融合点和超越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