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扎根学校建设,1月7日,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同心圆”团队,会同西南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西大附中”)干部教师代表,共同组成实践团队,赴扎根学校联盟成员、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的重庆文理学院附属中学(以下简称“重庆文理附中”),开展以“牵手青海班·共铸同心圆”为主题的联学共建实践活动。
7日上午,实践团队深入考察了文理附中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内文化氛围浓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石榴籽精神”“革命英雄事迹”“时代英模人物”等形象标识随处可见,民族团结进步的氛围浓厚。优秀师生和校友代表也为文理附中师生发挥着榜样作用。通过实地考察,实践团队的成员们对文理附中的校园文化也有了更直观、深入的了解。
图1:实践团队参观校园
在示范课环节,西大附中教师代表董杰、喻定钧分别呈现了一节高一数学示范课和高二物理示范课,课堂精彩纷呈,赢得了在场师生的广泛赞誉。董杰老师主讲的高一数学课聚焦于函数的单调性,她巧妙地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思维活力。喻定钧老师则以高二物理课中的质谱仪与回旋加速器为主题,注重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变得生动且易于理解,不仅如此,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我国在相关领域的成就以及渝青一家亲的基调,履行了学科德育和课程思政的职责,也为挖掘学科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供了有益参考。两位老师的授课不仅充分展示了西大附中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更为文理附中的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教学借鉴和启发,为推动双方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2:数学示范课现场 |
图3:物理示范课现场 |
课后,文理附中与西大附中的教师们随即展开了深入的教研活动,双方就教学理念、课程设计、教学难题等方面进行了充分而细致的交流。文理附中的教师们分享了他们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和挑战;西大附中的教师们则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为文理附中的教师们提供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建议,双方在交流中碰撞出了许多思想的火花,为彼此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两校在教学领域的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4:教研交流活动
7日下午,文理附中宋代平老师带来了一堂高二语文示范课,课堂上宋老师采用小组教学的方法对议论文并列式结构作文进行讲评,其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技巧赢得了师生们的热烈掌声。课堂上,学生积极发言,与老师互动频繁,充分展示了课堂的活力。
示范课后,举行了青海民族班(以下简称“青海班”)办班成效交流研讨会。青海班是文理附中响应重庆教育援青,为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学生异地就学,提升学生学业水平的创新探索与实践,自2012年开始,至今已坚持10余年,为海北藏族自治州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会上,文理附中领导及教师详细阐述了的办学宗旨、特色成就,并与中心“同心圆”团队就青海班办学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图5:座谈交流现场
为搭建更广阔的交流平台,中心携手文理附中启动了研究生与中学生“一对一”结对子活动。中心研究生向中学生全方位展示了西南大学的校园风貌与师生形象,介绍了西南大学的学科特色、科研成果以及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有效激发了他们对大学生活的向往和对学习的热情。同时,研究生们聚焦中学生的学习难题、未来规划及兴趣爱好等,倾心聆听他们的困惑与想法,耐心细致地一一解答,并为每位学生送上了温馨的寄语,承诺将建立长期沟通机制,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坚实后盾与贴心伙伴。
图6:硕博生与学生交流
图7:实践团队合影
图8:集体合照
重庆文理附中是西南大学扎根学校联盟成员之一,两校之前已开展过多次合作与交流,在教师培训、课程开发、学生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此次联学共建活动,旨在推动双方在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未来,双方将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等领域探索更为广泛深入的长效合作机制。
供稿、供图:刘馨、刘海凡
初审:陈伦超
复审:兰正彦
终审:蒋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