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族地区是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场域,关系国家长治久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民生福祉与社会和谐稳定,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民生和教育等多个领域。推进民族地区共同富裕,关键在职业教育。基于民族地区共同富裕的重要价值承载和现实困境,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应站位在政治、经济、社会、实践、教育“五位一体”的基本逻辑下,发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良性互动、服务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和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的先导性作用,以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关键词: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共同富裕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要“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强边疆地区建设,推动兴边富民、稳边固边”。[1]民族地区是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场域,关系国家长治久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民生福祉与社会和谐稳定。从全国范围来看,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最艰巨和繁重的任务在民族地区。这些地区仍存在经济发展滞缓、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城乡差距较大、民生保障不到位等问题。要推进民族地区共同富裕,关键在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为民族地区发展建设提供了技术技能、人才、民生保障、产业和民族团结支撑,[2]为实现共同富裕积累了经验优势。实证测算发现,职业教育对共同富裕的贡献显著,其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贡献率高于中部和东部地区的贡献率。[3]进一步说明,推进民族地区共同富裕,就必须依靠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实现民族地区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社会问题、民生问题和教育问题。因此,基于民族地区共同富裕的价值承载和现实困境,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应站位在政治、经济、社会、实践、教育“五位一体”的基本逻辑下,发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良性互动、服务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和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的先导性作用,以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一、政治逻辑: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径
作为民族地区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必须以增进民族团结、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地区共同富裕的思想基础
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4]因而首先要从政治高度认识并推进民族地区共同富裕。共同富裕蕴含了全民富裕、共建共富、全面富裕、渐进富裕的丰富内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民族地区共同富裕增进了共识,提供了有力保障。其一,民族地区既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地区,也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富裕能否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关键就在民族地区。因此,只有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各族人民共同富裕,才能从根本上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其二,民族地区要实现共同富裕,关键还在民族地区各族人民。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激发各族人民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主体作用,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努力、人人共享的社会格局。其三,共同富裕是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的统一,指向生活丰裕、生态优美、社会和谐、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的富裕,也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富裕,指向整个中华民族的富裕。民族地区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是以维护与发展各民族根本利益为目标,团结凝聚各族人民朝向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而共同奋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旨在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增强“五个认同”,是民族地区迈向共同富裕的重要精神指引和根本灵魂,既有助于提升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也有助于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其四,共同富裕不是均等富裕,各地在推动共同富裕的进程中有差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原则进一步有力支撑民族地区通过挖掘民族地区文化内涵,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和特色产业,进而迈向共同富裕的实践探索。
(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以推进共同富裕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人与社会的现代化。在推动民族地区迈向共同富裕的进程中,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通过将育人成才的价值理性与效率发展的工具理性高度统一,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扎实基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以“生利”逻辑推进共同富裕,奠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基础。陶行知曾指出,职业教育的功能兼具“以物利群”和“以事利群”,“生利”的最终目的是“有利于群”,即培养的人才能够以自身的技术和能力为社会发展创造价值,成为对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劳动者。[5]也就是说,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价值在于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促进人的发展与促进共同富裕相统一。其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以“人力”逻辑推进共同富裕,奠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职业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通过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劳动者,使更多劳动者成为中等收入群体,为民族地区共同富裕提供人才支撑和动力保障。其三,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以“人本”逻辑推进共同富裕,奠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基础。人不仅是物质性存在,更是精神性存在,要实现从低级形态不断走向高级形态,必须通过教育。职业教育的育人价值体现在培养“自然人”“学校人”“职业人”“生命人”与“社会人”的和谐统一,[6]是职业技能和铸魂育人相统一。职业教育“德技并修”的人才培养理念,本身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素质职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二、经济逻辑: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根本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7]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既要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撑政策,也要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实际,找准促进民族地区共同富裕的切入点,走特色化、差异化、生态化发展道路。因为共同富裕蕴含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富裕是生产力范畴的效率问题,也是生产关系范畴的公平问题,所以在推进民族地区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必须统筹实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协调发展,统筹效率和公平的协调发展,既要不断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又要防止两极分化。基于此,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既要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为民族地区“造血”,也要通过深化东西部协作为民族地区进行外部“输血”,并且还要结合民族地区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在“协作共富”和“差序富裕”的平衡中保障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
(一)开展职业教育东西部协作,支撑民族地区“协作共富”
东西部协作最早是针对区域发展不平衡所作出的制度安排,其中蕴含的先富帮后富、变帮扶为共赢等价值理念,对于当前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理应成为促进民族地区迈向共同富裕的重要战略选择。作为这一战略在教育领域的生动体现,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聚焦资源配置与利用的问题,将职业教育优质资源供给和人力资本水平提升作为助推共同富裕的发力点。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缺乏师资、实训基地、就业项目等优质资源,导致技能人才培养效果不佳、就业形势普遍不好。[8]以职业教育为纽带连接起人口、人力、就业、产业、经济等要素,即发挥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技能扶持、就业培训等方面的教育功能与经济功能,统筹西部低收入人口与东部劳动力缺口,联动就业发展与产业转型,协同个体增收致富与区域经济发展。通过变人口为人力、化资源为资本、以就业促产业、用增收强经济,提升民族地区低收入人群收入、缩小民族地区收入差距、助推民族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为此,一是要将东部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办学经验等作为“硬资本”引入民族地区,并与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已有的人力、技术、教育等资本融合,转化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优质“软资本”,[9]以提升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二是要通过跨区域办学、项目合作、基地共建、人才共育、师资互通、专业帮扶、协同教学等形式共享教育资源,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三是要鼓励支持东部地区优质职业学校与民族地区职业学校、地区特色产业、大型企业联合,以订单式模式培养民族地区学生,实现人才精准培育,进而以学生个体职业技能的获得提升为民族地区积累经济发展的内驱动力与人力资本。
(二)发挥民族地区后发优势,实现民族地区“差序富裕”
发展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是民族地区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的关键途径。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已基本形成富有特色的农业和工业体系。但总体来看,多为初级产品,技术附加值低,三产融合度不深,面临巩固优势产业、布局新兴产业、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等多重挑战。民族性和区域性是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鲜明特点,更是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优势所在。因此,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要充分挖掘民族地区的比较优势,改造传统产业,做大特色优势产业,培养新兴产业。此外,民族地区是我国的生态屏障区、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文化特色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在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国家生态化转型的后发优势,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要地区。[10]基于此,一是以“生态富民”为切入点,加快发展民族地区绿色职业教育。紧密对接产业绿色发展需求,构建产教融合生态链,培养“绿色人才”和新型农民,推动民族地区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二是面向民族地区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应当适度走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前面,鼓励引导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根据自身条件设置一批人才紧缺的专业。立足民族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面向民族地区培养一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三是聚焦数字技术、智能技术、信息技术等科技前沿领域,着力培养一批与民族地区新业态发展需求相适配的数字技术技能人才。四是重视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及开发,通过职业教育培养新一代非遗传人。
(三)兼顾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保障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推进共同富裕需要统筹效率和公平、物质和精神、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因此,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是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扎实推进民族地区共同富裕的重要原则。经济效益是指合理扩大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和招生规模,动态调整民族地区职业院校专业结构。采取联合办学、跨区域合作办学、集团化办学、中高职衔接、中高职一体化办学等多元办学模式,提升民族地区职业院校的办学效益。社会效益是指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不仅要重视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的培养,还要重视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职业品质的培养,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要积极发挥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功能,进一步彰显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是指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要站在人、教育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助推民族地区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整体布局中保障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
三、社会逻辑: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是促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良性互动的关键力量
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促进民族地区同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举措和内在要求。民族地区多处于西部偏远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相对突出,收入差距、地区差距、城乡差距仍然存在,是我国最欠发达的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良性互动,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的任务艰巨。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民族地区不仅城乡差距更突出,而且在教育、就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民生保障还存在短板弱项,对于实现和谐发展与文明进步的要求更加迫切。因此,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促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良性互动,需要重点发挥人才、产业与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为民族地区实现共同富裕夯实物质基础与精神基础,“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11]
(一)提升民族地区技能型人力资本,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
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人力资本开发则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任务。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明确了“壮大乡村人才队伍”“强化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村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12]民族地区存在人才结构单一、能力素质不高、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急需通过“引育用留”的方式扩大人才存量、提升技能型人力资本,以乡村人才振兴缩小民族地区城乡差距。一是通过拓宽乡村人才来源,采用“专项招生、就业引导、定向培训”的模式,吸引高层次技能人才到民族地区,满足乡村发展过程中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二是优化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筑集“学校+企业+乡村”平台、“项目+创新+创业”内容、“校园+庭园+田园”课堂、“线下服务+线上引导”网络于一体的职业教育创新联动化培养范式,[13]加快复合应用型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三是完善民族地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现代新型农民队伍。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要加快培育有农业情怀的“田秀才”、有乡土情结的“乡创客”、有绿色发展理念的“土专家”、有文化自信的“乡村工匠”、能全面振兴乡村的“双创新农人”,[14]实现“民族性人才培养→民族文化认同→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良性循环。[15]
(二)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绿色产业,增进就业与生态方面的民生福祉
乡村产业振兴是推动民族地区产业转型增效、农民就业增收的物质基础。只有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实现产业兴旺,才能实现民族地区人民生活富裕。科技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乡村产业振兴离不开技术技能支撑。民族地区的劳动力资源虽然富集,但知识化、技能化水平不高,产业结构层次低,产业科技含量低,工业地区趋同现象严重。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耦合,广泛利用绿色技术、智能技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这既有利于推动“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将特色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提升民族地区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也能为民族地区拓宽就业渠道,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一是加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等职业核心素养的应用型人才,强力支撑民族地区传统产业升级转型。二是以民族地区涉农职业院校为主体,建设乡村振兴学院、乡村产学研示范基地、乡村创新创业基地,通过课程、课堂、基地、产业、农校、高校“六联动”的运行机制,[16]推动科研成果和专利成果转化到田间地头、企业车间,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三是通过构建集共生理念、教育体系、技术服务、生产生活方式和乡土文化于一体的绿色育人模式,[17]将服务绿色产业、创造绿色岗位、制定绿色标准、掌握绿色技术等理念渗透到乡村技术型人才培养全过程。[18]
(三)厚植民族地区乡土文化情怀,营造弘扬文明乡风的社会氛围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19]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也是乡村振兴彰显地域性和文化性双重价值的重要资源。[20]民族地区乡村振兴要从注重“硬发展”向注重“软发展”转变,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具有时代精神和社会价值的技术型人才,实现从物质振兴走向文化振兴、精神振兴。一是要发掘民族地区独有的历史与文化,将地域特色与民族文化融入乡村技能型人才培养,实现工匠精神、技能文化与乡土精神、民族文化的自然融合,为促进民族地区共同富裕奠定精神文化富足的坚实基础。二是要将职业技能学习与民族文化传承相统一,推动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进课程、进课堂、进校园,立足民族地区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通过在职业院校开设传统手工艺相关专业和课程,选聘传统手工艺人、非遗传承人作为指导教师,建立大师工作室等方式,引导学生在技能学习中了解民族文化的理念价值,实现在认知上夯实民族文化的精神根基,在情感上获得乡土文化归属,进而以“新乡贤”的身份自觉承担起弘扬乡风文明、参与乡村治理的使命责任。三是民族地区职业院校要通过文化下乡、文艺汇演等形式,发挥职业教育“化民成俗”的功能,善用影视、文学、戏剧等文艺作品来盘活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为村民提供贴近生活、积极健康、形式丰富的精神文化,潜移默化地提升村民的道德水平与精神境界,推进文明乡风建设。
四、实践逻辑: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是服务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战略支撑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意味着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都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之间存在密切联系,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共同富裕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因此,民族地区要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找准比较优势。对于职业教育而言,要以高质量发展和高质量服务为发展目标,把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作为核心任务,把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关键路径,把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作为自觉行动,服务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高质量发展。
(一)增强对区域劳动力市场的适应性,提升民族地区技能人才培养水平
加大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力度,使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进入中等收入群体是职业教育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首要任务。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群体数量多,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高,具备了成为中等收入群体的可能。因此,加快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使更多技能劳动者成为中等收入群体成为今后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一是找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角色定位。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在类型定位方面,呈现出主体性与特色性缺失的困境,[21]企业和社会参与办学积极性欠缺、办学特色不明显、专业设置趋同等都制约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效果与质量。因此,必须明确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在民族地区发展中的角色定位,既能真正践行其“职业性”和“实践性”的一般特征,又能生动彰显“民族性”与“区域性”的个性特征。二是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深化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切性。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仍然面临专业结构调整步伐滞后、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契合度较低、人才培养同质化倾向,培养模式相对单一,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成长成才的发展需求等问题。因此,需要以需求为导向,构建常态化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以产业新需求不断优化专业布局,健全专业“设置—调整—退出”动态优化机制。三是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贯穿劳动者学习工作全过程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实施“全生命周期”职业技能培训,实现职业技能培训普惠性、均等化。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要根据不同群体的特性,分类进行就业技能、岗位技能提升、企业新型学徒制、新职业新业态以及创业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培训。针对低收入群体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着重提升其自我谋生和创造财富的能力;针对企业职工、就业重点群体,着重稳定就业能力、转岗转业能力、成功创业能力的培训。
(二)立足区域特色资源禀赋与优势,推动民族地区融入国家新发展格局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实现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二是为社会提供高质量服务。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和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其高质量办学要以高质量服务为依据,高质量服务又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办学。因此,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其服务贡献能力,在高质量服务中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是发挥民族地区资源优势,促进职业教育与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深度融合、精准匹配。农牧业、矿产、能源、文化、旅游都是民族地区的特色优势产业,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人工智能、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是民族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针对区域社会发展的需要,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要适当走在经济社会发展前面,推动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通过深化改革和创新机制,发挥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二是发挥民族地区区位优势,推进民族地区更好地融入国家新发展格局。从地理位置上看,民族地区处于亚欧大陆的中心地带,既背靠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又可通过陆路运输充分辐射中西亚和东欧国家,具有极佳的经济优势与发展潜力。随着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行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战略的实施,民族地区已然从对外开放的边陲末梢变为前沿枢纽。因此,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要积极作为,主动融入国家区域协调发展大局和对外开放大局,将区位优势进一步转化为区域发展新动能和对外开放新优势。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既要立足当地优势特色产业,也要积极承接来自珠三角、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的产业转移,通过加大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力度,为民族地区产业转型与经济发展输送人力资源与先进技术,以各族人民的增收致富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与共同富裕。同时,民族地区职业院校要利用与周边国家在语言相通、文化相近上的地缘优势,围绕人才培养、技能培训、产能合作、文明互鉴等积极展开国际交流合作,通过打造“鲁班工坊”等国际职教品牌、开发国际职业标准与相关课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通用技能的职业人才,以职业教育影响力的提升带动民族地区“走出去”。
(三)传承与创新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地区精神凝聚力与文化生产力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增强文化自信和中华民族凝聚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保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活力的根本所在,是提升民族地区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具有共生关系。一方面,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通过培养民族文化的传承人,增强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意识,能够促进民族文化遗产活态传承,这也有助于将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与其他产业新业态融合,生成民族地区文化生产力。另一方面,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有助于增强各民族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凝聚民族精神与复兴伟力。因此,要把民族传统文化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紧密结合。一是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中渗透民族文化特色,对接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链与岗位需求,加强对民族文化遗产传承各类人才的培养,例如民族文化手艺人、乡村工匠、文化经营管理者、教师、文化宣传大使等,在此过程中推动民族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二是提炼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与育人要素,融入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与实训模块中,同步开发有关民族传统文化的课程资源包与教学素材库。三是建立培养民族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多元平台,包括民族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传统技能大师工作室、非遗技艺学徒工作坊、民族文化传承示范基地、民族文化智慧资源库等,将技能学习空间由职业院校拓展到企业、工厂、车间乃至村寨、田野等自然场域,强化学生技能学习的文化意义感与价值获得感。四是结合民族地区文化特色,挖掘与保护好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例如文字、图腾、节日、自然景观、历史遗址等,同时,通过整合职业院校的优质师资、技能人才、专业设置、科研创新、信息技术等资源,培育特色文化产业,打造民族地区独特文旅品牌,同步推进民族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和文化消费创收。
五、教育逻辑: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根本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22]要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提高劳动力素质,要提高劳动力素质,就必须依靠教育。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把教育强国建设作为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工程。”[23]教育强国既指“教育强的国家”,也指“通过教育使国家强盛”,[24]根据教育强国的丰富内涵可知,对于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而言,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既要建成职业教育强的国家,也要充分发挥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增进民生福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传承保护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多重价值。基于此,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要在补短板、促公平、提质量方面协同发力,持续加大经费投入,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入推进“三教三融”。
(一)增加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改善民族地区职业学校办学条件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是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必然要求。职业学校70%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成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见效最快的方式。[25]对于民族地区而言,职业教育在人力资源供给、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就业方面周期短、见效快、针对性强,效果更加显著。因此,要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对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投入,持续改善民族地区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运用外部扶持激发和培育内生动力相结合的方式推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职业教育经费投入要注重向中西部、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26]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经费投资虽有明显的增加,但是实际投入同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还存在很大差距,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办学经费不足问题仍然非常突出,成为阻碍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直接因素。因此,其一,要通过设立专门的转移支付项目等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对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力度,统筹运用财政性教育经费、专项拨款、财政涉农资金,改善民族地区职业学校办学条件,特别是实验实训条件。其二,对民族地区产教融合型企业、西部大开发企业等实施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支持行业龙头企业举办职业教育。其三,民族地区财政部门要落实新增教育经费向职业教育倾斜的要求,资金分配向区域内职业教育优质校、涉农学校以及地方急需专业倾斜。其四,民族地区职业学校要深化与当地优质企业、特色企业的合作,健全多元办学格局,从依托企业共建民族科技园、乡村振兴学院、特色产业学院等[27]逐步走向吸引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办学,使学校办学获得特色产业资源和企业经费支持。其五,民族地区“双高”院校、乡村振兴人才示范校要发挥头雁引领作用,辐射区域内涉农特色职校,依托专业群建立合作联盟,实现平台共建、资源共享。
(二)完善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激发“扩中提低”的内生动力
建立健全服务终身学习的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体系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支撑服务民族地区共同富裕的重要任务。聚焦更多底层劳动者,对中低收入人群进行普惠性人力资本投资,使其迈入中等收入群体是实现民族地区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所谓普惠性人力资本,是指具有“普遍的”“非歧视的”和“受惠的”人力资本投资,即遵循全纳和普遍原则,保障所有人可以无歧视、无差别地共享制度红利,并由政府、社会组织或龙头企业提供主要政策与资金支持。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要在“普惠”“特色”上做文章,建立健全面向社会、面向人人、面向终身的现代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在对象上,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中心”逻辑,[28]面向全社会所有人,而不只是一部分人的人力资本提升;在内容上,实现学历、技能、语言的同步提升,包括思想道德、科学与人文素养、身心健康水平、创新创业能力、学历水平、职业技能、国家通用语言能力等。基于此,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体系要形成以中职为基础、高职专科为主体、本科层次职业学校为引领的技术技能人才一体化培养体系。首先,办好中等职业教育,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探索发展综合高中和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模式。其次,高水平发展专科职业教育,把发展专科职业教育作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鼓励国家级“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引导民族地区加强省级“双高计划”“双优计划”建设,促进职业教育均衡发展。再次,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职业本科学校,鼓励省内优质普通本科高校试点举办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最后,面向企业职工、院校学生、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等重点就业群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支持企业、培训机构、社区积极实施技能教育、技能惠民教育。
(三)深化民族地区“三教三融”,推动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1]加快构建融通融合融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任务,也是职业教育服务共同富裕最关键的制度设计。[29]推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不仅是破解民族地区人力资源供给侧矛盾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30]一方面,民族地区职业学校应在主动融入民族地区行业企业的技术研发和创新过程中,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关键技术领域,搭建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彰显专业特色、融合社会资源的技术服务平台和创新平台,整合各方优质资源,促进成果的创新产出与应用转化。另一方面,民族地区职业学校要基于区域特色产业资源和民族传统文化,将新技术、新工艺引入学校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中,在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培养各类技术技能人才的同时,利用现代技术延长特色产业链并提高产业链附加值,增强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与创新链间的链接韧性。在科教融汇方面,一是聚焦人才素质规格的科教融汇,即通过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进行一体化育人,培养具有职业能力、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二是聚焦职业教育系统的科教融汇,即以科学技术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职业教育校园、实训基地、教学内容、教师、社会服务、产教融合等数字化转型。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江涛,杨兆山.职业教育推动民族地区共同富裕的价值、逻辑与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22,33(02):146-152.
[3]朱德全,彭洪莉.职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发展指数与贡献测度——基于教育生产函数的测算模型与分析框架[J].教育研究,2024,45(01):16-29.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171.
[5]江苏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南京晓庄师范陶行知研究室.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3-8.
[6]朱成晨.农村职业教育融合治理:战略选择与技术路线[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2,43(04):140-148.
[7]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8-29(1).
[8]陈超杰,张晓津,张晶.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赋能共同富裕的逻辑理路、现实困境及行动路径——以“云上五金职校”建设为例[J].职教论坛,2022,38(10):44-49.
[9]瞿连贵,周政龙,李耀莲.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赋能共同富裕的实践基础及路径转向[J].教育与职业,2022(08):5-12.
[10]温铁军.民族地区具有国家生态化转型的后发优势[EB/OL].(2024-02-18)[2024-03-08].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402/19/WS65d4171ba3109f7860dd24fa.html.
[11]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138.
[1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4-02-24(01).
[13]林克松,袁德梽.人才振兴:职业教育“1+N”融合行动模式探索[J].民族教育研究,2020,31(03):16-20.
[14]曾欢,朱德全.新时代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逻辑向度[J].民族教育研究,2021,32(01):74-81.
[15]杨磊,朱德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耦合机制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7(05):141-149.
[16]朱成晨,闫广芬,朱德全.乡村建设与农村教育: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融合模式与乡村振兴战略[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37(02):127-135.
[17]蒋成飞,朱德全,王凯.生态振兴: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生态和谐“5G”共生模式[J].民族教育研究,2020,31(03):26-30.
[18]朱德全,石献记.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技术逻辑与价值旨归[J].中国电化教育,2021(01):41-49.
[19]习近平.论“三农”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231.
[20]陶自祥.论民族地区文化振兴的价值认知——基于云南的考察[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1(4):54-62.
[21]薛寒,刘鸣宇.教育强国背景下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定位之“困”与“变”[J].民族教育研究,2023,34(06):84-92.
[22]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J].求是,2021(20):4-8.
[23]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N].人民日报,2023-05-06(01).
[24]石中英.教育强国:概念辨析、历史脉络与路径方法——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有关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44(01):9-18.
[2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12—2022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15.
[26]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9-02-13)[2024-03-08].https:// 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27]林克松,刘璐璐.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框架与行动理路[J].民族教育研究,2022,33(06):119-125.
[28]冯丹,朱德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理性逻辑[J].民族教育研究,2023,34(04):119-127.
[29]朱德全,熊晴.共享式发展:职业教育服务共同富裕的四维统筹制度设计与实施路径[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2(02):147-158.
[30]高岳涵,刘向梅.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22,33(02):153-159.
Basic Logic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Ethnic Areas in Promoting Common Prosperity
ZHU Cheng-chen
Abstract: Ethnic areas are important fields for promoting common prosperity. They are related to the long-term stability of the country,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well-being of the people, and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in multiple fields such as politics, economy, society, people’s livelihood, and education. The key to promoting common prosperity in ethnic regions lie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ddressing the important value bearing and practical difficulties of common prosperity in ethnic regions,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ethnic regions should be positioned under the“five being integrated in one”logic of politics, economy, society, practice, and education. It should play a leading role in fostering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developing industries with distinctive advantages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promoting the benign interaction between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common prosperity, serving the new pattern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n ethnic regions, and improving the overall quality of labor force, so as to promote more significant substantive progress in common prosperity for all people.
Key words: ethnic areas; vocational education; common prosperity
(责任编辑:彭亚华)
初审:伍鹏辉
复审:罗士琰
终审:蒋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