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一体化建设的价值与路径

作者:张学敏 李雪婷来源:《民族教育研究》2024年第1期


摘 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中小学课程一体化建设是推动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抓手。基于“泰勒原理”,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维度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一体化具有连续性、衔接性和融合性的特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一体化建设的价值意蕴主要体现为兼顾学生个体发展和社会集体发展的课程目标、注重共同性与差异性辩证统一的课程内容、融合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方式的课程实施、实现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课程评价。在实践路径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应以知情意行为纲要,形成螺旋递进的一体化课程目标;以“四个共同”为主线,构建包容开放的一体化课程内容;以知行合一为引领,制定全面多元的一体化课程实施方案;以家校社协同为基点,创设协同联动的一体化课程评价。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建设;泰勒原理;大中小学一体化


一、引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以及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将其写入党章。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1]近年来,学术界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开一系列相关研究,部分学者将研究目光聚焦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教育。海路等从系统论视角出发,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中小学一体化教育的内涵、特征与路径[2];江世鑫等探究大中小幼四个学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建设路径。[3]何虎生等分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总体要求和不同学段的特征。[4]李静等基于“五个维度”的梯次推进,提出助推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一体化的建设路径。[5]总体而言,学术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相关研究取得显著进展,但探讨范围与深入程度有待提高。课程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中小学课程一体化建设是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抓手。本文从泰勒原理的课程理论出发,基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维度,从课程这一中观层面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中小学课程建设一体化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一体化建设的基本特征

根据大中小学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以及总体发展目标,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维度进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一体化建设的整体性规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一体化建设不仅体现在纵向不同学段的衔接上,同时还体现在横向不同学科、不同课程的知识融合上,各维度分别建立起系统性、科学性的体系。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一体化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一体化的连续性。连续性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有效组织纵向层面的关键因素之一。连续性是指“直线式地重申主要的课程要素”。[6]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一体化的连续性特点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均有所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目标需要保持一个连续发展的状态。因此,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教师需要连续地向学生输入所要达到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连续性能够确保不同学段的学生接触到科学性、持续性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知识,能够保证不同课程内容之间是具有连贯性的,既可以巩固和复习已有的知识,又可以持续地提供学生所需的新知识。因此,教师需要提供机会反复地、连续地向学生呈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知识、技能、情感认同等课程内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一体化的连续性能够保证教师在每个学段向学生提供具有连续的、递进的课程目标以及课程内容。

第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一体化的衔接性。衔接性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一体化有效组织整体层面的关键因素之一。衔接性与连续性之间既存在相关性,但又存在本质的不同。连续性主要强调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连续、反复;而衔接性更多强调的是知识上下、前后的联系。泰勒认为:“要把每一后继经验建立在前面经验的基础之上,同时又对有关内容作更深入、广泛的探讨。”[6]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一体化的衔接性主要指学校应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背景差异等特点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目标,制定环环相扣、具有连贯性的课程目标,选择循序渐进的具有层次性的课程内容,并进行适切的课程实施和有效的课程评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一体化的衔接性可以有效保证学生学习始终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螺旋上升式地接受、吸收、消化所学知识,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效果最优化。

第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一体化的融合性。融合性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一体化有效组织横向层面的关键因素之一。融合性是指将课程内容进行杂糅、耦合后,使课程内容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非仅存在某一学科或某一课程中,而是存在不同的学科与课程之中,并存在着重叠、分散、相交等关系。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一体化需要将相关知识进行整合,使不同学科、不同学段、不同领域之间相互融合形成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状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一体化的融合性突出表现在不同课程内容之间产生相互联系,并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课程内容结合起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一体化的融合性不仅能促进学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识的接受,同时也能助力学生相关知识迁移能力的产生。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一体化建设的价值意蕴

不论是从纵向学段衔接的角度来看,还是从横向学科融合的角度出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一体化建设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理价值,主要体现为课程目标的全面化、课程内容的时代化、课程实施的多样化和课程评价的综合化。

(一)课程目标全面化:“个体与集体”兼顾

一般而言,课程目标的设定必须综合考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需求、社会发展趋势以及学科本身的进展方向三个因素。因此,个体发展与集体发展并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一体化建设中制定课程目标的重要原则。课程目标是课程后续开展的其他步骤如选择课程内容、指导课程实施、进行教学评价的关键依据。[7]

课程目标全面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一体化建设的基础。课程目标设计具有双重性,不仅要响应集体发展的广泛需求,也要满足个体成长的具体需求。因此,在制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一体化课程目标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个体发展需求和社会集体发展需求,既要深刻把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精髓,又要细致考量学生在大中小学各学段的身心成长特征。首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目标应精准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反映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通过深入挖掘不同学科教材、课程内容中有关“三交”“四个共同”“四个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知识,提高学生对“五个认同”的内化程度。其次,课程设计应细致考虑大中小学不同学段学生个体的发展特性,促进其全面和个性化的成长。课程目标的设计必须基于对学生个体差异的深入理解,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能力、认知发展、兴趣偏好以及地区差异等方面的多样性。最后,制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目标还应重视学科自身发展以及跨学科融合发展,通过梳理、挖掘、整合不同学科中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知识,明晰不同学科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教学中的特殊性、协作性及未来发展走向,为学生更好接受、吸收中华民族共同体知识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时代化:“共同与差异”兼容

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兼容是课程内容设计的核心原则,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一体化建设中课程内容时代化的最好诠释。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8]课程内容是连接课程目标与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桥梁,直接关系到国家政策落地与学校育人目标的实现。[9]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安排是决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一体化建设的关键。阶梯性、连贯性、衔接性构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内容一体化的核心特征,确保课程内容设计能够综合考虑国家政策、时代需要、地域文化等多重因素,兼顾共同性与差异性。

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10]同时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内容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共同性与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是课程内容时代化的重要体现,因而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内容一体化建设需要正确把握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一是正确把握不同学科间课程内容的共同性与差异性。每一个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大框架下,这些学科被赋予了共同的目标,即培养学生的“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等民族团结进步理念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内容的跨学科整合能够有效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知识在不同学科间的融合与协同,实现学科课程知识差异性与共同性的统一。二是正确把握不同学段间课程内容的共同性与差异性。大中小学各学段不同学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内容在保持各自特色的同时,又相互衔接形成了一条内在的、连续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内容知识链条。不同学段课程知识共同性与差异性的统一,能够确保学生在不同学段的学习中循序渐进地贯通、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体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识教学的系统性、层次性和递进性。

(三)课程实施多样化:“传统与新兴”交融

传统与新兴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综合使用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课程实施的关键策略。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8]课程实施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课程建设中的决定性环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目标的实现和内容的有效传递均依赖于课程实施的质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实施一体化建设主要体现在教师教学方式一体化与跨学科教学设计一体化两个方面。

首先,教师教学方式一体化强调的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综合运用以及教学理念的现代化。课程实施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知识,也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学以致用”。一方面,教师可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如讲授法、案例教学、合作学习等,让学生掌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数字技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资源、多媒体教学等,使教学方式更灵活多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其次,跨学科教学设计一体化要求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中打破传统学科边界,实现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通过跨学科的教学设计,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贯穿于不同学科之中,使学生能够从不同学科的视角,全面理解和掌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知识。例如,历史课程可以强化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历史的认知,语文课程可以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能力,而政治课程则可以加深学生对民族团结、爱国主义的情感。这种跨学科的教学设计不仅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也有利于提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课程实施成效。

(四)课程评价综合化:“过程与结果”并举

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构成课程评价的两大核心维度。课程评价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和途径,对课程的计划、活动及结果等的价值或特点作出判断的过程,由判断课程在改进学生学习方面的价值的活动构成。[7]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评价结果,教育决策者和课程开发者可以有目的地优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目标、内容及实施策略,确保课程设计的连续性和适应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评价一体化主要包括评价主体一体化、评价内容一体化和评价方式一体化三个方面。

首先,评价主体一体化强调不同评价主体之间的协同和整合。这不仅意味着需要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还要求这些评价主体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念和方法上达成共识。通过构建开放、互动的评价体系,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互动性,从而更全面地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其次,评价内容一体化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综合性,既要反映大中小学不同学段学生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中“知情意行”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又要体现不同学段学生对不同学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知识的了解以及跨学科的整体掌握情况。最后,评价方式一体化侧重于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既包括口头问答、纸笔考试、小组讨论等传统考察的方式,也应融入项目化学习、实践操作、戏剧创演等现代评价方式。课程评价一体化贯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一体化建设的始终,对于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课程一体化建设和提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质量发挥关键作用。

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一体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为了统筹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中小学课程一体化建设,在课程目标方面要以知情意行为纲要,形成螺旋递进的一体化课程目标;在课程内容方面要以“四个共同”为主线,构建包容开放的一体化课程内容;在课程实施方面要以知行合一为引领,制定全面多元的一体化课程实施方案;在课程评价方面要以家校社协同为基点,创设协同联动的一体化课程评价。

(一)以知情意行为纲要,形成螺旋递进的一体化课程目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动态过程,涵盖了“知、情、意、行”四个核心维度。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目标的设定中,应综合考虑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力及社会性发展的不同阶段,确保课程目标在学段与学科之间的有效衔接。同时,课程目标的设置应体现出阶梯式的进步性,旨在有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本部分中的初等教育阶段指小学教育阶段,中等教育阶段指初中和高中教育阶段,高等教育阶段指专科、本科及研究生教育阶段。

首先,初等教育阶段开展认知教育,学生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初步认知是该教育阶段的课程目标。此时期,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及社会性发展尚处于形成阶段,教育的核心在于通过生动直观的教学方法和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借助重大纪念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等,把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融入校园文化活动。[11]如教科书中的国家象征(五星红旗、国歌、红领巾)及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向学生传授中华民族和国家的基本概念,从而奠定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基础。

其次,中等教育阶段开展情感教育,学生达到生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情感是该阶段的课程目标。初中和高中阶段是学生经历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关键转变。因此,通过跨学科教学,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关键知识点进行深入讲解和情感引导,成为这一阶段课程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策略。例如,语文课程中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讲述可与历史课程关于相关人物事迹的讨论及地理课程对地理位置与节日、民族等关系的分析相结合,形成跨学科的教学联动。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而且可以通过教师在教学中的情感引领,有效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认同。

最后,高等教育阶段开展意识教育,学生达到产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为是该阶段的课程目标。高等教育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转向成熟的重要时刻,同时也是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关键时期。教师在这一阶段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知识抽象化,提升至理论层面,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行动中。这不仅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高等教育阶段的重要目标,也是学生实现其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行合一”的关键。

(二)以“四个共同”为主线,构建包容开放的一体化课程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12](以下简称“四个共同”)。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课程一体化建设过程中,以“四个共同”为核心线索,通过国家课程的充分运用、地方课程的深度挖掘以及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构筑包容性与开放性并重的一体化课程内容体系。

第一,以统编教材为载体,充分利用国家课程资源。统编教材作为宣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中华民族历史深度和体现民族伟大精神的官方文本,对于增强学生深入理解“四个共同”及培养“五个认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应以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三科统编教材为依托,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教材内容,通过具体案例如经典作品的诵读、传统节日的背景、历史人物的事迹等,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激发其对中华文化和价值观的深层认同。国家课程是所有公民基本素质发展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学校在利用国家课程资源时,应深入分析和利用与“四个共同”“五个认同”相关的课程内容,促进不同学科内容的融合。

第二,以地方特色为依托,深入挖掘地方课程资源。地方教育部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一体化建设中,应充分挖掘本地区独有的教育资源,如红色文化、红色记忆、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例,充分利用好和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13]这些内容均为丰富课程体系、增强学生认同感的本土课程资源。通过将这些地方特色内容融入不同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以隐蔽且有效的方式传递中华民族共同体知识,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促进学生对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重要意义的真切认识。

第三,以学校特色为底蕴,合理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学校在国家课程基础上,应依托其独特特色与办学理念,开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校本课程资源。教师需在满足学生基本素质发展的同时,考虑学校特色、办学理念及学生背景,选择适合学生接受的课程内容。尤其是民族地区的学校,可利用当地教育资源,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等方式让学生深刻感受中华民族文化魅力,增进对中华民族文化多元性、包容性与统一性的认识。

(三)以知行合一为引领,制定全面多元的一体化课程实施方案

知行合一不仅是对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成效的衡量标准,也是评价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尺度。教师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建设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其在不断提升自身知识水平和理论素养的同时,也应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因此,在课程一体化建设过程中,教师应将知行合一作为核心理念,构建一个全面、多元的课程实施体系。

第一,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训,为教师提供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优秀的实践案例。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施者,教师需全面了解和接受相关知识并学习参考优秀的实践案例。首先,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定期举办相关讲座和主题学习活动,加深教师在政策、理论和知识层面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性的理解。其次,教育部门和学校应积极开展教学培训和交流活动,为教师提供优秀的实践案例,以提升教师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教学能力和实践技能。

第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设计,为学生高效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提供便利。教师在继承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应灵活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以及变革传统教学设计模式,通过跨学科媒介学习、案例教学、线上资源利用等多种方法和形式传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知识与内容,有效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知识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依据课程主题,根据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方式,生动展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深化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知识的认识。

第三,丰富教学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参与体验,为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理论提供机会。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安排活动,确保学生在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中获得良好的体验,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标。学校应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如社会实践、体育锻炼、主题讲座及专题表演等,以增强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实现“做中学”的教育理念。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能加深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能提升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以家校社协同为基点,创设协同联动的一体化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能够及时反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一体化课程建设中的真实情况和现实问题,对课程目标调整、课程内容选择、课程实施开展具有重要导向作用。传统上,通常由教师扮演课程评价的主导角色。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程评价逐渐从单一的教师评价主体转向包括家长、政府、教师及学生在内的多维参与协同评价模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评价是一个涉及家长、教师、学生及社会多方参与的综合系统工程,应以家校社之间的紧密合作为基础,构建一个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协同联动的课程评价体系。

第一,家长的积极参与是课程评价不可或缺的一环。首先,家长能够从日常生活中直观感受到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情况,从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质量和实施效果提供客观评价。其次,家长与学校之间应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共同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的发展与完善。

第二,学校和教师应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一体化建设的评价重心放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等维度上。教师需平衡关注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两个关键维度。一是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重视学生在课程中的全面表现;二是评价不应局限于课堂内外,而应扩展到学生在校园外的表现,通过与家长建立持续的沟通机制及与社会相关部门的合作,全面把握学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知识的接受、吸收与应用情况;三是应鼓励学生的自我评价与互评,促进自我反思与问题解决,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中华民族共同体知识的积极性。

第三,应充分发挥社区的评价主体意识,与学校、家庭形成协同育人机制。首先,社会与学校之间通过建立联合机制,能够最大化地利用现有资源,通过合理动员社区资源来开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的课外与实践活动。其次,社区作为第三方组织,可以为学生提供从课堂外亲身体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会。

总之,家校社协同机制的形成,使得各方主体能共同发力,确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评价一体化实施得以有效执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1).

[2]海路,王洋,张梦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教育的特征与路径[J].贵州民族研究,2023(03):10-17.

[3]江世鑫,徐丽曼,刘影.大中小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一体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06):81-84.

[4]何虎生,张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23(04):5-10.

[5]李静,马雪莲.梯次推进: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一体化建设[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01):1-9.

[6]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施良方,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

[7]顾明远.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第2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1226,1230.

[8]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

[9]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1.

[10]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8-29(1).

[11]张健,柳钠.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路径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4(01):94-96.

[12]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4-7.

[13]王坤,仲丹丹,海路.培育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特征与实践路径——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视角[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4):15-20.


The Value and Pathways of Integrated Course Development for Solidifying the Sense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ZHANG Xue-min, LI Xue-ting


Abstract:The integration of primary,middle school,and college education courses to solidify the sense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is a main approach and an important entry point for promoting the education of solidifying the sense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at schools. Based on the Tyler Rationale and principles proposed by Ralph W. Tyler,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value and practical pathways of the integrated construction of courses to solidify the sense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across primary,middle school and college education from four dimensions: course objectives,course content,course implementation,and course evaluation. The integration of courses to solidify the sense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features continuity,articulation,and integration. The value of the integrated construction of these courses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course objectives that consider both the individua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nd the collective development of society,the course content that focuses on the dialectical unity of differences and commonalities,the course implementation that integrates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with modern teaching patterns,and the course evaluation that emphasizes both process and results. In terms of practical path,the integr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sense curriculum should be based on the outline of the behavior of knowledge and meaning to form a spiral and progressive integrated curriculum goal. With the " four commons" as the main line,it should build an inclusive and open integrated course content. Guided by the integration of knowledge and action,it should implement the development of a comprehensive and diversified integrated curriculum plan. Based on the cooperation of home,school and society,it should create the integrated course evaluation of coordination and integration.

Key words: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sense; solidify the sense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course construction for solidifying the sense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the Tyler Rationale; integration of primary,middle school and college education


(责任编辑:海路)

初审:白虹雨,复审:王晓燕,终审:蒋立松