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报告 > 正文
中心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系列讲座之(三)
发布时间: 2021-05-24 00:00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民族教育的内涵、功能及研究特征

2021年5月22日,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説乎斋201报告厅举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专题讲座第三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民族教育的内涵、功能及研究特征。主讲人为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民族教育研究》编辑部主任海路教授。出席本次讲座的还有中心副主任蒋立松研究员,综合办主任李彤老师,培养办主任陈伦超老师,中心全体硕博研究生到场学习。

会议伊始,蒋立松研究员对本次讲座主题和主讲嘉宾海路教授进行了介绍。海路教授从《民族教育研究》刊物的发展立场出发,指出民族教育研究的要义就是要把握时代主线,强调论文要紧跟时代发展,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同时对选题方向要进行深入探讨和思考,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目标,打造高质量、有学术价值和创造性的代表作。海路教授还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同时也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鲜明主线。

图1海路教授做报告

图2海路教授介绍新时代民族教育的鲜明主线

接下来,海路教授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民族教育的新内涵、功能和研究特征进行了深入讲解。他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前民族教育的新形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民族教育的新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西部地区民族教育、东部地区民族教育以及民族特色教育,即“一体四意”。其中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其首要内涵,民族特色教育要注重民族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民族教育的五个功能分别是:政治功能,培养国家认同;经济功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教育功能,培养少数民族专业人才;语言功能,推动实现国家通用语教学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同频共振;文化功能,增强文化认同。最后,海路教授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民族教育研究的四个主要特征,即政策性、科学性、文化性、实践性。这四个研究特征也是对从事民族教育实践、民族教育研究的广大教师和学者提出的新使命,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所开展的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需要遵循这四大特征。

图3海路教授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民族教育的功能进行介绍

讲座结束后,蒋立松研究员做了精彩总结,指出海路教授是站在学科前沿从编者的视角向在座同学给出了诸多宝贵的意见,为中心师生未来开展民族教育研究以及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场同学也结合自身研究提出了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之间关系的疑惑,海路教授耐心地为同学们一一进行了解答。最后蒋立松研究员代表中心全体师生向海路教授表示了感谢,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图4在场同学向海路教授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